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14 09: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6502电气集中联锁系统是铁路运输领域里重要的控制系统之一,它有着保证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作业条件等优点。本设计为模拟站—龙湾站上下行咽喉,该站有5股道,为双线车站。在设计中正线采用12号道岔,侧线采用9号道岔,站内电码化设计;区段采用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区间为四显示自动闭塞,反向为自动站间闭塞。

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依据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根据工务部门提供的龙湾站站场缩尺图平面图,站内列、调车作业的要求及设置信号机有关规定,正确合理的布置各种信号设备,计算各个道岔、警冲标、信号机以及有关绝缘节的坐标,绘制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电气集中所有后续技术图纸的设计依据。

本设计是对龙湾站上下行咽喉进行可行、实际的工程设计,分位设计图纸和论文两部分。设计时力图结合实际,本着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原则。论文中对信号平面布置图、双线轨道电路图、控制台盘面图、联锁表、组合连接图、组合排列表、信号设备室内布置图、电缆网络图和径路图的设计方法及原理做了简要的介绍。掌握图纸的设计原理和绘制方法,是本设计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电气集中;联锁;工程设计

- I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6502 relay interlocking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rol systems i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suring the train movement safet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nd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workers, etc. The design chooses the whole throat of the simulated station— Longwan Station, which is a two lines double-direct station with five tracks. In the design, the switch number of main line is 12 and branch line is 9, it adopts coding of continuous track circuit technical, the sections using 97-type 25HZ phase sensitive track circuit and four-aspect automatic block, the backward departure is inter-station automatic block.

6502 Relay Interlocking System engineering design based on the task book of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plan scale drawing of Longwan Station applied by maintenance of way branch,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s and shunting works,and als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setting up color-light signal, to correct and reasonable fix up various signal equipment, calculating the coordinates of various switches, fouling point indicator, color -light signal, and related insulated sections, drawing the plan drawing of station signal. The signal layout map is the basically foundation of the other technical diagram.

The design is a feasible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whole throat of Longwan St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technical drawings and the paper. The design task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dvanced technology、reasonable program and fully investment returns. In the Paper,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the signal layout map, two-track circuit, the console disk map, interlocking table, combination of connectivity maps ,ranked list of combinations, signal equipment interior layout, cable network diagram and the cable pathways, are introduced briefly. Mastering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ory is the key to the design.

Key words:Relay interlocking,Interlocking,Engineering design

- II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 1

1.1 概述 ............................................................................................................................. 1 1.2 设计方案及内容 ......................................................................................................... 1 2 龙湾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 2

2.1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的内容 ..................................................................................... 2 2.2 联锁区范围的的确定 ................................................................................................. 3 2.3 确定道岔定位位置 ..................................................................................................... 3 2.4 信号机的布置 ............................................................................................................. 4

2.4.1 进站信号机 ...................................................................................................... 4 2.4.2 预告信号机 ...................................................................................................... 4 2.4.3出站信号机 ....................................................................................................... 5 2.4.4 调车信号机 ...................................................................................................... 5 2.5 划分绝缘节区段并确定绝缘节的位置 ..................................................................... 7

2.5.1 轨道电路绝缘区段划分方法 .......................................................................... 7 2.5.2 钢轨绝缘节位置的确定 .................................................................................. 7 2.6股道、道岔、信号机、道岔区段的命名 .................................................................. 8

2.6.1 股道编号 .......................................................................................................... 8 2.6.2 信号机命名 ...................................................................................................... 9 2.6.3 道岔编号 .......................................................................................................... 9 2.6.4 轨道区段的命名 .............................................................................................. 9 2.7道岔、警冲标、色灯信号机坐标的计算 .................................................................. 9

2.7.1 道岔坐标换算 .................................................................................................. 9 2.7.2 警冲标坐标换算 ............................................................................................ 10 2.7.3 色灯信号机坐标换算 .................................................................................... 11

3联锁表 ................................................................................................................................... 15

3.1 编制的主要内容 ....................................................................................................... 15 3.2 基本进路的选择 ....................................................................................................... 16

3.2.1 进路栏的编写 ................................................................................................ 16 3.2.2 道岔栏 ............................................................................................................ 16

- III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2.3 敌对进路 ........................................................................................................ 17 3.2.4 其他联锁 ........................................................................................................ 18

4 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 .......................................................................................................... 20

