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下册01

更新时间:2023-05-23 12: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专题

1、梅州市2.赏析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2分)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我的感悟:答案:(1) 浩荡离愁(离愁)。(2)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6、梧州市古诗文阅读(17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 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答案:7.(3分)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1分) 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分) 12、乐山市4.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 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 答: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②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

16、湖北省恩施 (一)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赤 壁杜牧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17、襄樊市(非课改区)8.对壬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酋剥开生霹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C.首联中的“望”

1

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

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20、荆州市7.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①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②诗中名句“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出诗人 的积极”“豁达”“倔强”“乐观”性格。

29、扬州市(一)诗歌赏析。(4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

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36、枣庄市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饮 酒(其五) 陶渊明 5.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专题

13.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第二个“乐”的意思是_____动词:以 为快乐,第三个“乐”的意思是名词:快乐(乐趣)。 9.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儒家经典(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国破家亡 的悲哀;借 惶恐滩 和零丁洋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8.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

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9.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4分)

【古诗阅读】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饮酒 陶渊明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 的心境。(1分)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2分)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2分) 21.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调歌头 苏轼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8分)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此诗又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入乐后便成为别席离宴的绝唱。(2分) 13、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更尽”而不用“更进”?(3分)

“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14、诗的前两句除交代送别时间、地点与环境外,还有其它作用,请写出两点来。(3分) (1)以此地美景暗示关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2)作者留客之心,不舍之情寓于美景之中 30、六月五日是“世界环保日”,请你为本班的一次环保活动设计一个方案,要求写出这次活动的具体步骤,注意不要写真实地名与校名。(4分) 活动目的:抵制白色污染,尽量少用塑料袋。 活动准备:略

活动步骤:请环保专家作报告;展示师生收集的图片;校园捡拾塑料袋;向全校发倡议等等。要注意时间性(一次活动),条理性和可行性。 (一)(6分)过零丁洋 文天祥

5.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第二联(或颔联) 联。(1分)

2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7.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联。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颈联对仗。 (一)饮酒(陶渊明) (3分)

7.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2分)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8.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1分)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分)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5~7题。 (甲】 沁园春 "雪(节选)(毛泽东)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指出下面朗读节奏有诶的一项:(2分)D

A.江山/如此/多娇 B.干戈/寥落/四周星C.惜/秦皇/汉武 D.人生自古/谁无/死 两首诗都表达了 的主题.但两苜诗抒发的感情又有所不同。甲诗侧重 ,乙诗侧重 。 7.自选角度,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j (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今“风流人物”的赞美之情。“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创造了空前伟大的业绩。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句直杆胸臆,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专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无锡市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赠从弟①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释]①从弟:堂弟。②罹(lì):遭受。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荆州市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②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南通市(海门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

绘出来。①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②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4分。每小题2分) 哈尔滨市

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C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 ‘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 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

河南省(实验区)读下面的诗,完成24—25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007年中考语文诗文名句积累试题

①李白在《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及远大的志向。(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⑤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豁达、博大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 。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充分体现了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2)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把游览山水的乐趣寄托在晏饮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天街小雨润如酥, 。②海内存知己,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 ,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是“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

3

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

翁亭记》)③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④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②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①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 。②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自勺两句: ,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⑤蝉则千转不穷, 。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 ”的心态;当他面对死亡威胁时,要有文天祥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概。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3)人生难免有别离。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 ”的大气豪迈。(4)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跃的音符。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7)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在漫步古诗苑时,分门别类的辑录是一个好方法。请写出表现奉献精神的一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中考语文试题类编·背诵默写

③《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亦忧”指的是“ ”; “退亦忧”指的是“ ”。

⑤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⑧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⑧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 。b , 。

5.(青岛市,2005)诗文默写。

(1)必做题:请默写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③《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⑤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⑥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 , ”的美好祝愿。 ②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8.(黄冈实验区,2005)名句积累。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③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李白在《行路难》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 ,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① ,悠然见南山。

①《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 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③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五柳先生传》的“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 ⑦“ , ”前不久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填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①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③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在下面的横线上把唐朝诗人杜牧的《赤壁》补写完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 。 ②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4

⑥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

④洞庭湖的万顷碧波曾引发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描写:“ , ,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显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展露出作者的宽阔胸襟。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A. , 。( ) B. , 。( ) C. , 。( ) D. , 。( )

20.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19.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③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④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胎。(陆游);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2006

(1)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 ,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 ,千里共婢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2)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扬柳, ”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4)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②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 ,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醉翁亭记》)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7)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 ,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 ,千里共婢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③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⑤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两句诗形象的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第 4 页 共 5 页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2d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