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17 08: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文学史复习

一、填空

1、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

3、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4、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哀江南赋》。 5、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谢灵运。 6、蔡琰的《悲愤诗》重点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遭遇,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7、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作家是曹操。 8、“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丘迟《与陈伯之书》。

9、我国第一篇论文学的文章是《典论·论文》。 10、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是钟嵘的《诗品》。 11、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古代诗集诗经。

12、“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中有大量记载。

13、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植。

14、南朝出现的诗体永明体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5、“诗缘情而绮靡”是陆玑在《文赋》中提出的观点。 16、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无韵之笔”。

17、被誉为“文典以怨”的诗人是左思。 18、被人称为有“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19、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咏荆轲》。

20、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21、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22、《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左思。

23、六朝时“穷南北之胜”的诗文集大成者是庾信。 二、选择

1、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专著是:A、【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2、阮籍的诗歌创作的主要体制是:A、五言诗

3、开创中国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新路的诗人是:A、左思

4、在世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B、谢灵运

5、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理论的是:A、萧纲

6、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

诗人之宗”的是:A、陶渊明

7、鲍照有感于广陵厉遭兵火而作的骈赋是:A、《芜城赋》

8、《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出自:A、干宝的《搜神记》

9、曹植写《洛神赋》的意旨是:A、抒写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10、刘勰所谓“采缛於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B、太康诗风

11、“悼亡”一词专为“悼妻”之用,始自:B、潘岳 12、下列意象不是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是:D、“华实蔽野,黍缉盈畴”

13、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北朝民歌 1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教为一体的名著)

15、占据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C、玄言诗 16、陶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B、儒家思想

17、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B、志人小说 18、在文学批评史上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A、曹丕《典论·论文》

19、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田园诗的创作和冲淡之美境界的创作,但其诗歌创作还有丰富的多样性,下列作品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C、《咏荆轲》

20、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是:D、《步出夏门行》

21、以“游仙”为诗名,始于:B、曹植 22、“北地三才”中除了邢邵、魏收外还有:C、温子升

23、“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永明时期 24、谁把建安风骨总结为四个特点:清俊,通脱,骋词,华靡:A、刘师培

25、正始时期最为盛行的时代思潮是:C、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玄学”

26、潘岳诗的特点是:B、辞藻艳丽,婉转侧折 27、“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撩”这是哪位诗人的诗句:C、左思

28、刘琨诗歌的风格是:B、其雄失路,万绪悲凉 29、鲍照的诗歌成就主要是:B、乐府诗

30、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嵇康

31、左思的诗歌继承建安风骨,被誉为:D、“文典以怨”

32、“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C、陶渊明

33、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表现:B、男女之情 34、现存代表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最高成就的是:B、《世说新语》

35、被钟嵘誉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的组诗是:A、阮籍《咏怀》

36、《世说新语》中将竹林名士刘伶嗜酒如命的故事置于:B、《任诞》篇

三、默写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挑《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农民的愉悦交往。

4、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生活,代表作有《笑林》、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魏·曹操《蒿里行》)

4、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诗》) 5、世胄蹑高楼,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其二》)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7、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南朝·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8、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谢灵运《过始宁墅》) 9、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北朝·庾信《寄王琳》) 10、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曹植《洛神赋》)

1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晋·陆玑《猛虎行》)

12、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 1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14、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南朝·何逊《慈姥矶》) 15、愿举太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伐云梦之竹以为笛。斩泗滨之梓以为筝,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卮。(曹植《与吴季重书》)

16、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曹植《洛神赋》)

17、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别赋》)

18、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气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枯树赋)

19、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 重赠卢谌》) 2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21、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文心雕龙·神思》)

22、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咏舞。(钟嵘《诗品》)

23、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陆玑《文赋》) 四、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是指东汉末建安年间的一种诗风。代表作家:三曹、建安七子、蔡琰等。作品反映了动乱的年代和民生的疾苦,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表现人生短暂的哀叹和苦闷彷徨的情绪。格调慷慨悲凉,文气刚健遒劲。

2、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创作风格的评价。借咏史以咏怀,感慨深沉、情调激昂、笔力矫健,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

3、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

《世说新语》等,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5、永明体:永明年间,确立了声律说,并且诗人们自觉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的一种讲究声律的新诗体。是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是近体格律诗的最初形式。代表作家有深约、谢眺、王融等。

6、竹林七贤:魏晋之际,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等交好,他们提倡老庄虚无之学,常聚竹林之下饮酒作诗,世称“竹林七贤”。

7、山水诗:指以山水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其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关系。曹操的《观沧海》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南朝宋时的谢灵运,他开创了山水诗派。

8、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影响。

9、宫体诗:指南朝梁后期和陈代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其内容以宫廷生活为主,具体题材是咏物与描写女性。主要作家有萧梁皇族及其文学侍从,形式工巧,声律严整。

10、太康诗风: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对太康诗风的评价主要持批评态度,其共同特征为繁缛、儿女情长、风云气少,追求华丽辞藻,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

11、《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具有史料价值。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对后世的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2、《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50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的规则;下编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及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

13、魏晋风度:是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两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淡、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 五、简答

1、建安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①政治理想的高扬;②人生苦短的哀叹; ③强烈的个性表现;④浓郁的悲剧色彩。

2、左思对咏史有哪些创新? 左思的咏史诗多自抒胸臆,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创作道路,其诗内容主要是抒发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他的诗多引史实,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左思咏史诗笔力矫健,情绪高亢,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被称为“左思风力”,有再现建安风骨之意。

3、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意识及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①永明声律说兴起;②文笔之辨的深入;③不拘常体的呼声。

4、简述《别赋》的艺术特点。

①结构上总起总收,起笔超拔,中间七段并列展开,而又各有重点和特色;②运用环境渲染手法来烘托,状物绘景;③以简洁透辟的议论感慨为全赋的框架基础;④句法错综,词采艳丽,音韵和谐,骈四俪六而参差错落。

5、简述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①结构上善于运用景物变化来暗示季节的推移,一篇之中写出四季相思;②善于以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③丰富的修辞手法,多用双关语;④五言四句,语短情长。语言清新流丽,音韵和谐悦耳。

6、简述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①曹操诗歌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借古题写今事。②曹操登高必赋,其诗有一种悲凉沉雄、梗慨多气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的宏大气魄。③其诗古直质朴,但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渴望。

7、曹植《赠白马王彪》的思想艺术特点。 ①曹植后期作品。笔调沉痛,将生离死别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②将写景、抒情、叙事融为一体。③采用暗示、隐喻的表现手法。④采用辘轳体结构形式,把复杂而深刻的感情多侧面、多层次地表达。⑤风格沉郁顿挫,情兼雅怨,开杜诗之先。⑥名为赠答,实以咏怀为主。

8、简述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 ①反抗强暴势力,揭露官吏欺压百姓的罪行;②反映动荡战乱年代的灾难事件和人民的不幸遭遇;③反映了封建制度对爱情和自由婚姻的摧残,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④赞扬了不怕妖魔鬼怪勇敢斗争的精神。 六、论述

1、陶渊明的诗歌以平淡自然见长,却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豪放之作。请对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大榭”、“小谢”山水诗的风格特色及其艺术成就。

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一下三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及其诗风差异。

4、结合具体作品论述一下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论述《世说新语》的内容与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结合具体作品论述一下曹植诗的风格特征、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0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