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难点

更新时间:2023-05-07 22: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钢筋混凝土施工时这样控制,几乎不会产生结构裂缝

筑龙造价施工1周前

砌体工程

2.1定位放线

工序基本要求:

由项目专业测量员从每户放线孔引出两条纵横轴线,以此线为基准线,后续房间方正、墙身定位、抹灰定点、墙身厚度都可以此线为依据,然后移交劳务,劳务需放出户内

十字线、墙体定位线、墙体控制线、建筑1m线、门窗洞口定位线。弹线完成后引依

据边线找出胀模等影响砌筑的建构面,提前进行打凿或修补。

常见质量通病

墙身线偏差、多重线、未弹墙身控制线

原因:

1)基层浮灰、石子未清理,墨斗线碰到石子导致双线或线不明显;

2)对作业班组交底不到位或未严格要求,未弹射墙身控制线。

影响:

1)墙身定位线偏位将导致砌筑墙体偏位;

2)双线或多重线增大定位误差;

3 )砌筑完成后将掩埋墙身定位线,无控制线墙身及房间方正难以控制。

防治措施:

1)弹线前应先将基层清理干净,不得有石子和浮灰;

2)对班组进行交底,要求弹出户内十字线、墙身定位线、墙身控制线、门窗定位线、建筑一米线;

3)墙身定位线应引测到剪力墙或柱上,内墙应在定位线两侧弹出双控线;

4)相邻的房间边线应进行校核,如能闭合则表示无误。

多条线重叠,模糊

墙身线未引测到剪力墙上

2.2植筋

依据排砖图及皮数杆,按规范要求设置墙体拉结筋。

拉结筋施工质量要求:

1、钻孔位置准确;

2、钢筋植入前钻孔清理干净;

3、钢筋应采用$ 6 I级圆钢,拉接筋间距50cm ;

4、钢筋植入结构深度为钢筋的10d,伸入砌体不少于1/5墙体长度且不少于末端设

700mm 置90 °弯钩。

待植筋技术间歇要求时间(植筋胶抗拉拔强度满足要求)达到后,报监理验收并进行拉拔试验。

常见质量通病

钻孔偏位、植筋不牢、钢筋漏植

原因

1 )钻孔深度不足;

2)钻孔后未清理孔内灰尘;

3)植筋胶不符合要求;

4)交底与监控不到位,部分较窄墙体植筋少。

影响

1)钻孔偏位,钢筋未在灰缝内伸直,钢筋与砌体连接力降低;

2)钢筋不在灰缝内,灰缝大小与水平难以控制;

3)钢筋植入混凝土中不牢固,砌体墙体稳定性差。

防治措施

1)依据排砖图及皮数杆,按规范要求设置墙体拉结筋位置;

2)钢筋植入前钻孔清理干净;

3)钢筋应采用$ 6 I级圆钢,拉接筋设置在水平灰缝内,依据现场使用砌块模数及

灰缝大小合理设置间距,间距不大于50cm,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4)钢筋植入结构深度为钢筋的10d,伸入砌体不少于1/5墙体长度且不少于700mm 末端设置90 °弯钩。

5)进行拉拔试验前普查植筋牢固性,

存在直接可拉出的钢筋应重新清理钻孔并直径。

2.3导墙与打底砖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底部应采用实心砌块打底,用于防潮防撞。对有抗渗要求部位的墙体底部必须

设置砼导墙,包括但不限于卫生间、有挑板的外墙、露台、空调板根部及烟道周边。

施工要求:

1、打底砖灰缝砂浆要密实、勾缝,高度宜为150mm ;

2、导墙浇筑前与结构连接面需凿毛;

3、导墙浇筑密实,振捣到位,色泽一致;

4、导墙同墙厚,高度不低于20cm ;

5、卫生间穿墙水管不得从导墙中穿过,应从导墙上部的砌体中穿过。

常见质量通病

打底砖灰缝不饱满,且未勾缝,对后期抹灰可能产生空鼓、裂缝

导墙浇筑不密实、夹杂,与柱连接处未凿毛,存在渗漏隐患

原因

1 )基层清理不到位,与主体结构连接面未凿毛;

2)反坎浇筑未振捣。

影响

1)卫生间、外飘板等部位存在渗水隐患;

2)抹灰可能出现空鼓、裂缝问题。

防治措施

1 )反坎与结构所有连接面需凿毛,浇筑前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密实,色泽一致,导墙同墙厚,高度不低于

20cm ;3)卫生间穿墙水管不得从导墙中穿过,应从导墙上部的砌体中穿过

2.4砌块加工与筛选

依据排砖图,所需要的非标准尺寸砌块必须进行砌块再加工并上墙使用,切忌不得混

砌(使用不同材质砌块)或平砌,砌块加工应使用手工锯或专用机械切割,不得使用刀斧随意砍凿。

常见质量通病

缺棱掉角、平砌

原因

1)砌砖周转搬运次数多,搬运中不注意成品保护;

2)加工砌块使用刀斧随意砍凿;

3)排转不准,预留顶砖孔隙偏差,最上一排砌块采用平砌。

防治措施

1 )搬运材料采用集中卸运,搬运中注意成品保护,堆码要求下垫上盖;

2)砌块加工应使用手工锯或专用机械切割,不得使用刀斧随意砍凿;

3)施工前应绘制排转图,现场排转过程中立皮数杆,并合理预留顶砖孔隙。

2.5浇水湿润

湿水要求:砌块上墙前应进行洒水一至两遍,保证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30% (表面湿水深度8-10mm )。

2.6砌块与预制构件上墙

1)根据皮数杆先盘角,采用靠尺调整好垂直度,然后上下左右拉通垂直线与水平线砌筑,控制墙体垂直与平整,做到灰缝横平竖直、上下贯通。

2 )铺砂浆,每次铺砂浆长度不得大于750mm ,施工温度超过30 C时不大于500mm

3 )砂浆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灰缝缝应控

制在15mm 宽,3-5mm 深,待砂浆达到终凝强度后清扫墙面;

4)砌块搭接长度宜为300mm ,不得小于砌块长度三分之一。

5 )每砌筑约3-4皮砖高后及时使用勾缝器(圆钢或PVC管)进行原浆勾缝处理。灰

缝要求必须上下左右贯通平滑。

6)每天砌筑不得超过 1.8米,阴雨天不得超过 1.2米,不同材质砌块不得混砌;

5)门窗洞口两边须设置混凝土预制块(门窗固定点对应位置处)。固定块宽度同墙

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长度不小于200mm ,最上部(或最下部)的固定块中心距

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50?250mm ,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600mm ,且均匀分布。门洞每边不少于3块,窗洞每边不少于2块。

6 )有转角或丁字的墙须同时砌筑并设置拉结筋,拉结筋伸入墙内不小于500mm :竖向间距不小于500mm ,末端设置90 °弯钩。

7)强弱电箱洞口采取排转预留或砼框架预埋,避免后期打凿墙体,影响墙体稳定性与观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f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