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3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

更新时间:2023-10-15 18: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3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2011年浙江杭州,18题)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人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人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以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答案】D

【解析】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二氧化碳没有酸性;将CO2气体通人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很容易分解,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

2.(2011年四川南充,9题)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干冰易升华,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

C、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会渐渐停止,故C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有可能是氮气,故D错误. 故选A.

3.(2011年江苏苏州,12题)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 【答案】C

【解析】A、煅烧石灰石操作复杂,不容易收集气体,故A错误; B、点燃木炭不容易操作和收集,并能产生一氧化碳,故B错误;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适于收集,故C正确; D、由于碳酸不稳定不容易制取,也不容易操作.故D错误. 故选C.

4.(2011年广东广州,10题)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A 【解析】略

5.(2011年广东揭阳,12题)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红褪色沉淀

C.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答案】D

【解析】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B、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C、纯棉纤维中不含有蛋白质,燃烧时不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错误;

D、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2011年浙江舟山,18题)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 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

学应该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答案】A

【解析】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那么怎么来证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呢?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现在的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太少,通少量空气现象不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应该继续通空气,直到现象明显为止.人体呼吸作用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选项B、C、D都是错误的. 故选:A.

7.(2011年湖北武汉,6题)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收集氧气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 【答案】C

【解析】A、反应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导管刚刚露出橡皮塞,因此答案A正确;

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答案B正确;

C、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的操作为:将燃烧的木条平放于集气瓶的瓶口,看是否熄灭,答案中火柴没有平放,距离瓶口较远,因此答案C不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答案D正确. 故选C.

8.(2011年山西,7题)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发生 B.干燥 C.验满 D.收集 【答案】C 【解析】略

9.“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C

【解析】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故C选项错误

10.(2011年江苏徐州,14题)从化学角度看,下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答案】D

【解析】A、清洁能源是污染小或不污染的能源所以开发新能源可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故A说法正确;

B、图书档案属于纸用水或其它灭火器灭火后会毁坏一部分资料,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任何痕迹,故B说法正确;

C、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离子,熟石灰中含有氢氧根离子,二者结合后产生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C说法正确;

D、铝壶外面一层是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的铝起保护作用,如果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会将保护膜擦掉,不耐用,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1.(2011年四川广安,33题)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

(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则:

A、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法错误,故A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则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故B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可作还原剂,则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C选项正确;

D、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可求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二、其他

1.(2011年浙江义乌,18题)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答案】B

【解析】A、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发生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B正确;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要想得到氯化亚铁就要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让氯化铁与铁反应,故C错误;

D、硫酸钡与氯化钾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D错误。故选B

三、填空题

1.(2011年山东济宁,2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f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