4.1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配置 ....................................................................................... 20

4.1.1道岔区段轨道电路绝缘节的设置 ................................................................. 20 4.1.2道电路极性交叉的检查和设置 ..................................................................... 20 4.2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布置 ................................................................................... 21 4.3 各种室外设备的布置 ............................................................................................... 22 4.4 扼流变压器的设置原则 ........................................................................................... 22 5制台盘面布置图 ................................................................................................................... 23

5.1控制台类型 ................................................................................................................ 23 5.2设计步骤 .................................................................................................................... 24

5.2.1设模拟站场上下行咽喉的布置 ..................................................................... 24 5.2.2盘面布局及分段类型的选择 ......................................................................... 24 5.2.3轨道光带的布置 ............................................................................................. 25 5.2.4按钮、信号表示器及表示灯的布置 ............................................................. 25

6 电缆径路及电缆网络图 ...................................................................................................... 27

6.1 电缆径路图 ............................................................................................................... 27

6.1.1 电缆类型选择 ................................................................................................ 27 6.1.2 信号设备箱盒的选择 .................................................................................... 29 6.1.3 芯线数量的统计 ............................................................................................ 30 6.1.4 电缆径路图的绘制 ........................................................................................ 31 6.2 电缆长度及电缆芯数的计算 ................................................................................... 32

6.2.1 电缆长度的计算 ............................................................................................ 32 6.2.2 电缆芯数的计算 ............................................................................................ 32 6.3 电缆网络图 ............................................................................................................... 35 7 组合连接图和排列表 .......................................................................................................... 36

7.1 组合连接图 ............................................................................................................... 36

7.1.1 组合类型 ........................................................................................................ 36 7.1.2 组合类型图选用 ............................................................................................ 37 7.1.3 组合连接图的绘制 ........................................................................................ 40 7.2 组合排列表 ............................................................................................................... 41

- IV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7.2.1 组合位置的编号 ............................................................................................ 41 7.2.2 组合排列表的编制过程 ................................................................................ 42

8 室内设备布置示意图 .......................................................................................................... 45

8.1室内设备布置 ............................................................................................................ 45 8.2信号楼室内设备布置的原则 .................................................................................... 45 结 论 .................................................................................................................................. 47 致 谢 .................................................................................................................................. 48 参 考 文 献 ............................................................................................................................ 49

- V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1.1 概述

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与其他的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能全天候运输等众多优势。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铁路运输仍将是我国交通运输中的骨干力量。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对铁路信号系统又提出来更高要求。铁路信号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确保行车安全,并能故障——安全的实时控制系统,它已成为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运输管理自动化和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以及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的重要技术手段。铁路信号系统按其应用场所可分为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编组站调车控制系统、区间信号控制系统、铁路行车指挥控制系统及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等。6502电气集中联锁系统即为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它是一个安全继电集中联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的技术有:进路空闲的检测技术、道岔控制技术、信号控制技术、联锁技术和故障——安全技术。这些技术都反应在系统的联锁电路中,在这些电路安装之前,首先需要现场勘测调查,然后设计站场室内室外设备的布置以及电路电缆的走向、送电受电等。这也就是本设计所要做的,即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1.2 设计方案及内容

本设计所选站场为模拟车站——龙湾站。本站为5股道复线双方向战场,区间为自动闭塞,反向发车为站间自动闭塞;杭州方向为半自动闭塞。站场共布置信号机40架,其中上行咽喉23架:14架调车信号机,即D2~D30,3架进站信号机,即S、SF和SH,一架预告信号机,即YSH,出站兼调车信号机5架;下行咽喉17架:10架调车信号机,D1~D19,2架进站信号机,即X、XF,出站兼调车信号机5架。全站共有道岔16组,其中双动道岔为11组,单动道岔为5组,其中正线上均采用12号道岔;侧线上采用9号道岔。以信号平面布置图为基础设计了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的有关内容。

本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图册,主要包括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控制台盘面布置图、双线轨道电路图、联锁表、电缆径路图及电缆网络图、组合连接图及排列表、室内布置图等内容。二是论文,主要是对设计方法及原理的论述,对每张图纸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思想进行阐述,引用信号基础知识,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在设计过程中,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论文格式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对专业外文的翻译做到语句通顺,符合专业英语的要求。

