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辩词_《社会秩序需要法律来维系》

更新时间:2023-03-08 17:39:1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演说辩论材料

正方观点: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来维护 一辩陈词:

“各位评审、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要阐述的观点是: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我的重点论述理由如下: 1. 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物质财富不够丰富,而道德作为社会经济的上层建筑,也远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换句话说,道德不可能独立发展成为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给对方辩友提个醒: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或许这会成为可能,但那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2. 从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来论。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活动。这是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此不进行有力的斗争和制裁,社会安定根本无法谈起。道德的阶级性却决定着它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对被统治阶级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取而代之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制裁!

3. 从法律的作用和效能来论。法律不仅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不仅是制裁敌对分子的锐利武器,法律更是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手段,这样,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并且在国家的强制力作用下发挥作用来维持社会的安定。这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合并,足以显示,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中起主要作用。 4. 从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力比较来论。法律的强制性与权威性是道德规范所无法比拟的,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社会舆论、个人信念、习惯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起作用,或者说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它是两方面的,它既有权威的惩罚作用,又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这就使法律比道德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具有的更重要的作用。

5. 辩题中强调的是对社会安定的维护,既然是维护社会安定,显然解决问题的重点应针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不是针对有利因素。辩题本意就是对少数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应付,法律与道德谁更有效?我们的回答是:法律。因为法律的针对性、强制性、严肃性、实效性是道德望尘莫及的。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对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来维持。谢谢。” 二辩攻辩提问

“曾经有一位备受道德尊崇的人,杀害了一位深受道德谴责的恶人,而大快人心,请对方辩友用你的道 德观作如下判断: 问题

1. 杀人者到底是道德高尚不高尚?

(高尚)--杀了人对方辩友还要认为他的道德高尚,请问你这是什么道德观? (不高尚)--那你觉得他的这种行为是不是违法了法律,既然如此,你觉得去用道德感化他这能行得通嘛?所谓杀人者偿命,难道你用道德感化他了就可以了吗?

2. 从刚才对方辩友的回答不难看出,用道德标准连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都很难,我是否可以再问对方,用道德如何来处理这一事件。请明确回答!

3. 仅仅受到道德谴责就够了吗?如果这样,人们可以去做类似的事情了,比如杀人抢银行等等,而只要等着道德来谴责就可以了结了。这样的话,社会安定如何维持?

结论: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道德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方辩友恰恰把道德无能为力而造成恶果的责任推卸给法律,对方辩友是否有不道德的嫌疑呢?”

三辩攻辩提问:

“1. 对方辩友是否承认社会是由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构成的?

(统治阶级)请问对方辩友,如果社会安定靠道德来维持,那究竟是靠统治阶级思想上的还是被统治阶级思想上的道德? (被统治阶级)对方辩友,你不觉得你的逻辑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怎能临驾于统治阶

级之上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工具?这样,两者的关系岂不是倒过来了?同时,不是和你的逻辑再次矛盾?显然,维护社会安定这个角色不适合让矛盾的道德来担任。 3.(1)从刚才对方辩友的话语中我明白了一点,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可以让被统治阶级接受认可,是这样的吗?

(是的)对方辩友的记忆力显然并不好,我方一辩陈词中已经说了,统与被统两者的道德是根本对立,水火不融的,那如何让一方接受另一方的道德观?如果可以,显然就不存在阶级了,可面对现实,被统治阶级会不断造成社会的不安定,请问道德对此能起什么作用?

(不是)既然不是,那么被统治阶级或者敌对分子图谋造反,造成社会混乱,道德还能起维护作用吗? 3.(2)那好你想用统治阶级的道德去维护谁的社会安定?是统治阶级呢,还是被统治阶级?请明确回答!

(被统治阶级)真是笑话,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社会是统治阶级的社会,他们会放弃己利去维护敌对阶级?) (统治阶级)那么对方辩友是否承认被统治阶级必将对社会安定造成破坏?(不承认转4)(承认)那道德能起作用吗?(能)如何发挥作用???我想告诉对方辩友,面对阶级矛盾,道德显然是无能为力 的,它又怎能起什么维护作用!

