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 刘英军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7:18:1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物理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准备器材:钢尺、象棋棋子多个、纸条、钢笔帽、水杯,斜面小车实验器材。 二、预习了解 二、 教学课题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理解惯性,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3)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领悟实验加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3)通过惯性现象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三部分构成,重点是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它将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压力、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打下基础,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以及惯性是物体的属性的认识。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有关实验设计http://www.doc88.com/p-68434823732.html ,http://www.docin.com/p-181935153.htm和“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http://baike.http://www.wodefanwen.com//view/211677.htm?fromId=15885,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惯性的图片,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的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了解压强的直观感受。 四、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

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新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本节采用探究、观察、推理、分析、归纳、应用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有关知识。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视频导入】播放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舱内吃压缩饼干视频(截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压缩饼干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放手后并不落向地面,运动和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板书】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教学: 提出问题:一、运动的维持需要力吗?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 1.荡秋千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0NDYzNzQw.html 2.打门球http://v.ku6.com/show/ZPeyDIxbUwBIucf_z2EC9Q...html?nr=1 3.飞机着陆滑行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4OTExNjc2.html 提出问题:观看视频,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总结三段视频的共同点,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认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你同意谁的观点? 利用百度搜索http://www.doc88.com/p-413726933544.html 【教师活动】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探究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用到什么研究方法。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

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你想从比较物体哪方面变化来显示阻力的影响?(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让一辆小车从同一高度处滚下,在三个不同的平面上滚动,一个是毛巾面,一个是棉布面,一个是木板面,观察三次滚动的距离和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 1 2 3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 阻力对物体运动有怎样的影响? 2、猜想假设:阻力越大,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近,速度减小的越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对照你们的实验现象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2.假设我们进行第四次实验,把木板换成阻力更小的玻璃板,小车的运动距离会 ,小车速度减小的会 。 3.假设我们进行第五次实验,摩擦面的阻力变为0,此时,小车的运动距离会 ,速度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二、牛顿第一定律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http://my.tv.sohu.com/u/vw/1816132伽利略斜面实验 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的演示,说明物理研究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必要性,同时也展示了物理研究思想的美妙和逻辑的力量。 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光滑的斜面,所以这个实验是个“理想实验”。 尽管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但可以创造比较光滑的平面去证明伽俐略的想法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wMjY4NzMy.html 用气垫导轨演示物体不受力和受力时物体运动情况 【教师活动】伽利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伟大的物理规律。 利用百度搜索http://baike.http://www.wodefanwen.com//view/211677.htm?fromId=15885, 板书: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学生活动】 1.记忆

2.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的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

(2)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 )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将( ) (3)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得出的? 三、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本节课后延伸部分,预习惯性知识

第二课 时

【导入新课】演示实验引起学习兴趣 一、惯性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http://you.joy.cn/video/1779609.htm 阅读课本第18页“想想议议”,猜想下面的问题:

1.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上抛出的篮球(或苹果),落下时会落在 ,(“人的前方”、“人的后方”或人的手中)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YA83xc6pDU/

2. 用直尺敲击棋子中最下面的一个,会发现 。

【学生活动】

1.学生利用自备的象棋棋子和钢尺完成课本P19动手动脑学物理题2。 2.将钢笔帽竖放在纸条上,迅速抽动纸条。 3.迅速拖动桌子上的水杯(内盛水) 【学生活动】自学课本P18

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板书:惯性 【教师点拨】

解释惯性: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通俗地讲,就是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者叫“惰性”,就是说,物体的这种惰性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二、惯性的应用: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生活情境:公交车突然启动或急刹车时,你会怎样?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bUBUjNMsEI/?FR=LIAN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9tDVOscwls/ 演示一些惯性现象 生活情境:锤子头松了,我想让锤头紧紧的套在锤柄上,应该怎么办? http://image.http://www.wodefanwen.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r&fmq=1363309047625_R&pv=&ic=0&nc=1&z=&se 三、防止惯性的危害 【播放视频】利用百度搜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4Mzk4MzM2.html 高速路上因为惯性引起的安全事故 http://www.56.com/u74/v_NDU0NjA3MDY.html 安全带安全气囊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各场景中,属于需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是( ) A.汽车进站时,关闭油门节省汽油 B.挥盆泼水 C.投掷物体 D.汽车司机佩带安全带 E.跑道的终点处留有一块空地 2.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有位乘客抬头看见他的头顶上方顶棚上有一滴水即将落下,那么水滴将( ) A.落在乘客的正前方 B.落在乘客正后方 C.落在乘客头上 D.落在乘客左方或者右方 五、布置作业:课本P19动手动脑1、2、3、4 六、板书设计 1.惯性: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应用: 3.防止惯性的危害 二、教学反思 讲完《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后,针对教学设计我仔细回顾了教学的全过程,有了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一、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 二、本节课我利用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舱内吃压缩饼干视频(截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压缩饼干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放手后并不落向地面引入新课,出人意料的结果创设出讨论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关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首先利用百度搜索视频荡秋千、打门球、

飞机着陆滑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总结它们的共同点。给学生准备了不同的器材,让不同层次的人选择不同的器材设计实验、做实验,这是部分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拉进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视频和用气垫导轨演示物体不受力和受力时物体运动情况视频,引导学生运用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总结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关于惯性概念的学习是通过视频演示和学生活动教师点拨相结合,使学生认识抽象的惯性,帮助学生会解释和理解惯性的有关现象。 五、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和生活,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珍爱生命的感情。 总体而言,我这堂课从设计和施使中还是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但细节把握不够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三、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 学校:昌乐外国语学校 姓名:刘英军 职称:中教一级 电话: 13963646551 电子邮件:lyj101206@126.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昌乐县宝通街1257号 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 本人刘英军,今年44岁, 1994年7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坊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名师,一直从事物理教学。上课教学一直运用多媒体,经常上网查询材料,利用视频和网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学习和交流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我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飞机着陆滑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总结它们的共同点。给学生准备了不同的器材,让不同层次的人选择不同的器材设计实验、做实验,这是部分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拉进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视频和用气垫导轨演示物体不受力和受力时物体运动情况视频,引导学生运用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总结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关于惯性概念的学习是通过视频演示和学生活动教师点拨相结合,使学生认识抽象的惯性,帮助学生会解释和理解惯性的有关现象。 五、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和生活,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珍爱生命的感情。 总体而言,我这堂课从设计和施使中还是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但细节把握不够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三、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 学校:昌乐外国语学校 姓名:刘英军 职称:中教一级 电话: 13963646551 电子邮件:lyj101206@126.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昌乐县宝通街1257号 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 本人刘英军,今年44岁, 1994年7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坊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名师,一直从事物理教学。上课教学一直运用多媒体,经常上网查询材料,利用视频和网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学习和交流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我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qy.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