-1-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龙湾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站场缩尺平面图绘制的有关信号设备布置情况的图纸。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车站通过能力、铁路运输效率,甚至会影响行车作业安全。所以,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6502电气集中整个设计的质量。在这张图纸上应能正确反映出道岔直向位置、列车和调车信号机的布置情况及设置地点、轨道电路区段的划分及股道的运用情况。

在绘制信号平面布置图时,首先应该确定信号楼的位置,然后根据战场情况布置相应的信号机,划分绝缘节区段及确定绝缘节位置,同时给道岔、信号机、轨道区段命名,然后根据给出的相应岔尖的坐标计算信号机的坐标,再确定是否有超限绝缘以及超限绝缘节的坐标。本站为复线双方向运行的自动闭塞区段,反向发车为站间自动闭塞,在反向运行的进站口需设进站信号机,如SF、XF。下面以本车站为例,分别就如何绘制该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作详细的介绍。

2.1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的内容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包括以下内容[1]:

(1) 信号楼及其设置位置,并标出公里标以及其外墙至最近线路中心的距离(m,下同);

(2) 联锁区的全部线路以及与联锁区有密切联系的非联锁区线路的入口; (3) 联锁区内的全部道岔,并应标出每组道岔的岔尖距信号楼中心的距离(统称坐标,下同);

(4) 信号机的布置及每架信号机的坐标;

(5) 分割轨道区段的轨道绝缘节,并应标明各绝缘节的坐标(与信号机同一坐标和渡线上的绝缘节除外),侵限绝缘节应用圆圈标出;

(6) 股道上及咽喉区内与信号机有关的及侵入限界的绝缘节处的警冲标位置; (7) 车站股道应以箭头表示其接车方向。正线应以粗线条表明,各股道间要标明间距;

(8) 对集中道岔、色灯信号机、股道及轨道电路区段均应标出编号和名称; (9) 应附有道岔类型及股道有效长度的统计表; (10) 应附有道岔类型及股道有效长度的统计表。

-2-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2 联锁区范围的的确定

信号平面布置图内只包括联锁区内的线路和道岔以及与联锁区有密切联系的非联锁区线路,因此,在拿到站场缩尺平面图后应首先确定联锁区的范围。只有联锁区内的道岔才需要由信号楼集中控制,也只有在联锁区内的信号设备才需要考虑联锁关系。因此,确定联锁区的范围也就是确定电气集中的设计范围。

凡列车进路以及与列车进路有联系的调车进路上的道岔都应划入联锁区内。对于某些可划可不划的个别道岔,若划入联锁区比较有利,则以划入联锁区为宜。两个联锁区之间距离较近的非联锁区道岔以划入联锁区为宜。在电气集中车站,联锁区内的道岔都由信号楼集中控制,故联锁区也可以称为集中区。

2.3 确定道岔定位位置

道岔平时所处的位置称为定位,在排列进路时若需改变位置,则改变后的位置称为反位。在利用手动道岔排列进路的车站,根据有关规定,在所排进路使用完毕后,必须将道岔恢复至定位。道岔有开通直股和开通弯股两个位置,究竟以哪一个位置作为定位,应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是从设备的维护和减轻劳动强度以及提高效率等方面考虑。

在电气集中车站,在所排列的进路使用完毕后并不要求道岔恢复定位,也就是说平时道岔可处于两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考虑到便于道岔两个位置的命名、参考位置、当联锁失效仍以手动方式搬动道岔以及道岔局部控制、非进路调车等电路的技术条件中仍要检查有关道岔的定位位置,并沿用了手动道岔确定定位的原则。

确定道岔定位位置的原则如下[2]:

(1) 单线区段车站的进站道岔,应以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为定位。 (2) 复线正线上的进站道岔为向各该正线开通的位置。

(3) 所有区间及站内正线上的其它道岔,除引向安全线及避难线外,均向各该正线开通的位置。

(4) 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为向各该安全线和避难线开通的位置。 (5) 侧线上的道岔除引向安全线和避难线除外,为向列车进路开通的位置或靠近站舍进路开通的位置。

