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题库(后附答案)(78)

更新时间:2023-11-05 12: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每股收益的相关资料如下:(1)2×11年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2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5000万股。(2)2×10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5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6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自2×11年7月1日,债券持有人可以行权,至年末,无人行权。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P/F,9%,5)=0.6499;(P/A,9%,5)=3.889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1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 )。 A、0.31元 B、0.32元 C、0.44元 D、0.45元

2、A公司20×9年度净利润为480万元(不包括子公司利润或子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400万股,持有子公司B公司80%的普通股股权。B公司20×9年度净利润为216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4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8元。年初,B公司对外发行6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4元,A公司持有1200份认股权证。假设除股利外,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消的内部交易。A公司20×9年度合并报表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为( )。 A、1.06元和0.96元 B、1.2元和0.96元 C、1.63元和1.60元 D、1.23元和0.96元

3、A上市公司20×7年8月1日以面值发行年利率4%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 000万元,每100元面值的债券可于两年后转换为1元面值的普通股80股。20×7年A上市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 000万,20×7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0 000万股,所得税税率25%。假定不考虑权益和负债的拆分,A上市公司20×7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A、0.79元 B、0.80元 C、0.78元 D、0.90元

4、甲公司2012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5 000万股。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11年12月31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 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1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的1股普通股。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8元,2012年度归属于甲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 900万元。甲公司2012年的稀释每股收益是( )。 A、0.90元 B、0.82元 C、0.80元 D、0.98元

5、某上市公司2×11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 0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20 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2×11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30 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次,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12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2×11年的稀释每股收益为( )。 A、1.12元 B、1.11元 C、1.10元 D、1.25元

6、甲上市公司2008年6月1日发行年利率4%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 000万元,每100元面值的债券可于两年后转换为1元面值的普通股80股。2009年甲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45 000万元,2009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 000万股,所得税税率25%。甲上市公司2009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A、0.9元 B、0.67元 C、0.78元 D、0.91元

7、A公司为上市公司,2011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 000万股,优先股为10万股(年固定股利为2元/股)。2011年,A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1)2011年1月1日,A公司按面值发行价值为1 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5%,一年后可按照每份债券(面值100元)转为10股的比例转换为A公司普通股,发行债券取得款项作为企业流动资金,利息费用不可资本化。按照A公司的相关规定,如企业实现盈利,管理层可按利润总额的1%分享收益。(2)2011年3月1日,A公司新发行普通股900万股;12月1日回购3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3)2011年4月1日,A公司对外发行2 0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12年7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4元/股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发的股份。A上市公司2011年4月至12月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5元;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已扣除管理层分享收益部分),假定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分拆。A公司2011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 )。 A、0.9元 B、0.95元 C、0.43元 D、0.89元

8、某企业20×7年和20×8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 200万元和1 500万元,2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800万股,20×7年7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200万股,20×8年1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7年12月31日总股本1 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2股,假设不存在其他股数变动因素。20×8年度比较利润表中20×7年和20×8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 A、1.31元和1.25元 B、1.11元和1.31元 C、1.11元和1.25元

D、1.31元和1.34元

9、甲公司2010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 000万元,2010年4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200万股,此次增发后,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为1 200万股。2011年1月1日(日后期间)分配股票股利,以2010年12月31日总股本1 2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2股,假设不存在其他股数变动因素。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为( )。 A、0.72元 B、0.67元 C、0.87元 D、1元

10、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20×7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1)2月20日,丙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 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7年6月30日的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4)丙公司20×7年第四季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7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 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2 000万元。丙公司20×7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 A、0.71元 B、0.76元 C、0.77元 D、0.83元

11、下列有关每股收益列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企业均应在利润表中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B、不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

C、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D、与合并报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财务报表中不要求计算和列报每股收益

12、A上市公司20×2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30000万股,3月31日新发行认股权证3000万份,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一年以后以8元/股的价格认购A公司一股普通股;7月1日回购30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A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5000万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0万元,A公司当年普通股每股平均市价为1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公司应采用当期实现的净利润15000万元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B、A公司20×2年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1元 C、A公司20×2年的稀释每股收益为0.40元 D、A公司不应该将认股权证计入基本每股收益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企业中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的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应该综合考虑全部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性 B、如果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稀释程度应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 C、企业每次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作不同的潜在普通股

D、稀释性股份期权和认股权证假设行权后,计算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不是发行的全部普通股股数,而应当是其中无对价发行部分的普通股股数

2、下列关于潜在普通股稀释性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有( )。

A、亏损企业签订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股份回购合同具有反稀释性 B、存在多项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时,增量股每股收益越大,稀释性越大 C、存在多项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增量股每股收益是评价稀释性大小的标准

