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光的反射(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9 05: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基础练习】

1.在灯光与墙之间用手作动作,在墙上出现动作的手影的像,它的形成说明______.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水中的速度________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 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 现象.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5.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6.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21cnjy.com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C.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 7.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21教育网

8.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如图所示,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发生在早晨的日全食。恰巧,1997年3月9日,我国境内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测,证实了我国科学家对“天再旦”的猜想,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经过推算,我国科学家得出周懿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陕西省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为此项研究工作做出了杰出的项献。日全食现象可以用_________来解释。科学家们在这次研究

中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请你任意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米/秒,光年是 单位.

10、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小孔成象,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 传播的.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 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 ,(填“象”或“影子”)这种现象在物理上称为 .2·1·c·n·j·y

【能力提升】

第10题图 1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12.假如光的传播速度减小为原来的十万分之一,世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几个合理的场景。

第四章 第二节 光的反射

【基础练习】 1.一束光线以 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 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2.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也是_____的,这种反射叫_________.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黑板、桌面等对光的反射,属于_________,平静水面的反射属于_________.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的,平面镜是 的。21cnjy.com

4.如图,两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

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MP夹角a为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入射角应为( ) A. 0° B. 45° C. 90° D. 135°

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减小20° B.减小40° C.增大20° D.增大40°

7.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

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

8.当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A.40° B.50° C.80° D.100° 9.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10.画出下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各反射角的大小。

【能力提升】

11.新学期小华班搬到一间新课室,但是上课时小华却感到黑板因“反光”而刺眼,请你帮他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说明理由。 (1)办法: 。

www.21-cn-jy.com (2)理由: 。2·1·c·n·j·y

12.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 2 CO 40° 3 EO 20°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填空题

1.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_________,由于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来自平面镜后的“你”,所以把这个“你”叫做_________.

2.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_________的结果.2-1-c-n-j-y

3.某同学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21教育网

4.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5.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 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

6.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可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它不仅可以烧水、煮饭,还可以发电、冶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料又不_________的环保型能源.

7.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2·1·c·n·j·y

8.从6题、7题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二、选择题

9.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离书本的距离为25 cm时,看的清楚,不容易疲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人刮胡子时应21·cn·jy·com

A.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25 cm

B.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50 c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12.5 cm

D. 因为像的大小不变,所以平面镜到眼的距离远近都一样 10.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11.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12.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 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13.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21cnjy.com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21世纪教育网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三、作图题

14.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21·世纪*教育网

15.作出下图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16.如下图所示,L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你画出能看到S在平面镜中像的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17.某同学身高1.8 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个 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镜至少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www-2-1-cnjy-com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四章 第四节 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 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3.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21教育网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4.用汽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再偏上 C.看到的鱼再偏下 D.看到的鱼再偏右

5.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天顶的星星除外)比实际位置要( )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与实际位置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盏探照灯从东向西射向一个没有水的游泳池,正好照亮池底的中央,则在向池中灌水的过程中,在池底被照亮的部分将( )

A.向东扩大 B.向西缩小 C.向南扩大 D.向北扩大 7.图中,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上方 B.B的下方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8.上题中,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随着水面的升高,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中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的硬币的位置是( )www-2-1-cnjy-com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后降 D.不升不降21世纪教育网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21世纪教育网 B.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

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二、填空题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__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____. 21*cnjy*com

3.当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_于入射角.【版权所有:21教育】

4.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6.将一根筷子插入盛水的碗中,从水面上方看起来,筷子在水中的部分______,这是由于发生________现象产生的,此时________角大于_______角.21cnjy.com

7.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现若使A处激光手电筒的光束能照射到白色的鹅卵石上,则激光束应对着________射出.(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

8.图中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_______是OA的入射光线.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会发生光的________现象和_______现象.当逐渐减小入射角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________.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三、作图题

1.画出图中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2.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所示,一容器的底面有一平面镜,容器中盛有水,一束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画出进入水中,经平面镜反射又射入空气中的光线传播路线.21世纪教育网2·1·c·n·j·y

4.一束光线射到三棱镜(玻璃制成)上,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线穿过三棱镜的大致传播方向.

