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灌溉孩子的心灵

更新时间:2024-01-21 15: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用爱灌溉孩子的心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对于现在快节奏的社会,真正爱读书的人少之又少,很久之前我就爱上了读电子书,于是入手了一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从电脑网页找到自己爱看的书然后推送到kindle里,直接看。读了不少名人的书,感觉很多都学不来,只能从中感悟生活的人生哲理,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早段时间,有幸得到领导推荐的《美丽的教育》(孙蒲远)这本书,于是在阅读器上直接阅读了,读完以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孙老师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心,也从中了解到了她和学生的相处之道。

说到班主任工作,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仅仅一月有余,要是问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杂、乱、烦!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清点一天的工作,却觉得一无所获:班上有几个孩子太调皮,不断在制造“新鲜事”,管都管不住,怎么办?有些孩子太懒,作业不认真、字迹马虎,默写都默不及格,怎么办??无数“头疼的事儿”把我的思维五花大绑,急得我喘不过气!既要抓教学,又要搞好班级管理,真是一团糟,难道仅仅靠一个“爱”字就可以解决了?——不是???是的!在这本书中,孙老师就用了她教学生涯中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来讲述我们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怎样让学生在老师的“惩罚”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对在集体中造成很坏的影响而又毫无顾忌的孩子必须给予严格的制止,甚至惩罚,这种制止或惩罚是直截了当,

态度是严肃的,要使学生认识到老师坚决反对这种行为。但不可以讽刺、挖苦,不可以侮辱孩子的人格。这样的严格要求同样是对学生的爱。有时孙老师的惩罚是有趣的,新鲜的。如自习课时有同学讲话,她就让学生来个表演什么的。孙老师把这种惩罚叫罚中有奖,效果远远超过简单的批评。孩子也从这样的“惩罚”中体会到老师的爱。 是的,每个孩子都会调皮,每个人都不完美,人与人之间需要爱,需要关心,不要用我们的尺子量他人的“长短”,每个人不同,所以需要包容和爱,这个世界才有更多的精彩。也许烦乱的工作蒙蔽了我的初衷,在繁杂的琐事耗费了心力之后,我哪里还有时间跟精力来好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呢?或许孩子太调皮,是因为我对他们关注力度不够?或许孩子作业不认真、字迹马虎,默写不及格是因为我课堂关键词句讲解没有到位、家庭作业布置不清晰吧?看完孙老师的书,我也做了深深的思考。

在我看来,孙老师之所以受到学生的爱戴,就是因为她对学生毫无保留的爱。教育,就如孙老师所做的,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学生,不管时空如何改变,无论过去,现在,将来,这爱永不过时,作为一位教师,只要爱心依旧,一切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要知道,教师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给学生情感上的滋润、行为上的激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教师不用爱来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就会慢慢认识到,教师和家长只是对自己说教,而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成长。也许有人会认为,孩子还小,他们懂什么呢,其实,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只有面对真正爱他的人,

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回头看看自己,问问自己,也许我没有孙老师那种伟大的境界,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每个学生,但是我由衷地敬佩她。也许我做不了专家,但至少我可以做一个有理想,有上进心,学生喜爱的教师。那让我们一起用爱灌溉每一个孩子稚嫩的心灵吧。

那么怎样去爱学生呢?我想,一千人有一千种看法,我的感悟最大的就是,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于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师生的距离。

爱学生,其次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师生之间是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的,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另外,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最后,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把每一名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子弟。在学生眼里,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凭个人爱好,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也许公正,就是孩子信赖老师的基础。

有人说,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养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所以老师的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老师的爱,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老师的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让我们用爱来灌溉孩子的心灵吧,让教育的阳光射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小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学会感恩,学会感动,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kr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