(6) 在决定道岔位置时,特别注意那些可以划成双动道岔的,应尽量划成双动道岔。 本站道岔类型选用9号和12号道岔。

-3-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4 信号机的布置

信号机是指示列车和车列运行的主要设备。对于一个电气集中车站,列车和调车作业都是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进行指挥,车站线路能否被充分利用及使用中是否具备最大的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号机的布置是否合理。因此,设计时应对车站线路运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及《铁路信号设计规范》来布置全站的信号机。一般先把列车信号机布置好,再布置调车信号机。有关信号机的设置地点还应与运输、机务及工务等有关部门共同确定。 2.4.1 进站信号机

为了对由区间线路驶向车站内方的接车进路进行防护,已设置进站信号机,如图2.1(a)所示。根据《技规》第64条规定:“进站信号机应设在距进站道岔尖轨尖端(顺向为警冲标)不少于50m的地点,如因调车作业或制动距离的需要,一般不超过400m。”这一规定除满足车站少量车组短的调车作业的需要外,还对道岔起到了缓冲保护作用,即:当机车因制动距离不够等原因闯入关闭的进站信号机内方时,可利用这一段距离增加对道岔的保护。

在确定进站信号机设置地点时,除应满足上述基本要求外,还应结合勘测调查和收集到的资料,考虑如:站内调车作业如果需要利用进站信号机后方线路时,进站信号机应向外方移,移至其后方线路能够容纳最大长度的调车车列的地点,但原则上不超过400米:当进站信号机初步确定的位置恰好在大上坡道的地点,考虑到列车若停在进站信号机前再启动时有困难,因此应将进站信号机外移至坡度较小的地点等特殊情况。

进站信号机采用透镜式色灯信号机,显示距离为1000米,显示意义如下: 一个红灯:表示必须在信号灯前停车,不允许进站; 一个绿灯:表示可按规定速度由正线通过车站; 一个黄灯:表示允许列车以规定速度进正线停车; 两个黄灯:表示减速进侧线停车;

月白灯和红灯同时亮表示引导,允许减速进站,但随时准备停车。

本设计站场,上行咽喉设置了三架进站信号机S、SF和SH;下行咽喉设置了两架进站信号机:X和XF。 2.4.2 预告信号机

为了对进站信号机显示的预告,防护站内安全。根据《技规》第68条规定:“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区段,进站信号机为色灯信号机时,应设色灯预告信号机或接近信号机。”

-4-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联锁表

联锁表是铁路车站信号设备联锁关系的说明表,是设计电路的依据。联锁表是铁路车站信号设备联锁关系的说明表。表中写明了办理进路时涉及的 对象,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编制联锁表的依据。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编制联锁表的依据,如果联锁表本身编制的不合理,将影响电路图的正确性。在编制联锁表时,应以进路为主体,从下行咽喉到上行咽喉,从列车进路(分为接车和发车)到调车进路逐条依次顺序编号;然后将所排列进路需要按下的按钮,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名称和显示,进路所需求的有关道岔的位置,进路应包括的轨道区段以及与所排进路相敌对的信号等项逐一填写。本设计对龙湾站上下行咽喉编写了相应的联锁表,如图册02图所示。

3.1 编制的主要内容

本站下行咽喉在任一条进路只有一条基本进路,不存在变更进路;上行咽喉,三个接发车口均存在变通进路。本联锁表的内容包括:方向栏、进路号码栏、进路栏、排列进路按下按钮栏、确定运行方向道岔栏、道岔栏、敌对信号栏、轨道区段栏和其他联锁栏。

下面就联锁表中各栏的如何填写介绍如下:

(1) 方向栏:填写进路性质(包括通过、接车、发车、转场、调车和延续进路)及运 行方向。

(2) 进路栏:逐条列出联锁范围内的全部列车和调车的基本进路。在进路方式栏内“1”表示基本进路,“2”表示变通进路,而对调车则只填写基本进路。

(3) 排列进路按下按钮栏:排列进路应按压的始终端按钮以及排列变更进路应按压的变更按钮的名称都在填写在该栏内。如本站中北京方面正向IG接车,所按下按钮为:XLA和SILA。

(4) 确定运行方向道岔栏:区分基本进路和变更进路关键的对向道岔应填写在此栏内。

(5) 信号机栏:该栏填写排列进路应开放的信号机名称及显示。

(6) 道岔栏:顺序填写进路中的全部道岔(包括带动道岔)的编号和位置。 (7) 敌对信号栏:凡属于敌对进路的信号,不能同时开放。为此应把有敌对关系的信号机名称填写在“敌对信号”栏中,同时应区分无条件敌对和条件敌对。

