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参考

更新时间:2024-01-28 03: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水池的设计

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池类属于基本构筑物。很多朋友都做过水池的设计,对于小型池,基本采用手算构造配筋的方法;对于大型池,简化为正确的结构计算模型,计算内力,配筋。 其实水池的计算理论还是比较繁琐的,初学者可能会翻阅很多资料找头绪,有时即便算完了,还有很多概念不清晰。本人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些过程,对于水池的设计有一些感受,在此整理一下,与朋友们分享,希望对大家的设计有所帮助。 一.基本方案:

1.工业用纯水池,污水处理池的平面,立面尺寸大小一般会有工艺专业或者水道专业提出,同时他们会提供给你一些开洞条件和穿管条件。当我们简化计算的时候,一般可以不考虑开小洞的情况,但在结构模板图上要把预埋套管和开洞情况表达清楚。

2.查看地勘报告,确定基础底板所在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土质情况、当地平均地下水位。如果是全埋式或者半埋式地下水池,地下水位的高度直接决定抗浮。若抗浮不容易满足,可以先考虑适当加大板厚和板的外挑长度,以增加底板的重量和外挑底板上的覆土重。 3.底板有分离式,整体式。所谓分离,相当于做一个配筋地坪(构造配筋);整体式按受力计算配筋。

4.构件厚度:钢筋混凝土水池的保护层厚度,顶板,底板,壁板的最小厚度在水池类计算手册上都有表可查,时间关系,这里不罗列。给大家一些经验取值参考:壁板:单向受力:1/10~1/20板高或板宽(深壁池取宽) 双向受力:1/20~1/30板高

注:壁板一般为等厚,当厚度≥500时,宜做成变厚,外侧为垂直面,内侧为20∶1~30∶1的坡面。

二.计算: 1.抗浮:

把抗浮的重量加起来除以水产生的浮力,这个值大于安全系数1.05。 2.内力计算:

①.一般壁板的计算比较简单,无非是单双向板。单向板要注意计算角隅弯矩,角隅钢筋的配置长度也是计算而定的,和池深有关,有关资料里都有细述。计算比较精确的话要判断壁板的偏心受力情况,我见过的大多是大偏心受拉。

②.底板:刚性底板:根据长宽比按单双向板或者倒无梁楼盖计算。 弹性底板:按计算弹性地基梁的方法截取截条。

③.关于刚弹性底板的判定,只有专门的水池类书籍上才有表格可查。根据底板厚度查出满足刚性板的允许跨度。这其中要先计算基床反力系数K。很多底板都不能满足刚性底板的假定,而采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计算。 3.抗裂计算:

水池抗裂计算非常重要,采用公式计算是最直接的,但是前人也根据计算和经验归纳了表格。这其中有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和满足抗裂允许的弯矩值,在后面的CAD文件里,我列举表格的一部分给大家一个示例。 三.工程中的问题:

在工程中,水池经常出现的问题:

①.漏水:施工完毕试水时,发现有漏水点。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只是我们计算的抗裂有问题,有另外几个可能:水是升温的;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水泥用量少;

②.水池浮起:当霉雨季节出现,地下水位可能大于年平均最高水位,这时候水池很容易浮,所以要提醒施工方,水池做好要及时冲水。

水池设计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水池壁厚的选取(我建议选取在150~300),因为太厚对温度应力不利,太薄,会对施工造成难度。

2、就是池壁荷载的组合了:一般有两种组合: 1)池内有水,池外无土 2)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3、池壁的计算简图:一般常用3种计算模式1)三边嵌固顶端自由(或简支)的三边(或四边)支撑双向板计算;2)当高宽比过大的时候,可以按两部分的组合(三边嵌固一边自由的三边支撑双向板+水平闭合框架);3)按悬臂板计算;但是要注意顶端的支撑条件:当和盖板现浇的时候为铰接计算,为预制顶盖时为自由边考虑 4、水池底板的计算了:厚度的选择:一般不小于150 荷载组合,注意不要遗漏水的浮力 计算简图可以采用四边嵌固板计算 5、就是一些构造措施了

重新写帖子上传!!!不怕辛苦,望版主勉励!!! 个人观点:

1、水池壁厚的选取,因分地上和地下式,要求并不严格,但太薄也是不好的,一样不利于施工,建议厚度≥200mm比较合理,就是按b=h/20左右选取(经验值)。

2、就是池壁荷载的工况:1)内水外空 2)外土内空 同时要考虑水平角隅的计算问题,不可忽略!就是池壁拐角处会有负弯距产生,要加设水平筋。

3、水池底板的计算:厚度不可太小,应按1.2~1.5b池壁厚选取,不然何谈底板是池壁的嵌固啊!

