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秋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17 14: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1. 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 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A. 关键期 B. 原始期 C. 最近发展区 D. 最佳期 满分:2 分

2. 幼儿的想象是( )。

A. 幻想形式的想象 B. 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 C. 可以作为思维的一个部分

D. 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满分:2 分

3. 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是因为( )。

A. 幼儿独处时感到恐惧 B. 幼儿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 C. 幼儿害怕成人不要他 D. 幼儿离不开成人 满分:2 分

4. 婴儿在()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A. 3个月左右 B. 6个月大时 C. 出生时 D. 1岁以后

满分:2 分

5.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具体形象性 D. 抽象逻辑性

满分:2 分

6. 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 )。

A. 以直接判断为主 B. 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C. 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 D. 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满分:2 分

7. ()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

A. 击剑反射 B. 抓握反射 C. 惊跳反射 D. 游泳反射

满分:2 分

8. ()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掌握别人的经验。

A. 游戏 B. 活动 C. 劳动 D. 模仿

满分:2 分

9. 刚吃过巧克力再吃水果,会觉得水果特别酸,这是( )现象。

A. 味觉适应 B. 嗅觉适应现象

C.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造成的

D. 对比现象

满分:2 分

10.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

A. 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 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 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满分:2 分

11.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⑶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A. (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B. (4)确定问题所在

C. (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 D. (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

满分:2 分

12.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A. 自然实验法 B. 教育心理实验法 C. 实验室试验法 D. 观察法

满分:2 分

13.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 榜样 B. 强化 C. 父母的惩罚 D. 挫折

满分:2 分

14.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 )。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D. 兴趣

满分:2 分

15. 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

A. 直观的概括 B. 动作的概括 C. 语词的概括 D. 抽象概括

满分:2 分

16. 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

A. 反复练习 B. 回避说出某些词 C. 放慢说话的速度 D. 解除紧张

满分:2 分

17. 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

A. 神经活动参与 B. 口腔与手的协调 C. 手与脚的协调 D. 眼手协调

满分:2 分

18. 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是在( )。

A. 1岁半左右

B. 2岁以后 C. 2岁半左右 D. 3岁以后

满分:2 分

19. 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这是()。

A. 同时对比 B. 先后对比 C. 先后适应 D. 同时适应

满分:2 分 20. 注意的(),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

A. 指向性 B. 集中性 C. 特质性 D. 顺序性

满分:2 分

21.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 总的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

A. 以学生为中心

B. 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 C. 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 D. 从做中学

满分:2 分

22.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婴儿室内500多名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不包括()。

A. 怕 B. 怒

C. 爱 D. 哭

满分:2 分

23. 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前提是( )。

A. 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 B. 社会对不同性别的社会期望 C. 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 D. 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

满分:2 分

24. 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

A. 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 B. 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 不能客观地理解事物 D. 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满分:2 分

25. 新生儿心理发生的基础是()

A. 儿童的本能 B. 儿童的生理成熟 C. 条件反射的出现 D. 儿童感知觉的发生

满分:2 分

26. 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 )。

A.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B. 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 C. 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 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满分:2 分

27. 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跟动作。属于()。

A. 吮吸反射 B. 眨眼反射 C. 怀抱反射 D. 抓握反射

满分:2 分

28. ()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A. 发展心理学 B. 普通心理学 C. 学前教育学 D. 儿童解剖生理学

满分:2 分

29. 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

A. 活泼好动 B. 独立性强 C. 好奇好问 D. 模仿性强

满分:2 分

30. ()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亲的声音。

A. 3个月 B. 4个月 C. 5个月 D. 6个月

满分:2 分

31. 归因理论首先是由()提出的,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学家韦纳作进一步的发展,创立了归因的模式。

A. 海德

B. 邓恩 C. 塞利格曼 D. 罗斯

满分:2 分

32. 用作品分析法研究儿童是指( )。

A. 通过分析儿童的外部行为揭示儿童的心理活动 B. 通过儿童的谈话内容分析儿童的心理 C.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儿童的心理 D.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

满分:2 分

33. 一个3岁左右的幼儿抱着一个娃娃,可能完全不进行想象,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走过来,说“娃娃要睡觉了,咱们抱娃娃睡觉吧!”或者说“娃娃要出去玩玩了!”这时,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是因为( )。

A.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B. 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D. 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满分:2 分

34.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 )。

A. 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 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 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 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满分:2 分

35. 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 )。

A. 无意想象 B. 幻想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满分:2 分

36. ()以后,婴儿听觉主要与语言发展联系起来。

A. 4个月 B. 5个月 C. 6个月 D. 7个月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8 分。)

1.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下列()原则。

A. 客观性 B. 活动性 C. 发展性 D. 逻辑性

满分:2 分

2. 学习心理学主要探讨()、()、()等问题,从而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

A. 学习的规律 B. 学习发生的条件 C. 学习的结果 D. 影响学习的因素

满分:2 分

3. 据研究,儿童对图画的观察逐渐概括化,可以分为认识()阶段。

A. 个别对象 B. 空间联系 C. 因果联系

D. 对象总体

满分:2 分

4.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A.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B. 记忆容量的增加 C. 记忆内容发生变化

D. 记忆的意识性与记忆策略逐步形成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无意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学习方式: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本能的定向性注意在成人的活动中会消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启发式策略是指:把规则指明的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步骤全部列出,逐个地尝试所有可能步骤,以求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特瑞奇勒(Trechler):学习一般有1%通过味觉、4.5%通过触觉、0.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威特金(H。Witkin)曾经用倾斜小屋对知觉进行了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幼儿的有意注意离不开成人的引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特瑞奇勒(Trechler):学习一般有1%通过味觉、4.5%通过触觉、0.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威特金(H。Witkin)曾经用倾斜小屋对知觉进行了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幼儿的有意注意离不开成人的引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s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