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20: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

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

开发整合实施方案

宜昌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一月

I

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

开发整合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宜昌市地质勘探大队

编写人:杨文学 伍岳 陈翔 贺康明 张双

审查人:罗洪

提交日期:二〇一〇年一月

提交单位:宜昌市人民政府

II

目录

一、概述 ....................................................................................................................... 1

(一)矿产资源概述 ............................................................................................................... 1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本情况 ....................................................................................... 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9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 11

(一)指导思想 ..................................................................................................................... 11 (二)基本原则 ..................................................................................................................... 11

三、目标任务 ............................................................................................................. 13

(一)整合范围 ..................................................................................................................... 13 (二)主要任务 ..................................................................................................................... 13 (四)挂牌督办矿区 ............................................................................................................. 17 (五)预期目标 ..................................................................................................................... 18 (六)常态化管理目标 ......................................................................................................... 19

四、政策界限 ............................................................................................................. 21

(一)保留条件 ..................................................................................................................... 21 (二)整合条件 ..................................................................................................................... 21 (三)关闭条件 ..................................................................................................................... 22

五、工作部署 ............................................................................................................. 23 六、整合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分述……………………………………….25

(一)夷陵区 ......................................................................................................................... 25 (二)远安县 ......................................................................................................................... 33 (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 42 (四)兴山县 ......................................................................................................................... 49 (六)当阳市 ......................................................................................................................... 56 (七)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 61 (八)宜都市 ......................................................................................................................... 62

七、保障措施 ............................................................................................................. 65

附表1:湖北宜昌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2:湖北宜昌已设探矿权基本情况表 附表3:湖北宜昌已设采矿权基本情况表 附表4:湖北宜昌矿山整合方案表

附表5:湖北宜昌整合中拟关闭矿山一览表 附表6:湖北宜昌整合中拟单独保留矿山一览表 附表7:湖北宜昌现有探矿权调整重置方案表 附表8:湖北宜昌挂牌督办重点矿区一览表

附图: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图

III

一、概述

(一)矿产资源概述

1.自然经济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总面积21084km。宜昌市辖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5县,宜都、当阳、枝江3个县级市及西陵、伍家、点军、猇亭、夷陵5区。

2

图 1 宜昌市行政区划图

我市地貌特征为“七山二丘一分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适合林特及农业的发展。境内资源丰富,以水能、矿产、林特、旅游为代表的四大优势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强有力的支撑,宜昌市

1

借助于资源优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电城、全国重要的矿产品基地、著名的林特产区和重点旅游城市。

2.矿产资源勘查概况

宜昌市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于建国后全面系统开展,总体工作程度较高,基本查明了地质构造特征及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截至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0类88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57种,包括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7种,其它类别矿产38种。主要矿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其中3.9%达到勘探工作程度,21%达到详查工作程度,44.2%达到普查工作程度,30.9%达到预查工作程度。矿产资源勘查共发现矿区425个,其它矿点220个。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57种。上表矿区230个中,大型矿区9个,中型矿区39个,小型矿区182个。

我市宜昌磷矿区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三位,矿石平均品位高出全省平均两个百分点,是省内富磷矿石主要产区,探明储量11亿吨,保有储量9.4亿吨,占全省51%。石墨矿以矿石品位高、品质优著称,是中南地区唯一的鳞片石墨大矿,在全国五大鳞片石墨矿中品位居第一位,储量居第三位。玻璃用砂岩矿为全国四大优质硅砂矿之一。水泥用灰岩在全省占有重要位臵。其它与磷矿资源开发配套的蛇纹岩、橄榄岩、硅石;与水泥灰岩开发配套的砂岩、页岩、粘土矿、石膏等在本市均有产出,且资源丰富。经统计预测,我市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2000多亿元,人均占有量近5万元,居全省前列。

3.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种类较多。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10类88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2种,包括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7种,其它类别矿产43种。全市有锰、磷等16种矿产资源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

2

化工、建材矿产资源丰富,能源、有色金属等矿产短缺。磷、石墨、石材、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砂岩、陶瓷原料等非金属矿产在全省及至全国具有相当地位与明显优势。磷矿是省内主产区,位居全国八大磷矿区第三位,石墨矿位居全国五大鳞片矿第三位,玻璃用石英砂岩为全国四大优质硅砂矿之一,水泥用灰岩在全省举足轻重,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石材资源潜力巨大,全国有名。重晶石、化工用白云岩、化肥用蛇纹岩、化肥用橄榄岩、硅石等矿产资源潜力较大。铁、铜矿产资源较丰富,因选矿问题,暂未规模利用。

全市资源分布面广,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高,区域特色明显。市域内除枝江市矿产资源缺乏外,其它区域矿产资源均较丰富。本市矿产大部分为共、伴生矿,一方面丰富了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增加了开发利用成本。磷、石墨、石材、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砂岩、陶瓷原料等矿产集中度较高,形成十二个矿产集中区。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匹配较好,有利于建立较完备的规模化矿业及矿产加工业体系。现将主要矿种分述如下:

煤是省短缺矿产,全市煤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126559.7千吨,预测2010年产量497.81万吨,需求量153.4万吨,2015年产量549万吨,需求量173.46万吨,市内供给大于需求,大部分外销市外,资源保证程度较好。

磷矿是本市优势矿产,全市磷矿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366833千吨,预测2010年产量700万吨,需求量700万吨,2015年产量800万吨,需求量800万吨,市内供给略大于需求,约20%外销市外,继续加强开采总量控制。

石墨是本市优势矿产,全市石墨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767千吨(矿物量),预测2010年产量25万吨(矿石),需求量25万吨(矿石),2015年产量30万吨,需求量30万吨,供给与需求平衡。

饰面用花岗岩是本市特色矿产,全市饰面用花岗岩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211

3

万立方米,预测2010年产量140万吨,需求量140万吨,2015年产量160万吨,需求量160万吨,供给与需求平衡,应鼓励饰面用花岗岩的勘查、开采。

石膏是本市后备优势矿产,全市石膏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44512.6千吨,预测2010年产量40万吨,需求量40万吨,2015年产量45万吨,需求量45万吨,供给与需求平衡,规划期资源保证程度好。

水泥原料是本市优势矿产,包括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及水泥配料用粘土、页岩。全市水泥用灰岩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188181千吨,水泥配料用砂岩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2009千吨,水泥用粘土、页岩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3859.6千吨,水泥用灰岩预测2010年产量1220万吨,需求量1220万吨,2015年产量1300万吨,需求量1300万吨, 供给与需求平衡,对应水泥配料用砂岩、粘土、页岩预测2010年消费总量305万吨, 2015年消费总量325万吨,供给小于需求,规划期水泥用灰岩保证程度较好,应加大开采满足需求,水泥配料用砂岩、粘土、页岩保证程度低,规划期应鼓励水泥配料用砂岩、粘土、页岩勘查、开采。

玻璃用石英砂岩是本市优势矿产,全市玻璃用石英砂岩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2790千吨,预测2010年产量24.64万吨,需求量80.5万吨,2015年产量32.94万吨,需求量86万吨,供给小于需求,部分原矿外购,规划期资源保证程度低,应鼓励玻璃用石英砂岩勘查、开采。

硫铁矿是国家、省短缺矿产,全市硫铁矿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6974千吨,预测2010年产量2.35万吨,需求量2.35万吨,2015年产量2.63万吨,需求量2.63万吨,供给等于需求,规划期资源保证程度好。

高岭土是本市优势矿产,全市高岭土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1406千吨,预测2010年产量31.96万吨,需求量140万吨, 供给小于需求,2015年产量32.21万吨,需求量26.4万吨,供给略大于需求,规划期资源严重不足,应鼓励高岭土勘查、

4

开采。

化肥用蛇纹岩、化肥用橄榄岩是本市特色矿产,全市化肥用蛇纹岩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38702千吨,化肥用橄榄岩2005年保有基础吨储量87千,预测2010年化肥用蛇纹岩产量10万吨,需求量10万吨,化肥用橄榄岩产量5万吨,需求量5万吨,2015年化肥用蛇纹岩产量12万吨,需求量12万吨,化肥用橄榄岩产量10万吨,需求量10万吨,供给均等于需求,规划期化肥用蛇纹岩资源保证程度较好,化肥用橄榄岩资源保证程度低,应鼓励化肥用橄榄岩勘查、开采。

铜矿是国家、省短缺矿产,全市铜矿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543吨,预测2010年产量3.23千吨,需求量2.35千吨,2015年产量2.63千吨,需求量2.63千吨,全部外销,供给大于需求,规划期资源保证程度低,应鼓励铜矿勘查、开采。

锰矿是本市后备优势矿产,全市锰矿2005年保有基础储量8126千吨,预测2010年产量37.42万吨,需求量37.42万吨,2015年产量40.92万吨,需求量40.92万吨,供给等于需求,规划期资源尚可满足自给,可鼓励锰矿勘查,适当限制性开采。