4、池壁的计算:底板和池壁的计算不应是单独计算,应该是最后的弯距分配考虑。当然底板教厚对其影响不大,但是池壁就不同了,池壁根部配筋加大。

5、底板计算还有一种就是多格水池的底板应考虑莫几个格有水别格没水的不利组合计算底板,这是不能忽略的,不能不考虑局部内水对底板配筋的影响。

6、配筋是按标准值0.2mm裂缝控制和设计值强度控制,单一般是裂缝大,这和活载大小有关系。保护层问题50mm是地下防水工程的要求,比如大坝,厚度大自然应在其中加设防裂缝的钢筋网,其实一般大多数工程不必如此,就按池壁35mm,底板40m(有砼垫层)计算就可(消防或生活用水),污水或是腐蚀水保护层加大5mm左右,且用相应防护措施。

以下是引用winner_yanyu在2005-11-25 22:55:17.0发表的内容:

请问各位水池的底版荷载是怎么取的。我问了几位一注说法都不一样。 最多的回答是 水池侧壁+水池顶板荷载+覆土重。如果没有顶板就只计算水池的侧壁荷载。 说一下我的小小见解

底板载荷其实是用地基反力作用在板上计算的,无水时

“水池侧壁+水池顶板荷载+覆土重”除以底板面积,可以当作均布载荷在底板上,按四边嵌固板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可得弯矩,再求配筋 侧壁有土时不利,三角载荷

以下是引用gw-_-gw在2006-12-28 15:30:03.0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底板是平衡侧壁弯矩的 有了弯矩求钢筋,再控制裂缝就ok了

我觉得不能简单认为底板是平衡侧壁弯矩的,根据水池是地面的还是地下的,侧壁弯矩是侧土压力产生的还是侧水压力产生的,再根据基底反力+侧壁传下来的弯矩综合计算确定

我大大小小的水池(消防水池、生活给水池、生产给水池、还有污水池等)设计了也不算少了。总的感觉是:结构计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构造,要从好几个方面注意,才不至于出现渗、漏水问题。

1、合理选用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且池壁和顶板最好用细实混凝土,易于搅拌密实,这一点很重要。

2、池壁与土壤接触一侧可刷两道沥青,可起一道防水作用。 3、池壁内侧可刷一道氯离子乳胶防水水泥砂浆。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供各位同仁参考。

构造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转):

1, 由于水池是室外构筑物,要注意温度应力问题。 一般在池壁顶部,通常设置2~4根粗钢筋(>=16)。

特别是按悬壁板计算的池壁,水平筋都是构造配置的,此时水平筋也要稍加大一点。

2, 注意防漏防渗。

控制抗渗标号,但有时施工单位做不好时还会漏。

一般在砼中掺入12~14%的膨胀剂,做成微膨胀砼,效果很好。

另要注意养护,捣完后满池灌水养护,时间最好 14~20 天以上,而且还不要忘了每天养护池外边。

3, 套管一定要预埋,不要后凿洞。

4, 为了防止应力集中,小池在竖壁与底板交接处,大池最好(我们是一定要做)在竖壁与竖壁、竖壁与底板交接处都设倒角150~300,配筋φ8@150。

5,如果基础很好,底板为构造配筋,竖壁的外部钢筋也要弯入底板内L/3左右

伸缩缝的设置 规范里是说超过20M需设置伸缩缝,主要是考虑温度效应。但由于伸缩缝施工比较困难,而且橡胶止水带的耐久性比较差,往往会导致渗漏。所以设计人员大都不愿意设置伸缩缝。根据经验,伸缩缝的设置及间距,我觉得要考虑三个因素:1.地域的问题:北方的地区要求比较高。南方比较低。我见过在浙江有个水池长50米,用的是后浇带替代伸缩缝,使用期间没有问题。但如果是在北方地区,肯定是要被拉裂的。2.埋深的问题:完全地上的水池比地下的明显要求高的多。3.可以考虑用后浇带缓解温度效应,但要明白后浇带不能替代伸缩缝。

现在国外大的水池大都使用预应力水池,造价可以大大的降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wn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