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更新时间:2023-06-06 04: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重点问题

产业布局 中区位选 择的影响 因素

产业布局 的指向类 型

地域合理 规模的确 定

新产业区 理论的基 本内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

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最早的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距离对农业土 地效益的影响。 工业区位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韦 伯完成的,于《区位的纯粹理论》中提出。 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 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一)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自然环境 (1)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2)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对城市建设和第三 产业的影响。

2、自然资源 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 自于自然资源。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 源于自然资源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企业区位选择自由度增大体现在两方面

(1)技术的进步使距 离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 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 约性在降低,因而扩展 了产业局的地域范围, 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度加 大。

(2)在有限的自然资源 衰竭和减少的同时,智 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得 更加丰富,企业区位选 择的自由度更大。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二)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人口和劳动力:数量、质量 资金 市场 运输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三)科技因素对产生区位选择的影响 (1)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技术进步不断地拓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使自然资源获得新的经济意义。 (2)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技术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产业结构,特别是随着新技术 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三)科技因素对产生区位选择的影响1)投资软环境。 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 软环境,硬环境是指与 投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物 质条件,而投资软环境 是指是有形的要素外的 一切投资环境要素。 2)智力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是 知识产品生产和脑 力劳动在整个社会 生产系统中居于主 导地位的时代。

择企 的业 变区 化位 选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三、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1 目标驱动机制 2 利益驱动机制 3 宏观调控机制 4 市场

调控机制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一、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 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 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 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 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1 燃料、动 力指向 3 消费地指向 2 原料地指向 5 交通运输枢 纽指向

4 劳动力指向

6 无固定指向

7 高科技指向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三、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

– (2)企业所有权状况。– (3)科学技术发展。

– (4)市场竞争的变化。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一、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是以企业的合理规模 为基础的。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 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一、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1、企业的合理规模 (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 (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一、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2、地域合理规模首先,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必将促使地区工业生产综合体的形成。 其次,工业生产的联合化会促生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 业区。 再次,由于工业的联合化,缩短了企业间的运输距离,节约了 运费。 最后,联合化企业可以更好地实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可能 逐步摆脱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性,从而为工业的远景配置创造 广阔的天地。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一、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 (1)资源要素。 – (2)基础设施要素。 – (3)管理要素。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 (1)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 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2)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

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3)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 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 (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 (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三、聚集与分散的关系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

布局的地域合理 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问题:如何处理好集聚与分散的关系?我们 目前需要集聚多一点还是分散多一点?

第四节 新产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一、新产业区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 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新产业区的特点是: 新产业区是一个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 具有积极的外在性,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创新的基础上竞 争; 具有相互信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的自助组织。

第四节 新产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一、新产业区 (二)新产业区的分类– 第一类是由低内源力、低竞争力企业组成的无政府干 预的地方生产系统; – 第二类是由低内源力、低竞争力企业组成的、存在相 当政府干预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地方生产系统; – 第三类是由高内源力、高竞争力企业组成的、中小企 业密切合作的、无政府干预的、创新力较强的地方生 产系统; – 第四类是由高内源力、高竞争力企业组成的、有政府 干预的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地方生产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k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