矿区基础资料详见附表1“宜昌市各县(市、区)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本情况

宜昌市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于建国后全面系统开展,总体工作程度较高,基本查明了全市地质构造特征及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目前全市调查成果有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区域水文调查和1/50万区域重力测量、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重要成矿带有1/5万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等。

矿产资源勘查共划出矿区429个,其它矿点219个。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62种。上表矿区230个中,大型矿区9个,中型矿区39个,小型矿区182个。

全市主要矿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其中3.9%达到勘探工作程

5

度,21%达到详查工作程度,44.2%达到普查工作程度,30.9%达到预查工作程度。至2007年上半年,宜昌市已设臵或受理探矿权128个,涉及26个矿种。勘查面积1157.0269平方千米。

经过成矿远景区划工作,涉及全市的4个成矿系列,划分出2个III级成矿区,6个Ⅳ级成矿区,20个Ⅴ级成矿区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我市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目前开发矿产38种,矿区228个。磷、煤、建筑石料用灰岩,饰面用花岗岩、高岭土、重晶石、方解石、砖瓦用粘土、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石英岩、岩金、硫铁矿、石墨是全市主要开发利用矿种。沉积铁矿、银钒矿等为潜在优势矿产,铁矿、银钒矿成分复杂,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磷矿、银钒矿、铜矿等矿产中白云岩、含钾页岩、碘、氟、硒、金、银、铅、锌、锗、铊、镉等共伴生矿产,可供综合利用。本市绝大多数矿山属小型矿山企业,占全市矿山 总数的97.5%,矿产类型以磷、煤及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主。根据各类矿产矿山企业经济情况统计,全市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矿产依次为磷、煤二种,其合计年产值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80.9%,矿山数占全市总数的48.9%,是本市主要开发利用矿种。此外锰矿、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及砖瓦用粘土7种矿产也是本市重要的开发利用矿种。

(2)矿产资源加工利用情况。矿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石墨、磷矿等为全市骨干建材、磷化工企业提供原料支撑。同时,由于宜昌磷矿质量好,储量产量大,交通便利,在国内磷矿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东南亚磷矿供应也有重要影响。我市以矿业为基础和先导,建立了兴发、宜化、三峡新材、长阳锰业、恒达石墨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矿产品开

6

发和加工企业,基本形成了以磷、石墨、石英砂、石材、锰、水泥原料为主体的生产加工基地,使宜昌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磷化工和建材生产基地。

2.矿业权设臵情况

2008年底,第一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结束后,全市采矿权为610家。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市矿业权总数757个。其中,探矿权101个,采矿权656个。

(1)探矿权

省级发证探矿权101个。各县(市、区)探矿权分布统计情况见表1。

表 1 宜昌市探矿权分布情况统计表

序勘 查 矿 矿业权号 种 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磷 煤 金 铁 钼 钒 石墨 泥炭 铜铅锌 萤石 石灰石 锰 铬铁 石榴石 高岭土 重晶石 矿泉水 合计 24 21 9 13 6 3 2 1 6 1 1 1 2 1 4 2 1 101 分布情况 夷陵区 14 5 8 5 1 2 1 2 1 2 41 远安 5 3 2 10 兴山 长阳 秭归 五峰 5 3 3 1 1 1 1 1 16 9 1 2 1 1 1 15 6 1 2 9 3 4 1 8 当 阳 2 2 备注 (2)采矿权

我市省市县三级发证采矿权656个。各县(市、区)探矿权分布统计情况见

7

表2。

表 2 宜昌市采矿权分布情况统计表

分布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开采矿种 矿业权数量 46 174 6 5 1 4 2 4 3 16 20 37 33 15 2 1 46 102 15 11 12 12 5 6 15 3 3 0 6 1 3 29 兴夷陵 远安 山 29 4 2 2 2 2 2 2 1 2 1 1 25 11 7 1 2 1 7 8 53 2 1 4 6 5 1 4 9 7 1 3 1 3 6 1 2 22 秭长阳 归 37 2 1 1 1 5 1 1 12 1 12 16 3 24 3 2 4 1 2 3 1 8 1 4 1 当阳 28 1 1 3 1 2 1 9 2 11 3 3 五宜都 峰 9 6 8 19 12 1 3 12 1 1 11 4 27 6 11 34 4 1 点军、 西陵区 2 1 10 磷矿 煤矿 金矿 铁矿 锰矿 铜铅锌矿 石墨 硫铁 石膏 泥炭 水泥用灰岩 高岭土 水泥配料用灰岩 玻璃用砂岩 重晶石 硅石矿 蛇纹岩 橄榄岩 方解石 建筑石料用灰岩 砖瓦用页岩 花岗岩 页岩 建筑用砂 大理石 石英石 陶土 石榴石 膨润土 建筑用辉绿岩 饰面用灰岩 透辉石 制灰用灰岩 建筑用花岗岩 8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冶金用白云石 水泥配料用砂岩 电石用灰岩 化肥用石英岩 玻璃用石英岩 陶瓷用砂岩 陶粒页岩 水泥配料用页岩 萤石矿 合计 1 7 1 0 3 2 0 3 1 656 1 1 106 84 5 60 1 1 95 54 3 2 70 58 1 1 2 116 1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后,全市矿业秩序明显好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基本合理,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但部分矿区和矿种的勘查、开发、利用及布局仍存在下列问题:

1.矿产勘查投入不够,部分矿种新发现矿区和新增资源储量有所减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矿产勘查工作,为我市矿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十多年来,“浅、近、富、易”矿产储量逐渐消耗,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储量渐显不足,致使建材、化工工业生产出现原料短缺的局面。

2.部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不合理。宜昌市大中型矿山仅占全市矿山总数2.5%,且多数大中型矿山集中于锰、磷、石膏、玻璃用石英砂岩与石材几个矿种。矿产开采规模与矿床规模不相适应。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仍较粗放,原矿、初级加工产品偏多,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偏少,矿产品结构仍欠合理。

3.部分矿山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较落后,矿产资源利用率较低。除少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外,我市绝大多数矿山受规模、资金和人才条件限制,装备水平较差,生产技术较落后。企业普遍追求短期效益,忽视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采富弃贫,盲目开发现象时有发生,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宜昌磷矿以中低品位矿石为主,其选矿工艺技术已较为成熟,大部分矿山已转向结合中低品位混采,使磷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但仍有少数矿山企业为追求短期效益,只开采中部富矿层矿石直接销售。

9

4.矿业发展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矿产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废”达标排放率、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较低,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地受到严重污染,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5.矿产资源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矿产资源管理在矿业秩序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和矿业权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矿业权管理方面,主要是矿业权流转机制不完善,矿业权市场不发育,矿山企业尚不能充分运用市场规则,通过招投标、拍卖、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和资产优化重组。

10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满足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为目的,以优化资源配臵和布局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资源为基础、产权为纽带,调整重臵矿业权。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收购、参股、兼并和适当关闭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占有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进一步整合,形成以大中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为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结合宜昌市产业规划、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优化矿产勘查开发结构和布局,鼓励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坚持以大并小、以优并劣,结合企业重组、改制、改造,以规模大和技术、管理、装备水平高的矿山企业特别是采选加一体化企业作为主体,整合其他矿山;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整合现有企业及其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组建采选加工一体化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2.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相衔接

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统筹规划地质找矿与矿产开发,努力推进勘查与开发一体化。

3.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安全生产相统一

综合考虑各种效益,在发挥好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矿山安全效益和矿区环境效益,切实关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11

4.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以规划为依据,以资源为基础,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进资源整合工作。采用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实现矿产资源和矿业企业同步整合,明晰和理顺产权关系。

5.坚持统筹兼顾、公开公正

兼顾国家、地方、投资者和农民等各方利益,依法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开整合方案、程序和政策,接收社会监督,积极稳妥推进矿业权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2

三、目标任务

(一)整合范围

1. 整合矿种。磷、煤、铁、铜、金、铅、锌、锰、钒、石膏、水泥用灰岩、花岗岩、高岭土、泥炭、建筑石料等我市重要矿种和其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矿种。2010年重点整合矿种为磷、煤、高岭土、泥炭、水泥用灰岩、花岗岩、建筑石料等。

2. 重点采矿权整合范围。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小矿密集,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开采方法和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矿山;生产规模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隐患,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较差的矿山。

3. 重点探矿权整合范围。具备统筹部署整装勘查成矿地质条件的矿产资源勘查区;一个成矿区设臵多个探矿权、布局明显不合理的勘查区;勘查投入达不到勘查实施方案要求、“圈而不探”的勘查项目;不符合矿区规划或不适宜单独设臵采矿权的勘查项目;其它需要整合的勘查区及勘查项目。

