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0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编号

上海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2届)

论 问 题 目:福建省大田一中高一年级体育教学中引入拓

展训练初探

作 者: 詹 彪 指 导 老 师: 刘善德 学生所 属系: 体育教育系 毕 业 专 业: 体育教育 学 号: 08110716

摘要: 根据体育学与心理学有关理论,中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有利于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有利于增强中学生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把拓展训练引入于体育课中,针对性地选择适宜内容,能对中学生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对学生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学;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1前言:

目前, OutwardBound一词被认为是拓展训练的最早起源。二次大战期间,英国在大西洋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部分船员溺死在海水中,但也有少数人员漂流到一些孤岛上去,这些少数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后得以救援。后来这些幸存下来的人接受了专家的调查研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得到救援的人当中大多并不是身体强壮的年轻水手,而是年纪较大的老水手。经过研究,专家们终于找到了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当灾难来临时,决定你是否能存活下来不仅依靠你的体能,更多的是依靠你的心理素质。年纪较大的水手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有坚定的生存信念和强烈的求生欲望,所以最终幸存下来。而年轻的水手们在面对灾难时,精神的沮丧导致了心理防线的全面崩溃,最终导致死亡。

针对这种情况,德国人库尔特·汉思提出了拓展训练理念,并于1941年联合船业公司老板劳伦斯·霍尔特 (LawrenCeHOlt),在威尔士的阿伯德威创办了第一所“海上生存训练学校”,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只遇险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体能、技能和意志都得到锻炼。这就是拓展训练课程模式和拓展训练组织的开端。

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个加入0B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9年该组织在广东肇庆成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成为该训练组织下属的国内第一个培训基地。1995年,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创办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是最早在内地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培训机构。时至今日,拓展训练已经在我国发展了10多年。

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变,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拓展训练能够彻底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大课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拓展训练”的基本理念和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实现二者的融合,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变,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拓展训练能够彻底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大课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拓展训练”的基本理念和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实现二者的融合,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大田一中的在校师生及拓展培训机构的培训师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海体育学院图文信息楼取得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信息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WEB版)、中国体育资讯网等查阅体育拓展训练的相关期刊文献;浏览多家国内外专业的拓展训练网站。 2.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大田县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大田一中的体育教师以及上海拓展训练机构的培训师,听取关于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关于设计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意见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研究人员以问卷的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大田一中高一年级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96%。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等应用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3.1.1.培养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此外,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如“高空断桥”、“空中单杠”这些高空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时候,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保持稳定的心态,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和培养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知识和技能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才是无形力量。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体验到战胜困难的喜悦,感受到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产生成就感,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3.1.2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拓展训练课程内容丰富,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不同的项目,从而接触和学习甚至应用到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分为运动知识技能与生活知识技能两大部分。比如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掌握提高相关体能的方式方法。学习野外基本生活条件的获取、简单生活用具的制作、野外基本设备的使用、生活及野外险情的处置、伤病的自救与互救、具备自我和指导他人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等。 3.1.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是一套塑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成长的不断增值的训练课程。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新鲜情境、设计巧妙的拓展训练项目,能够释放学习生活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完善人格,培养毅力、勇气、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增进学生深刻理解团队的力量,培养团队成员强烈的荣誉感与归属感,掌握组建团队、激励团队的组织与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合作中挥发应有的效用。 3.1.4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对自我、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更好的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了解沟通的重要作用,改善沟通技巧,建立有效沟通。 3.2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3.2.1 拓展训练的目的与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追求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

所追求的,两者的目的是相一致的。

3.2.2 拓展训练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大致相同

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学生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入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可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相关体育意志品质的培养。 3.2.3 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也与体育教学有相似之处

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场景来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得到一种体验,这种方式与体育教学的模仿练习和教学、比赛很相似。另外,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都采用对身心的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在这一点上两者也是相同的。

3.3.拓展训练引入大田一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3.3.1拓展训练引入一中体育教学中的现实依据。