(8) 轨道区段栏:应顺序填写进路须检查空闲的道岔区段,其中包括与进路有关的超限界轨道区段和接车股道的空闲。

-15-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9) 迎面进路栏:由车站两端向同一股道办理接车和调车或列车和列车进路,构成“迎面敌对”关系,应分别按列车或调车填写在“迎面进路”栏中。

(10) 进路号码栏:按全站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顺序编号。通过进路由正线接、发车进路组成,不另编号,仅将接发车进路号码以分数形式填写,如图册02-1图中,经一股道向上海方面通过,进路号码写成1/76。

(11) 其他联锁:是指所排进路与局部控制道岔、非进路调车、机务同意延续进路等之间的联锁关系。

3.2 基本进路的选择

大站咽喉区的道岔比较多,在同一个始端和同一个终端之间,往往不只一条进路。一般把平行作业影响较小,走行距离较短,经过道岔较少的进路定为基本进路,其中以第一个因素为主。且优先考虑接车进路,其次为发车进路,最后才考虑调车进路。对于列车进路一般只填写基本进路和一条变更进路,而对于调车只填写基本进路。 3.2.1 进路栏的编写

进路栏调车进路根据调车信号机编号,由小到大,依次列出全部调车进路,并编号;列车进路分为接车进路和发车进路,股道从上到下依次列出并编号[3]。

进路栏的写法: (1) 列车进路

① 列车接至X股道时,应写作“至X股道”; ② 列车由X股道发车时,应写作“由X股道”; ③ 通过进路应写作“经X股道向XX方面通过”。 (2) 调车进路

① 由Dxx信号机调车时,应写作“由Dxx”; ② 调车至某一顺向调车信号机时,应写作“至Dxx”; ③ 调车至某股道时,应写作“至X股道”;

④ 向尽头线、专用线、机务段、双线出口等处调车时,应写作“向Dxx”; ⑤ 当进站信号内方仅作调车终端时,应写作“至XX进站信号机”。 3.2.2 道岔栏

对于进路内的道岔,用道岔号码外加小括号“()”表示进路要求该道岔处于反位位置,不加括号则表示要求该道岔处于定位位置。

-16-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排列进路时,有时还应把某些不包括在进路中的道岔带动到规定位置,称之为带动道岔。这些带动道岔与所排列进路上有关道岔属于同一个道岔区段,但列车运行时并不经过该道岔。联锁表中用大括号“{}”表示带动道岔,填写在“道岔”栏内,本设计站场的联锁表不存在带动道岔情况。

为了防止侧面冲突,有时需要不在所排进路上的道岔处于防护位置予以锁闭,用“[]”表示防护道岔。根据有关规定,在通过交叉渡线中的一组双动道岔反位排列进路时应将另一渡线上的双动道岔带动至定位并锁闭,这样,一方面经两组双动道岔反位的进路不能同时建立;另一方面,由于一组道岔已锁在了反位,那么经两组双动道岔定位进路的不能同时建立,从而避免了侧面冲突的发生。防护道岔的编号在道岔栏内,应填写在有防护关系的道岔编号的后面。例如本站中,由X向II股道接车时,7/9道岔被锁于反位,根据上述原则,16/18道岔应锁于定位。在联锁表中,11/13道岔用防护道岔的形式“(7/9)[11/13]”表示。

由后面设计的电路可知,交叉渡线中的双动道岔在电路中采用了换位的处理方式,只要其中一组双动道岔为反位,另一组道岔则自动转至定位。但是,在6502电气集中中,由于电路结构关系,在排列经交叉渡线中一条渡线反位的进路时,选岔电路自动选出另一渡线的定位,因此不需要带动。电路上,对防护道岔应进行联锁条件检查,防护道岔不在防护位置,进路不能建立防护道岔涉及到安全问题,而带动道岔仅仅影响到效率。

3.2.3 敌对进路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不允许同时建立会危及行车安全的进路。对于抵触进路可以由道岔区分开,对于敌对进路则要列入联锁表中,同时应区分无条件敌对和条件敌对。