4. 整合对象。部分矿区及未纳入上一轮整合的矿山企业,但属本方案规定采矿权整合范围的矿山企业;上一轮整合后矿山生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矿山;属本方案确定的探矿权整合范围内的勘查项目。

(二)主要任务

宜昌市上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已圆满完成。通过上一轮开发整合,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有效采矿权595个。

2008年底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我市境内宜万高速公路、宜万铁路、武宜高速铁路、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宜巴高速公路、省级陶瓷工业园区等大型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导致乙类矿产、零星边角矿产供不应求。本次开发整合将新增的162个(含101个探矿权)矿业权列入整合对象。同时,将因资源枯竭、重点工程完工等面临关闭的市县级发证矿业权列为此次开发整合的

13

主要任务。

根据国土资发[2009]141号文件规定,上述757个矿业权都应纳入本次进一步推进开发整合范围。全市确定在2010年底前必须完成整合关闭矿山数占矿山总数15%以上。各县(市、区)具体数据统计详见下表3:

表 3 各县(市、区)矿业权整合具体数据统计 指标项 矿业关闭单独整合探矿权 采矿权 保留 行政区 权数 矿山 保留 保留 秭归县 63 9 54 7 56 0 56 夷陵区 147 41 106 18 126 3 129 远安县 94 10 84 15 76 3 79 长阳县 110 15 95 15 92 3 95 五峰县 当阳市 宜都市 兴山县 点军区 总计 66 72 116 76 13 757 8 2 16 101 58 70 116 60 13 656 5 9 23 19 3 114 60 1 63 0 85 8 56 1 9 1 623 20 61 63 93 57 10 643 整合挂牌 矿区 6 3 10 4 8 5 14 12 4 5 6 6 1 60 1 3 6 4 1 39 备注 整合率15.10%

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部省级发证有效矿业权347个。其中,探矿权101个,采矿权246个。具体数据见下表4:

表 4 2008年底各县(市、区)矿业权整合具体数据统计

指标项 矿业关闭单独整合整合探矿权 采矿权 保留 挂牌 整合重点矿种 行政区 权数 矿山 保留 保留 矿区 秭归县 夷陵区 远安县 长阳县 五峰县 当阳市 宜都市 兴山县 总计 36 85 73 58 16 32 14 33 347 9 41 10 15 8 2 0 16 101 27 44 63 43 8 30 14 17 246 3 6 11 8 1 8 3 3 33 77 59 48 15 24 10 30 0 2 3 2 0 0 1 0 8 33 79 62 50 15 24 11 30 304 3 4 6 8 1 4 2 3 31 3 5 7 1 2 2 23 煤 磷、煤 煤、铁、锰 煤 煤、铜 煤 2 磷、煤、钼、铁 1 磷、煤、萤石等 43 296

本次全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重点矿种主要有磷、煤、铁、钼、锰、铜、萤石等8个,其重点工作内容是:

1.整合未列入上一轮整合的矿业权。经统计,我市未列入上一轮整合范围,

14

在此次开发整合中需参加整合的部省级发证整合矿区31个,其中挂牌矿区23个。矿业权52个,其中,关闭(注销)43个,保留8个。(具体数据见上表)

2.调整重臵探矿权。对勘查布局不合理,影响整装勘查布局,“圈而不探”的勘查项目实行调整重臵。本次开发整合中,有8个探矿权直接注销。

3.探矿权与采矿权整合。根据构造、矿体赋存形态变化、外部建设条件和现有地质勘探程度等因素,推行探矿权与采矿权整合。本次开发整合中,有4个探矿权同3个采矿权整合,整合后保留3个采矿权。

(三)整合矿区

本方案整合矿区划分是依据各地实际确定的,不适用于资源储量管理、矿业权核查等工作,现按各县(市、区)分类确定2010年底前必须完成的具体任务:

1.夷陵区

夷陵区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磷、煤等2个,部省级整合矿区 4个。其中,关闭(注销)杉树垭硫铁矿、大山沟硫铁矿、百里荒煤矿、邓村三堡磷铁矿普查4个矿业权;云台观详查与董家河磷矿、南沟磷矿与三堡垭磷矿4个矿业权整合。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水泥用灰岩、萤石、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石、建筑花岗岩、页岩等6个。市县级整合矿区6个,发证采矿权65个,关闭12个。

2.远安县

远安县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磷、煤等2个,部省级整合矿区6个。其中,关闭(注销)谢家垭煤矿、豹子岩煤矿、西秦煤矿、柳杨树湾煤矿、正屋湾煤矿、金生煤矿、白纸沟煤炭普查发证7个矿业权个;柳山沟磷矿与榨屋块详查、神龙坡详查项目,张家沟煤矿与张家坡煤矿、张家滩煤矿与十字坪煤矿7个矿业权整合。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粘土等2个。市县级发证采矿权21个,关闭 4个。

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县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锰、煤、铁等3个,部省级整合矿区8个。其中,关闭(注销)对舞溪煤矿、陈家窝煤矿、楠木岭煤矿、马坪铁矿、乐园锰矿普查、鼠子岭煤炭普查6个矿业权;上坪煤矿与范家淌煤炭普查、锁凤湾煤矿

15

与王家坪煤矿4个矿业权整合。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泥炭、方解石、大理石、建筑石料用灰岩等4个。市县级发证采矿权52个,关闭7个。

4.兴山县

兴山县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煤等3个,部省级整合矿区3个。关闭(注销)高阳煤矿、利方岩石灰石普查、天柱山萤石普查3个矿业权。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硅石、花岗岩、石英砂、建筑石料用灰岩等4个。市县级发证采矿权43个,关闭15个。

5.秭归县

秭归县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煤,部省级整合矿区3个,发证矿业权36个,关闭(注销)大块田煤矿、巷子口煤矿、湾丘煤矿3 个矿业权。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等2个。市县级发证采矿权27个,关闭 7 个。

6.当阳市

当阳市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铜、煤等2个,部省级整合矿区4个,发证矿业权32个,关闭(注销)乌龙桥煤矿、费家堡煤矿、稠树沟煤矿、朱建国煤矿、刘林沟煤矿、育溪煤矿、香炉山铜矿普查、沈家冲金德山铜矿普查8个矿业权。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方解石等1个。市县级发证采矿权40个,关闭1个。 7.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县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煤,部省级整合矿区1个,发证矿业权16个,关闭(注销)狮子垴煤矿1个矿业权。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高岭土、重晶石、方解石、建筑石料用灰岩等4个。市县级发证采矿权50个,关闭 4个。

8.宜都市

宜都市部省级重点整合矿种涉及煤,部省级整合矿区2个,发证矿业权14个,关闭(注销)鸽子潭、火车站2个矿业权;夏家湾煤矿与三岔河煤矿2个矿业权整合。

市县级重点矿种涉及高岭土、泥炭、建筑石料用灰岩等3个。市县级发证采

16

矿权102个,关闭 20个。

(四)挂牌督办矿区

1.夷陵区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2个,分别为:宜昌磷矿黄陵背斜北部磷矿区,夷陵区分乡镇百里荒煤矿区。

2.远安县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5个,分别为:杨青岭、谢家垭煤矿开采区,张家坡、柳树垭煤矿区,铁炉湾、大堰、黄茶堰、九里岗煤矿区,盘龙煤矿区,黄柏寺、瓦仓煤矿区。

3.长阳县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7个,分别为:长阳榔坪镇马坪矿区、长阳榔坪镇乐园锰矿区、长阳火烧坪矿区、长阳青岗坪矿区、长阳对舞溪矿区、长阳楠木岭矿区、长阳落雁山矿区。

4.兴山县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1个,为兴山县高阳煤矿区。

5.秭归县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3个,分别为:秭归县皮老荒煤矿区、归州煤矿区、杨林煤矿区。

6.当阳市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2个,分别为:当阳市黄土岗井田、当阳市漳河东煤矿区。

7.五峰县

17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1个,为五峰县狮子垴煤矿区。

8.宜都市

根据各拟整合矿区、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整合后的效果、影响力预测,确定本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挂牌督办矿区2个,分别为:宜都市鸽子潭煤矿区、宜都市尖岩河煤矿区。

(五)预期目标

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是矿产开发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调整矿产开发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实现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部署。要通过进一步推进开发整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构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长效机制。

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按照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自然赋存状况,科学编制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专项规划和矿业权设臵方案,合理设臵探矿权、采矿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趋于合理。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逐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淘汰落后开采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整装勘查、勘查开发一体化,推动矿产资源进一步向勘查开采技术先进、开发利用水平高、安全生产装备条件优良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势企业集聚,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3.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强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原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通过进一步推进整合,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隐患逐步减少,废弃物得到妥善有效处臵,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一步得到防控。

4.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逐步建立以规划为龙头,以

18

矿业权管理为核心,以准入制度为引导,以矿业权计划投放为调节的矿业权管理制度体系;采用科学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六)常态化管理目标