D、对于盈利企业,发行股份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具有稀释性 3、甲公司2×12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 500万元,2×12年3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300万股,此次增发使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增加为900万股。2×13年1月1日(日后期间)分配股票股利,以2×12年12月31日总股本9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2股,假设不存在其他股数变动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日后期间分配股票股利,需对资产负债表期间的每股收益进行重新计算 B、重新计算的2×1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47元

C、不考虑发行的股票股利时,2×12年底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是850 D、在重新计算时,不应该考虑新发行股份的时间权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按照准则规定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B、企业向特定对象以低于当前市价的价格发行股票的,不考虑送股因素

C、企业发放股票股利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D、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配股中的送股因素

5、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 000万元,2010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2 700万股。2010年6月10日,该企业发布增资配股公告,向截止2010年6月30日(股权登记日)所有登记在册的老股东配股,配股比例为每3股配1股,配股价格为每股5元,除权交易基准日为2010年7月1日。假设行权前一日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9元。下列关于甲公司每股收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每股理论除权价格为9.5元 B、调整系数为1.1

C、重新计算的2009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5元 D、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38元

6、下列关于每股收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

B、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C、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分子净利润金额 D、存在多种稀释性因素时,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7、下列有关每股收益列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所有企业均应在利润表中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B、不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

C、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D、与合并报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财务报表中企业可自行选择列报每股收益 8、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与每股收益有关的信息有( )。 A、基本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计算过程

B、列报期间不具有稀释性但以后期间很可能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C、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计算过程

D、在资产负债表日至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之间,企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9、下列有关基本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B、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C、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时,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即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的余额

D、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三、综合题

1、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12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8 000万股。2012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1)3月1日,丙公司新发行3 000万股普通股以增加股本;

(2)5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12年5月1日的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3股;

(3)7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1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8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

(4)丙公司2012年下半年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6元,2012年度合并净利润为5 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4 000万元。 <1> 、计算丙公司2012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 <2> 、计算丙公司2012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 四、综合题

1、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13年度为24600万元,2014年度为31211.25万元,2015年度为45264万元。甲公司股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

(1)2013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41000万股。2013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13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发放6150万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14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 (2)2014年5月31日,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

(3)2015年9月25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以2015年6月30日股份47150(41000+615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

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计算甲公司2013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 、计算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 、计算甲公司2015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4> 、计算甲公司2015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经重新计算的201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①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5000×6%×(P/A,9%,5)+5000×(P/F,9%,5)=5000×6%×3.8897+5000×0.6499=4416.41(万元)

②2×10年末该债券的摊余成本=4416.41×9%-5000×6%+4416.41=4513.89(万元) ③调整增加2×11年净利润=4513.89×9%×(1-25%)=304.69(万元)

④增加的普通股股加权平均数=5000/100×60=3000(万股);④增量股每股收益=304.69/3000=0.10(万元),具有稀释性;⑤稀释每股收益=(2200+304.69)/(5000+3000)=0.31(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分录为: 发行 日:

借:银行存款 5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5000-4416.41)583.59 贷:应付债券——面值 5000

其他权益工具 (5000-4416.41)583.59 期末:

借:财务费用等 (4416.41×9%)397.48 贷:应付利息 (5000×6%)3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差额) 97.48 11年:

借:财务费用等 (4513.89×9%)406.25 贷:应付利息 (5000×6%)3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差额)106.25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506,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B公司:

基本每股收益=216/40=5.4(元);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6×4/8=3(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216/(40+3)=5.02(元)。 A公司:

基本每股收益=(480+5.4×40×80%)/400=1.63(元);

稀释每股收益=(480+5.02×40×80%+5.02×3×0.12/6)/400=1.60(元)。

将1200转换为以万为单位就是0.12,将0.12/6一起考虑,意思是母公司持有的1200份占发行6万份的比例,所以是0.12/6。

5.02*3*0.12/6的意思就是:3×0.12/6是调增的3万股票当中属于A公司应该占有的部分,3是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5.02是B公司稀释后的每股收益金额。两者相乘就是对于A公司来讲因为B公司的认股权证而增加的金额。

【该题针对“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45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30 000/30 000=1.0(元)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净利润的增加=10 000×4%×5/12×(1-25%)=125(万元) 普通股股数的增加=10 000/100×80=8 000(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30 000+125)/(30 000+8 000×5/12)=0.90(元)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433,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5 000×1.2=6 000(万股)。调整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 000-1 000×4/8)×3/12=125(万股),稀释每股收益=4 900/(6 000+125)=0.80(元)。 【该题针对“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420,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①基本每股收益=25 000/20 000=1.25(元);

