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第一章

更新时间:2023-12-31 14: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绪 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学习目的] 1、使人类了解化学在要类进步中的作用。

2、使学生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4、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演讲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 言] 在高中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

引自美国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

话。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义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

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投 影] 运用纳米技术拍出的照片

[讲 解] 照片上的两个字是在硅晶体表面,通过操纵硅原子“写出”的“中国”两个字,笔画的宽度约为两纳米(1nm==10-9m)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说明要类已经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目前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过 渡] 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播放录像] 化学发展史(或自制课件)

[讲 述] 化学经历了史前的实用技术阶段到以原子—分子论为代表的近代化学

阶段,以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化

阶段。

[投影板书] 一、化学发展史简介(见化学发展简史和文继明的制作)实用技术起

源于煤丹术,如黑火药

实用技术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冶金、火药、造纸) (原子—分子学说) (物质结构理论)

二、我国化学方面的成就(分古代、近代和现代)

[讲 述] 早期的化学只是一门实用技术,在这一方面我国直上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四在发明有两 项是化学的成就。我国的烧瓷技术世界闻名。精美的青铜制品(见彩图)世上罕见,以上这些科学技术在世界人类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司母戊,越王剑,葛洪的书中齐心记载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宋朝的湿法练铜,汉朝的铁器打败匈奴,梦溪笔谈中的石油,马可波罗提到的黑色的石头,倭铅(锌——开工开物)侯德榜制碱,我国合成的牛胰岛素,脱氧核糖核酸。

在对药物化学 和冶金化学的广泛探究之,产生了原子分子学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跨入了科学之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发现了大量元素,同时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根本性规律——元素周期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使物质世界的

秘密进一步揭开,合成物质大量出现。我国的化学工作者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投 影] 牛胰岛素结晶、叶绿素结构式

[讲 解] 牛胰岛素的合成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

质,为人类探索生命的秘密迈出了第一步。化学理论发展促进了合

成化学发展。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促进了材料、能源等科学

的发展。

[板 书] 三、材料

压电陶瓷、液晶、光电材料、超导、航天材料(航天飞机、隐形飞

机)核潜,核能,今后的建筑,药物,生物化学

[展 示] 橡胶、合成纤维、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实物。

[讲 解] 以上这些物质称之为材料,材料的含义应包括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并能

用于制造有用器物两层涵义。

非金属材料 (如陶瓷)

化学组成

(如合金)

(如橡胶)

材料 (如多功能材料)

使用功能

(如超导)

(如耐高温材料)

(如液晶)

[投影板书]

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高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 信息材料

[讨 论] 以上这些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小 结] 材料是人类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 是以材料作标志。没有半导体材料就没有计算机技术;没有耐高温、高强度的特殊材料就没有航天技术;没有光导纤维就不会有现代光通讯;没有合成材料,今天的生活还会这么丰富多彩吗?

[设 问] 除了合成材料外,人类社会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化学解决呢?

[播放录像] 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讨 论] 通过观看录像,讨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化学有作用。

[小 结] 现代社会发展,化学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提高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需要化学;保护人类居住的环境需要化学;提高农作 物产量,解决吃饭问题需要化学;维护人体健康更离不开化学,我们不难看出在社会发展中,化学所起的 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

[设 问] 怎样才能运用化学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呢? (请同学们看课本图

5,并讨论)

[讲 解] 自然界存在下列的光能转换关系:

6CO2+6H20 C6H1206 +6O2,

我国已合成叶绿素,如果能模拟叶绿素的功能在自然光的条件下实现

下列转换: C02/2H20 CH4+202

地球将会变得更干净,这一设想一定会成功。

[一分钟演讲]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提供的素材和自己的体会,做一分钟演讲:“化

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过 渡] 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此重要,应该如何学好化学呢?

[讨 论] 根据自己在初中学习化学的体会,发表如何学好化学的见解。

[讲 解] 除了要注重化学实验,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重视科

学方法的训练十分重要。在化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有实验法、模

型法、逻辑法等。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要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

识;许多结论要通过实验验证;许多未知需要实验去探索;作为研究

化学必备的实验技能需要通过做实验去提高,因此在今后化学学习中观察好演示实验,做好分组实验、家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原子用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要研究化学规律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这就需要建立原子的模型,通过模型去想象原子的真实结构。不仅原子需要,分子也需要,前面的牛胰岛素分子模型。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汗水的结晶。因此,模型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逻辑法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我们根据硫酸、盐酸等酸的性质可用归纳的方法得到酸的通性,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推断磷酸的性质。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要注意训练科学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勤于思考,并多阅读课外书籍,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相信大家在新学年里一定会学好化学。

