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防控体系

更新时间:2023-10-12 1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构建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围堵违法犯罪分子的“铜墙铁壁”。建立了扁平化指挥体系,出警人员改“坐等出警”为“动中出警”,做到“有警出警,无警巡逻”,没有出警任务时,民警在街面开展巡逻、盘查等勤务活动。此外,流动警务车24小时停驻在城区繁华路段,增加了街面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在群防群治方面,积极倡导争当“治安服务志愿者”活动,积极发展出租车司机和环卫工人加入治安服务志愿者队伍,同时在封闭住宅小区完善保安巡逻防范。在技防方面,完善了平安“天网”工程,城区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沿街门市部普遍安装了与110指挥中心联动的报警器。此外,今年计划投资2000余万元,改造升级原有“天网”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高清监控网络,和环县圈、环城区圈的卡口系统,这项工作已经列入全县2013年11件为民实事,方案、规划已论证完毕,项目建设很快启动。

关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动用社会各种有效资源,以建立治安防范网络为手段,实现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大步迈进,人、财、物流动加剧,社会治安日趋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大力推动“三化”(信息化、网格化、社会化)和“四防”(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有机融合,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天网地网齐头并进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我县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现状

从2003年公安部实施金盾工程以来,巴东县公安局按照省、州公安机关统一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接警、办案、通信、会议等实现了音、视频同步;二是重点部位、重点路段、人员密集区基本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A类视频监控探头390个、治安卡口系统5个,智能交通系统8个,运行基本正常;三是公安专网、“三台合一”系统和视频监控后台设备基本满足工作所需;四是全县257名公安民警人手一台电脑,基层一线单位配齐了单警装备,350兆无线通信系统、视频督察系统、执法场所功能分区和视频会议系统覆盖了派出所和交警大队等单位;五是“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警务信息平台覆盖公安机关所有单位;六是一些商场、学校、单位建设了约8000个B类探头,这些资源基本满足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公安机关利用监控系统破获了一批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及时为社会提供了救助、应急服务,视频监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的不断更新,一些原有设备和系统已不能满足工作所需,立体治安防控面临断层危险,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一是机房设备老化;二是警务信息平台运转慢,数据需要及时更新;三是视频监控探头参数低,像素达不到要求,致使图像模糊,影响了工作;四是已建的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卡口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设备老化,需要更新升级;五是监控覆盖面达不到要求,需要加密;六是系统整合不够,未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七是维护人员紧缺,县公安局只有一人从事设备维护工作,而且还是兼职,一旦设备运行出了问题,就会使整个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均是依赖电信公司,常年有40多个探头无法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201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的要求,我们结合全县社会治安实际,经过近4个月的现场踏勘、选点,重新规划省际治安卡口1个,县级治安卡口18个,镇际治安卡口31个;重新规划30个智能交通系统,195个A类视频监控探头,对神农溪小区和野三关、信陵镇等乡镇的监控系统进行加密建设,力争2015年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全县8000个B类探头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到时候即可形成空中天网和地面防护网的有机集合,强化立体治安防控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作用,但由于资金面临困难,项目建设一时无法启动。

二、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把握三项原则,抓好顶层设计。

一是整体性规划。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部分,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行为,制定整体规划,统一实施,同步推进。

二是层次性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综治部门为龙头,公安机关为主力,职能部门为主体,群防群治辅助力量为补充,社区、社会面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参战的整体防控局面。

三是持续性保障。维护保障持续性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能否长效运行的物质因素。在防控体系建设中,必须树立“大治安”、“大防控”理念,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在经济、政策和组织上给予连续不断的支持,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二)树立“四大理念”,突破传统定势。

一是树立“预防为先”理念,摒弃“重打轻防”思想。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彻底扭转“群众看公安,关键多破案”的观念,确立“群众看公安,关键少发案”的理念,把功夫下在抓防范、控警情上,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是树立“主动作为”理念,摒弃“无所作为”思想。公安机关作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摒弃被动应付的思想,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争取各级县委、政府的重视,加快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改变“防控滞后”的状况,实现由“事后防控”向“超前防控”转变。

三是树立“长远发展”理念,摒弃“短期效应”思想。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参与的元素多,持续的时间长,必须确立持续改进的理念,认真听取群众对治安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深做实做细,促进整个体系建设持续、稳定、有效地发展,不断提高防