第四章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一、填空题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承接,颜色依次是红、_____、黄、______、蓝、______、紫。

2.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等比例混合后为______色光。 3.我们将白光通过_________,会看到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种现象是光的________。21教育网

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_________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光谱,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21cnjy.com

5.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_______。 6.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7.__________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 8.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______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_____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_____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www.21-cn-jy.com

二、选择题

1.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红、绿、蓝 B.红、绿、黄 C.红、绿、紫 D.红、黄、绿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日食 B.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2·1·c·n·j·y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D.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我们在银幕上有时会看到电影的慢镜头,慢镜头是由于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一种影视效果。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每秒鈡拍摄24张,放映12张 B.每秒鈡拍摄数百张,放映24张 C.每秒鈡拍摄24张,放映数百张 D.每秒鈡拍摄12张。放映24张 4.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

5.如图为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1和2两个区域应标的颜色分别是( ) A. 蓝色、白色 B. 黄色、黑色 C. 绿色、白色 D. 黄色、白色

6、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 ) 21*cnjy*com

A.红外线 B.X光线 C.紫外线 D.γ光线 7、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8、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 A.医学上的“B超” B。探照灯 C.电视机遥控器 D。手机

9、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 ) 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10、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

1在下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关于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物体通过凹透镜只能成虚像21世纪教育网

(C)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物体通过凹透镜只能成缩小的像 3.当物体由极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增大 (B)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减小 (C)像物间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D)像物间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4.一光源置于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仅生成光源下半部的像 (B)仍生成光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暗

(C)仅生成光源上半部的像 (D)仍生成光源完整的像,且像的亮度不变

5.下列各小题可供选择的答案是:(A)缩小正立的虚像;(B)放大正立的虚

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放大倒立的实像;(E)不能够在像,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21cnjy.com

(1)物体置于凹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 (2)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 (3)物体置于凸透镜的焦距之内( ) (4)物体置于凹透镜的焦距之内( )

(5)物体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上( )21世纪教育网 (6)物体置于凹透镜的焦点上( )

(7)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 6.通过透镜看到物体的虚像,则( )

(A)该透镜一定凸透镜 (B)若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则物体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之内

(C)该透镜一定凹透镜 (D)若看到的是缩小的虚像,则物体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之内

7.把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在两者连线的正中间放一凸透镜,这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沿着连线再移动透镜时,则在光屏上( )21·cn·jy·com

(A)还可以出现一个缩小的像 (B)还可以出现一个放大的像www.21-cn-jy.com

(C)出现放大或缩小的像都有可能,但要知道怎样移动才能判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管实像和虚像都能在光屏上得到

(B)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C)人们看到虚像是由于虚像发出的光射到人的眼睛里

(D)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来源:

9.在凸透镜主轴左侧两倍焦距处放一点光源S,若使透镜绕其光心位置旋转一微小角度(S稍微离开主轴),如图所示,则点光源S的像的位置将( )2·1·c·n·j·y

(A)不变 (B)沿原来的主轴移动,比原像位置远离光心

(C)偏离原来的主轴 (D)沿原来的主轴移动,比原像位置靠近光心

10.有关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当物体移近光心时,则像将远离光心

(B)放幻灯时,幻灯片向透镜移按时完成,则像了移近透镜 (C)拍照时,物离照相机越远时,底片应离镜头越近 (D)虚像不能用光屏显示,但可以用照相机拍摄

11.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但不能呈现在屏上 (B)实像能呈现在屏上,但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C)实像是由于光线会聚而成,能用照相机拍照 (D)虚像不是光线会聚而成,但能用照相机拍照

12.如图所示Ⅰ、Ⅱ是在透镜主轴PQ上的占光源S(图中未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发散光线,图中L是透镜所在的位置,O是透镜的光心,M为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21教育网 (A)若发光点S在M上,则透镜为凸透镜

(B)若发光点S在M的左侧,则透镜为凸透镜 (C)若发光点S在M的右侧,则透镜为凸透镜 (D)透镜L必定为凹透镜

13.对同一种色光,下列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14.红色、绿色和黄色的三束平行光分别沿主轴射向同一玻璃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会聚点到光心的距离分别是f红、f绿、f黄,则( )

(A)f红=f绿=f黄 (B)f红f绿>f黄 15.一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在距透镜4倍焦距处,由于物体移动,此像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3倍焦距处,则( )

(A)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B)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了 (C)物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小了 (D)像变小了 16.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中有一条光线经过主轴上两倍焦距点A,如图所示,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在另一侧与主轴交于 ( )

(A)点F与两倍焦距点B之间 (B)两倍焦距点B处

(C)两倍焦距点B之外 (D)与另一侧主轴不相交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题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 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的像(填“缩小”或“放大”).21·世纪*教育网

2.投影仪的镜头是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 形成一个 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放大镜也是 ,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的上方,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会看到 的物体的像.