[作业]

1.制做一件材料标本。

2.认真阅读课后短文,写一篇读后感。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复 习]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三课时)1、运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原理,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 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 2、掌握用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原理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箭 正确表示电子的转移。 重点: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原理认识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 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难点:电子转移的两种表示方法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一)、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 多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可能有C、D)

2、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AB===A+B

3、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

合物的反应 A+BC===AC+B(或AB+C)

4、复分解反应 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物质的反应

AB+CD===AD+CB

[练 习] 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1、两 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2、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3、金属单质轩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轩换金属单质,

4、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反应。

[分 析] 将上述练习选择投影,当堂进行订正。

(二)氧化还原反应

[提 问] 初中我们是怎样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

[讲 述] 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

如:2Cu + O2 == 2CuO CuO + H2 == Cu + H2O 这两个反应是氧

再分析 得电子 被还原

后分析 化合价升高被还原 联系在一起

先分析 失去氧 被还原

CuO + H2 == Cu + H2O

先分析 得到氧 被氧化

后分析 化合价降低被氧化 联系在一起

[板 书]

[小 结]

[思 考]

[练 习]

[注 意]

[提 问] 再分析 失电子 被氧化 化还原反应,以后一个反应为例, 二、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 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升、失、氧——本身是还原剂” “降、得、还——本身是氧化剂” 没有氧元素参加的化学反应就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用化合价变化和氧化还原的观点来分析以下反应 化合价升高,失2e-,被氧化 2 Na + Cl2 ==== 2NaCl 化合价降低,得2e-,被还原 氧化还原同时发生,得失电子数相等, 此化学反应有无氧的得失?

[讲 述] 对反应 H2 + Cl2 == 2HCl此反应没有电子得失,只有电子偏移,同理:

电子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电子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电

子得失和偏移统称为电子转移,对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仍然可以借

[板 书]

[练 习]

[作 业]

第二课时

用“升、失、氧——本身是还原剂”“降、得、还——本身是氧化剂”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化合 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转移 3、判断——有无化合价升降(经验:有无单质参与反应) 第12页第一第二题做在书上第三题做在作业本上

[复习提问]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讨 论] 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 例 NH4HCO3==NH3+H2O+CO2 2 HClO== HCl + O2

化合: 例 H2O+CO2==H2CO3 2H2+O2==2H2O

复分解: 例 NaCl+AgNO3==AgCl+NaNO3

NaCl(固) + H2SO4(浓)=====NaHSO4 + HCl

置换: 例 Fe+2HCl==FeCl2+H2

[投 影] 教材P11有关四类反应是否氧化还原的图示

[板 书]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1、基本概念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易夺得电子)进行还原反应(被还原) 还原产物

同一反应的反应物 数目相等 同时发生 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易失去电子)进行氧化反应(被氧化) 氧化产物

[板 书] 常见氧化剂:X2 O2 H2SO4(浓) HNO3 KmnO4 MnO2 KclO3 HClO

常见还原剂:活泼金属(钠、镁、铝等)H2 CO X-

[练 习] 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MnO2+4HCl==MnCl2+Cl2 +H2O

2Cu +Cl2 ==2CuCl2 Cl2 + H2O ==HCl + HClO

2 HClO== HCl + O2

[提 问] BrI + H2O == HI + HbrO是否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分析化合价)

[板 书]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思 考]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有氧原子的得失 B、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C、有电子转移 D、有单质参加反应或单质生成

[板 书]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经验:看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

[练 习] 1、填空

氧化剂易-------电子,化合价-------被---------生成--------产物

还原剂易-------电子,化合价-------被---------生成--------产物

2、

[板 书]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表示方法

1、写出化学方程式,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2、画出箭头(直指化合价变化的元素)

3、元素化合价升或降的总数(一个原子的升降数乘以原子个数)为电子

转移数。 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单桥式(高一教材上没有,可暂时不讲)——箭头不过等号,不定“得、失”

例1: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e 6e

2Na + Cl2 == 2NaCl 2Fe + 3Cl2 === 2FeCl3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练 习] 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Cu + O2 == 2CuO Fe+2HCl==FeCl2+H2

MnO2+4HCl==MnCl2+Cl2 +H2O Cl2 + H2O ==HCl + HClO

[分 析] 对最后一个反应,电子转移用单桥式不好标,可以用双桥式

(二)双桥式——箭头过等号,写明“得、失”字样

得e

H2 O + Cl2 == 2HCl +HClO

失e

例1:

[练 习] 用双桥式标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将上面单桥式的方程式作为练习

[作 业] P12 第一第二题做在书上,第三题的1、2小题为书面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定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

( A )NH3 ( B )HNO3 ( C )N2O5 ( D )N2O3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得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 B )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被氧化

( C )氧化剂被还原后,所得到的生成物称氧化产物

( D )还原剂在氧化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3、在同一元素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l2+2NaOH===NaCl+NaClO+H2O;

(B)SO2+2H2S===2H2O+3S;

4、在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 A )MnO ?MnO2 ( B )HCO ?CO2

( C )S2-?HS- ( D )2Br-? Br2

5、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 和 Y2-,现有下列叙述:

(a)X被氧化 (b)X是氧化剂

(c)X具有氧化性 (d)Y2-是还原产物

(e)Y2-具有还原性 (f)X2+具有氧化性

(g)Y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

( A )(a)(b)(c)(d) ( B )(b)(c)(d)

( C )(a)(d)(e)(f)(g) ( D )(a)(c)(d)(e)

6、在2KMnO4+16HCl(浓)=2KCl+MnCl2+5Cl2↑+8H2O反应中,被氧化盐酸及未被氧化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 (B)10:1 (C)3:5 (D)5:3

7、在3S+6KOH=2K2S+K2SO3+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 )

( A )2∶1 ( B )1∶2 ( C )3∶1 ( D )1∶3

8、从下列两个反应可判断:( )

Cl2+2Fe2+==2Cl-+2Fe3+

2MnO +10Cl-+16H+==2Mn2++5Cl2-+8H2O

微粒的氧化性最强的是( )

( A )Fe3+ ( B )Cl2 ( C )MnO ( D )H+

9、已知:I2+SO2+2H2O==2HI+H2SO4 Cl2+2FeCl2==2FeCl3

2HI+FeCl3==2HCl+2FeCl2+I2

由此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I->Fe3+>Cl->SO2 ( B )Cl->Fe3+>SO2>I-

( C )Fe2+>I->Cl->SO2 ( D )SO2>I->Fe2+>Cl-

10、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与上述反应在氧化还原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

(A)2NaBr+Cl2===2N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

(D)2FeCl3+H2S===2FeCl2+S↓+2HCl

11、在8NH3+3Cl2 == N2 + 6NH4Cl反应中,有21.3克氯气参加了反应,则被氧化的NH3的质量是( )

A、136克 B、102克 C、34克 D、3.4克

二、填空题

1、写出实验室里制取氯气的反应为:

在上述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 电子,被 ;而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 电子,被 ;反应中 氧化剂是 ,它发生了 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元素得或失电子的总数为 ;在上面制氯气的反应中,当生成71g氯气时,有 g氯化氢被氧化。翰林汇

2、根据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A3++B-==A2++B C+B-==C-+B A2++C==A3++C-

试判断:作为氧化剂它们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为 ,作为还原剂它们的还原性强弱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氧化还原知识点习题

1、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2.x和y两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1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y放出的能量大于x,则可知

A.x的氧化性

B.X-的氧化性>y-的氧化性

c.X-的还原性>y-的还原性

D。无法比较

3.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的本质是: M+nH,O=M(OH)n+ n/2 H2

B.金属化学腐蚀的本质是:M-ne=Mn+,电子转移给氧化剂

C. 金属的电化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马口铁发生电化腐蚀时,首先被腐蚀的是镀层

4.有A、B、C、D、E 5种金属,已知下列实验结论:

①水溶液中有反应:A+Bn+=An+十B

②C+2H2O(冷)=C(OH)n+H2

⑧以D、E为电极与E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D-2e=D2-

①B可以溶解于稀硫酸中,D不被稀硫酸所氧化

则A、B、C、D、E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C B A E D B.A B C D E

C.C A B D E D.C D E A B

5.依据反应:

2Fe2++CI2=2Fe3++2C1-;

HCIO+H++C1-=C12+H20;

Fe+Cu2+==Fe2++Cu;

2Fe3++Cu=2Fe2++Cu2+;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2>HClO> Fe3+> Cu2+ B. HClO>Cl2> Fe3+> Cu2+

C. HClO> Fe3+> Cl2>Cu2+ D. HClO>Cl2> Cu2+ Fe3+>

氧化还原计算题

三、1.超氧化钾(K02)常用于急救器中,发生与过氧化钠类似的反应。若用156克金属

钾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转化成KO2,用此K02吸收足量的C02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氧气