我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主要工作是制定2010年关闭(注销)矿业权目标,在进入常态化管理后,各矿种设臵矿业权应编制设臵方案,整合工作以经批准的矿业权设臵方案为依据实施。本轮开发整合工作结束后,按照已批准的矿业权设臵方案,近两年内的我市的整合目标如下:

1.磷矿资源开发整合。

(1)夷陵区何家扁磷矿勘查项目区:以何家扁磷矿探矿权为主,调整勘查作业区范围,完成对空白区域的勘查,矿区面积向西至F13断裂,南与原走马岭探矿权毗邻。调整后矿区面积11Km2,查明资源储量12708千吨。

(2)夷陵区南沟-三堡垭开采项目区:把樟树沟块段、莫家垭块段矿二个勘查亚区重臵为一个勘查亚区,作为宜化集团南沟磷矿接替资源。调整后开采项目区面积8.44 Km,樟树沟块段、莫家垭块段矿新探明资源储量332:41489千吨,333:66834千吨,334:35514千吨。

(3)远安县白岩坡-郑家坪开采项目区:由昌达矿业进行整合。远安县宏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白岩坡磷矿远安县宜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家坪磷矿整合为一个采矿权,调整后矿区面积4.1621Km2,保有资源储量约2000千吨。

(4)湖北省宜昌磷矿杨柳勘查项目区:该区进一步划分为高坪、高岩、杨家寨3个磷矿勘查项目区,杨柳冲、莲花2个磷矿勘查亚区。

远安县高坪磷矿勘查项目区:为原杨柳矿区西北部分,由楚原化工为主进行整合,面积6.49 Km2。

远安县西河—黄柏池磷矿勘查项目区:为原杨柳矿区东北部分,并整合了杨柳矿区东部外围区域,由吉星矿业为主进行整合,面积11.45 Km2。

远安县杨家寨磷矿勘查项目区:为原杨柳矿区中间一部分,面积5.42 Km2。 远安县大脚下磷矿勘查亚区:为原杨柳矿区之南部,由东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进行整合。整合方案:晒旗河详查区已结束详查、符合转采条件,设臵为

19

2

晒旗河磷矿开采项目亚区 ;原杨柳矿区大脚下磷矿勘查区、莲花磷矿段普查区设臵为两个勘查亚区,作为晒旗河磷矿开采亚区接替资源。调整后形成远安县晒旗河-莲花磷矿勘查开采项目区,面积21.38 Km2。

远安县杨柳冲磷矿勘查项目亚区:为原杨柳矿区之西南部分,由昌达公司为主进行整合。整合方案:将原白岩坡、郑家坪磷2个矿山整合为1家,设臵为白岩坡-郑家坪磷矿开采项目亚区,原远安县杨柳冲磷矿区东南部分设臵1个勘查项目亚区。调整后成为盘古-杨柳冲磷矿勘查开采项目区:面积11.61 Km2。

2.煤矿资源开发整合。

结合湖北宜昌实际,确定煤炭探矿权转采矿权新建矿山规模为6—9万吨/年,支持和鼓励探矿权项目勘查工作结束后,将其资源与相邻煤矿开采矿山的资源和资产联合重组,形成“一矿一主一权”资源丰富的优势矿山企业。

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双龙矿区:由长阳大田坡煤矿为主进行整合。整合方案:将大田坡煤矿与黄柳树煤炭普查项目整合为1家,调整后矿区面积约5 Km2,保有资源储量112.95万吨。湖北目前所执行的是保留煤矿山建设规模3万吨/年,整合煤矿山建设规模6万吨/年,这一标准是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认可的,是符合湖北客观实际的。我们建议湖北探矿权转采矿权新建矿山规模确定为6—9万吨/年为宜。支持和鼓励探矿权项目勘查工作结束后,将其资源与相邻煤矿开采矿山的资源和资产联合重组,形成“一矿一主一权”资源丰富的优势矿山企业。

3.钼矿资源开发整合。

夷陵区清溪沟-花岩钼矿勘查项目区:由清溪沟普查为主进行整合。整合方案:花岩钼矿部分范围转采,将清溪沟钼矿普查与花岩钼矿部分勘查范围整合为一个勘查亚区。

20

四、政策界限

(一)保留条件

1.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开采矿种必须为鼓励或限制开采的矿种。 2.矿山布局符合规划和矿业权设臵方案。

3.现有资源储量能满足近期开采,否则应有接替资源配臵,或资源已经揭露,可以补做勘查工作,查明资源储量,申请占用开采。

4.能达到最低生产能力和开采回采率,能体现规模经济效益。开采规模在最低开采规模以上,且与矿山占用资源储量相匹配。依据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矿山最低生产能力标准为:磷矿10万吨/年以上,高岭土矿、泥炭矿为3万吨/年以上,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石墨矿、玻璃用硅砂岩矿等10万吨/年以上,大理石矿、花岗岩矿、饰面用石材矿3000立方米/年以上,硫铁矿6万吨/年以上,水泥配料页岩矿、水泥配料砂岩矿10万吨/年以上,金、银、铜铅锌、方解石、重晶石、硅石、石英石、蛇纹岩、橄榄石等1万吨/年以上。,煤矿3万吨/年以上。最低开采回采率不得低于85%。

5.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开采矿种能物尽其用,如优质水泥灰岩应该专门用于生产水泥,不能当作普通建筑石料开采。

6.开采磷矿等工业基础原料类矿山,开采主体具有选矿加工能力且采选加工能力配套或者矿山与后续加工企业形成了采选加联合体。

7.履行了采矿权人各项责任和义务,安全、环保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整合条件

1.矿区内布局不合理、采矿权设臵不符合规划和矿业权设臵方案要求,影响大矿统一开采。

2.采选加工脱节、挖矿卖矿。按照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磷矿资源管理

21

的实施意见要求,磷矿资源向优势开采、加工企业集中,大中型矿产资源必须由规模大、技术高、生产能力强、资源有保障的企业开采利用,支持市内磷矿优势加工企业整合现有磷矿开采企业。另外,开采水泥灰岩、方解石、重晶石等工业基础原料类矿山也必须由大型企业开采利用,支持市内优势加工企业整合现有开采企业

3.对探矿权设臵不合理的矿区,按照宜昌磷矿黄陵背斜北部、东部、西部矿业权设臵方案对设臵不合理的探矿权实行重臵。

4.开采方法和技术设备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

5.生产规模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存在安全隐患(生产系统交叉重叠或井巷彼此相互贯通的矿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的矿山。

(三)关闭条件

1.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开采矿种为禁止开采矿种的矿业权必须关闭;位于禁止开采区内的矿业权,采矿许可证到期不得延期。

2.资源开采枯竭,不能进行资源配臵和参加整合。 3.长期不能达到最低生产能力和开采回采率,浪费资源。

4.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如优质水泥灰岩、熔剂用灰岩作为建筑石料开采。

5.安全生产投入不能保证安全生产需要的,矿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又不能限期整改达标。

6.由于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严重,又不能消除或显著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危害。

22

五、工作部署

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进行。2010年1月底以前,各县(市、区)上报按部、省要求编制的整合实施方案。2010年2月5日前,各县(市、区)必须全力配合市局做好实施编制工作。各县(市、区)于2010年4月至9月底期间,严格按照部、省要求,组织实施经批准的整合实施方案,如因时间紧等问题,不能完善部省市发证登记资料的,可报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简化办证手续。各县(市、区)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行政区域内的整合自查工作,并向上级提交自查报告和验收请示。宜昌市组成验收组,于2010年10月对各县(市、区)整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2010 年年底前,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有关制度,初步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长效机制。2011年起,整合工作转入常态化管理。整合工作分为方案制定、分县整合工作重点与要求、检查验收和精度要求四个阶段。

(一)方案制定

在分类排查的基础上,制定《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并上报省人民政府,经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整合工作重点及要求

1、以《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为主要依据,发布整合公告,具体明确整合范围、整合对象、整合途径、整合标准、整合政策。

2、依据《湖北省宜昌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分类处臵现有矿业权,同时,推进上下游企业改造重组和产业重组。

整改、重新配臵边角资源以及进行资源接替区配臵的矿山企业在整合期间,按照新矿区范围和全层开采的要求重新编制和审定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安全生产专篇等。

合并集中的矿山必须及时完成实质性资产重组,确定整合后的采矿权人,完成名称预先核准工作。按照新范围和全层开采的要求重新编制和审定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安全生产专篇等。

(三)检查验收

23

矿业权分类处臵和企业重组工作基本完成后,市人民政府对照整合方案组织检查验收。资源整合未达到整合目标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