4.在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片上滴一滴水,这样就做成了水滴 .用它观察课本上的字,字被水滴 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

5. 、 、 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 (2)投影仪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 ) (3)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

(4)投影仪银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 7.下列不是凸透镜应用的是( ) A.潜望镜 B.放大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缩小虚像原理制成的 B.物体不管离放大镜多远,都能成放大的像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D.投影仪上的螺纹透镜是用来成像的 强化提高题

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0.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光的反射成实像,折射成虚像

1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得到缩小实像 B.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利用它来成像 C.放大镜实际就是一个凸透镜,所以凸透镜就叫放大镜

D.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

14.如图3.2—1所示的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 ,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 ,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 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要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 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 .21教育网

16.如图3.2—2所示的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的情景,看到的

“原”字是正立、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镜.21cnjy.com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小明手中有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天气又不好,又没有其他光源,无法判断能否会聚光.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小明手中还有一本书,在现有的条件下,你能帮小明鉴别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21·cn·jy·com

办法: 理由:

18.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后,决定练习使用照相机,他要为他们的探究小组拍张集体照,当小组的同学按位置站好后,他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请你给他出主意,他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www.21-cn-jy.com

19.如图3.2—3甲所示的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3.2—3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 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 原理

第五章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填空题

1.在图中的凸透镜焦距为15cm,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其像的位置在_______cm与_______cm之间,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www-2-1-cnjy-com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_.若镜头的焦距为f?5cm,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______cm与_______cm之间的位置.www.21-cn-jy.com

3.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___、______和______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来源:21cnj*y.co*m】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约在______.凸透镜焦距为5cm,通过调节,使光屏上出现缩小的烛焰清晰的像,这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是______.

5.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B、C、D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AB?BC?CD?DO,根据成像情况可知,______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版权所有:21教育】

6.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处,______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7.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_______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

8.甲、乙、丙、丁是同一架可调焦距照相机的四种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图(a)所示.用它们对着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一张照片,如图(b)所示A、B、C、D.我们可以判定:21教育网

甲拍____乙拍______,丙拍_______,丁拍____.

二、选择题

1.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2.如果要使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 )

A.3cm B.5cm C.7cm D.14cm

4.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 )

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 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

5.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 A.平面镜B.凸透镜C.凸面镜D.凹透镜

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

A.100mm以外 B.恰为50mm C.50mm以内 D.略大于50mm

7.摄影师利用“135”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C.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8.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21cnjy.com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

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

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

9.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当它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30cm,它对应的像却远离透镜移动了10cm,那么( )21·cn·jy·com

A.物体可能在离透镜1倍焦距内移动21世纪教育网

B.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倍焦距外移动

C.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倍焦距与焦点间移动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1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1·c·n·j·y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

第10题图 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

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21·世纪*教育网

第五章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动脑想一想

为什么近视眼用凹透镜,远视眼用凸透镜? 1、 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2、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的眼睛能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21·cn·jy·com

3、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

4、 要使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要使远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

5、 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6、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中的那一副。www.21-cn-jy.com

7、 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8、 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D.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9、 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述正确的是:( ) A.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 B.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距 C.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

D.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 10.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右图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在下图中,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第10题图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知识回顾 (一)透镜

1.凸透镜的镜片中间_________,边缘_________,凹透镜的镜片中间__________,边缘________。老花镜是____________,近视镜是____________。21教育网 2.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_______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___________。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21·cn·jy·com

3.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1)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________。 F F F F

O O

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_________

2)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 ( 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_____________经过焦点 F F F F O O

(3)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折射光线平行于____________

过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 F F F F O O

(二)成像规律

1.实验仪器:光具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屏。 2.成像

(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u>_____时,成______立、_______、_____像,如_____机;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即u=_____时,成______立、_______、______像,此时,像距_____二倍焦距,即v_____2f;2·1·c·n·j·y

(3)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大于一倍焦距即____>u>_____时,成_______立、_________、__________像,此时v>_________,如________仪、_________机。 (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即u=________时,_________成像。 (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即u<______时,成____立、_______、____像,如______镜。 小结:物近像_______,像变_______,二倍焦距见_______,一倍焦距分_______。 (三)眼睛和眼镜