(1) 无条件敌对:只要某条进路一旦建立,某架信号机便不允许开放。

(2) 条件敌对:是指只有当有关道岔处于这一位置时才够成敌对关系,否则便不构成敌对关系。在联锁表中用< >表示,以双动道岔作为条件时,可以只写一个关键道岔号码。

如本站中,D10向D6调车进路的敌对信号为:D6,SH,X5,<26/28>XIIIL。其中,D6,SH,X5为无条件敌对;<26/28>XIIIL为条件敌对,即XIIIL只有在26/28条件下与D10向D6调车进路敌对。

敌对进路有以下几种: 下列进路规定为敌对进路:

(1) 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列车进路; (2) 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17-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同一咽喉区对向重叠的列车进路;

(4) 同一咽喉区对向重叠或顺向重叠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5) 同一咽喉区对向重叠的调车进路;

(6) 进站信号机外放列车制动距离内接车方向为超过6‰的下坡道,而在该下坡道方向的接车线末端未设有线路隔开设备时,该下坡道方向的接车进路与对方咽喉的接车进路,非同一到发线上顺向的发车进路以及对方咽喉的调车进路;

(7) 防护进路的信号机设在侵限绝缘处,禁止同时开通的进路。

凡属于敌对进路的信号,不能同时开放。为此,应把有敌对关系的信号机名称填写在“敌对信号”栏中。

应注意,有时会遇到仅以某一组道岔的位置作为条件尚不能决定是否为敌对的情况。以双动道岔作为条件时,可以只写一个关键道岔号码,如本站中D10向D6调车进路的敌对信号为:D6,SH,XIL, <(6/8)>XIIL、XIIL。

对于出站兼调车信号机来说,当列车与调车均为所排进路的敌对信号时,则写出信号机名称,如本站中D13至II股道调车时,XI信号机对于调车进路来说,列车信号XIL和调车信号XID皆是敌对信号,故只写XI即可。

由车站两端向同一股道办理列车和调车或列车和列车进路,构成“迎面敌对”关系。应分别按列车或调车填写在“迎面进路”栏中,不必再填写到“敌对信号”栏中。比如本站中,北京方面至IG股道接车,与上行至IG调车和上行至IG接车皆为敌对,所以在“迎面进路”栏的“列车”栏和“调车”栏内分别填写“IG”。设置“迎面进路”的目的是为了简化联锁表。因为若将迎面进路也填在“敌对信号”栏中,则有时就会遇到必须填写多架信号机的情况。

在道岔区段栏内,应将该进路内需要检查空闲的道岔区段,无岔区段,乃至接车股道的编号逐一填写。 3.2.4 其他联锁

所谓“其它联锁”是指所排进路与局部控制道岔、非进路调车、机务段同意、延续进路等之间的联锁关系,用以下符号表示:

(1) “JK-2”表示缩排进路与局部控制盘第1、2两种局部控制方式敌对; (2) “F”表示缩排进路与调车进路敌对; (3) “T”表示缩排进路需要取得对方同意; (4) “Y”表示缩排进路延续至另一咽喉线路末端;

-18-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BS”表示当排列进路是,如果需要得到对方闭塞同意,或闭塞分区空闲,在该栏中填BS; 在本次设计中,北京和上海方面正向发车均为自动闭塞,在其他联锁栏内写“BS”;反向发车为站间自动闭塞,在其他联锁栏内写“站间自动闭塞”。杭州方面发车为64D半自动闭塞,在其他联锁栏内写“64D”。

-19-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 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

轨道电路用来监督列车运行状态,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设备。在电气集中联锁区域内,所有接发车线路、机车走行线及道岔区域均应装设轨道电路。双线轨道电路图是根据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出来的。主要包括: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配置;轨道电路送、受电端布置;绘制出各种室外设备,并标出距信号楼的距离。

4.1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配置

为了保证运输安全,站内轨道电路应尽可能可靠的工作,真实的反映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情况,当轨道电路的轨端绝缘破损后,应使受电端的接受设备不受相邻轨道区段的影响而误动,而轨道电路极性交叉配置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谓极性交叉即钢轨绝缘两边若为直流轨道电路则配置成极性相反;若为交流轨道电路则配置成相位相反。这样在钢轨绝缘破损时,轨道继电器上的电压是两个轨道电路电压之差。当两个轨道电路送电电压相近(或相等)时,轨道继电器将因端电压太低不能保持励磁状态,致使继电器接点落下,符合故障——安全的原则。相邻的轨道电路之间都是用钢轨绝缘把两个轨道电路隔开,分为两个互不干扰的独立电路,以保证各个轨道电路能正确的反映该区段上列车运行情况及钢轨完好状态。 4.1.1道岔区段轨道电路绝缘节的设置

