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技术业务总结

更新时间:2023-05-01 20: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业务技术总结

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省、成都市人普办的具体指导下,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普查机构共同努力下,通过全市近5000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机构队伍组建、地图制作、户口整顿、清查摸底、现场登记、质量抽查、快速汇总、数据处理等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工作。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生育、就业和住房等方面的情况。下面就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业务技术工作展开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口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一)组建机构,做好“五落实”工作

按照国家、省、成都市人普办的部署,都江堰市于2009年底下发了《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都府发〔2009〕115号)文件,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局等19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级人普领导机构于2010年1月底前全部组建完毕。

市人普办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本着厉行节约的基本原则编制了都江堰市人口普查经费预算报告,在四大班子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人普期间共计落实了419万元专项经费保障各阶段人普工作的有序推

8

进。2010年5月召开了全市人口普查动员大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家荣出席会议并代表市政府和各乡镇(街道)签订了《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标责任书》。至此,都江堰市人普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责任“五落实”工作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成都市人普办督查小组的检查,受到督查组领导好评。

(二)精选“两员”,为人普工作打基础

为组建优秀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队伍,市人普办根据各乡镇、各普查区的大小、户数数量、驻镇企业(单位)、外来人口数量等情况做好“两员”选任工作。各村、社区选聘的普查指导员以会计、文书、妇女主任、组长为主体,他们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工作经验,熟悉所负责区域的人口基本情况分布,工作认真、积极主动,便于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有利于入户登记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保证数据质量;选聘的普查员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工作能力强,熟悉业务快,能准确把握有关调查指标的含义和要求。全市于2010年7月底前全部完成“两员”的选任、借调工作,选调普查指导员1064人,普查员3771人。

(三)明确责任片区,做好普查小区划分

为明确人口普查工作的责任区域,保证普查对象不重不漏,市

人普办对各乡镇级区域进行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划分。在小区划分

过程中,市人普办在确保普查小区是一个完整、封闭的区域基础上,尽可能以明显的地物作为标志,以便于明确责任分工。同时考虑普

查员能够承担的普查登记工作量,尽可能不对独立建筑物或独立院

8

落进行拆分,确保普查登记不重不漏。全市共划分普查区243个,普查小区3126个。

(四)开展综合试点、总结经验教训

为切实了解并及时解决人口普查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演练人口普查工作的全过程,检验全市人口普查机构的实战能力,达到锻炼普查队伍和积累工作经验的目的,2010年8月10日,市人普办在幸福镇伏龙社区开展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市人普办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对试点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试点收到预期效果,达到试点目的。

(五)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技能,夯实业务基础

按照四川省人普办下延一级的培训方式,市人普办于2010年9月举办了为期12天的人口普查指导员业务培训会。对全市各乡镇、大型驻市企业、学校、武警、监狱等部门的业务骨干和普查指导员共1100余人分四批进行了封闭式培训。同时以各乡镇人普办具体组织,市人普办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了对乡镇近4000名普查员的业务培训。截止到9月底,全市近5000名人口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按照成都市人普办要求全部培训完毕。由于此次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复杂,工作量大,市人普办组织的师资骨干根据各普查区域普查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业务培训重点,并结合实例深入浅出讲解普查操作技巧,培训重点对正式普查表进行讲解,讲解了各指标的含义及平衡关系、正式表和摸底表的对应关系、长短表的填写要求、必填项和跳填项、普查表的封面等填写注意事项。培训结束

8

后,市人普办的业务人员和普查员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对疑难问题进行了统一解答,进一步巩固了培训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确保了两员培训的质量。

(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宣传,做到人口普查家喻户晓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配合并支持普查工作,市人普办采取各种方法广泛宣传人口普查。通过短信、电视、报纸、出租车、公交车、流动宣传车、宣传横幅、宣传栏、宣传画、大型户外广告、老年文艺锣鼓巡游表演、中小学习一堂课、《致调查对象的一封信》等形式通过市、乡、村三级联动,实现了对全市调查对象的全覆盖、切实做到了人口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人口普查整体工作均衡推进。

(七)做好数据处理,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2010年12月参加成都市人普办的统一组织的人口普查光电录入,经过连续6天的奋战,在成都市局数据处理组、业务组以及我市38名光电扫描录入人员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与技术问题,顺利完成我市的人口普查短表光电扫描录入工作。为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无误,市人普办统一组织乡镇业务骨干集中时行数据编审,对不正确的指标要求必须对照原始普查表核实,控制普查数据的质量环节,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八)发布公报,将普查成果服务于社会

