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进、激励优秀人才管理办法

更新时间:2023-12-01 19: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引进、激励优秀人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定制本办法。

第二条 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 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 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 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一条 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返聘 6、人才特聘

(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提前,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二条 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简历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次,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已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第三条 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部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年度经营状况,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最终人才需求计划,晶研究决定后,确定是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3、成立以人力资源部牵头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章 人才引进的激励与培养

第一条 对被引进人员激励与培养

1、公司加大对引进人才的培训力度与投入,通过对引入人才专项培训来提升系统人员整体专业技能。

2、引进人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派遣劳动合同的,可参加公司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表现优秀的,可优先解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对表现优秀的引进人才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并与员工共同搭建职业生涯规划。

4、对引进执业持证类人员,公司为其办理年度继续教育及各类注册事宜。

第四章 人才引进的管理与考核

第一条 人才引进的管理

1、公司将人才引进及培养目标及计划细分至各部门人才培训计划,并签订《人才培养与开发目标责任状》。

2、对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公司与引进人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参照公司《人力资源部标准化手册》之劳动关系管理作业指导“执行”;对不与公

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公司与引进人才签订《聘用协议》。

3、按照引进人才目标管理要求,与引进人才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等相关文书。

4、对执业持证类人员,引进人员有义务也有职责参加并通过执业证书的年度继续教育,并在办理各类注册过程中提供所需个人各项材料。

5、引进人才如签约期未满而提出要求终止协议(含调离、辞职、自动离职和解聘等),应按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书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条 人才引进的考核

1、按照规定,对引进人才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内不合格的,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引进人才的考核,考核以岗位责任书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兑现的依据。

3、经考核未通过的或较差的,经公司研究决定后应予以淘汰或转岗。 4、对合同期满的,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应及时办理终止或续订合同手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b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