据本研究调查发现,在大田一中的体育教学中很少融入拓展训练。在调查的学生中,得知65.6%的学生喜欢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下,这 种高认可率,让我们更加坚定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信心。77%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形式是他们喜欢拓展训练的原因。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形式,深受学生们的青睐。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同时,学生认为通过参加拓展训练可以改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他们喜欢拓展训练的重要原因之一。拓展训练特别关注,构建和谐融洽的团队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并热爱这个学习的团队。并且通过对一中体育教师和县里教育界专家的访谈,他们对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也是鼎力支持的。

3.3.2拓展训练引入一中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教材化。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弥补了传统体育教育的缺陷与不足。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了“野外生存体验”公选课,2002年北京大学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本科体育教学选修课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国内其它几所高校也相继将拓展训练引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将拓展训练引人中学体育教学既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体育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同时又可以丰富完善我国中学体育的课程体系。但是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要经过一个“教材化”的过程。拓展训练通常是指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采取精心设计包括水上、野外、场地等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内容,在使学生掌握一定遇险生存技能的同时,开发其心智,培养团队精神。其主要的目标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挑战自我、团队合作的心理品质,对于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作用略显不足;而中学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形式,一是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可以融入一些简单的拓展训练项目,这样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枯燥的热身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就是类似于拓展训练的“破冰”环节。其二是可以把拓展训练写入教学计划中,和其他项目同等开展体育课,这样学校可以把拓展训练的课程作为该校的校本课程进行。

3.3.3拓展训练引入一中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器材方面

拓展训练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让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学习各种技能的同时又体验在大自然中学习的乐趣。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

不受场地、器材和设施的苛刻要求。在场地条件方面任何一所学校都能满足,它不需要标准的田径场,甚至只有一片空地就可以开展拓展训练。有些项目需要的场地还可以利用校园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学校内的天然河流和游泳场都可以作为拓展训练水上项目的训练场地;有些项目遇到天气原因无法在室外开展时,也可以改在室内进行。开展拓展训练所需器材的成本也较低,许多器材可以自制。比如:拓展训练项目“变形虫寻宝”、“众志成城”,只需一块平坦的场地即可,器材只要一些眼罩、旧报纸等,“缅甸桥”、“有轨电车”所需的橡胶圈、木板这些器材都很常见,并且完全可以自制。像眼罩可以自己缝制、橡胶圈可以用废旧轮胎自制,还有一些项目就不需要器材,如“连还手”、“狭路相逢”等。拓展训练所用器械与其它体育器械相比较,简便、易用、适应性强、可以科学的组合使用节省器械使用材料,降了成本,便于推广。因此,拓展训练所需场地、器材比较简单,方式灵活多变,加上福建的山形地势,很多学校都是依山傍水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加有利于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开展。

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开设,必然要考虑到中学体育的实际情况,根据拓展项目的特点和场地要求选择适合中学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内容。

目前,社会上开展的拓展训练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项目类别。将不同类别,不同应用层次的项目合理的安排到教学当中,才能组成合理的教学内容。学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更多是依靠器械使用标准,此项标准更有利于拓展训练的推广。

表1 项目分类

项目类别 不需要任何器材的项目

项目名称

坐地起身、连环手、人椅、代号接龙、好邻居、猜变化、交换名字、数字传递、千斤顶、风中劲草、信息传递、生日线、用手游戏、潮起潮落

快速传球、众志成城、盲人走路、猜猜我是谁、盲人闯阵、撕纸、十一个球、翻叶子、木人梯、巧解绳结、平结绳圈、齐眉棍、橡皮筋、我是记者、信任百步走、呼拉圈、盲人看世界、盲人摸号、极速60秒、盲人排序 泰坦尼克号、盲人方阵、卧式传递、雷阵、电网、有轨电车、信任背摔、求生墙、罐头鞋、全体离地、人浪、七巧板、艰难使命 空中单杠、空中断桥、攀岩、合力过桥、勇闯夺命岛、天梯、野外穿越