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是人口普查工作的延伸,是全市5000余名普查者辛勤劳动的价值体现。在成都市人普办的指导下,市人普办

8

精心撰写《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经过多次修正,按照相关要求于5月21日在都江堰市快报、都江堰市电视台、都江堰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了《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九)落实“两员”劳动报酬,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2011年1月,按照成都市人普办的关于落实“两员”劳动报酬的文件精神,人普办及时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并按照领导批示认真做好我市人口普查“两员”劳动报酬落实工作。自1月19日将《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关于拨付我市人口普查“两员”报酬的请示》报送到市财政局起,在市政府主要的协调、督办下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全市近200万元的市级“两员”劳动报酬拨付工作,截止到3月中旬,全市人口普查“两员”报酬291.8万元已经全部落实到位。“两员“劳动报酬的落实,确保了全市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人口普查工作的主要经验

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基本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人口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保障。

人口普查被称为“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人口普查工作的成败反映着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由于人口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如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健全的领导机构,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郑家荣任都江堰市第

8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市统计局局长张春明任办公室主任,解决了很多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保证了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市政府和各乡镇签订《人口普查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市、乡、村三级人口普查领导机构,为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组织上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选好“两员”抓好培训是人口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良好基础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人口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两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和业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度。登记过程中,需要普查员逐户采集信息,经常要工作到很晚,对普查人员的沟通能力和体力都是一种考验。为此,在选聘“两员”时十分注重严格把关,不仅要求身体素质好,对普查区域环境较熟悉,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沟通能力。经筛选,全市共选聘普查指导员1064人,普查员3771人。“两员”年龄主要在20—60 岁之间,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部分城区乡镇的普查指导员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这些组成了全市高素质的人口普查队伍。人口普查队伍建成后,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以满足普查工作需要。在培训工作中,一方面保证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参与讲解的老师都是市人普办选派的业务骨干,具有多年的统计工作经验,参加过多次大型普查工作,并经过参加省、市人普办组织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先后在摸底工作和正式普查前进行两轮业务培训,保证了培训覆盖每一个普查员。

8

(三)分工明确,团队协作是人口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条件

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人普办组建了各级人口普查工作机构,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业务组、综合组、宣传组、后勤组、数据处理组和执法检查组都有专人具体负责,同时强调各个专业口之间、各同事之间的协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强调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全市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态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做好流动人口登记是取得人口普查圆满成功的关键

流动人口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两大部分。“六普”方案要求,既要从流入地登记流入人口,又要从流出地登记流出人口。流入人口主要在城镇地区。试点证明,查准流入人口关键要选好责任心强的普查员,重点抓好普查区域划分、摸底及入户登记各阶段工作。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手段,动员驻本普查区的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尤其是餐饮、娱乐、洗浴等服务业,提供相关流动人口信息,配合调查登记。同流入人口登记一样,如果流出人口的外出时间、地点登记不准确,有可能造成总人口数减少。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城镇流出人口主要表现为“空挂户”和“人户分离”户。在农村,只要不是全户外出,家里还有亲人的户基本上都能登记。就是全户外出或者“空挂户”,通过向村干部、户籍管理部门或亲戚朋友、邻居了解,也能把基本情况登记清楚。

三、人口普查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一)搞好人口普查离不开部门的支持配合

8

人口普查工程浩大,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得了的。需要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人口登记资料,维护普查区域内的社会治安,保护普查工作人员的安全,协助入户登记等;计生部门提供出生、死亡人口资料,制定有利于准确查清出生婴儿的相关政策;民政部门提供行政区划变动情况,殡葬死亡人口信息;卫生部门提供婴儿出生及死亡人口信息;宣传部门配合进行一系列的宣传和群众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支持配合人口普查。实践证明,只要各单位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人口普查工作就能顺利进行。

(二)清查摸底是人口普查正式登记的前提基础,必须认真抓好

试点中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人户分离”户,“空挂户”“户口寄挂”户,以及过去的集体户口等,所占比例较高。对于这些“人户分离”人员的清查,工作量很大,而且还有相当部分核实比较困难。出生死亡人口清查一直是人口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查清出生死亡人口、人户分离人口,解决多次上门找不到人或调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以及收集各类资料对人口数据进行佐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等。必须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只有在现场登记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确保人口普查登记一次成功。

都江堰市统计局

2012年5月2日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90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