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文写作常用的引经据典金句

更新时间:2023-11-17 22: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公文写作常用的引经据典金句

1、“尚贤者,政之本也。”随着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已在全国形成共识,各地区各单位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将人才工作列为“一号课题”专题研究,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创新发展中下好人才“先手棋”。

2、“欲事立,须是心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自我革命不能赤手空拳,要掌握理论武器。坚定政治立场,铸造忠诚品格,必须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每一名党员必须把理论武装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第一位的责任。

3、“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净化政治生态如同修复自然生态,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4、“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动有所虑。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是一名干部心无逾矩、行无越法的“防火墙”。在名利诱惑面前做到手不伸、嘴不贪、耳不偏,在是非对错问题上不任性、不胡来、不随意,关键就靠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

5、“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个“道”显然不只是物质刺激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持续的制度保障和良性的人才生态。在抢夺人才之后,真正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文化土壤,才能让人才产生“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6、“四海皆秋气,一室难为春。”一心干事也好,一身干净也罢,离不开干净的环境,因为环境改变人、环境塑造人。

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组织部门要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把先进政治文化融入育人、选人、管人的全过程。

8、“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从经年累月的潜心钻研、电光火石的灵感乍现到熊熊燃烧的智慧火焰,人类取得的累累硕果背后,都历经了一番煅烧、冶炼的过程。

9、“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志存高远、襟怀坦荡,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容得下批评,时刻观照内心,凡事反求诸己,就能超越自我。

10、“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是丰德票号自上而下、永世谨记的祖训,也应成为所有人干事创业的座右铭。

11、越己者,恒越。

12、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13、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

14、“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依然能谨言慎行、保持清醒。

15、“国家大柄,莫重于兵。”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日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16、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

17、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18、想通天上银河易,力挽人间风气难。

1

19、“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弘扬办公室正气,就要摒弃歪风邪气,树立浩然正气,聚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使之成为办公室文化的主流,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20、“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绝对的,必须彻底、无条件、不掺任何杂质。

2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2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

2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24、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25、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26、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27、听其言量其心志,观其行测其力,析其作辨其才华,闻其誉察其品格。 28、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29、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唐·陆贽)

30、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31、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32、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33、乐知其恶者难,以恶告人者难。夫唯君子,然后能为己之所难,能致人之所难也。

34、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35、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36、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37、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38、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39、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明代·年富)

4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4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43、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44、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45、 廉正官德为人民,清白家风传子弟。

46、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

4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8、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49、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2

50、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

51、欲事立,须是心立。——语出北宋张载,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共产党人而言,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思想上出现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

52、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语出唐·马总《意林·唐子》,大意是:大树高达千尺,是因为它的根须扎得极深,沧海深难测底,是因为千条江河汇积而成;智者事事通达洞明,是他长年积累知识的功效。可以用来形容基础的重要性。

53、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前半句出自《尚书·毕命》,原文为“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后半句化自《荀子·天论》中的一段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54、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语出《周官辨非》,对共产党人而言,衡量利弊得失不凭主观臆断,更不以自我为圆心,而是以百姓之心为心,把人民利益摆到最高位置。凡是对人民有利的就坚持,凡是对人民不利的就革除,凡是做错了的就坚决纠正。

55、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语出《尚书》,简译为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听到的。对共产党员来说,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56、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语出《易经》,与当今时代结合简单地说,就是细察历史现实,纵览国际国内,明辨世界大势。

57、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语出《易经》,意为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

58、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语出《说苑·说丛》,意思是万物只要保住根本就能生长,百事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对共产党员来说,信仰、信念、忠诚是根本、元气和主心骨,抓党建首要的是抓思想自觉、抓理想信念。又有“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与此句类似。

59、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语出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意思是遇到了它而不该放弃的是时运,踏了进去而不该错失的是机会。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机遇稍纵即逝,目光敏锐、勇敢果决者常常能获得它。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60、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语出《晏子春秋》。意为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尚的品德了,没有比祸害百姓更卑贱的行为了。古代政治家晏子将一名公仆应尽的职责完美地阐释出来,此言深刻地反映出,为官者养成正己爱民的良好品德,从来都是一种深受推崇的为官风范;而残民以逞的行为,从来都是受到世人抨击和反对的。

61、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用法:该句阐释“知”与“行”之间的逻辑关系,有“知”才能“行”。可以用在段首,强调“知识”“理念”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62、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用法:该句阐释胸怀大局、洞悉大势的重要性。可以用在段首,强调在工作实践中,首先要洞悉国家发展大势,知大事,识大势,明大理。

63、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用法:该句出自袁枚《续诗品·尚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意思是学问的根基如弓,人的才能如箭,真知灼见(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能命中目标。可以用在段首,强调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发挥,没有学识指导人生,就没有正确的方向。

3

64、诚欲正朝庭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用法:该句出自顾炎武《与公肃甥书》,原文为“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而其本在于养廉。”释义为要正朝廷必须先正百官,应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旨,而其根本在于培养并保持廉洁的美德。可以用在段首,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65、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用法:俗话说,“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该句一般用来形容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工作。可以用在段首,强调做工作一定要有咬定青山的毅力。

66、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用法: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做任何工作,如果党员干部自己根基不牢、素质不过关,谈何带领群众,谈何搞好各项建设?可以用在段首,强调在作风建设等工作中“练好内功”的重要性。

67、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用法:该句是成语纲举目张的来源之一,《吕氏春秋·用民》中有“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一句,《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一句,《诗谱序》中有“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一句,皆是强调在工作中,一定要有“主线”,不能偏离“主线”。可以用在段首。

6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用法:该句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意思相近,都是强调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性。可以用在段首,强调做工作一定要重视基础、细节,不能好高骛远。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q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