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温雷雨季节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4-01-23 22: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市各县(区)分公司: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和汛期的到来,雷电、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趋向频繁,季节性不安全因素增多,容易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为切实做好高温雷雨季节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和通信网络安全畅通,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高温雷雨季节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夏季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暴雨、洪水、泥石流、雷电、高温、大风等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研究部署高温雷雨季节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订防范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监督检查,确保高温雷雨季节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积极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二、针对高温雷雨季节气候特点,提前部署防范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隐患整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一)针对因气温升高造成线路垂度增大,使线路高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单位要开展线路巡视排查工作,发现一起整治整改一起。

(二)针对雷电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要切实做好防雷接地的检测工作,对检测不合格的局站和重要光电缆线路要

尽快完成整改,以保证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

(三)针对暴雨、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做好通信机楼、线路等重点要害部位的监测监控和监督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1.全面检查通信机楼是否存在渗漏、水淹、坍塌隐患。对地处低洼处、河道旁和排洪、泄洪沟渠及塌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段的通信机楼要进行重点检查,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通信机楼安全。

2.做好通信线路的日常维护和巡检巡查工作。在塌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段,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高通信线路的抗灾能力,变被动抢修为主动防范。重点对长途直埋光缆过桥、过河沟和历年来被洪水冲浸的地段进行检查整治,发现存在危险因素的地段,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固或迁改。同时加强杆线腐蚀、三线交越、杆基松动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严防倒杆、断线、强电入侵等事故的发生。

(四)针对雷雨和强降雨的影响,做好应急供电安全保障工作。

1.针对发电、供配、电池室等普遍处于通信楼一层的特点,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抗御洪水等自然灾害能力。

2.加强自有供电线路设施巡视巡检工作,预防雨水冲刷后倒杆、地埋电缆裸露等引发供电中断、安全事故等。

3.加强电源设备设施维护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开在强雷电期间操作发电,在频繁发生雷电时不要强行起动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机除外)及强行接电、接保险等操作。

4.切实加强移动式发电机的安全操作及管理工作。各单位要立即对移动式发电机维护和操作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操作知识培训,使用移动式发电机供电时,必须安排专人看管。严禁在通风不畅的环境中使用油机,严禁将油机废气排放口和散热通风口对着易燃易爆物,严禁将油机直接暴露在雨水中,严禁在油机运行状态下加油,加油时要远离明火、禁止吸烟。

5.针对气温升高易造成汽油挥发、泄漏和爆燃,要加强对汽油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落实防爆、防雷电、防泄漏措施。

(五)针对暴雨、雷电、高温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加强生产作业安全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1.针对高温气候中暑和中毒事故多发,各单位做好高温情况下的防暑降温工作,为室外作业人员适当配备降温防暑保护用品和药品。从事通信地下管道维修作业、地下施工等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测,对作业场所采取通风排气、空气置换等安全措施,防范窒息、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2.针对高温气候导致一线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

急躁、疲劳等,容易出现违章作业现象而引发事故,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要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减少高温时段作业。要切实加强对现场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管,对员工遵守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在大风、强降雨、雷电期间停止施工维护作业,确保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

3.针对强降雨、高温气候机动车驾乘人员易疲劳、路面湿滑、视线模糊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要加强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性开展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严禁疲劳驾驶、违章驾驶、冒险驾驶行为,防范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各单位职工食堂应特别注意加强对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

(七)大风、暴雨气候易引起无线基站铁塔、桅杆和户外大型广告牌(电子显示屏)、临时搭建物及房屋外墙附挂空调室外机、装饰装修物等坍塌、坠落等,要加强巡视巡查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各构件完整、牢固,预防坍塌、坠落等引发安全事故。对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供电线路设施进行检查检修,确保安全。

三、加强汛期值班和应急抢险保障工作

(一)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通信值班制度,若出现汛情或重大突发事故时,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并及时开展应

急救援和抢险救灾工作。在进行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时,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要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预防二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强化防汛、抗灾意识,针对雷雨季节和汛期灾害可能造成的通信事故或安全事故,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对应急抢险和抗灾物资进行清理和补充,对应急通信保障各种器材、车辆和物资进行检查检修,提前做好物资器材和备品备件的准备工作。各类物资器材要集中存放,便于及时调拨使用。

四、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工作。

对员工开展洪涝、塌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逃生自救知识的教育培训,加强线路安装维护、移动式油机操作、机动车辆驾驶、设备安装维护、MDF架维护值守等重要岗位员工的针对性培训和日常监管工作,提高防灾、抗灾、防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督促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落实事故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e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