控效能。

四是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摒弃“因循守旧”思想。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能只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不能只盯着人力物力财力的增加,要充分激发广大民警的创新潜能,鼓励围绕各种制约防控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坚,推进治安防控机制、警务模式的变革,最大限度地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三)健全“五大机制”,形成完整体系。

一是坚持党政主导,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实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孤军作战”到“综合治理”转变。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仅靠公安机关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建成的,需要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社会各界的齐抓共管。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防控体系中视频监控、指挥系统等项目建设及日常维护,统筹各方力量,协调解决建设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发挥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财政、建设、规划、供电、电信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主力、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格局。

二是坚持科技引领,建立健全情报导向机制,实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被动反应”到“主动预警”转变。情报信息是实现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效运转的前提。一是要加强指挥体系建设。加快110报警服务台升级改造,着力建成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报警人定位系统,搭建动态情报信息研判与警务指挥一体化平台,推行扁平化勤务指挥模式,充分运用350兆集群、GPS定位系统、警务通等现代化手段,实行警力定位、点击调度、可视化指挥、视频侦防等一体化运作,最大限度地缩短接处警时间,提高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合成作战能力。二要加强情报体系建设。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切实改变靠经验、凭习惯的传统工作方式,确立情报信息在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一切警务决策、指挥、调度必须从情报分析研判出发,实行情报导防、导巡、导打和导控,切实提升决策和指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三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加强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充分依靠现代化信息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处理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查询、传递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通过对各类治安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适时、客观、准确地把握社会治安动向和发展趋势,因地、因时、因情制宜作出决策,实现情报与行动、基础与实战、打击与防控的快速转化和有机衔接,确保治安防控有针对性地开展。

三是坚持专群结合,建立健全警民共防机制,实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警力有限”到“民

力无穷”转变。一是要构建社会面巡逻网。要以“网格化”巡逻等动态警务管控方式和勤务模式为重点,根据治安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改革勤务模式,做好巡逻延伸,充分调动交警、巡警、治安警、派出所民警、武警和机关民警积极性,推向街面、进入网格开展巡逻,逐步实现巡逻由“警种化”向“勤务化”转变,警力部署由静态转向动态,巡逻接警由被动转向主动,街面防控由组合转向专业,形成“多警联动、网格布警、全时巡逻”街面防控网络,确保街面防控严密有序,接警处警及时高效。二是构建社区群防群治网。要做大做强社区巡防队伍,切实加强管理,科学布局使用,充分发挥其在辅助民警开展社会面治安巡逻控制方面的作用,消除防范空隙。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和治安互助机制,激发社会各方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基层的力量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义工、群防群治队伍等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力量。三是构建农村治安防控网。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农村治安防控网建设纳入乡镇社会治安综治考核重要指标,紧紧依托基层组织,以驻村民警为龙头,以治保会为载体,广泛开展联户联防、联户轮值、看楼护院、邻里守望等多形式的群防活动,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大范围的巡防体系。四是构建单位内部防控网。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经常性的指导和监督,以强化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防范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治安责任,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单位内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督促企事业单位在重点要害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等技防设施,不断提升内部单位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要将单位内部巡防范围向周边适当延伸,以内促外、以外保内、联防联控,确保单位内部治安及周边治安的稳定。五是构建行业场所管控网络。要围绕“吃、住、行、销、乐”等违法犯罪人员活动的关键节点,在旅店、出租屋、网吧、典当业、二手手机、收旧业等行业场所全面实施情报信息全时空掌控手段,落实分级分色管控措施,网上巡检监管、考评末位退市等管理模式,铲除滋生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要依托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重点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公安信息系统联网,堵塞违法犯罪分子藏匿和销赃渠道。要探索开展与重点行业场所协会的合作机制,强化行业自律,构建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六是构建“三圈”堵卡网。要合理调整卡口的布点,争取对主要出入口逐步安装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重点查控长途客运站点、客运码头、铁路、水域道口等出入口,构筑起内围与外围相互呼应的纵深查堵防线。要配备专业堵卡人员,落实堵卡装备,建成以固定堵卡站和流动堵卡点为基础、以视频监控设施为支撑的环城、环乡、环边界控制网络,逐步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区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