②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30 000×2%×(1-25%)=450(万元);. ③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30 000/10=3 000(万股); ④增量股的每股收益=450/3 000=0.15 (元);

⑤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⑥稀释每股收益=(25 000+450)/(20 000+3 000)=1.11(元)。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415,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45 000/50 000=0.9(元)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净利润的增加=10 000×4%×(1-25%)=300(万元)

普通股股数的增加=10 000/100×80=8 000(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45 000+300)/(50 000+8 000)=0.78(元)。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408,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900-10×2)/(1 000+900×10/12-300×1/12)=(900-20)/1 725=0.51(元)。 假设认股权证行权而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2 000-2 000×4/5=400(万股)。 只考虑认股权证的稀释每股收益=(900-20)/(1 725+400×9/12)=0.43(元)

假设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股调整增加的净利润金额=1 000×5%×(1-25%)×(1-1%)=37.125(万元),增加普通股数量=1 000/100×10=100(万股) 增量每股收益=37.125/100=0.37(元)< 0.43(元),具有稀释性。

所以,稀释每股收益=(900+37.125-20)/(1 725+400×9/12+100)=0.43(元)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92,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0×8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200+200)×12/12=1 200(万股),其中,两个200一个是20×7年7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200万股;另一个是20×8年1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7年12月31日总股本1 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2股(1000*2/10)。20×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 500/1 200=1.25(元)。

20×7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1.2×12/12+200×1.2×6/12=1 080(万股),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 200/1 080=1.11(元)。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80,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日后期间分配股票股利,需对资产负债表期间的每股收益进行重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1 000/(1 000×1.2×3/12+1 200×1.2×9/12)=0.72(元)。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73,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每股收益的确定与列报。 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 0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 000+4 000×9/12+(10 000+4 000×9/12)/10×2=15 6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2 000/15 600=0.77(元)。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确定与列报(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58,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于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才需在利润表中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选项A错误。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列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54,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A公司应采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0万元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选项B,A公司20×2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000×12/12-3000×6/12=28500(万股),所以当年A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2000/28500=0.42(元);选项C,认股权证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3000-3000×8/10=60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12000/(28500+600×9/12)=0.41(元);选项D,当年发行的认股权证为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不计入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确定与列报(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253,点击提问】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选项A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应单独考查其中某潜在普通股可能具有稀释作用,不应该是综合考虑。

【该题针对“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每股收益”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477,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存在多项稀释性潜在普通的,增量股每股收益是评价稀释性大小的标准,增量股每股收益越小,对应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性越大,所以选项B错误。 【该题针对“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每股收益”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44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

日后期间分配股票股利,需对资产负债表期间的每股收益进行重新计算,选项A正确;经重新计算的2×12年基本每股收益=1 500/(600×1.2×2/12+900×1.2×10/12)=1.47(元),选项B正确;不考虑发行的股票股利时,2×12年底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00×2/12+900×10/12=850万股,所以选项C正确;在重新计算时,是应该考虑当年新发行的股份的时间权数的。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76,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企业向特定对象以低于当前市价的价格发行股票的,不考虑送股因素。虽然它与配股具有相似的特征,即发行价格低于市价,但是后者属于向非特定对象增发股票,而前者往往是企业处于某种战略考虑或其他动机向特定对象以较低的价格发行股票,或者特定对象认购股份以外还需以其他形式予以偿还,因此,倘若综合这些因素,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可以视为不存在送股因素,视同发行新股处理,选项B正确。 配股在计算每股收益时比较特殊,因为它是向全部现有股东以低于当期股票市价的价格发行普通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按市价发行股票和无对价送股的混合体。也就是说,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具有

与股票股利相同的效果,导致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增加的同时,却没有相应的经济资源流入。因此,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配股中的送股因素,选项D正确。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75,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选项A,每股理论除权价格=(11×2 700+5×900)/(2 700+900)=9.5(元);选项B,调整系数=11/9.5=1.16;选项C,因配股重新计算的200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9/1.16=2.5(元);选项D,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8 000/(2 700×1.16×6/12+3 600×6/12)=2.38(元)。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重新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18,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选项A正确。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选项B正确。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分子净利润金额,选项C正确。存在多种稀释因素时,为了反映潜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释作用,应当按照个潜在普通股的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到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选项D正确。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确定与列报(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14,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每股收益的列报。

选项A,对于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才需在利润表中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列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12,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每股收益有关的下列信息: (1)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计算过程。

(2)列报期间不具有稀释性但以后期间很可能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3)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企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股数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选项D错误。

【该题针对“每股收益的列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1376308,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只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选项B,不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d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