【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3-05-08 04: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

【摘要】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建议。【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很多现代办公设备也进入了单位,有的资产总额很高,如何对其进行妥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是单位管理者在研究的问题。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者责任心不够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注重使用而忽视管理的思想。部分领导只加强了办公条件的建设,注重引进新的设备,却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不够关心。部分单位虽然有固定资产管理相应的制度,却并未贯彻落实,而是让制度形同虚设,公车私用、笔记本电脑据为己有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2.财务管理不够合理,管理制度缺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中存在着很多无账、呆账或者坏账的现象,因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让固定资产的管理显得有心无力。如,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已经出售、报废、转让等,却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得挂账大量存在。部分单位购置了固定资产后,却没有将其列入费用开支之中,致使账外资产的形成。一些单位固定资产的调出或者报废都没有见过财务的批准与鉴定,使得账面与实际不相符合。固定资产转移以及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3.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不够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拥有一定量的闲置固定资产,如机动车辆、房屋等,常常以对外出租、出借等方式来获得效益,弥补单位的经费问题,但是很多单位却未能按照正常的审批手续进行。部分领导不够注重对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致使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无偿流失。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带来的收益并未如实上报,从而存在漏报、少报等现象,逃避财务监督。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

一套完善、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到位与合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长效的、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让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章可循。只有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督,让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才能够让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的价值,保证其安全性与完整性。 2.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一套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让固定资产的入账手续得到规范化,采取措施,让账面与实际相符合,让固定资产的出入账登记、保管帐、台账等机制有效运行。定期核查,对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实,重点监督其保值以及增值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及时调整、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其发挥更好的功能,促进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3.建立资产清查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资产数量、资产总价值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想要对固定资产的结构、数量、运行状况等进行及时的把握,必须依靠一套健全的资产清查机制,让资产清查工作规范化、合理化。建立定期清查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全面分析资产的结构以及管理现状,重点抽查,根据会计核算信息,对资产使用的主要部门进行重点核查,让物、卡、账相互符合。同时,建立离任核查机制,在资产管理者离任之前,实施核查,按照规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防止资产流失。三、小结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既能为单位节省财政支出,而且能够保证单位更加规范的运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够提高单位的效益。参考文献:[1]陈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 [2]刘秀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e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