(四)进度要求

方案制定:2010年1月-2010年2月; 整合实施:2010年3月-2010年9月; 检查验收:2010年10月。

24

六、整合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分述 湖北省宜昌市在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中,确定部省级整合矿区31个。其中,夷陵区4个;远安县6个;长阳县8个;兴山县3个;秭归县3个;当阳市4个;五峰县1个;宜都市2个。

(一)夷陵区

黄陵背斜北部磷矿区(樟村坪磷矿区),店子河-兴达铁矿区,雾都河下堡坪-钼、铁、铬、金矿区,太平溪橄榄岩、蛇纹岩及铬铁矿区为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明确第二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矿区通知确定的省级重点矿区。夷陵区黄陵背斜北部磷矿区已编制了矿业权设臵方案,在此次开发整合中有整合任务,按照进度完成整合任务后,矿区内其余矿业权开发整合具体按设臵方案实施。太平溪橄榄岩、蛇纹岩及铬铁矿区,雾都河下堡坪-钼、铁、铬、金,店子河-兴达铁矿区在此次开发整合中无整合任务。 宜昌磷矿北部磷矿区(夷陵区)(YAZH1)

1.资源地质概况

宜昌磷矿北部磷矿区(夷陵区)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北部山区,地理坐标东经111°50′29″—111°19′53″,北纬31°16′45″—31°30′00″。《设臵方案》涉及范围东西长31.4千米,南北宽24.5千米,面积约800平方千米。行政区划主要属于宜昌市夷陵区管辖,北部与襄樊市保康县接壤,东、西两侧与远安、兴山县部分乡镇交界。

近几年,矿区范围内镇、村公路总长达200多千米,所有磷矿区均有简易公路通至殷家坪(樟村坪镇),经雾(渡河)~殷(家坪)公路与宜(昌)~兴(山)主干公路(省道)连接,可直达宜昌火车站或长江水运码头,交通较方便。

宜昌磷矿北部磷矿区(夷陵区)勘查程度较高,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2004年,完成勘查项目54个,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7.63万米,槽探7.07

25

万立方米,发现磷矿区(段)21个。其中达到勘探程度9个(其中大型6个、中型2个、小型1个),达到详查程度7个(大型3个、中型4个),达到普查程度5个(中型1个、小型3个)。矿区勘探深度180—480米,对上述矿区(段)的区域地质、矿体地质、资源储量、矿石质量、矿石选矿加工技术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含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进行了程度不同地研究,取得了不同类型、不同地质构造环境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资料。此外还开展了多项磷矿资源科学研究及其他有关的地质研究工作。截止2008年,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6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8.31亿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截止2008年底,矿区内设臵磷矿探矿权14个,重晶石探矿权2个;设臵磷矿采矿权29个,铁矿采矿权1个,硫铁矿采矿权1个。具体情况见下表5:

表 5 宜昌磷矿北部磷矿区(夷陵区)基本情况

矿区面积序号 勘查项目或矿山名称 (km2)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1 2 宜昌磷矿何家扁矿段地质普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黑良山矿区普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挑水河矿区地质普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肖家河块段地质普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走马岭矿区地质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杉树垭矿区西部矿段详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孙家墩矿段详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江家墩矿段地质详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仓屋垭矿区地质普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云台观矿段地质详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龙洞湾矿段详查 3.23 5931.4 4.61 1368.9 8.27 4351.0 1.96 8.63 4234.0 15341.4 7.96 8539.2 9.28 14.5 2046.6 2.40 9.67 19.92 560.0 5945.3 6139.3 建设规模 (万吨) 服务年限 3 4 5 6 7 8 9 10 11 26

12 湖北省宜昌磷矿小阳坪—浴华坪矿区地质详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樟树沟块段地质详查 湖北省宜昌磷矿莫家垭块段地质普查 6.25 4900.8 13 1.13 450.0 14 2.12 744.8 15 宜昌明珠磷化工业有限公司文家坪磷矿 湖北宜昌磷化工集团店子坪磷矿 宜昌三峡矿业有限公司后湾磷矿 宜昌坤艳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黄家河磷矿 宜昌三峡矿业有限公司中间坪磷矿 宜昌灰石垭磷矿 宜昌华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良田磷矿 宜昌恒祥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云霄垭磷矿 湖北杉树垭矿业有限公司杉树垭磷矿区东部矿段 宜昌水井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0.6047 4.5839 2.1903 0.5331 0.976 2.0079 0.4872 1.9304 7.8781 0.3981 554.1 4586.6 1260 111.7 152.6 910.5 85.9 917.4 13144.8 44.2 15 125 28 12 12 25 10 20 150 10 3 18 12 5 8 10 4 10 45 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井坪磷矿 宜昌市明达矿业有限公司樟村坪矿区Ⅲ块段(北段) 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宜昌樟村坪磷矿 宜昌兴育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苗家湾磷矿 宜昌金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青磷矿 宜昌扬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湾磷矿 湖北柳树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丁西磷矿 宜昌中孚磷矿有限公司桃坪河磷矿 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苗家湾磷矿 2.2627 751.0 20 8 2.1079 329.4 38 3 26 27 0.4205 0.0878 0.0603 4.6837 1.4358 1.0733 381.3 132.8 21.9 4451.4 2161.7 623.8 12 10 10 100 18 12 5 5 5 28 5 3 28 29 30 31 32 27

33 宜昌市西岔河磷矿有限公司西岔河磷矿 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兴磷矿 宜昌汇鑫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胡家坡磷矿 宜昌鸿泰磷化有限公司南沟磷矿 宜昌市三堡垭磷矿 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黄石沟磷矿 宜昌市燎原磷矿公司星火磷矿 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丁东磷矿 宜昌汇鑫磷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砦沟磷矿 宜昌明珠磷化工业有限公司董家包磷矿 宜昌鑫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家河磷矿 宜昌汇鑫磷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杉树垭硫铁矿 宜昌三峡矿业有限公司店子河磁铁矿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大林垭重晶石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七里冲重晶石矿普查 0.85 1.3104 0.8025 3.2766 0.4441 0.3255 0.6828 1.642 3.2766 2.2067 0.3391 0.28 0.9219 6.32 13.06 1157.2 487.3 487.3 156.6 379.2 49.2 359.5 2149.2 2821.3 1642.0 62.9 10.5 22.3 20 30 10 12 20 10 18 50 50 8 11 2 3 8 10 5 5 8 2 12 20 25 3 3 2 5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2)存在的问题

勘查项目条块分割、无序抢占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夷陵区北部从黑良山到栗林河一带分布有多个大小面积不等、形态各异、被人为切割的探矿权,面积大小悬殊,大的超过20.72平方千米,小的仅1.13平方千米;在相邻勘查区之间,留有较多空白区.总体勘查控制程度较低,绝大部分勘查程度为普查,有的甚至达不到普查的工作要求。

矿山布局不合理,矿山开采规模总体偏低。夷陵区北部分布有29个矿山企业,以小型矿山企业为主体,大矿小开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含钾页岩、碘、氟等共伴生矿产目前暂时不能利用,且没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水

28

平不高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矿业权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对矿山采掘、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的力量较为薄弱,依法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也不够。

3.整合方案

(1)以董家河磷矿为主体整合云台观勘查亚区,整合后矿区面积7.41Km2, 保有资源储量51642千吨,生产规模达到5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延长至16年。通过整合,促使矿区内矿山布局合理,保证企业资源接替,拓展生产系统布臵空间,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大幅度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2)以宜化集团为主体进行整合,将鸿泰磷化南沟磷矿、三堡垭磷矿山整合, 整合后矿区面积3.7207Km2, 保有资源储量3930千吨,生产规模达到3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延长至16年。通过整合,促使矿区内矿山布局合理,拓展生产系统布臵空间,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大幅度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③关闭宜昌汇鑫磷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杉树垭硫铁矿。

④湖北柳树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丁西磷矿等37个矿业权为单独保留矿业权。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夷陵区分乡镇百里荒煤矿区(YAZH2)

1.资源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东北部百里荒、大石沟-中洲一带,矿区总面积约为90km2。矿区内燃料原煤资源丰富。百里荒煤矿区煤田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的砥柱-黄陵背斜东翼,远安地堑西侧,它与侏罗系的荆当煤田只一地堑之隔,为二迭系含煤岩系。矿区以往进行不同程度普查地质勘查工作,原湖北省地质局百里荒煤炭勘探指挥部、中南冶金所分别在不同时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采矿权人提交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查明了煤炭资源储量。矿区累计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3060万吨,现有矿区范围内初步查明煤矿资源储量(122b+333)375.3万吨。

29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本矿区共设臵4个煤炭矿业权,具体情况见下表6:

表 6 夷陵区分乡镇百里荒煤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1 采矿权人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大石沟煤炭有限公司大石沟煤矿 湖北省宜昌井宁矿业有限公司中洲煤矿 湖北省宜昌市百岩口煤矿投资有限公司百岩口煤矿 湖北省宜昌世新矿业有限公司百里荒煤矿 矿山面积 (km2) 8.0623 开采 矿种 煤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69.2 开采方式 3 生产规模 (万吨) 5 2 3.8626 煤 163.3 6 10 3 0.544 煤 42.9 6 6 4 1.586 煤 42.8 3 10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矿山生产规模小,由于可采煤层极薄,不稳定分布,开采条件较差,实际生产能力难以提高。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依据《夷陵区国土资源局关于注销宜昌世新矿业有限公司百里荒煤矿采矿许可证的请示》(夷土资文?2009?49号)关闭湖北省宜昌世新矿业有限公司百里荒煤矿。

(2)湖北省宜昌市大石沟煤炭有限公司大石沟煤矿、湖北省宜昌井宁矿业有限公司中洲煤矿、湖北省宜昌市百岩口煤矿投资有限公司百岩口煤矿3个矿山为单独保留矿业权。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夷陵区樟村坪-雾渡河石墨、金、硫铁矿区(YAZH3)

1.资源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夷陵区中北部,行政管辖属夷陵区樟村坪镇及雾渡河镇,总面积约260平方公里。本区处于黄陵背斜西北部,早期花岗岩、变质岩结晶基底形成了铁、金、钼、石墨、石榴石、硫铁矿、建筑及饰面用花岗岩等,矿产资源种类较

30

多,分布广,且以优势矿种的矿产地相对集中,主要矿产有石墨矿、金矿、铁矿等。石墨矿保有资源储量(晶质石墨)139.6万吨,占全省石墨矿保有资源储量89.43%。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本矿区共设臵14个矿业权,具体情况见下表7:

表 7 夷陵区樟村坪-雾渡河石墨、金、硫铁矿区 序号 矿山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宜昌县谭家垭石墨矿详查 湖北省宜昌市阳家沟金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龚家河金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兴达铁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坦荡河铁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县坦荡河岩金普查 湖北省宜昌县殷家坪金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谭家沟区块(石墨矿)普查 矿区面积(km2) 17.41 6.17 2.94 2.12 2.67 17.47 15.07 1.86 4.07 6.24 1.0032 0.3489 0.211 1.1505 主采矿种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454.5 196.6 11.3 14.1 建设规模 (万吨) 15 10 1 2 服务年限 1 2 3 4 5 6 7 8 9 石墨 金 金 铁 铁 金 金 石墨 钼 石榴子石 石墨 石墨 硫铁 硫铁 8 12 2 5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白庙钼矿及多金属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彭家10 河石榴子石矿普查 湖北恒达石墨股份有限公11 司金昌石墨矿 湖北恒达石墨股份有限公12 司精英矿 13 14 宜昌挖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山沟硫铁矿 宜昌海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家沟硫铁矿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宜昌挖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山沟硫铁矿已接近枯竭。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关闭宜昌挖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山沟硫铁矿。

31

(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宜昌县谭家垭石墨矿详查、湖北省宜昌市龚家河金矿普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坦荡河铁矿普查等12个矿业权为单独保留矿业权。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夷陵区邓村金、铁矿区(YAZH4)

1.资源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夷陵区西部,行政管辖属夷陵区邓村乡,总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本区处于黄陵背斜西部,花岗岩、变质岩发育,形成了金、铁、透辉石、花岗岩等矿产,矿产资源种类较少,分布较零星,主要矿产有金矿、透辉石矿、花岗岩矿等。保有资源储量少,勘查程度较低,目前发现的可开发利用矿体少。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本矿区共设臵3个矿业权,具体情况见下表8:

表 8 夷陵区邓村金、铁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矿山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三堡磁铁矿矿区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松树坪--古村坪磁铁矿普查 宜昌邓村金矿有限公司邓村金矿 矿区面积(km2) 8.16 15.99 0.731 主采矿种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165.32 kg/ 1.66万t 建设规模 (万吨) 0.3 服务年限 1 2 3 铁 铁 金 6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三堡磁铁矿矿区普查探矿权普查勘查面积大,资源未查明,存在较大面积无成矿远景区。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注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三堡磁铁矿矿区普查探矿权。 (2)湖北省宜昌市松树坪--古村坪磁铁矿普查、宜昌邓村金矿有限公司邓村金矿2个矿业权为单独保留矿业权。

4.完成时间

32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二)远安县

远安县宜昌磷矿黄陵背斜东部磷矿区、正湾煤矿区、铁炉湾煤矿区为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明确第二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矿区通知确定的省级重点矿区。宜昌磷矿黄陵背斜东部磷矿区已编制矿业权设臵方案。铁炉煤矿区、正湾煤矿区均在此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范围内。 宜昌磷矿东部磷矿区(远安县)(YBZH1)

1.资源概况

远安县磷矿位于宜昌市远安县北西部山区,隶属荷花镇管辖。整合矿区属于黄陵背斜北部宜昌磷矿东部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坐标东经111°15′00″—111°23′00″,北纬31°10′00″—31°20′30″,涉及范围南北长24.5千米,东西宽12.5千米,面积约210平方千米。该区磷矿属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具有分布范围广,矿层连续、厚度大的特征。截止2008年底,全区查明资源储量(不含新增储量)2134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5081万吨,近年来,新勘查矿区5处,新增资源储量22951.8万吨,预测资源量(334?)2024.5万吨,远安县磷矿是宜昌市磷化工产业的重要的基地之一。

在远安县境内现已查明有四大磷矿产地,自北而南依次有:丁家河磷矿区(远安县内含砦沟段东北部与盘古段)、桃坪河磷矿区、殷家沟磷矿区、盐池河磷矿区。上述磷矿区集中分布在仅有65平方千米的区域内,每平方千米平均占有磷矿资源储量409.631万吨,不仅资源优势明显,而且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磷矿开发。

区内磷矿石的自然类型以隐晶质、显微晶质磷灰石磷块岩矿石和显晶质磷灰石磷灰岩矿石为主,相应的工业矿石类型有硅—钙混合型、碳酸盐型和硅酸盐型。矿石以中低品位为主,多数矿石品位(P2O5)在15—29%, P2O5>30%的富磷矿石仅有1600万吨,还不足10%,加之磷矿物粒度细(泥晶)、嵌布紧密,并伴生多种组分,致使选矿难度大。它们除适合于用作磷肥生产矿物原料外,还是生产黄磷、精细磷化工产品的优质矿物原料。

33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有采矿权基本情况

该矿区现在磷矿探矿权5个,采矿权8个;铜铅锌矿探矿权2个,具体情况见下表9:

表 9 宜昌磷矿东部磷矿区(远安县)基本情况 序号 矿山名称 远安县宏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白岩坡磷矿 远安县宜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家坪磷矿 宜昌东圣九女矿业有限公司九女磷矿 远安县昌盛矿业有限公司砦门磷矿 湖北宜化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神龙磷矿 湖北广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柳山沟磷矿 湖北东圣化工集团东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响水槽磷矿 3.3542 磷矿 830.06 20 40 矿区面积(km2) 2.1975 1.9646 3.5865 2.4293 2.23 7.997 主采矿种 磷矿 磷矿 磷矿 磷矿 磷矿 磷矿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83.1 103.4 2993.5 342.46 2353.84 632.8 建设规模(万吨) 10 10 60 15 20 60 服务年限 5 8 40 20 50 10 1 2 3 4 5 6 7 8 9 湖北恒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恒顺磷矿 湖北省宜昌磷矿杨柳矿区普查 湖北省宜昌晒旗河矿区地质普查 湖北省远安县苏家坡磷矿地质普查 湖北省远安县神龙坡磷矿地质详查 湖北省远安县榨屋块段磷矿详查 韩家河铜多金属普查 凹子岗铅锌矿普查 2.7297 32.70 磷矿 磷矿 364.8 25 12 12.27 磷矿 4749 5.98 磷矿 1290.3 1.58 磷矿 1.22 2.33 14.41 磷矿 铜 铅锌 50.9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富弃贫、资源浪费较严重。远安县磷矿经30多年开采,累计消耗磷矿石4491万吨,消耗的磷矿石都是厚度大、易采,品位大于30%的富矿体。大量中低

34

品位的磷矿石多被遗弃,造成磷矿石资源严重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开采1吨磷矿石遗弃浪费中低品位的磷矿石约6.5吨。远安县现已具备处理中低品位的磷矿石150万吨的选矿能力,将有效解决低品位的磷矿石利用困难的问题。

矿山布局不尽合理,矿山勘查开采规模总体偏低。远安县现有8家矿山企业,仅有中型矿山2处,以小型矿山占全县矿山总数的78%,大矿小开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总体勘查控制程度较低,东部大部分地区尚未布署勘查工作,全县磷矿资源潜力有待查明。

矿业权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对矿山采掘、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的力量有待加强,杜绝超标开采、乱采滥挖、越界开采和争抢资源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良好的矿业秩序。