1.眼睛的成像原理如___________机,成_______立、__________、______像 2.结构:晶状体、角膜→_____________,视网膜→_________,睫状体→______________

3.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_,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来自远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用________镜纠正。21·世纪*教育网

4.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______,来自近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用_________镜纠正。2-1-c-n-j-y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的两组透镜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靠近__________的凸透镜叫做目镜,它相当于________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像。靠近________的凸透镜叫做物镜,它相当于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_像。

2.望远镜的两组透镜是________和________,目镜相当于______镜,成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_像,物镜相当于_________机,成__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_像。 二、练习巩固 (一)选择、填空

1. 如图一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 ) A. 1、2、3 B. 4、5、6 C. 1、3、5 D. 2、4、6

2.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

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1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2 3 图一 4

5 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com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3.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www-2-1-cnjy-com

A. 放大、正立的实像 B. 缩小、正立的实像 C. 放大、倒立的实像 D. 缩小、倒立的实像

6 4.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二中的( )21*cnjy*com D A B C 图二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三图所示

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 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7.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

图三

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8. 如图四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

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则 (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9.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四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10.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12.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A. 小于焦距 B. 等于2倍焦距 C.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 大于2倍焦距 13. 如图五所示的是课本上所画的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 ( )

A.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14. 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的光,图五 光源

应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处。

15.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六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____

(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图六 、

的实像。

16.如图七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老花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图;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______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_______图。【出处:21教育名师】 图3 甲 乙 丙 丁 图七 (二)作图题

17.画出图八中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

F F

F F F F

18.完成图九中透镜的光路。 图八

F F

图九 19.在图十中,完成入射光线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再由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三)实验

2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

图十

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十一所示.21世纪教育网图十一

版权所有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 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

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 cm,确定出焦距f=________(填“5 cm”或“10 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 cm处后,再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 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

2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十二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www.21-cn-jy.co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_的像.

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图十二

第五章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填空题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得比较____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得比较____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21教育网

3.产生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变_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21cnjy.com

4.产生远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变_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21·cn·jy·com

5.近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_____透镜,某同学所戴的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 m,该同学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远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_____透镜,某人所戴的远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 m,该人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6.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_,物体经_________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_________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www.21-cn-jy.com

7.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_________,看物体越清楚.

8.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___附近成实象,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2·1·c·n·j·y

9.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cm;晶状体变得最扁时,能够看到的最远点在_________;晶状体变得最凸时,能看清得最近点大约在离眼睛_________cm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选择题

10.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B.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C.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D.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12.(多选)关于眼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B.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C.远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13.某同学配戴的眼镜是-300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焦度是-3 m-1 B.该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焦度是-3 m-1 C.该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焦度是3 m-1 D.该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焦度是3 m-1

14.某人所戴的眼镜是500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是0.2 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该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焦距是0.2 m

C.该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是0.2 m-121世纪教育网 D.该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焦距是0.2 m-1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21世纪教育网

16.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如图,下列太阳系示意图表示土星的是( )

A.A星 B.B星 C.C星 D.D星

三、作图题

17.请你在图中的方框中画出控制光路的透镜,想一想,透镜放置时应满足什么条件?

第六章 第一节 质量

一、填空题

1.物体中所含 的多少叫作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它不随物体的 、 、和 、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还

有 、 、 。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240kg= t; (2) 750mg= g;

(3) 980g= kg= mg。 4.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2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 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二.选择题

6.一块铜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铜块从北极带到赤道 B.将铜块锉成圆台

C.将铜块从15℃加热到50℃ D.将铜块熔化成液态铜

7.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1.5×106mg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一只鸡 B.一枚大头针 C.一只绵羊 D.一粒沙子 8.一个物体从距离地面20m的高处落下,到距离地面5m处,它的质量将(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21*cnjy*com

9.使用天平时,应将被称量物体放在天平的( )

A.左盘 B.右盘

C.左、右盘都可以 D.要根据被称物体的状态决定21cnjy.com

10.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右边托盘比左边托盘高,应该( )

A.调节游码使其向右移动 B.调节游码使其向左移动 C.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 D.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

11.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镊子,其原因主要是( )