(1) 一般道岔绝缘的设置

车站上,对于包括有道岔的轨道电路区段叫做道岔区段轨道电路。为了不让辙叉把轨道电路短路,所以在道岔处设置两个绝缘节(叫做道岔绝缘),并用连接线和跳线把同一极性的钢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带有分支(即直股和弯股)的轨道电路。道岔区段轨道电路的基本线路与分支线路一般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

(2) 站内电码化时道岔绝缘的设置

为了保证通过列车在站内正线运行时机车信号显示的连续性。因此在站内正线的轨道电路上设有向机车发送电码的设备。站内正线电码化区段的道岔绝缘应设在弯股上。 4.1.2道电路极性交叉的检查和设置

站内所有轨道电路的绝缘节两侧是否做到极性交叉,可以用封闭回路图进行检查。其方法是首先以单线条绘出站内轨道电路图。然后计算各封闭回路内的绝缘节数量。在每一个封闭回路中道岔的锐角处,用虚线画一小弧线,并将道岔绝缘画在弧线之外。统计封闭回路内的绝缘数量时,可自回路内某一绝缘节开始,沿着代表钢轨的单线条和锐

-20-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角处的小弧线顺时针绕一圈。应注意每一绝缘节只统计一次。凡是回路内绝缘节数为偶数,则回路内绝缘节两侧可以做到极性交叉;若为奇数,则不能。应对回路为奇数的绝缘节进行移设,使其成为偶数。移设方法是把道岔绝缘由直股移到弯股,或由弯股移到直股。

如图4.1在回路1中,当所有的道岔绝缘都切割弯股时,回路1中共有9个绝缘节,不能满足极性交叉的要求,所以将20号道岔的切割绝缘由弯股改到直股,使回路内的绝缘总数为10,偶数,极性交叉。

一般来说,通过移设道岔处的道岔绝缘,便能做到站内轨道电路绝缘节两侧极性交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移设道岔绝缘还不能做到极性交叉时,可以在线路上加设一对绝缘节,采用人工交叉法做到极性交叉。

回路1回路2

图4.1 绝缘节的置

4.2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布置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布置,主要是以节省电缆、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性为原则,其次是便于维修和施工。具体做法如下;

(1) 对于电码化区段,送受端均需发码,因此原先的双送省电缆的做法已成过去,本站送受电端均单独采用XB1变压器箱。

(2) 对电化区段来说,送受端的轨道变压器相同,并且一个箱盒已无法安放,必须送、受分用不同的变压器箱,因此,也没有受端共用一个变压器箱的可能;所以,可以不考虑轨道电路的双送和双受的设置。但是,本设计也不考虑完全送受间隔的配置方式,同时能满足多受区段的送电端的设置位置。

-21-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在非电化区段受电端应设于距信号楼近的一端。这是因为在非电化区段,采用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供电端一侧电流小,使用电缆芯数少,又因采用干线供电方式送电,用2芯电缆可供几个区段,而受电端每个区段至少有两根芯线。显然把受电端至于近信号楼一端对节省电缆是有利的。

4.3 各种室外设备的布置

在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上,除应正确的配置极性交叉及布置好送、受电端外,还应根据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及勘测结果,合理的布置好信号机、转辙机、干线电缆径路、变压器箱及电缆盒等设备。

布置室外设备时特别注意,警冲标和道岔岔尖之间不能放任何设备,因为这是由限界决定的;正线之间除了必须放的信号机之外不放其他任何设备,因为正线有高速列车通过,这对设备的施工和维修有很大影响;牵出线上的设备设置尽量有利于调度员上、下车的特殊工作要求。

4.4 扼流变压器的设置原则

交流电化区段的轨道电路,一方面要流通轨道电路电流,还要沟通牵引回流。设置扼流变压器和25HZ相敏轨道电路能很好的防止牵引电流对轨道电路的影响。

(1) 正线是牵引电流的回归通道,应满足牵引电流沿两个方向均能畅通无阻的回归牵引变电所的要求。因此,正线上的道岔区段、无岔区段以及股道的轨道电路在正线上的分割绝缘两侧均需设置扼流变压器。

