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基础扬琴》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5-07 01: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器乐基础扬琴》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器乐基础扬琴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

授课时间:-周授课地点:师范学院艺术楼

任课教师姓名:谭敏职称:讲师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周一,周三,周四教案楼,

二、课程简介

扬琴,又名蝴蝶琴,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属弹拨类。低音区发音雄厚而深沉;中音区纯净而透明;高音区清脆明亮。正因其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学(师范)或(表演)专业一至二年级的专业限选课,通过课程的教案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所学乐器(扬琴)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演奏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其主修项目的基础上交叉性新掌握一门器乐演奏与教案能力。并达到与规定学制要求的相应程度,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以适应普通中、小学教育及社会工作的不同需求。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扬琴演奏技巧基础,培养学生热爱扬琴艺术的情趣,提高其对扬琴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通过学习一定数量的初级练习曲和较简单乐曲,使其具备初级扬琴演奏艺术水平。本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发展一专多能,开阔学生音乐艺术视野,加强了民族文化推广,使学生在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和表演中更适应实际教案与艺术实践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步:了解

、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正确规范的坐姿,手型。

、学习弹奏方法,了解和基本掌握扬琴弹奏中的各种技能(“左竹法”和“右竹

法”两种。)。

第二步:理解

、训练各个手指的生理机能,音的把握性(单音、双音、轮音、弹轮、分解和弦等)。

、音乐层次感。

、音乐的内心节奏感。

第三步:掌握

课堂将采用小组课的形式,详细指导学生在识谱、节奏、技法、以及音色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和学习新技法,细腻的、正确的完成音乐作品。

1 / 4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熟悉扬琴的基本知识,正确掌握演奏基本姿势。在熟悉基础技法的同时,学习和理解乐曲的内涵和表现力,适当加强小组齐奏能力。本学期要完成:练习曲首、乐曲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在认识和了解所学扬琴乐器的基本常识同时,能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情感与价值观.从而激发对本民族文化更积极的学习求知心态,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基本达到本乐器中小型乐曲的演奏要求。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各门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学生通过在本课程中的学习能够有效的丰富其自身的音乐素质,同时对理论课程《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学习。为后学年器乐提高课打下较好基础。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扬琴演奏基础教程》李玲玲编著安徽文艺出版社版

《扬琴演奏曲集》李玲玲编著安徽文艺出版社版

《中国扬琴基本曲集》刘月宁编学苑音像出版社版(配书)

《黄河扬琴练习曲首》(上中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版

《中国扬琴考级音阶与练习曲》成海华编上海音乐出版社版

六、课程进度表

2 / 4

本课程以小组课方式授课。同时以个别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互相观摩来取长补短、加强竞争,激发学生间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老师采用示范、启发、鼓励等教案手段,使学生更进一步达到对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从而准确的演奏。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扬琴学习最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而掌握正确的各种弹奏方法。大部分时间要靠学生在课外练习,以完成老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在练习过程中慢慢领悟、理解、吸收并逐渐的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

扬琴演奏艺术》刘达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版

、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掌握本课程内容,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所要花费的最少时间为每天至小时。、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3 / 4

教案重点:筝的多种技巧在音乐中的运用。

教案难点:音乐与技巧的有机结合,音乐风格及音色的把握和处理。

考试要求:考试应体现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能够明显的反映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效果。考试:采用学生现场演奏,内容有基本功练习曲、乐曲各一首,考试采用百分制:

、学生参与教案评价要求。

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前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案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院(系)教案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案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案委员会主任签名:李玉悌日期:年月日

4 /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8h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