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地区2012

更新时间:2023-09-16 18:45: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省金华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3分,卷面书写分包括整张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这一(shùn ) 间“莫言”这个名字让全世界人民知(xiǎo) ,借此次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作家阿来认为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的思想,而在这一思想环境中,人文精神逐年萎缩。希望大家能用客观眼光看待文理,正视中国本土作家在文学(chuàng) 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并呼(yù) 媒体和公众改变对大陆本土文学的轻视态度。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挑逗(tiǎo) .B隐秘(bì) .

栖息(xī) .

屡次(lǚ ) .

藐小(miǎo) .

凹凸(āo) .

嶙峋(xún) 虾蟆( xiā) ..

D一霎间(shà) 迸溅(bèng) 鹤唳 (lì) ...3.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 ...

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山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它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D、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来源:Zxxk.Com]C 凝成(nínɡ) .

4.背诵默写。(8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4)诗是有形的,那是“ ,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轻烟淡月,那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花态草情。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现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 , 。 (6) 雨势并不减退, 。 5.综合性学习。(6分)

2012年12月27日下午,苏溪镇中将开展以“魅力青春“为主题的七年级元旦文艺演出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如果你来策划你们班级参演节目,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2分) 示例:编演课本剧。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练舞蹈是本次活动的项目之一。为了指导同学们编练舞蹈,班主任派你去邀请一位音乐老师来班级指导。见到音乐老师时,你会对她说:(2分)

“音乐老师:

1

。”

(3)在文艺晚会上有一个节目是让同学们为2013新年献对联,下面是主持人出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2分) 上联:热热闹闹办晚会

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来源学§科§网] (一)课内语段(11分)

(一)阅读《羚羊木雕》节选片段,完成第6——9题。

[来源:Z+xx+k.Com]①“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②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

③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④“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⑤“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⑥“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⑦“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⑧“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⑨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

⑩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6.选文围绕了“羚羊木雕”这件工艺品的得失展开记叙,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我”以 为重的纯洁心灵;另一方面是父母以 为重的复杂心理,用一个四字短语 可概括父母的行为。(3分) 7.第⑩段中的 加点的“这样”指什么?(2分)

8.文中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 和 的描写方法,表达了我 的心情。(3分)

[来源:学科网ZXXK]9.假如你就是《羚羊木雕》中的“我”,为了让父母真正理解“我”,请你尝试给父母写一段话,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和愿望。(3分)

2

(二)课外阅读(13分)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1)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2)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3)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4)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5)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6)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7)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8)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9)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10)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11)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12)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13)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0.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李想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父母刚离家时,伤心难过——父母离家五年, ——父母因车祸受伤, ——父母留在家以后,开心快乐 11.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结合上下文,品味“晃”和“昂”的表达效果。)

3

(2)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为什么李想将“娘”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12.仔细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3分)

13.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在外地打工或做生意常年不在身边,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的儿童,文中的他就是一位留守儿童。

如果你们班级也有留守儿童,你会对他们说什么话来表达关爱鼓励之情呢?并说说你会怎样帮助他们。(4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

(一)课内阅读(6分)

14.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又留蚊于素帐中( ) ②鞭数十( ) ..③由,诲女知之乎( ) ④唯危楼一座( ) ..⑤与儿女讲论文义 ( ) ⑥陈太丘与友期行( ) ...

(二)课外阅读(10分)

阅读《鲁人徙越》一文,回答问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④。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屦(jù):古时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②缟(gǎo):白绢。③跣(xiǎn):赤脚。④被发:披散头发。“被”通“披”。 15.解释下列带点词语(4分)

鲁人身善织屦( ) 而欲徙于越( ) ..或谓之曰( ) 缟为冠之也(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

17.有人断定鲁人“必穷”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四、作文。(共40分)

18.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将题目写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政 (2)贴近生活,言之有物;(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完美地 (4)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 (2分)瞬 晓 创 吁 2. (2分)D 3. (2分)B

4. (8分)(1)归雁洛阳边。(2)问渠那得清如许?(3)则是无礼。(4)烟笼寒水月笼沙 浅草才能没马蹄(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6)红莲却不摇动了 5.(1)(2分)排练小品 编练舞蹈 排练相声 练习独唱节目或合唱节目 排练诗歌朗诵等。(任选两个)

(2)(2分)语言要得体有礼貌1分,提到邀请内容1分。

(3)(2分)欢欢喜喜迎新年(符合对联要求和紧扣内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11分

6. (3分)友谊 价格 重财轻义

7. (2分)把送给别人的礼物又去要回来。

8. (3分)语言和动作或神态描写,表达了“我”对妈妈让我去要回送给培养礼物的强烈反对和内心的难过。

9. (3分)爸爸妈妈,也许在你们大人眼里友谊是有价的,但是我真的很珍惜和万芳的友谊,我不想失去这位好朋友,我想把最好的礼物送给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我才会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的,请你们理解我好吗?

(二)13分

10.(2分)忧郁漠然(孤单悲伤);无动于衷(每空2分,意对即可)

11.(4分)(1)(2分)“晃\和“昂”形象地写出了李想强忍泪水、绝不低头的情景(2分,“晃”“昂”两字分别回答,意对也可);表现了他的倔强和坚强(故作坚强)(1分)。 (2)(2分)父母回来后,李想得到了父母的关爱(2分),特别开心和自豪(1分),所以他将“娘”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12.(3分)示例:多么冷漠的孩子啊,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真是失致啊!一个如此需要关心的孩子,我竟一直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李想的表现1分,老师的自责2分) 13.(4分)关爱话语:略。

做法:为留守儿童过生日;给留守儿童送礼物等;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玩。 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 14.①又留蚊于素帐中( 白色 ) ②鞭数十( 鞭打 ) ..

③由,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 ④唯危楼一座( 高 ) ..⑤与儿女讲论文义 ( 家中的子侄辈 ) ⑥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 ...15. 鲁人身善织屦( 善于,擅长 ) 而欲徙于越( 搬迁 ) .. 或谓之曰( 有的人 ) 缟为冠之也( 帽子 ) ..

16. (1)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2)凭借你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17. 做鞋是为了给人穿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光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着头发。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妻子擅长编织帽子,于是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做鞋是为了给人穿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光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四、作文。(共40分)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x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