(2) 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送、受电端均需设置扼流变压器。

(3) 为了构成双线区段两正线间牵引电流通路,在双线区段进站信号机处,将两正线扼流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图册03图中下行咽喉进站信号机处的跨越两正线线路的细实线,表示了两扼流变压器中性点相连,从而确保了牵引回流的畅通。

-22-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制台盘面布置图

控制台主要供车站值班人员用来控制和监督道岔、信号机等对象,并能表示出有关设备的位置和状态的集中设备。就其结构来说,可以分为面板式控制台和单元控制台两大类型。电气集中车站采用单元控制台,即用各种标准单元块拼装成的控制台。根据信号平面布置图选取合理的控制台单元类型来拼画成控制台盘面图,在设计时应使控制台便于和维修,尽可能的缩小盘面尺寸并兼顾盘面整齐美观。

5.1控制台类型

目前我国常用的控制台单元类型有以下两种:

(1) TD1型—由沈阳信号厂生产,标准单元为长方形,外形尺寸为42×36mm。 (2) TD5型—由西安信号厂生产,标准单元为长方形,外形尺寸为32×42mm。 控制台的类型有:1C型、1D型、2A1C型、2A1D型、2A1B1C型、2B1D型、3B1C型、2B2C型,也可以按设计和用户要求生产其它类型。根据结构,又将这些类型分为整体结构和拼装结构。控制台的标准单元类型有40多种,由于单元控制台的结构通性,它可灵活的组成任何站场图形,标准单元块可在工厂大量预制,根据设计图纸,正确选用各种标准单元就能灵活地组成任何站场的模拟图形,有利于缩短设计与施工周期。

TD5型控制台可分为A、B、C、D、CX和DX六种分段类型,根据站场中各信号设备数量,本站采用ACA型,竖向单元数采用20个,如图册04图所示;各种参数见表5.1。

表5.1 TD5型控制台部分分段类型和参数

分段 单元数

分段外型尺寸(mm)

盘面垂直 高度(mm)

类型 横向 竖向 长 宽 高

15 1280 480

A 10 20 468 400 1532 732 25 1690 892 15 1280 480 C 30 20 1730 400 1532 732 25 1690 892

-23-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2设计步骤

5.2.1设模拟站场上下行咽喉的布置

设计控制台盘面布置图的依据是信号平面布置图。我们知道,设计信号平面布置图时,统一规定把下行咽喉画在图纸的左侧,而不管信号楼的位置在平面图的上部还是下部。显然,根据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控制台盘面图时,就与信号楼的位置有关。比如,信号平面布置图上信号楼的位置在站场线路的下方,且规定值班员平时面对站场进行操作,即控制台在值班员与实际站场之间 (图中“—”表示控制台,“?”代表操作员坐席) ,则控制台盘面图上下行咽喉的方向与信号平面布置图一致;反之,如果信号楼的位置在线路的上方,为满足上述要求,设计控制台盘面图时应把信号平面设计图倒转180度,即倒过来看平面布置图。本站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即信号楼在线路上方的情况。绘制图时,线路和道岔等的布置与平面布置图只要对应即,不必考虑坐标及相对位置(这一点与信号平面布置图和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不同)。按钮和表示灯的设置等要考虑便于操作和施工为了便于操作,单元由于折角处空间小,方位不正,不应排列带有按钮及复示器(光管除外)的单元,否则,既不便于施工也不便于操作;盘面最左端和最右端,也不应排列带有按钮及复示器的单元,如图册04图中第10纵行未设置按钮单元。 5.2.2盘面布局及分段类型的选择

根据信号平面图,估算出所需要的行数、总数,画出单元格。若车站规模较小,单元控制台的尺寸偏小,这样可采用直板型;若车站规模大,单元控制台横向尺寸大,这样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观看盘面,就需要把两边做成折角,将控制台分成三段。面对控制台盘面,从右向左依次是K1、K2、K3段。折角一般应该为120°,设计时,两边的折角以及K1与K3段的长度相等,即对称于控制台中心线。如图5.1所示。

K3ACK3A120120K1

图5.1 控制台折角示意图

本设计中,由于站场较大,分为三段,从左到右依次是K1、K2、K3段。K1和K3选用长度分段规格为A型的单元块,横向单元全为20块,K2选用长度分段规格为 C型的单元块,横向单元共为30块。为了便于操作,盘面的下部留一行空位,不排列带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29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