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概试卷A评分标准

更新时间:2024-05-16 22: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文系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文学概论期末试卷A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文学

2、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艾布拉姆斯

4、文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 5、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6、游戏发生说、劳动发生说 7、综合、突出、简化 8、艺术概括 9、发生、构思、物化 10、恩格斯

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5分)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A 3、A 4、A 5、A 6、C 7、A 8、B 9、C 10、A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研究文学活动的(2分)一般规律的(2 分)学科(1分).或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2分)以及相关的科

学方法(2分)为研究对象(1分)。

2、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2分)通过语言而进行沟通(2分)的具体

行为或活动(1分),或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2分)在特定的语境中(2分)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1分)。

3、艺术发现:作家依据自己的理想、审美原则(2分),从所观察的事物

中(2分)发掘出的一种独特的感知(1分)。

4、综合: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2分),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

揉和成一个新的有机的艺术形象(2分)的过程(1分)。

5、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2分)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

域(2分),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1分)。

五、解释下列话语的含义(10分)

1、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分指广义的文化过程(2分。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指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3分)

2、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马克思

指动物只是“按照”规律来活动,动物的生产只能按所属的种的尺度去建造。凭借的是遗传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2分)

而人是“懂得按照”规律来活动的,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的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凭借的感觉既有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具有理性的内容。人的生产是全面的。(3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分)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2分)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2分)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的形式(2分) 个人理解论述7分

2、简要论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中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

从目的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着某种功利意图。(3分) 作家创作,读者阅读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3分)

但是,文学的无功利性“背后”又总是存在着某种功利。文学直接的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却隐伏着某种功利性。文学是“无用之用”。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3分) 个人理解论述6分

说明:本题系论述题,原则上按答题要点给分,也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论述酌情给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q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