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0-21 18: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题

存货

一、目的:练习存货期末计价的核算 资料:东风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存货的跌 价损失,存货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3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4 210元,2003年年末存货成本为 863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857 220元。

2、2004年末,存货成本为629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624 040元。 3、2005年末,存货成本710 020元,可变现净值为734 170元。 要求:1)、计算各年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2)、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单位:元)

某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

=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借方余额) 答案:

1、 2003年末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863 000-857 220=5 780(元) 2003年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5 780-4 210=1 570(元)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57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570

2、2004年年末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629 000-624 040=4 960(元) 2004年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4 960-5 780=-820

借:存货跌价准备 8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20

3、2005年末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应将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转销; 原有存货跌价准备为贷方余额4960元 2005年应冲销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4 96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4 96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 960

二、某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假设2001年末A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万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万元。 请做出如下会计分录(单位:元) 1、2001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2、2002年底,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持续下跌至7.4万元: 3、2003年底,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上升至9万元: 4、2004年底,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上升至10.1万元: 答案:

1、2001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2001年底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0-8=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20000

2、2002年底,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持续下跌至7.4万元,需要补提跌价准备6000元(10-7.4-2=0.6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6000

3、2003年底,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上升至9万元,此时需要冲减存货跌价准备16000元: (10-9-2.6=-1.6万)

借: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16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6000

4、2004年底,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上升至10.1万元,已经超过其账面成本10万元。 因此,应将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转销,使“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降至0: 此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 =20000+6000-16000=10000元(贷方) 借: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1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00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 (1)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 ①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0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②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0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③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0,则不作会计分录 (2)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坏账收回时:

①借:应收账款 ②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资料1】南方工厂采用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 5%,有关资料如下: (1)2011年年初,“坏账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 8450 元(按应收账款计提的部分,下同)。 (2)2011 年和2012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21 300元和122 500元,这两年均没有发生坏账损失。

(3)2013年7月,经有关部门批准确认一笔坏账损失,金额为36 000元。 (4)2013年11月,上述己核销的坏账又收回18 000元。 (5)2013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6 7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年应提的坏账准备,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单位:元)

答案:(1)2011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221 300×5%=11 065(元)

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8 450元 应补提坏账准备:11 065-8 450=2 615(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615

贷:坏账准备 2 615 (2)2012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 122 500×5%=6 125(元)

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11 065(元) 应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11 065-6 125=4 940(元)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6125-11 065=-4 940(元) 借:坏账准备 4 9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 940 (3)2013年7月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36 000 贷:应收账款 36 000

(4)2013年11月,收回已核销的坏账: ①借:应收账款 18 000

贷:坏账准备 18 000 ②借:银行存款 18 000

贷:应收账款 18 000 (5)201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86 700×5%=4 335(元)

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为借方余额 11 875 元 应补提坏账准备:4 335+11 875=16 21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6 210

贷:坏账准备 16 210

【资料2】某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进行核算。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2007年3月1日确认坏账损失5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万元;2008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3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50万元。坏账准备提取比率为5%。 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单位:元) 1)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

2006年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5000000×5%=25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0000 贷:坏账准备 250000 2007年3月1日确认坏账损失5万元: 借:坏账准备 5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0 2)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万元:

2007年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4000000×5%-250000+50000=0,则不作会计分录 2008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3万元:

借:应收账款 30000 贷:坏账准备 30000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

3)200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50万元: 2008年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 4500000×5%-250000+50000-30000 =-5000(元)

借:坏账准备 5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例1]2007年11月11口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人的一批乙公司发行的股票600万股。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8.3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3元,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2007年11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8.9元;2008年3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7.5元;2008年8月6日,甲公司出售全部股票600万股,每股7元,另支付交易费用6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请做出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单位:万元)

1)2007年11月11日购入乙公司股票时,会计分录为: 2)2007年11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

3)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上升至每股8.9元时,会计分录为: 4)2008年3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下跌至每股7.5元时,会计分录为:

5)2008年8月6日,甲公司出售全部股票600万股,每股7元,另付交易费用6万元: 答案:

1)2007年11月11日购入乙公司股票时,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下同):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800 应收股利 180 投资收益 8 贷:银行存款 4988 成本=(8.3-0.3)*600=4800万元

2)2007年11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应收股利 180

3)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上升至每股8.9元时,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f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