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津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

更新时间:2023-09-17 00:25: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背景材料中罗列了一些民众针对“城市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问题的不同意见及建议。请你指出禁放争议的焦点并分别说明两种主要意见的观点及其理由。

(观点明确,内容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 背景材料2谈到“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请结合背景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分析透彻;(2)观点明确;(3)条理清楚;(4)字数不超过300字。)

3. 背景材料5、6、7反映了我国烟花制造企业在“烟花遇冷”之后所面临的困境,假如你是某烟花之乡的领导干部,请拟出解决该问题的

建议。

((1)问题明确;(2)建议合理;(3)有针对性;(4)可操作性。(5)字数不超过400字。)

?

4. 背景材料中罗列了一些民众针对“城市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问题的不同意见及建议。请你指出禁放争议的焦点并分别说明两

种主要意见的观点及其理由。

(观点明确,内容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请根据下面的参考答案给出您对该题的自评分

第一题、背景材料中罗列了一些民众针对“城市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问题的不同意见及建议。请你指出禁放争议的焦点并分别说明两种主要意见的观点及其理由。(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赋分说明

要点如下:

浪费、污染环境、人口稠密、建筑林立、伤人、火灾、陈规陋习、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维系文化、民族认同、仪式、小概率、自发与渐变、尊重民意 阅卷人具体操作细则: 焦点5分;

两种主要意见明确3分

6个理由根据概括是否准确以及表述是否清晰等情况,酌情给1-2分; 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1-2分; 错别字3个字扣1分。 参考答案

1? 争议焦点:燃放烟花能否实现传承文化、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三者的平衡。

支持城市全面禁放的一方,理由是:1.浪费钱财,产生噪音、造成雾霾,污染环境;2.城市人口稠密、建筑林立,易发生伤人、火灾等事故;3.陈规陋习,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冲突;4.政府出台禁止公款购买、赠送等移风易俗的政策,禁止燃放。

认为应该有限禁放的一方,理由是:1.燃放烟花是传统习俗,是年的象征,维系文化和民族认同的仪式,要批判性继承;2.伤人、火灾等事故只是小概率事件;3.风俗转变应该自发与渐变,部分城市尊重民意,已经回到有限禁放,而非利用公权力、命令全面禁止。 2. 第二题、背景材料2谈到“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请结合背景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分析透彻;(2)观点明确;(3)条理清楚;(4)字数不超过300字。

赋分说明

对语句的解释3分,字面直接理解1分,拓展解释2分。对问题原因的分析,每点2分,根据采点的准确性和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酌情给1—2分,影响2分,提到措施给2分,逻辑层次清晰,视情况给1-2分。错别字3个字扣1分;超出50字以上扣1分。

该句话是指作为文化载体和传统文化积淀的节日和人一样都应该具有灵魂。节日的灵魂主要是指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诸如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文化载体的节日缺乏灵魂,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二是文化的“异化”和“物化”;三是民俗活动缺乏多样化,文化氛围淡化。 此种现象导致传统节日味道淡化,民俗文化进一步流失。

针对此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放鞭炮这种民俗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宣传教育,增强节日氛围,保住节日之魂,使人民认识到放鞭炮对于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性且要考虑到健康、安全和环境等要素,合理引导民众放鞭炮。 3. 请根据下面的参考答案给出您对该题的自评分

第三题、背景材料5、6、7反映了我国烟花制造企业在“烟花遇冷”之后所面临的困境,假如你是某烟花之乡的领导干部,请拟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25分)

要求:(1)问题明确;(2)建议合理;(3)有针对性;(4)可操作性。(5)字数不超过400字。

赋分说明

答题包括问题和建议两个部分。问题信息点为“审批、市场销量低、企业安全投入减少、民众选择渐趋理性”四个方面各2分。建议“企业转型、升级、法律法规、宣传消费环保型烟花”四个方面各4分。言之合理可酌情给1-4分,语言表达1分。错别字3个扣1分。 参考答案

问题:一是政府政策审批严格,准入门槛高;二是市场需求少导致销售量低;三是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减少安全生产投入违法违规生产“超标”产品;四是民众选择渐趋理性致使烟花爆竹制造业面临式微局面。

建议:一是企业加大高科技投入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生产环保型烟花爆竹;二是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型;三是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烟花爆竹生产的成分给予明确规定;四是通过报纸、电视、媒体等形式宣传环保型烟花的重要性,使民众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其理性消费。

守望,是每个人的责任

“爆竹声声辞旧岁”的自然更替与时光流转,“烟花朵朵迎新年”的快乐恬静与亲情团聚,使“春节”这个民俗节日,在每个中华儿 女的心灵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使“过年”这个民俗节日的形式和符号,成为了每个中华游子心中的情感寄托。然而,在追求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紧 迫要求下,爆竹声声已不再,烟花朵朵已不现,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也由衷的发出了“现在的春节,年味越来越淡了”的感叹与无奈,悲怆与苍凉之感油然而生,不 能不令人震惊与担忧。

台湾学者龙应台曾经谈到“越先进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传统保护的越好,对自己越有信心;越落后的国家,传统的流 失或支离破碎就越厉害,对自己的定位与前景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这句话时刻警醒着每个人,守望以“春节、过年等”内容与形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应有之责,责无旁贷。因为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之血脉,民族崛起之灵魂。

责任是立世之 本。传统文化是责任的化身,守望传统文化即是守望责任,责任也在守望着每个人、每个中华儿女。传统文化因为责任的灌溉而根深蒂固,腰板挺直,因为责任的呵 护而清辉满地,水银闪烁。责任,是岳飞怒发冲冠的壮怀激烈,保家卫国,责任担于铁肩;责任,也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呼唤。责任,穿越千年 的时空,深埋在每个人心田里。守望传统文化,就当以责任和热诚浇灌他,使他伫立成天涯铁铸的风景,有力地撑起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之月。

守望责任, 重塑文化生态,使传统文化传承回归社会与民众。冯骥才说“中国民俗文化扎根于人民生活之中,传统文化是否得到弘扬,不在于建设了多少?大项目?,而在于是 否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传统文化之美,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实践、探索,一代代认同、确定之后沉淀而来,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暴发户”式的心态 和审美,更重视物质表象,缺乏精神沉淀和文化风度。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和参与的机会,对于节日的记忆被唤醒,这才是真正的回归传统。

要真正保护这些文化生态,最需要依靠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因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改变,很多东西逐渐消逝,需要政府去搭建保护的平台,需要专家去调研,深入民间,与民众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只有真正回归社会和百姓,民俗保护才能生机勃勃,传承传统文化才更有力量源泉。

守望责任,创新文化品牌,使传统文化创新依托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产品生产及其消费一般

不太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符合当前 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实际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高创新传统文化能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使《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为代表的好莱坞巨制不再尴尬 出现,是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呼唤和价值诉求,否则,责任难以守望,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灵魂将无处安放,民族血脉也终将会流失、干涸,那将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 痛。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文化,无异于自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守望传统,创新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事关中华民族发展之血脉,中华儿女之灵魂,不容忽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no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