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更新时间:2023-06-05 10: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综合楼

5~13轴×A~E轴二层大堂高支模工程

施 工 方 案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会 签 栏

工程名称:********综合楼 工程地点:***区东方大道西侧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中专学校建筑设计室 监理单位:***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编制单位:***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编制人员:* * 编制日期:2007年1月30日 审核:公司工程技术部(签名)

审批单位:***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单位(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

审批日期: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目 录

第一章、高支模支顶施工方案------------------------------------4 一、工程概况--------------------------------------------------4 二、施工组织--------------------------------------------------4 三、施工工艺--------------------------------------------------5 四、模板体系的拆除--------------------------------------------8 五、保证施工质量措施------------------------------------------8 六、保证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9 第二章、门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体系的安全验算--------------------12 一、本工程高支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12 附件一:楼板门式支撑架立面图----------------------------------19 附件二:大梁门式支撑架立面图----------------------------------20 附件三:门式钢管脚手架平面布置图------------------------------21 附件四:水平横杆与柱刚性拉结大样图----------------------------22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第一章、高支模支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综合楼项目位于***区东方大道西侧,二层大堂5~13轴×A~E轴层高7.5m,已超过4.5m,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属高支模系统,根据《广东省建筑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及建设部关于《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规范要求及规定,必须执行高支模系统设计计算及施工管理安全规定,故编制此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方案以指导施工。

二、施工组织 l、方案选择

(1)、根据公司现有的钢脚手架实际情况结合该工程项目的结构特点,该工程的楼面梁板模板的支承拟采用形式:凡层高超过4.5m(含4.5m)的楼层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此方案只对该形式进行论述。 (2)、施工过程中实施变形监测和安全控制。 (3)、方案编制依据:

①、《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76-91。

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③、《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④、《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⑤、《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⑥、《广东省建筑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⑦、《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GJG53—99)。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2、材料选用

(1)、选用较新的1.2m×1.9m门式钢管脚手架及全新的Ф48mm钢管、拉杆及扣件。

(2)、模板采用d=18mm厚胶合板。 (3)、木枋采用80mm×80mm松木枋。 (4)、其它必要辅助材料。

3、作业条件

(1)、门式钢管脚手架在下层楼面上时须待其下的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并达到100%强度后,才可进行安装,防止钢支顶下沉和梁板受到破坏。 (2)、使用前应检查门式钢管脚手架是否存在弯曲、裂缝和锈蚀严重等缺陷,若有则不能使用。对于多次重复使用的钢管(包括配件),要认真检查。

三、施工工艺

1、高支模板体系的施工设计(其支架、木枋间距布置要求)

(1)、二层大堂楼板的支模,采用门式钢管架叠装,其门式钢管架的搭设间距、跨距均为0.9m,排距0.5m;板模板下的木枋间距@≤0.9m,梁底模板下木枋间跨≤0.3m;框架次梁(指梁截面300×700mm以下,含700mm高的梁)梁底模板下木枋间距@≤0.4m。

(2)、框架主梁侧向模板纵枋间距@≤0.5m,框架次梁侧向模板纵枋间距@≤0.6m。

(3)、凡梁高≥900,应在梁中部穿Φ12对拉螺栓一道,@800。 (4)、当支撑采用门式架时,根据施工高度确定由1榀或多榀标准架+1/2架或1/4架等不同高度架体进行组合,根据梁板情况确定。并在门式架(上、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下)加可调支托调整至合适高度。

(5)、门式架纵横水平加固杆在满堂脚手架周边顶层和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用扣件(或铁丝)与门架立杆扣(绑)牢;横水平加固杆与已施工完的柱进行拉接,大样图见附件。纵横水平加固杆沿高度方向每2m设一道,纵横水平加固杆采用钢管。剪刀撑在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15m间距设置一道,剪力撑宽度不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与地面夹角为45°~ 60°,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2、高支模板体系的施工搭设、安装

(1)、施工准备:

1)、备足各种施工材料,并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线,做好模板底口水泥砂浆找平层;