需要简单器材的项目

需要较复杂器材的项目

野外基地式

3.3.4拓展训练引入大田一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调查

为了进一步探讨拓展训练引入大田一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问题,我在大田一中高一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发放了问题调查,回收96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6%。从这些问卷中,我们可以在拓展训练引入课堂的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措施。

表2 对拓展训练了解程度表 了解程度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了解 14 14.6 了解一些 56 58 不了解 18 18.8

没听说过 8 8.6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还是有所了解拓展训练,这对我们在课堂中开展拓展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拓展训练的顺利引入课堂,还有一部分不了解的学生,说明我们在课堂中开展拓展训练还要多加努力。

表3 体育教学课程引入拓展训练必要性调查表 是否必要 人数(人) 百分比(%) 是 63 65.6 否 33 34.4

从表3中,可以得知,有6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把拓展训练引入大田一中的体育教学课程中。这让我们的工作更明确了目标,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 表4 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感受调查表

喜欢程度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喜欢 25 26 喜欢 49 51 一般 10 10 不喜欢 12 13

我们也可以通过表4,得知77%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拓展训练课。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下,这种高认可率,让我们更加坚定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信心。 3.3.5拓展训练引入一中体育教学中的教材方面

拓展训练的内容是从不断摸索的实践中得来的,而目前有关拓展训练已有几本书籍可以供参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的毛振明、王长权编著的《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特色教材系列,为拓展训练在学校开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北京大学钱永健老师所著的一本《拓展训练》于2006出版,这本书比较详尽的介绍了拓展训练的基础知识和详细的拓展课程体系,为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内容。王崇彩、冉斌所著的《疯狂劲草一素质拓展训练》;杜立辉、冉斌《团队圆舞曲一魔鬼训练营》,刘永中的((企业管理一户外体验式培训全案)),还有《培训师的灵感))、《户外培训游戏大全))等书都各具特色,这几本拓展训练书籍有效的填补了拓展训练资料的空白。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将会有更多的人对它关注,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好的拓展训练的教材出版。

综上所述,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内容的来源主要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同时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推广拓展训练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拓展训练课程所带来的健康和乐趣。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将拓展训练引入一中体育课程,符合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既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好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

4.1.2拓展训练引入一中的体育教学中有很非常好的前景。

4.1.3拓展训练课程与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原理、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基本相同。 4.2建议

4.2.1建立拓展师资培养体系

拓展训练课程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是决定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的关键。由于拓展训练在大田县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一中更要建立拓展师资培养体系。 4.2.2开发校本课程

尽量把拓展训练教材化,开发适合一中体育教学的校本课程。 5致谢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我院刘善德老师的精心指导,同时在发放问卷和访谈中得到了大田一中的同学们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对于本人完成论文给予的极大帮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6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训练仁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3。

[2]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亚琪.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

[5]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5.12

[6] 王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7]童传东.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体育教学,2006,(9):39一40. [8]李娜. 拓展训练弓l入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的研究,西南大学,2010. [9]董浩. 中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 A],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G633.96

[10]孙辉,陈海波.曹可强.范仲根谈拓展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3,

6.48.

[11]李忠俊,成都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8.

《在福建省大田一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思考》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问卷,此问卷是《在福建省大田一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思考》论文中的一部分。本次调查目的是希望了解您在参加拓展训练之后对它的一些看法和感受,为拓展训练我校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本次问卷调查是采用匿名方式 进行,对您的回答也将严格保密,不会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或不利的影响,在此衷心

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谢谢!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詹彪,指导老师:刘善德。

请您在处填入适当的内容,或在选项前的【】中打“了”

l、您对拓展训练了解多少?_

[a]非常了解 [b] 了解一些 [c]不了解 [d]没听说过 2、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将拓展训练引入大田一中体育课程?_ [a]非常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没有必要 3、您对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感受是:- 【a】很喜欢【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4、您认为持续参加拓展训练,对自己成长的意义会: 【a]很大 [b]较大 [C]一般 [d]不大

5您对拓展训练引入大田一中课堂有什么建议?

——————————————————————————————————————————————————————————。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祝您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yv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