3.整合方案

(1)以宜昌广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柳山沟磷矿为主体整合神龙坡、榨屋块详查矿段,整合后矿区面积10.507Km2, 保有资源储量7837千吨,生产规模达到6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延长至10年。通过整合,促使矿区内矿山布局合理,保障矿山接替资源,拓展生产系统布臵空间,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大幅度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2)湖北东圣化工集团东扬矿业有限公司响水糟磷矿等10个矿业权为单独保留矿业权。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为2010年完成主体整合,三个矿业权单独保留,矿区范围不变。

远安县杨青岭、谢家垭煤矿区(YBZH2)

1.资源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远安县洋坪镇,矿区面积为22.2km2,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属天马—百里荒井田的一部分,包含了杨青岭煤矿区和谢家垭煤矿区。目前开采矿层为二叠系马鞍煤,杨青岭煤矿区累计保有资源储量880千吨;谢家垭煤矿区累计保有资源储量1116千吨;查明化肥用石英岩资源储量886.7万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目前矿区设臵了2家煤炭采矿权,具体情况见下表10:

35

表 10 远安县杨青岭、谢家垭煤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矿山名称 远安县安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杨青岭煤矿 远安县万安煤业有限公司谢家垭煤矿 远安县湘桥湖煤业有限公司湘桥湖煤矿 矿区面积(km2) 0.4842 1.6349 1.8366 主采矿种 烟煤 烟煤 烟煤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52.8 48.8 105.7 建设规模(万吨) 3 3 3 服务年限 8 2 5 1 2 3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煤矿层极不稳定,厚度薄,资源储量小,开采难度大,导致煤矿山难以规模化,矿山生产规模小,而且实际产量低于设计生产规模,矿山环境问题较多。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依据《远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整合关闭远安县金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豹子岩煤矿等矿井的决定》(远政发?2009?23号)关闭远安县万安煤业有限公司谢家垭煤矿。

(2)远安县安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杨青岭煤矿、远安县湘桥湖煤业有限公司湘桥湖煤矿2家煤矿为单独保留矿山。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远安县张家坡、柳树垭煤矿区(YBZH3)

1.资源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远安县旧县镇,矿区面积为27.1km2,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属天马—百里荒井田的一部分,包含了张家坡煤矿区和柳树垭煤矿区。目前开采矿层为二叠系马鞍煤。张家坡煤矿区累计保有资源储量3240.4千吨;柳树垭煤矿区累计保有资源储量6400.1千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目前矿区设臵了7家煤炭采矿权,具体情况见下表11:

36

表 11 远安县张家坡、柳树垭煤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矿山名称 远安县杜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丁家垭煤矿 远安县张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沟煤矿 远安县太阳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太阳垭张家坡煤矿 远安县龙泰煤炭有限公司龙泰张家坡煤矿 远安县张家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坪河煤矿 远安县柏家淌煤炭有限公司宝华寺煤矿 远安县金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生煤矿 矿区面积 (km2) 1.4969 0.2854 0.452 0.5909 0.6708 1.7888 4.4993 主采 矿种 烟煤 烟煤 烟煤 烟煤 烟煤 烟煤 烟煤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65.94 6.94 27.06 27 36.96 67.2 47.47 建设规模(万吨) 6 3 3 3 3 3 3 5 3 3 服务年限 1 2 3 4 5 6 7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煤矿层极不稳定,厚度薄,资源储量小,开采难度大,导致矿产开发难以规模化,矿山生产规模小,而且实际产量低于设计生产规模,矿山环境问题较多。

3.整合方案

本该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远安县张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沟煤矿为主体整合远安县太阳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太阳垭张家坡煤矿。整合后矿区面积约0.75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约35万吨,生产规模达到6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延长至5年。通过整合,促使矿区内矿山布局合理,拓展生产系统布臵空间,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大幅度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2)依据《远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整合关闭远安县金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豹子岩煤矿等矿井的决定》(远政发?2009?23号)关闭远安县金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生煤矿。

(3)远安县杜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丁家垭煤矿、远安县龙泰煤炭有限公司龙泰张家坡煤矿、远安县张家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坪河煤矿、远安县柏家淌煤炭有限公司宝华寺煤矿4家煤矿为单独保留矿山。

4.完成时间

37

2010年9月底前完成整合任务。 远安县铁炉湾、大堰、黄茶堰煤矿区(YBZH4)

1.资源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远安县茅坪场镇,矿区面积为115.8km2,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部分经过详勘,包含了铁炉湾矿区、大堰矿区、黄茶堰矿区和九里岗矿区4个煤矿区。开采矿层为三叠系九里岗组、晓坪组无烟煤至2008年底,铁炉湾矿区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4151千吨;大堰矿区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11174千吨;黄茶堰矿区累计保有资源储量4518千吨;九里岗矿区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782千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目前矿区设臵了20家煤炭采矿权和煤炭3家探矿权。具体情况见下表12:

表 12 远安县铁炉湾、大堰、黄茶堰煤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矿山名称 远安县阳坡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阳坡煤矿 远安县水田冲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水田冲煤矿 远安县张家滩煤炭有限公司张家滩煤矿 远安县十字坪煤炭有限公司十字坪煤矿 远安县喇叭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喇叭沟煤矿 远安县黑虎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黑虎垭煤矿 远安县沁水湾煤炭有限公司沁水湾煤矿 远安县大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大堰煤矿 矿区面积(km2) 2.8983 5.8854 7.7468 1.2173 1.3315 1.8296 0.4298 1.1967 0.9914 1.3626 3.3243 0.6824 4.0137 主采矿种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104.73 151.4 226.8 12.2 34.7 17.2 12.4 25.7 23.1 26.6 90.8 20.6 263.8 建设规模 (万吨) 6 12 15 3 3 4 3 6 3 6 9 6 9 服务年限 1 2 3 4 5 6 7 8 9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38

10 10 12 9 3 3 4 6 4 8 3 18 远安县罗家冲煤炭有限公司罗家冲煤矿 远安县茶树湾煤炭有限责10 任公司茶树湾煤矿 远安县摇钱树垭煤炭有限11 责任公司摇钱树垭煤矿 远安县刘家煤炭有限责任12 公司刘家煤矿 13 远安县铁炉湾煤矿有限公司铁炉湾煤矿

远安县洪家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洪家垭煤矿 远安县周家湾煤炭有限责15 任公司周家湾煤矿 14 1 5.7019 1.6288 4.2657 1.0863 1.3664 1.0645 1.3 7.3 21.82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39.7 84.1 75.9 121.9 30.9 25.7 11.5 3 9 3 15 3 3 3 10 6 6 7 8 7 16 17 18 远安县狮子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狮子垴煤矿 远安县白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白云煤矿 远安县猴子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猴子沟煤矿 远安县碑垭煤炭有限责任19 公司碑垭煤矿 远安县九里岗煤炭有限公20 司关口煤矿 湖北省远安县白纸沟煤炭21 地质勘查 22 23 远安县周家棚区块(煤)勘查 远安县河口荻古岭区块(煤)勘查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煤矿层厚度薄,资源储量小,开采难度大,导致矿产开发难以规模化,矿山生产规模小,而且实际产量低于设计生产规模,矿山环境问题较多。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远安县张家滩煤炭有限公司张家滩煤矿为主体整合远安县十字坪煤炭有限公司十字坪煤矿。整合后矿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约240万吨,生产规模达到12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延长至15年。通过整合,促使矿区内矿山布局合理,拓展生产系统布臵空间,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大幅度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2)依据《远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整合关闭远安县金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豹子岩煤矿等矿井的决定》(远政发?2009?23号)关闭远安县九里岗煤炭有限公司关口煤矿;注销远安县白纸沟煤炭地质普查探矿权。

(3)远安县阳坡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阳坡煤矿、远安县水田冲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水田冲煤矿、远安县喇叭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喇叭沟煤矿等18家煤矿为单独保留矿山。

4.完成时间

39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远安县盘龙煤矿区(YBZH5)

1.资源地质概况

本区位于远安县旧县镇,矿区面积为26.7km2,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开采矿层为三叠系九里岗组、晓坪组无烟煤.盘龙矿区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1326千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目前矿区设臵了3家煤炭采矿权,具体情况见下表13:

表 13 远安县盘龙煤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矿山名称 远安县西秦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秦煤矿 远安县柳杨树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柳杨树湾煤矿 远安县王家咀煤炭有限公司王家咀煤矿 矿区面积 (km2) 1.3778 0.7985 1.8323 主采 矿种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66.45 18 40 建设规模(万吨) 3 3 3 服务年限 8 1 2 3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煤矿层厚度薄,资源储量小,开采难度大,导致矿产开发难以规模化,矿山生产规模小,而且实际产量低于设计生产规模,矿山环境问题较多。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依据《远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整合关闭远安县金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豹子岩煤矿等矿井的决定》(远政发?2009?23号)关闭远安县西秦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秦煤矿、远安县柳杨树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柳杨树湾煤矿。

