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11 08: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发展本国落后经济,开拓国外市场,吸引外资,采取了扩大出口的贸易政策,同时给予外商在本国投资建厂,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外汇的兑换政策,尤其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变动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不断地扩大,顺差越来越大,积聚着大量的美元,事实证明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占领外国的市场,这受到外国的各种贸易壁垒措施,例如关税,反倾销,反补贴,TBT,出口配额等,在此种种压力下,我国人民币被迫升值,这对于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出口受阻,外商在本国的获利减低,大大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为此探寻汇率的影响因素,寻找合适的汇率水平,具有重要现实的经济意义。

二理论综述

汇率的影响因素,汇率决定理论很多,主要的理论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学说、资产市场学说。它们分别从货币因素、宏观基本面因素、实际市场因素、存量因素和流量因素等不同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和变动进行了研究。这些理论都有优点,但也都有不足。一种理论只能针对汇率决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阐述。同一种理论在不同时期的解释能力也是不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全能的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已有的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替代的,它们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汇率决定理论体系。下面主要介绍主要有1.购买力平价对于汇率的变动影响,这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1)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A,B国的物价水平为P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A / PB。(2)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1=(PA*/ PA )/( PB*/PB)e0 ,e0:旧的汇率,e1:新的汇率,PA、PB为基期的价格指数,PA*、PB*为当期的价格指数,A为标价货币、B为标准货币2.利率平价学说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1923年由凯恩斯系统地阐述。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该理论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投资者投资于国内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应该与按即期汇率折成外汇在国外投资并按远,汇率买回本国货币所得到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一旦出现由于两国利率之差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其结果是使远期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利率平价学说可分为抛补的利率平价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非抛补利率平价(1 + i) = [Eef(1+ i*)]/e, 抛补利率平价 ( f–e) / e +(f-e)/ e i* = i-i*A国(本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 i ;B国(外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i*;即期汇率为 e ;远期汇率为 f (均为直接标价) 。因此不同时期、地区、不同的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会推导出不同的具体的汇率函数。

三模型的设定

1、影响因素的分析 (1)相对经济增长率

在一般情况下,短期来看,经济高速增长,会促使进口增加,本币贬值。但从长期来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我国投资收益率会逐步增加,外资纷纷流入,本币升值,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出口增加,这也会使得本币升值。从另一方面来说,经济增长从会增加国民收入,国内收入增加将导致进口需求

增加,国外收入下降将导致出口需求下降,导致经常帐户的恶化,本币贬值。反之,经常帐户好转,本币上升。

(2) 国际收支差额:

(3) 一般来说,一国国际经济顺差,外汇收入增加,外汇储备相应增加,外汇市场对改

过的货币需求强硬的增加,进而导致该国货币币值上浮,该国货币的汇率随之上升,该国货币趋于坚挺,一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则该国的货币有贬值的趋势,货币趋于疲软。

(4) 通胀率差异:

如果我国的通胀率高于他国,一方面,外国的商品则相对比较便宜,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本币贬值。另一方面,预计该国货币会进一步贬值,于是人民纷纷抛出该国货币,则该国的货币汇率趋于下降。

(5) 价格水平的变动。

国内相对于国外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出口下降进口上升,导致经常帐户恶化,本币贬值。反之,经常帐户好转,本币升值。

(6) 利率的变动。

本国利率的提高引起资金向本国的短期流入,导致本币的升值。反之,外国利率的提高引起资金外流,导致本币贬值。

(7) 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

预期本币贬值将导致资金的外流,本币将贬值。反之,预期外币贬值将导

致外资的流入,本币将升值。

(8) 相应的政府政策

为扩大出口减少进口,政府会人为的低估本国货币,而若为了鼓励资本输出,增强本币的信心,提高国际地位,则会高估本国货币。

2、模型的设定

Y 代表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 X1 代表经济增长率差异 X2 代表国际收支差额 X3 代表相对通胀率 X4 代表一年期存款利率

X5 代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图表如下

美元兑换日期 人民币的经济增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汇率 率差异

国际收支差额

相对通胀率

利率 1993年 5.762 8.40 48,197.86 11.31 10.08 1994年 8.6187 6.30 60,793.73 21.14 10.98 1995年 8.351 5.80 71,176.59 14.49 10.98 1996年 8.3142 3.90 78,973.03 5.49 8.325 1997年 8.2898 2.50 84,402.28 -0.13 5.67 1998年 8.2791 2.30 89,677.05 -3.14 4.59 1999年 8.2783 0.70 99,214.55 -2.95 2.25 2000年 8.2784 1.60 109,655.20 -1.79 2.25 2001年 8.277 4.10 120,332.70 -2.68 2.25 2002年 8.277 4.80 135,822.80 -3.63 1.98 2003年 8.277 4.80 159,878.30 -0.39 1.98 2004年

8.2768

3.70

184,937.40

1.63

2.07

CPI 长

108.4 104.6 107.8 109.4 104.5 105.9 108.3 108.6 108.1

106.13 106.99 107.05

2005年 8.1917 2006年 7.9718 2007年 7.604 2008年 6.9451 2009年 6.831 2010年 6.7695 2011年 6.4588 基于以上数据,初步建立模型

3.90 4.70 6.50 7.10 11.20 6.10 4.10 216,314.40 265,810.30 314,045.40 340,902.80 401,512.80 473,104.00 519,322.10 -0.88 -1.89 1.56 3.05 -4.28 2.96 3.36 2.07 2.52 3.465 3.06 2.25 2.5 3.5 108.2 109.78 110.89 108.99 110.33 108.23 105

经检验:

i=9.494332-0.1136X1-0.366E-06X2+0.0486X3-0.1550X4+0.00132X5 报告形式:y

系数标准差SE( ) (9.4943) (9.9413) (0.0096)(1.51E-06) (0.1214) (0.0932) T统计量= (-1.3664) (-2.2426) (0.94689 ) (-1.2774) (0.0143)

2

e i

=0.6258R2=0.5750 =0.4115 F=3005.316 DW =1.500

2

=5.0914

四、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边际分析): 1=9.4943, 2=9.9413, 2

2的经济意义检验:假定

其他解释变量不变,国民总收入X每增长1亿元,最终消费Y将增长0.5301亿元,这与实际

的经济意义相吻合,经济意义合理

2、拟合优度检验:判定系数R2=0.5750接近于1,表明回归模型对样本观察值拟合程度一般,回归模型的显著性不强。 3、F检验F=3005.316,大于临界值

F (k 1,n k)=F

0.05

(6 1,19 6)=3.3,

其P值0.03接近于0小于 0.05,说明模型线性关系显著,即x1 ,x2, x3, x4, x5联合起来对y有显著影响。 4、T检验

t 2

=1.3664,小于临界值 /2(

t

n k)=t0.025(19 6)=2.16,从P值也可看出小

于 0.05,表明国民收入X对最终收费有显著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4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