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30 05: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测试时间:2017年10月 12 日上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古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至6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 。 ,无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快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也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5.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所选文段第二部分的议论中心是,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用心专一,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部分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对于君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 D.荀况,战国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二)阅读下文,完成7至10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 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名词作动词) ..C.句读之不知(知:理解,通晓)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比不上)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4分)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B.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

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圣人之所以为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 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4分)

A.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得双石于潭上 10. 下列对本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B. 作者运用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放到批判现实中来。

C. 作者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作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与智力成反比的奇怪现象。

D. 本段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还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正面论述了从师的原则。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的效果。

②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

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④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

⑤书籍浩如烟海,不可能每本书对任何人都是有价值的,一本书也不可能每个篇章都是字字珠玑,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所以必须加以慎重的选择。 ....

⑥黄光裕被拘之事发生以后,媒体争相爆料,市井之间也纷纷指责——似乎一夜之间,黄光裕就从春风得意的国美主席变成了罪不容诛的投机分子。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一季度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还是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难以望其项背。 ....

②在全明星赛后,他改头换面,不再只想着传球,而是主动投篮,整体投篮命中率更是....高达66.7%,完全找回了自信。

③在冰雹灾害到来之前,这个市的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④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处心积虑,营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⑤见孙本松这孩子真心喜欢和热爱武术,这人也不吝赐教,亲自示范各种动作,他就是....日后成为孙本松师父的李宝岐。

⑥炫耀性消费,即人们通过财富、礼仪、服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的消费,这也许就是人们对某些奢侈品趋之若鹜的原因吧。 ....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4分)

A.随着互联的普及,失衡格局正在迅速改变。互联以平等、公开、透明,建立起以买方需求为核心的、讲究用户体验的新商业秩序。

B.安倍政府在拒绝正确认识并深刻反省二战侵略史的背景下,日本安全政策的改变及其发展进攻性战力的军事动向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C.球员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话语权能否得到体现,是衡量一个联赛职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D.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

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mj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