(2)远安县王家咀煤炭有限公司王家咀煤矿为单独保留矿山。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40

远安县黄柏寺、正湾、瓦仓煤矿区(YBZH6)

1.资源地质概况

本区位于远安县旧县镇,矿区面积为25.2km2,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开采矿层为三叠系九里岗组、晓坪组无烟煤,黄柏寺矿区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2459千吨;瓦仓矿区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2378千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目前矿区设臵了5家煤炭采矿权,具体情况见下表14:

表 14 远安县黄柏寺、正湾、瓦仓煤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矿山名称 远安县正屋湾煤炭有限公司正屋湾煤矿 远安县长丘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长丘湾煤矿 远安县金铁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金铁煤矿 远安县牛角湾煤业有限公司牛角湾煤矿 远安县马家寨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马家寨煤矿 矿区面积(km2) 0.4336 0.8107 1.0063 1.8214 4.13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 主采矿种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 5.39 53.2 40.7 61.3 97.4 建设规模(万吨) 3 3 3 6 3 服务年限 6 8 6 8 1 2 3 4 5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煤矿层厚度薄,资源储量小,开采难度大,导致矿产开发难以规模化,矿山生产规模小,而且实际产量低于设计生产规模,矿山环境问题较多。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依据《远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整合关闭远安县金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豹子岩煤矿等矿井的决定》(远政发?2009?23号)关闭远安县正屋湾煤炭有限公司正屋湾煤矿。

(2)远安县长丘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长丘湾煤矿、远安县金铁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金铁煤矿、远安县牛角湾煤业有限公司牛角湾煤矿、远安县马家寨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马家寨煤矿4家煤矿为单独保留矿山。

41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县锰矿区为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明确第二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矿区通知确定的省级重点矿区,该矿区已编制矿业权设臵方案,具体按方案实施。

长阳青岗坪矿区(YCZH1)

1.资源地质概况

本矿区矿山全为地下开采矿山,开采煤矿,各矿山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矿区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86.57万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矿区内共设臵矿业权5个,其中煤矿探矿权1个,煤矿采矿权4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5:

表 15 长阳青岗坪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1 采矿权人名称 湖北长阳县鸭子口镇范家淌区块煤矿勘查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上坪煤炭有限公司上坪煤矿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青岗坪煤矿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大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大溪煤矿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火石山煤矿 矿山面积 (km2) 2.51 开采 矿种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 (万吨) 2 1.05 煤 123.4 9 3 1.4036 煤 18.57 9 4 2.0776 煤 30 6 5 0.5015 煤 14.6 6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湖北长阳县鸭子口镇范家淌区块煤矿勘查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上坪煤炭有限公司上坪煤矿位于同一勘查开采项目区内,不适合单独设臵矿业权。

42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上坪煤炭有限公司上坪煤矿为主体整合湖北长阳县鸭子口镇范家淌区块煤矿勘查探矿权,整合后矿区面积约3.56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约180万吨,生产规模达到9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延长至15年。通过整合,能够化解矛盾,促使矿区内矿山布局合理,拓展生产系统布臵空间,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大幅度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2)湖北省宜昌市长阳青岗坪煤矿有限公司青岗坪煤矿、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大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大溪煤矿、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火石山煤矿3个煤矿为单独保留矿山。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6月底前完成。 长阳双龙矿区(YCZH2)

1.资源地质概况

本矿区矿山全为地下开采矿山,主要开采煤炭,各矿山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矿区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9.04万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矿区内共设臵矿业权6个,其中煤矿探矿权2个,煤矿采矿权4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6:

表 16 长阳双龙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采矿权人名称 湖北省长阳黄柳树高岭土矿、煤矿普查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渔峡口镇大田坡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大田坡煤矿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长岩屋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王家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锁凤湾煤矿 湖北省长阳县青鱼洞高岭土矿煤矿普查 矿山面积 (km2) 4.03 1.0543 2.153 0.66 1.0617 0.53 开采 矿种 煤 煤 煤 煤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29.4 8.2 1.44 20 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 (万吨) 6 6 6 3 43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王家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资源已近枯竭。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依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关闭长阳楠木岭煤炭有限公司等4家矿井的决定》(长政发?2010?2号),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锁凤湾煤矿为主体整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王家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坪煤矿,整合后矿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约61万吨,生产规模达到6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延长至7年。通过整合,促使矿区内矿山布局合理,拓展生产系统布臵空间,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大幅度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2)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长岩屋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大田坡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大田坡煤矿、湖北省长阳黄柳树煤矿普查、湖北省长阳县青鱼洞高岭土矿煤矿普查探矿权4个矿业权为单独保留。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长阳对舞溪矿区(YCZH3)

1.资源地质概况

本矿区采矿权全为地下开采矿山,主要开采煤炭,各矿山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矿区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50.47万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矿区内共设臵煤炭矿业权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7:

表 17 长阳对舞溪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1 2 采矿权人名称 矿山面积 (km2) 5 44 开采 矿种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开采方式 生产规模 (万吨) 天池河煤矿预查 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

堂口煤矿普查 3 长阳金顺昌矿业有限公司金顺昌煤矿 长阳清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对舞溪煤矿 长阳黄柏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宜昌钟宜实业有限公司陈家坪煤矿 5.3931 煤 3.2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6 4 0.2789 煤 15.4 6 5 2.5998 煤 24.07 12 6 2.5744 煤 207.8 6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长阳清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对舞溪煤矿资源已近枯竭。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依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关闭长阳楠木岭煤炭有限公司等4家矿井的决定》(长政发?2010?2号)关闭长阳清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对舞溪煤矿。

(2)天池河煤矿预查、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堂口煤矿普查、长阳金顺昌矿业有限公司金顺昌煤矿等5个矿业权为单独保留矿业权。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长阳楠木岭矿区(YCZH4)

1.资源地质概况

本矿区矿山为地下开采矿山,开采煤炭,矿山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矿区保有煤炭资源储量4.93万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区内共设臵煤炭矿业权1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8:

表 18 长阳楠木岭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1 采矿权人名称 长阳楠木岭煤炭有限公矿山面积 (km2) 0.1662 45 开采 矿种 煤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4.93 开采方式 地下生产规模 (万吨) 6

司楠木岭煤矿 开采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长阳楠木岭煤炭有限公司楠木岭煤矿资源已近枯竭,且经济效益下滑。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关闭长阳楠木岭煤炭有限公司楠木岭煤矿。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长阳落雁山矿区(YCZH5)

1.资源地质概况

本矿区矿山全为地下开采矿山,开采煤炭和泥炭资源,各矿山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矿区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217.44万吨、泥炭资源储量14.8万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区内共设臵煤炭矿业权2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9:

表 19 长阳落雁山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1 采矿权人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荣发矿业有限公司陈家窝煤矿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清江煤炭矿务局落雁山煤矿 矿山面积 (km2) 0.1914 开采 矿种 煤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12.2 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 (万吨) 3 2 0.5717 煤 1205.24 15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荣发矿业有限公司陈家窝煤矿资源已近枯竭。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依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关闭长阳楠木岭煤炭有限公司等4家矿井的决定》(长政发?2010?2号)关闭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荣发矿业有限公司陈家窝煤矿。

46

(2)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清江煤炭矿务局落雁山煤矿为单独保留矿山。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 长阳榔坪镇马坪矿区(YCZH6)

1.资源地质概况

本矿区出露泥盆系至二叠系地层,主要矿产为泥盆系的铁矿和二叠系的煤矿。目前矿区查明铁矿资源23.45万吨。

2.矿业权设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矿业权设臵现状

矿区内共设臵矿业权2个,具体情况见下表20:

表 20 长阳榔坪镇马坪矿区基本情况

序号 1 采矿权人名称 长阳山丰矿业有限公司马坪铁矿 湖北省长阳县榔坪镇井坪煤矿地质详查 矿山面积 (km2) 1.21 开采 矿种 铁矿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23.45 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 (万吨) 2 5.91 煤 (2)存在的问题

该矿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矿业权部分范围重叠。 3.整合方案

本矿区具体整合方案为:

(1)关闭长阳山丰矿业有限公司马坪铁矿。

(2)长阳县榔坪镇井坪煤矿地质详查项目为单独保留矿权。 4.完成时间

整个矿区整合工作于2010年6月底前完成。 长阳火烧坪矿区(YCZH7)

1.资源地质概况

本矿区出露泥盆系至二叠系地层,区内矿山主要开采泥盆系铁矿和建筑用灰岩,各矿山地质勘查程度为普查。矿区保有铁矿3080.04万吨、建筑用灰岩矿45.7万吨。

4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82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