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典题精练

更新时间:2023-04-17 07: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典题精练10

一、选择题

读“某城市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3题。

1.该城市工业集聚规模的变化规律是( )

A.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

B.市中心的工业规模始终是最大的

C.远离市中心地区的工业规模始终最大

D.工业化后期,郊区的工业规模大于市中心

2.伴随着该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 )

A.工业集聚规模越来越小

B.城市人口的规模与比重不断增大

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D.传统工业地位越来越高

3.自T1至T5阶段,导致工业集聚区布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缓解市区交通紧张

B.带动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降低市中心人口密度

C.降低市区经济实力,实现区域发展平衡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增强设施利用效率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据此完成以下4题。

4.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③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 ( )

A.“磁暴”现象

B.极光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

D.耀斑现象

6.下列叙述,与地球特殊性成因无关的是 ( )

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B.大气的热力作用

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有一颗卫星

7.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

①大气环流②金属矿产资源③地震④风海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有关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B.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不高C.生态环境好,但粮食产量不高 D.能源就地取材,以秸秆、柴草为主要燃料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9.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10.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回答以下2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

量(mm)

地表径

流(mm)

地下径

流(mm)

蒸发量

(mm)

城市中心区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644.5 267 96 171 377

11.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12.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读下图,回答以下2题。

13.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能正确表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 ( )

A.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O2④CO2

B.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CO2④O2

C.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CO2④O2

D.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O2④CO2

14.此图还可以说明 (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5.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河南省毫不动摇

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1)图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

(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16.读材料和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滥伐和毁灭性开发得不到控制,那么该雨林所在地区的气温将在本世纪末上升8摄氏度,被誉为“地球之肺”的这片雨林可能将消失,当地的湿热天气还可能造成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病发病率上升。

(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和。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

(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作用增加,导致。没有了树木,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灭绝等严重问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7.D

18.B

19.A

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从T1到T5,城市中心的工业规模先变大然后变小,在T3规模达到最大,从T2开始工业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布局,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工业越来越远离市中心,到T5时郊区工业规模已经超过市中心。这个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过程。综合各选项,第1题只有D是正确的;第2题,城市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的集聚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传统工业地位下降,新兴工业地位不断上升,故B项正确;第3题,为了改善城区环境,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城区交通紧张状况,工业不断向郊区迁移,故A 项正确。

20.A

21.C

22.D

23.C

24.A

25.A

26.D

27.解析:从表中数据看,北京城市建设导致市中心径流量增加,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增加。答案:C

28.解析:要减少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就要增加下渗量,最合理的方法是减少不透水的硬化地表比重,推广使用渗水砖。

答案:D

29.A

30.D

二、填空题

31. (1)d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热配合好(或:雨热同期);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发展;实行产业化经营(粮食生产规模扩大)。

(4)控制人口数量;切实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防灾减灾;实行区域化、专业化发展。

32. (1)暴雨冲刷烈日暴晒 (2)枯枝落叶不断更新

(3)淋洗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v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