经我方归纳:我国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不外乎:一、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二、代表被统治阶级的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在一辩陈词中,我方已经明确指出,法律不但是调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制裁敌对分子的锐利武器,唯有它才能更好得维护社会安定,而道德却望尘莫及。” 攻辩小结:略 自由辩论论据:

关于法律的作用(1~8):

1. 法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是保证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2. 法律为那些凭借行政和道德手段所难以解决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提供合理有效和安全的解决方法,所以法律是维持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

3. 法律是道德、文化、教育建设的有力保障,道德的规范也要以法律为保障,法律是道德的权力支柱,要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

4. 法律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与标志。

5.法律不仅调整个人行为,而且具有调整全局性社会关系(如阶级关系)的功能,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建设社会安定最重要的、经常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法律较之道德必然起着主导作用!

6.法律对违法分子采取的是其他方法代替不了的教育手段,使犯罪分子在认罪服法的同时,深刻反省,洗心革面,悬崖勒马,弃旧图新。

7. ***通知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对方辩友不知道吗?

8. 法律具有在指引和衡量人们行为上的明确性。它明确规定了法律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一种统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规则。而道德取决于人的认识、情感、意志,是对个人利益取向的判断。可见,道德判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是仁者该听智者的还是智者该听仁者的呢?试问,这样的道德怎样能很好地维系社会秩序呢!

9. 法律具有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强制性。只有通过国家机器保证实施的法律才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威慑作用。而道德是不具备这种约束力的。对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道德能做的充其量是舆论的谴责和当事人内心的自责,如同隔靴搔痒,是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的。

10 法律具有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间正义。与此同时,法律的教育作用和惩戒作用使人们将之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从而能更好的维系社会秩序。 11.建国以来,有一段时期正是因为忽略甚至否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和作用,以致未能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这样鲜活的历史经验教训,对方辩友还是未能吸取马?这令我深感遗憾!

12. 在市场经济利益、欲望的驱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很容易发生脱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对方辩友还要对道德情有独钟,不是太荒唐了吗?

13. 有调查显示当今人们道德认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却存在高认识、低行动,高期望、低参与的状况,这足以说明道德这种理想化的东西太不实用了。 14. 道德是“言义而不言利”的,是一种极高的“圣人”标准,缺乏社会大多数人遵循的准则,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纯粹的道德标准,往往因缺乏权利的关怀而被多数人敬而远之,所以,它不可能成为维持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 15. 在此我要奉劝对方辩友应该吸取民法精神,义利兼顾,从传统的道德主义泥淖(nao)中走出来。

16. 在这里我要提醒对方辩友注意:1.法律的服务范围是社会秩序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2.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有利于约束人的行为。3. 道德对人的作用局限为对人的教化,而法律具有惩戒,保护,预防三大特征。

17. 我们不否认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但是一幢高质量的楼房,人们会选择地基呢还是地基以上的漂亮楼层,有形和无形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呀!

如果这个问题让对方辩友更加糊涂,钻入牛角尖,那么我想再打一个比方。对于老鼠而言究竟是猫的画像来得有威慑力还是一只实实在在会抓老鼠的猫更具威胁?同样,无形而主观的道德和实实在在的法律哪个对社会不安定因素更有压制力?这样的比较,我想对方辩友和在座的各位都能看得相当清楚吧?

