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进度表及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05 11: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科学三年级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学期的科学学习, 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材料”、“声”、“光”、“电”、“磁”。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至两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

抽象和概括。

4、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4、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2

2013年上半年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时间 3.04-3.08 3.11-3.15 3.18-3.22 3.25-3.29 4.01-4.05 4.08-4.12 4.15-4.19 4.22-4.26 4.29-5.03 5.06-5.10 5.13-5.17 5.20-5.24 5.27-5.31 6.03-6.07 6.10-6.14 6.17-6.21 6.24-6.28 7.01-7.05 7.08-7.12 教学进度 1、身边的材料 2、塑料 3、倾听声音 4、物体传声 5、自制小乐器 6、声音与生活 7、光的传播 8、透明与不透明 9、镜子 10、七色光 11、电在我家中 期中复习与质量检测 12、让灯亮起来 13、导体与绝缘体 14、磁铁的力量 15、制作小磁针16、磁的应用 17、传递信息 18、通信的发展 19、畅想通信 复习 复习 期末质量检测 完成情况

3

. 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

常见材料单元是本册书的引入单元。本单元以常见材料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利用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认识常见物体是由一些材料制成的,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材料,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了解材料加工的过程,激发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材料,而一些材料的利用也会给环境带来影响,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天然材料的基础上,制造了许多新材料,人造材料有许多天然材料所无法代替的性能和优点。

1、身边的材料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判断物体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并且还进行分类。 2、认识某些材料的用途和性质。 3、能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4、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材料的分类、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区分、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A、教师谈话: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B、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 C、教师:提出今天的研究问题--------认识身边的材料,板书:身边的材料。 二、新授:

1、知道物品由哪些材料做成。

A、教师出示一种物体,学生说出它的制成材料或由学生拿来的各种物品说出它的制成材料。

例:汽水灌---金属铝;字典----纸;鞋箱----木头;公仔娃娃---布和棉花; 小刀---金属铁;报纸---纸; 陶瓷----泥土;钥匙----金属铁、铝或铜; 房子----铁、木、泥土、石头、沙子等;杯子---塑料或金属…… B、请学生把学生带来的所有物品进行分类: 木头物体、塑料物体、金属物体、纸的物体等

C、请学生讨论:还有哪些物体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D、检查:下列物品有几种材料制成的?

1、饭桌、2、保温杯、3、铅笔、4、手电筒、5、衣架、6、沙发…… 2、认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A、什么是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或形成的材料。

人造材料:把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变成人们所需要的材料。 B、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石油、 木头、棉花、沙子 人造材料:塑料、凳子、衣服、砖头

C、了解人造玻璃这种人造材料的制成过程 3、寻找教室里物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学生自由活动,并汇报结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材料最多。

4

三、布置作业:

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材料调查记录表 用品 勺 碗 被褥

材料

用品

材料

板书设计: 身边的材料

天然材料:石油、木头、棉花、沙子 人造材料:塑料、凳子、布、 砖 课后反思:

2、塑料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人造材料---塑料。

2、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在作用上对比。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比较上 教学课时: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认识塑料这种人造材料

1、讲解并提出问题: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

2、学生思考后回答:桶、杯、汽车、电视、录音机、笔、水管等。

3、讲解:塑料的用途可真多呀!可以说塑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那么塑料与普通的天然材料作用上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4、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二、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1、先预测:变软 ( ) 变硬 ( ) 不变化 ( )

2、实验:用热水分别倒入塑料杯和矿泉水瓶内,观察有什么变化? 注意:小心别让热水烫着!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y8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