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1

更新时间:2023-12-21 12: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计算

涉及的单元: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直接写得数: (1)乘法口算:

1、两位数×一位数的进位口算:18×3=54(建议:先乘十位,1×3=3,接着算3×8=24,把十位算得的3加进位的2,写积的十位5,再写积的个位4,算完并写完)

2、整百数×整十数的口算:400×20=8000(建议:数零法——先算数,算4×2=8;再数零——数出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零;再写零——在8的末尾写3个零) (2)除法口算:

1、两位数÷一位数的口算:96÷6=16(建议:从高位除起,9÷6商1在十位,余3个十,与个位的6合为36,用36÷6得6,写在个位上,算完并写完) 2、三位数÷两位数的口算:540÷60=9(建议:消零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零,先把被除数和除数消掉相等个数的零,再计算,54÷6=9。) 二、竖式计算:

(1)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方法:从低到高逐位算积, 从上到下对位加积 (2)多位数除以多位数计算方法:从高到低逐位算商, 从上到下对位减积 (算除法要运用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试商的方法:

两位数除数的个位是1、2、3的看成比它小的相邻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如:21、22、23看成20。)

两位数除数的个位是7、8、9的看成比它大的相邻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如:27、28、29看成30。)

两位数除数的个位是4、5、6的看成个位是5的两位数进行试商。 (如:24、25、26看成25。)

(注意:1、竖式计算中上下必须对齐数位。

试商的本领是由乘法水平决定的,试商时要既要看除数的十位也要看个位,才能方便试商。)

23×18+82×23 =23×(18+82) =23×100 =2300

三、脱式计算: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括号。 注意:a×b+a×c=a×(b+c) a ÷b÷c= a ÷(b×c)

(连除几个数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第二部分:概念

涉及的单元: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六单元统计 一、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表

千 百 十 数? 亿 亿 亿 位 位 位 位 数? 级 计数? 单位 (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所有计数单位的末尾都没有“位”字,而数位都有。)

2.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读数的方法:①画分级线②亿级按个级读末尾加亿,万级按个级读末尾加万③每级末尾的数都不读,中间连续的零只读一个(注意:用汉字写出。) 4.写数的方法:①从高级高位写起,每级末尾画分级线②数位上没读的数添0补位(注意:用数字写出。)

5.比较数大小的方法:①位数多则大②位数同,从最高位起,逐位比较 6.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先写出万级的数,末尾加万,个级省略 先写出亿级的数末尾加亿,万级和个级省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①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看千位四舍五入,写出万级,末尾加万,个级省略。

亿 亿 亿 千 百 十 亿 万 万 万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位 位 位 位 亿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②以亿为单位求近似数,看千万位四舍五入,写出亿级,末尾加亿,万级和个级省略。

8.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二、乘除法:

1. 积随因数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三、平行与相交

1. 线段、射线、直线: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端点数 长度 有限。 无限,向一端无限延长 无限,向两端无限延长 线段 2 射线 1 直线 0 2. 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互相平行。

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注意: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一定相交,两条直线相交不一定互相垂直。

3.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工具:直尺和三角尺):一对齐(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对齐)二靠齐(直尺与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靠齐)三平移(平移三角尺,至直线外一点)四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线)

4. 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工具:直尺和三角尺):1对齐(直尺与直线对齐)2靠齐(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尺靠齐)3平移(平移三角尺,至直线外一点)4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线,并在垂足附近加上直角符号) 5.两点间线段的距离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和倍数:2×6﹦12,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利用乘法算式,一对一对的找。

3.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乘从1开始的所有的自然数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通常写出5个积,然后加??) 五、统计

1.统计的内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条形统计图直观反映数据,便于数据的比较。

第三部分:应用题

涉及的单元: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六单元统计

1.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抓关键、找关系、巧列式、精计算、答完整 2.乘除法的几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工效×工时=工量 工量÷工时=工效 工量÷工效=工时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3.估算:除法估算要能够除尽,要易算。 4.列式的基本方法:已知部分求全部用加法。

比多比少用减法。已知全部和其中一个部分,求另一个部分用减法。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几里面包含了多少个几,几是几的多少倍用除法。 5.画条形统计图:看横轴找“条形”的位置,看纵轴找“条形”的高度,用斜线表示阴影,并在“条形”的顶端标出数据。分析数据要合情合理。

1.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抓关键、找关系、巧列式、精计算、答完整 2.乘除法的几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工效×工时=工量 工量÷工时=工效 工量÷工效=工时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3.估算:除法估算要能够除尽,要易算。 4.列式的基本方法:已知部分求全部用加法。

比多比少用减法。已知全部和其中一个部分,求另一个部分用减法。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几里面包含了多少个几,几是几的多少倍用除法。 5.画条形统计图:看横轴找“条形”的位置,看纵轴找“条形”的高度,用斜线表示阴影,并在“条形”的顶端标出数据。分析数据要合情合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98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