事例:1. 今年1月11日,台州市发生一起市民哄抢50万现金大案。案发后,公安部门试图让哄抢者依靠自己的道德幡然悔悟,结果无人归还赃款,迫不得已,公安部门只能用法律手段强制进行侦破处罚,才追回31.73万元现金。对方辩友也看到了,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道德根本不起作用,更谈何维护社会安定,显然法律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有这样一则事例:南丹矿窟透水特大事故主要负责人莫壮龙涉嫌贪污被判入狱。之前莫父一直信任其儿,并叮嘱儿子切勿受贿。然而,当亲情、良知和德尚且靠不住时,谁能疗救贪官?除了无情的制度,除了严刑重典,谁也不能阻止贪官前进的脚步

(当对方辩友说法律只是“亡羊补牢”时:

对方辩友一定要否认法律的预防作用,我也只能随你说去,退一万步,法律至少能够做到“亡羊补牢”,而道德连“亡羊补牢”都无能为力呀!)

2.多少因贪污受贿而被法律严惩的贪官,他们为什么要去贪污呢?是因为利益的驱使,私欲的膨胀呀。因此,道德根本起不了预防作用,东窗事发之后道德还是不起作用,这时法律挺身而出,伏魔降妖。你看是道德重要还是法律重要?

3.很多事实都能说明,道德观在利益面前是非常脆弱的,没有法律的严惩与威慑,道德只能形同虚设!正因为道德的软弱使不少人有恃无恐,最终走向邪恶的深渊。

4.谁要是在法律面前玩火,必将引火烧身,必将受到法律严惩最终落得应有下场。

5. 道德是制定法律的基础,但是为什么要把道德法律化呢?这不正是因为法律比道德重要呀! 总结陈词:

谢谢各位评委,谢谢各位辩友。经过激烈的争辩,

我发现无论对方辩友还是我方辩友,都是怀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并积极承担起了大学生应尽的职责。而对方辩友的观点,也使我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是,我想说的是,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德固不可少,但起中流砥柱作用的,还是法律。 第一:

法律是人类理性智慧的结晶,是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他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维系社会稳定、稳固国家政权的重要责任。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没有法,国家如何才能稳固;没有法,人民的权益如何得到维护。而这一切,岂是道德可以做到的么?是的,我们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有闪耀人类知识殿堂的启明星。可是,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就可以扛起维系社会稳定的大旗。 第二:

法律具有完整的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体系。完整使得法律能够尽最大努力去惩恶扬善,打压恶人,抚慰弱者,使社会公平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与时俱进则可使法律永远与社会发展保持步调一致,顺应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解决问题。而道德不然,很大程度上,道德并不能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我们已记诵千年,可是千年之后的现在,很明显它已不适合社会发展,但是我们还不断重复着这句话,道德的更新频率,着实让我们担心。 第三:

对方辩友不断地在批判法律的冷酷,但是我想说的是,对于心存恶意之人,法律是严厉的,但它并不冷酷,因过失而得到法律的严惩,是恶人的咎由自取,法律此时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对于每一位善良的公民,尤其是弱者,法律体现出来的,却是深刻的而又无微不至的人文主义的关怀,他是弱者捍卫自己权利的武器,它是每一位善良守法的公民美好生活的保障。试想,如果没有法律,我们该怎么办?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你首先想到的是用道德感化罪犯还是用法律将罪犯绳之以法?而此时,你是否会因为所谓的冷酷而放弃使用法律?不,你不会。法律给人以安全感,而道德只会让你寄希望于罪犯的幡然悔悟。 第四:

法律以明文条款为标志,故而其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而道德因为每个人观念不同而又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因而极难运用于现实。纵观历史,哪个朝代社会秩序的维护能够离开法律;放眼世界,哪个国家不是用法律来使社会井然有序?而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法律的重要性。敢问对方辩友,您能找出一个脱离法律而正常运转的国家么?很明显,不能。也许我们会设想,在遥远的未来,当我们的道德达到极高的水平,这时,道德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主要工具,法律退出历史的舞台。对,我们有极大的信心,这一天终会到来。可是,我们要为这一天等多久?是一年两年,还是几个世纪,几个千年。无法知道。因而在当下以及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依然需要法律,依然需要这个在维护国家社会秩序中起着中流砥柱的法律。

我相信,以法律为主,以道德为辅方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由途径。而我也相信,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社会也将更和谐,更温暖,更加闪现着人性的光辉。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n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