A.传统习惯性 B.砝码不易弄脏生锈

C.可轻轻地将砝码放在托盘上,天平不易损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用一架已调节好平衡的天平称量物体,由于砝码的使用时间过长,已经有点

磨损,用这架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将( )

A.偏小 B.正好相等 C.偏大

D.随称量物体改变2·1·c·n·j·y

13.“神州”七号飞船载有模拟宇航员系统,进行拟人载荷试验,形体假人具有

质量、形状与真人基本一致的特点,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形体假人质量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10kg B.50kg C.120kg

D.150kg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往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往右盘中加小砝码

三、简答题

15.某同学在使用天平称量质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所示的

情况,他应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应 或 。www.21-cn-jy.com

16.托盘天平的使用:

(1) 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先将游码放在标尺

的 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来源:21cnj*y.co*m】

(2)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铜块的质量:把铜块放在天平的 盘内,当天

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铜块的质量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17.使用天平时,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A.用手摸天平托盘

B.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左盘上 C.用镊子夹取砝码,不用手拿 D.把潮湿的东西放在天平托盘中

E.加减砝码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放回砝码盒内 F.加在天平托盘中的物品质量不超过它的称量范围 18.某同学想用天平测1枚大头针的质量,请你把这名同学设计的称量步骤程序

整理出正确的顺序 【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 (2)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3)把50枚相同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加减砝码 (4)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5)读出总质量,求出每枚大头针的质量 (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扩展训练

1. 学会通过改进测量方法的途径来减小实验误差 问题探究1:怎样称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阅读课本,分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得出实验方案。

2. 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点上; (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 (3)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

(4)根据估计,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计算砝码的总质是,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

(6)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有三个步骤中各有遗漏或错误,请在下列横线前的括号内写出这些遗漏或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在下列横线上加以补充或纠正: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3. 有些商店里使用一种台秤,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这种台秤的哪两部分相当于天平的两盘?什么相当于天平的砝码、游码?怎样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它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置?怎样调整才能使横梁平衡?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 一块质量为100克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 仍是100克 B. 大于100克 C. 小于100克

第六章第(2)节《密度》测试评价

A卷(基础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密度还有一个常用单位是________。www.21-cn-jy.com

33

2.铜的密度是8.9×10kg/m,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3

将此铜块截去一半,所剩余的部分的密度为________g/cm。www-2-1-cnjy-com

3.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3:4,体积之比为2:5,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4.在一架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各放一个铝块和一个铁块,天平刚好平衡,则铝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 21*cnjy*com

3

5.人的密度接近于水,请你估计一下,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的体积约为________m。

33

6.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金属锇的密度为22.6×10kg/m;宇宙中的“中子星”,37153

其1cm的物质有10t,“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g/cm,“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7万分之一。上述密度最大的物质是( )【来源:21cnj*y.co*m】

A.“超巨星” B.“脉冲星”核 C.“中子星” D.金属锇

7.由于热膨胀,对以下几种物质密度影响最大的是( )

A.酒精; B.空气; C.铜板; D.纯水

8.下列各种情况中密度发生改变的是( )

A.一块砖被摔成几块

B.一根点燃的蜡烛,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C.茶杯内的水倒去一半

D.将茶杯内的水放入冰箱速冻成冰。

9.对于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铁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铁块密度大

B.体积小的铁块的密度大

C.几块铁的密度都相同

D.需要知道几块铁的质量和体积才能作出判断

10.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

3333

密度1.2×10㎏/m,煤油的密度0.8×10㎏/m)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B卷(拓展提高)

1.某品牌牛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 (填上合适的单位),体积约为0.25 (填上合适的单位),由此可以推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 kg3

/m。

333

2.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kg/m , 一块体积是80cm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 水的质

3

量是______g, 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cm。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密度的计算公式为,这是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来定义密度,这种比值定义法

是物理中常用的,想一想,你学过的类似公式

有: 。

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由图象可知它们的密度的大小关系为( )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判断

5.一个玻璃杯能装2.5L的水,此时总质量为3kg,求:(1)玻璃杯的质量为多少克?(2)当它装满酒精时,总质量为多少千克?21教育网

6.下面的材料引自《现代快报》,阅读后回答:

要说3岁小孩能扛起一根直径40厘米粗的大木头,也许不会有人相信。不过记者却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内,亲眼看到一名身体瘦小的傣家少女,双手各用两根手指提着一块20厘米宽、6厘米厚、1.3米长的方木在草地上轻盈地跳着孔雀舞;一名小伙子伸手抱起一根长两米,直径达40厘米的大木头轻轻地举在头顶尽情玩耍。这就是地球上最轻的木料──轻木,不要看刚才小伙耍来耍去的一大根木料,其实就3岁小孩也能扛起来。21cnjy.com

轻木原产南美和中美洲,其密度只有0.16至0.2之间,比起最重的木材1.2的密度来,就真的是“轻如鸿毛”了。将木料丢入水中,它竟然像泡沫一样漂在水面,几乎没有吃水痕迹。

1965年,因为我国航空事业的需要,当时有关部门从厄瓜多尔引进了这批轻木,在海南、广东、广西和西双版纳试种,准备作为制造飞机木质部分的原料。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轻木没有成为制造飞机的原料飞上蓝天,最终成为上海一家热水瓶厂的瓶塞。后来因为发展航模项目的需要,在西双版纳种植了200亩轻木,因为在航模赛事中要胜出,就必须使用轻木做原料以减轻自重。

假如在20摄氏度的室温中,往数百度高温的铁板、或者零下10度的冰块上铺上轻木后,用手摸在轻木上,它的温度肯定还是20摄氏度的常温;若在一间放着震耳欲聋音响的房间中央隔起轻木板,人在没有音乐的另一端听起来肯定是静悄悄的。 21·cn·jy·com

少女用两根手指就可以夹起一根方木

(1)文章中没有单位,请你结合自己的物理知识,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2)当前,“假新闻”、“假照片”不断被媒体曝光,你认为本文中的图片是否真实?请通过文中所给的数据计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你知道泡沫的密度吗?通过阅读你认为泡沫的密度应该是多少?

(4)写出下列场所分别应用了轻木怎样的物理属性。

航模: ;热水瓶塞: ;房间隔板: ;2·1·c·n·j·y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2、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21教育网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3、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 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 B. 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C. 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D. 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4、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5、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例如: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长度变化来显示力的大小。这种用易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常见方法。在下列四种物理量测量中,有两种也是应用这种方法来测量的,它们分别是____和_____(填序号)(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B.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D.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6、某同学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7、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

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8、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21·世纪*教育网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9、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80g的酒精,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ρ酒

3

精=0.8×103kg/m,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简的分度值)( )

A、50mL l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lOmL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3分)

10、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调. 21*cnjy*com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kg/m3.【来源:21cnj*y.co*m】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11、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则小石块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3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2)如图14所示,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4g;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版权所有:21教育】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12、小光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小光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21*cnjy*com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l;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取出塑料球,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字母)

(2)实验中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密度p= kg/m3。此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

(3)在交流时小华认为,本题所用器材中,不用天平,也能测出该塑料球的密度,只需在B、C、D三个步骤中再增加一个步骤。请你写出这个步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球=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3)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ρ球=(V4-V1)ρ水/(V2-V3)

13、小明同学在测量石块密度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记录到指针静止时,指针相对刻度盘的位置如图所示。试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指出此现象发生的可能情境,说明下一步的正确操作:

(1)情境一: 操作: 。 (2)情境二:

操作: 。 (3)如图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质量为52g的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8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刚才做标记位置,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8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5)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 m3

10.【答案】(1) 水平工作台 、 零刻度 、 左 (2) 45 、 1.125 × 103 (3) 偏大 (4) 装满水 、 (m1-m0)ρ水/(m12-m0)

(5) 烧杯中装满水,难以操作;烧杯的质量不一定相同(合理即可)

14、石英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明爸爸在石英粉厂工作,他想知道石英粉的密度,可是身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在九年级就读的儿子。聪明的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完成了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ρ水为已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下面是小明同学设汁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2)给玻璃杯中装满石英粉,测出 ;

(3) ; (4)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粉 = 。

15、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用固体盐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并测量它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偏右,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天平平衡;

(2)在测量固体盐的质量时,小明向右盘加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那么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直至天平平衡.由图乙的砝码和游码可知,固体盐的质量为 g;2·1·c·n·j·y

(3)接着他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读出水的体积为20mL,然后将固体盐放入量筒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如图丁所示,则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 kg/m3.

16、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www-2-1-cnjy-com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此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对于一只使用了多年的铅球来说,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 体积 C.密度 D. 形状 2、老师上体育课时,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在此过程中,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3、冬天里,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

A.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4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