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3-03-29 07:37:01 阅读量: 建筑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系 翟新芳

一谈到心理健康就会有人把它和精神问题联系起来,其实,心理不健康与精神

有问题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心理存在一些问题是非常普遍的,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总会有一些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发泄和解决,就会积成大问题。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专学生正处于敏感时期,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如人际交往困难,学习自信心不足,对家长管教方式不满,对学校老师教育管理方式不满,担心毕业后求职困难,情绪上紧张、焦虑、抑郁,对青春期和性行为充满好奇和困惑等等,都困扰着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一、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概念修改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就是说,人要做到健康,必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这种健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我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早在四十年前就曾指出:“我们因注重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得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重心理卫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罗和迈特尔曼经过长期研究,几经修改得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由此看来,心理是否健康是影响个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中专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案例一:某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二年级学生小林,原来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因为

在一次考试中成绩平平,老师当众指责她丢人现眼。后来,小林一上这位老师的课

就紧张焦虑,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降低,“越想学好,越学不”,最终这位本来很优秀的女生不得不离开她心爱的职业学校。

案例二:一位木呐寡言、来自农村的青年,上中职期间上网的时候偶然浏览了

一次色情网站,自此,网络中的淫秽情景,便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使他整日处在亢奋状态。遇到女同学,便有一中强烈的性冲动。以至他惟恐犯罪而不赶见人,不得不休学在家。

案例三:17岁的浙江金华市高中生许力凶残地杀死亲生的母亲。原因是其母亲

不顾他的实际水平对他的抱有过高的期望,逼迫许力必须考前10名,必须考上重点大学。虽然许力据理力真,但固执的母亲仍然不能理解,执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还在身上,不堪精神重负的许力。竟在激烈的争执时,愤怒地杀死了亲生母亲。

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的发

育和发展,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我们发展与成长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负面影响增大,通过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社会不断发展,学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有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三、中专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中专生长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一些人对中专生偏见和歧视,使得中专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教育

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缺少温暖和爱,使学生性格扭曲,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

3、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松散,动力

不足等因素影响,不断地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由于种种原因,中专生普遍存在自卑、逆反、戒备、对抗、自暴自欺等心理。发掘中专生的闪光点,显得很重要,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迫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大多数中专生批评声比表扬声多,指责声比鼓励声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对于任何自卑者来说,最为缺乏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自卑者往往有着超出常人几倍的自尊需要,而提高中专生的自尊、自信,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四、认真开展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在中专学校里对学生进行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应从中专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中专学校的教育现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相关课程,定期举办讲座。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以课堂为主,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可根据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举办。如新生进校时,举办“如何适应新环境”讲座;考试期间,举办“考试焦虑及消除”讲座;毕业生离校前,举办“走上社会必需的心理准备”讲座等等。

(2)利用广播、橱窗、刊物、班会课、团课、网络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扩大影响,提高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增长心理健康的知识。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心理咨询通常是教师指导学生,尽量强调交友性,但是学生在坦然陈述心理秘密时,仍然有很多顾虑,心理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很多情况下,学生倾吐心理秘密的对象,往往是亲密的伙伴(80%)。我们可以尝试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学生骨干的做法,让他们参与咨询活动,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4)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每年新生入学后,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监控、评价与研究,有利于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教学、管理、德育等工作,及时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又是素质教育理想的实践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u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