A.11.2升 B.22.4升

C.44.8升 D.67.2升

2.反应式4NxOY+3yFe=yFe304+2XN2适用于所有的氮氧化物,若将2摩NxOY通过600克的灼热的铁粉完全反应后生成1摩氮气和1摩四氧化三铁,则NxOY的分子式为

A.N203 B.NO C.N02 D.N20

3.在100毫升0.2摩/升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克金属铜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硝酸质量是

A.1,26克 B.0.315克

C.0.74克 D.0.473克

4.将10.416克纯铁丝溶于过量的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用5.050克硝酸钾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完全后,剩余Fe2+还需用0.3摩/升的高锰酸钾溶液24毫升才能全部转化成Fe3+,试通过计算确定硝酸钾的还原产物并写出硝酸钾与氯化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标准状况下试管里盛有57毫升N2、O2、N02的混和气,将它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7毫升,然后经高压放电。使其充分反应,最后水充满试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请推断原混和气中各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

6.A、B为两种饱和一元醛且B比A多1个碳原子。在100克30%的A醛溶液中加入20.0克B醛,取上述混和溶液2.00克可从过量的银氨溶液中析出3.68克的银,请问A、B为何醛?

7.在50毫升稀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使之完全反应,然后把溶液小心蒸干,得到9.68克晶体Cu(NO3)2·xH20,再将晶体灼烧使之完全分解,冷却后称量得黑色粉末3.20克。计算①晶体Cu(N03)2·xH20中X的值。 ②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③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8.一定量的铜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收集到V升气体,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使气体的一半被氧化,然后将混和气体通入到500毫升0.1摩/升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取吸收后的烧碱溶液20毫升,用0.1摩/升的盐酸滴定,消耗盐酸10毫升,试求被还原的硝酸是多少克?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3.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材分析

在介绍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前,需要首先介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因此,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以及离子反应。

在初中化学中,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可以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然后,由现象到本质步步深入,教材从演示5种相同条件下(指同浓度、同体积,等,在此时不要向学生说明相同条件是指什么,因物质的量浓度还未介绍)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人手,让学生从导电性实验的现象中认识到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并进一步讨论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和电离过程等。最后,概括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教材通过对C实验1—2)和对该组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S02-4—与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以及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最后,通过对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碳酸根离子检验的化学反应原理等的讨论,即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教材叙述注意由现象到本质,重视通过演示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例如,强、弱电解质以及离子反应等概念的介绍均采用这种方法。

2.教材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通过对初中已学过的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节教学重点: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3.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实验准备 [实验1—1)、C实验1—2)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讨论

教学过程

[引言] 上节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提问] 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可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物质溶解于水的电离过程可用什么方程式来表示?

[小结] 1.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2.可通过其水溶液是否导电来检验物质是否电离出自庙移动的离子。

3.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投影]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无论是固态或是水溶液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练习] 请将下列物质中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指出来 KNO3,NaCl、HCl、 水,如CH3COOH、H2CO3、 H2SO4、HNO3、NaOH、KOH、 NH3·H2O、CaCO3、 铜丝、

[讲述] 我们进一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在相同条件时,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 演示[实验1—1),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可投影川大的教学资料)

[板书]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

│ 强 电 解 质 弱 电 解 质

├───────────────────────────────────────────────────

│ 物质结构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

│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

溶液里粒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

导电性 强 弱 │

───────────────────────────────────────────────────

物质类别 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如KNO 弱酸、弱碱、水,如CH3COOH、

实 例 NaCl、HCl、H2SO4、HNO3、NaOH、 H2CO3、 NH3·H2O

KOH

[练习] 请将下列物质中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指出来 KNO3,NaCl、HCl、 水,如CH3COOH、H2CO3、 H2SO4、HNO3、NaOH、KOH、 NH3·H2O、CaCO3、 铜丝、

[讲述] 我们进一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在相同条件时,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 演示[实验1—1),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可投影川大的教学资料)

[板书]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

│ 强 电 解 质 弱 电 解 质

├───────────────────────────────────────────────────

│ 物质结构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

│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

溶液里粒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

导电性 强 弱 │

───────────────────────────────────────────────────

物质类别 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如KNO 弱酸、弱碱、水,如CH3COOH、

实 例 NaCl、HCl、H2SO4、HNO3、NaOH、 H2CO3、 NH3·H2O

KOH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vj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