网络。

四是坚持整体协作,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机制,实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简单配合”向“全警联动”转变。要整合警力资源,打破部门、警种、地域等限制,实现“警力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做到“全警皆兵”,真正实现“天下公安是一家”的构想。要健全多警种联合作战机制,强化警情与巡逻勤务的实战导向作用,在巩固现有巡防体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警用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调集治安、刑侦、交警等警种快速反应、动态控制、整体联动,处置重要警情。特别是对跨区域案件,要在上级指挥平台的调度下,协调各参战单位开展设卡堵截、巡控盘查工作,真正实现力量相联、措施相联、信息相联,打破条块束缚,形成区域整体责任共同体,有效维护辖区治安稳定。要充分运用好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依托预警分析,准确把握社会治安的走向及刑事犯罪的规律特点,加强在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力量布防,针对性地采取警种联动、堵卡布控、伏击守候等措施,增强防范和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坚持优势互补,建立健全“四防”并举机制,实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单一防范”向“复合防控”转变。一是要注重科学布警抓人防,做到巡防网格化。要强化源头治理,科学安排勤务,合理调整警力布局,有效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在城区,要科学划分巡区,制定巡逻防控工作方案,把警力布置到街面,明确巡逻线路、必巡点和步巡点,进行常态化巡逻。在乡镇,要加大派出所巡逻防控力度,采取巡逻与重点布控相结合,巡逻与盘查相结合,巡逻与快速出击相结合,对辖区进行网格化治安防控,有效预防各种案件发生。要建立专职巡逻队。以保安为主体,从各村中挑选一批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热爱此项工作的治安积极分子,组成专职巡防队伍开展巡逻防控。内部单位、社区、中小学校、物业单位、大型购物中心、超市等要建立社区巡逻队、护院队、护厂队、护校队、治保会、民调会和内保组织等开展自防。同时,大力发展综治义工、网友巡逻队、网格员、人口协管员和内部单位联勤点等新型群防群治力量,建立“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壮大人防队伍。二是要注重“天、地”结合抓技防,做到覆盖全域化。要强力推进“天网”工程,积极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布点,全面覆盖,切实可行”的原则,扩大城区街面重点部位的视频探头数量,最大限度地拓展监控触角。要加强“地网”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进企((事)业单位、金融系统、商铺和封闭式小区内部防范报警系统建设,在医院、学校、企业、娱乐场所等单位、场所安装监控系统,开展社会监控资源接入工作,实现单位内部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天网”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运行。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广防盗红外报警系统、出租车车载GPS报警系统,联入指挥中心监控平台,扩大技防系统

设施的覆盖面,实现动态防控智能化。要进一步将治安视频监控等技防建设,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从街面向小区延伸、从公共场所向单位内部延伸,积极探索技防监控“天网”、巡逻防范“地网”、指挥调度“通讯网”、大情报系统的“轨迹网”的紧密结合联动,实现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取证的综合效能。三是要注重堵漏除患抓物防,做到防患未然。物防的重点在于源头控制,准备充分,对犯罪目标、犯罪空间环境和可能发生治安事故的部位安装防护设施,加大违法犯罪分子作案的难度,使之不易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办公场所及宿舍、居民住宅区、临街店面的防范力度,全部安装“三铁一器”(铁门、铁窗、铁柜和报警器),尽量消除犯罪分子作案的条件。要督促企事业单位办公区、住宅区等根据情况设立围墙、防护栏、防盗门、值班室等物防设施,实行专人守护、多重防护。四是要注重宣传教育抓心防,做到深入人心。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法制宣传、心防宣传专栏以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以案说防,以防说案,在社会上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声势。要大力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广大居民群众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从意识源头上遏制犯罪。要多渠道和多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揭露违法犯罪手段,传授防范对策,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下步工作重点

(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和州公安局关于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意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下大力完成下列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完成A类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任务。在前期现场踏勘、设计、预算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完成神农溪小区、野三关集镇等乡镇150个二期A类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任务。

二是完成省际、县际、镇际治安卡口建设任务。在前期现场踏勘、设计、预算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完成省际、县际、镇际50个治安卡口建设任务。 三是完成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任务。在前期现场踏勘、设计、预算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完成30个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任务。

(二)按照省公安厅、州公安局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改造升级,适应大数据时代公安工作要求,“十三五”期间,县公安局将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支持,完成下列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一是开展新一代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80万元,完成PDT数字集群系统建设; 二是推进公安基础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计划投资110万元,完成PGIS系统平台建设; 三是优化公安信息化应用架构,计划投资150万元,改造、建设DQB、移动警务和物联网防

控系统;

四是实施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完成电视会议系统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qq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