3)、根据设计图纸构件的尺寸,配制加工好柱、墙、梁模板,并按相应结构构件编号。 (2)、模板安装 1)、板模板安装:

a)、一般从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装支架和木方,要按照标高通线找平,并固定支架,然后依次安装模板;

b)、支架顶木方通线调平后,再铺放板模板,板模板局部范围拼板,可采用松木散板,不得用大胶合板锯成小拼板,板模板拼缝要严密,接缝处要平整;

c)、安装完毕后,将板面清扫干净,办理预检。 5)、支架安装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a)、支架安装间距,须严格按照设计计算书要求的间距进行布架,不得随意增大间距;

b)、支架立杆底面和顶面应采用可调节的底座和顶托调节高度; c)、支架搭设好后,要拉线检查调整水平度和垂直度;

d)、支架搭设的其他要求参照现行规范《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e)、模板支架立杆底座下要垫木枋和模板,砼面应垫木板或钢底座。 6)、所有木枋的布置间距须按设计书的要求,施工操作中不得随意更改。

7)、整个模板体系安装完成后,必须报验,符合要求并办理验收手续,方可进行下道正序。

2)、梁模板安装

a)、梁模板安装前要在两端柱上弹出标高线,然后立支撑,地面上要夯实,支撑下垫上木方,支架的间距按设计确定;

b)、按设计标高高度好支架顶标高,支架采用可调节底座和顶托,调整好标高在安装梁底板木方时要通线检查,在安装梁底板时,当梁的跨度在4m≤L<10m 时,起拱高度一般控制在1‰:当梁的跨度L≥1Om 时,起拱高度控制在3‰。

c)、特大截面尺寸的梁应先安装梁钢筋,检查验收后,清除杂物再安装梁侧模,梁高度小于1000mm可采取先安装梁板模板再安装钢筋;

d)、梁侧模板安装要通线找直,梁高大于900mm时,要加穿对拉螺栓,以保证梁截面尺寸的正确,梁上口模板要设支撑卡,安装完毕后要校正梁中线、标高、截面尺寸、清除模板内杂物,检查合格后办理预检。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四、模板体系的拆除

1、非承重模板(梁侧模)其拆除时砼强度不低于1.2Mpa,承重底模板的拆除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进行,一般情况下:梁:≤8m,75%;≥8m,100%;悬臂梁:≤2m,75%;≥2m,100%;板:≤2m,50%;≥2m,75%;施工中必须提前拆模时,应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后,方可进行;

2、模板拆除:梁、板模板的拆除按常规方法进行,但施工拆除中要注意如下几项:

1)、拆除顺序,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执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采取先装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侧模后拆底模、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拆除的支架、模板、木方要及时清理,螺栓与配件集中收集管理,支架、木方、模板要整理归堆使用。

3)、拆除人员要站在以拆除模板的空隙地再拆除近旁的模板,模板要用钩子钩下,不得猛撬猛敲,使模板大片整体落下。

4)、楼层较高时,如采用双层门架支撑,先拆除上层门架,使木方、模板拆除时落在底层门架上,再清运木方、模板,然后再拆底层门架;

5)、拆除时不得把模板、木方直接从高处往下掷,以防模板变形和伤人及砸坏其他物体,临边模板拆除时,临边面要封闭好。

五、保证施工质量措施

1、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要有合格证和产品标志;

2、门架、钢管要平直,不得使用歪斜过大、硬变、砸扁、严重锈蚀的门架、钢管;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3、腐朽、翘曲、劈裂、严重损伤的木枋、模板不得使用; 4、模板体系安装和拆除的质量要求及保证质量措施,请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模板分项工程具体要求执行,在此不再序述。

5、跨度大于4m的梁、板结构的模板要设置0.1~0.3%L起拱。 6、模板体系安装安毕后,须经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六、保证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一)、保证施工安全措施: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曲、劈裂的材料,底部要平整坚实; 2、安装模板应按顺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拉杆斜撑攀登上落;

3、现场安装模板时,不用的工具要装入工具袋,防止上层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

4、安装立柱、梁模板时,高度大于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不足4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5、柱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要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并用斜撑撑牢,以防模板倒塌;

6、圆锯机要有安全防护装置才准使用,不作业时要拉闸停机。使用电器和机具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7、安装楼面模板遇有预留洞口的地方,应做好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落物伤人;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8、安装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模板,应拿起堆放稳妥,以防伤人事故发生;

9、安装二层大堂柱、梁模板,要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并挂好安全网;

10、在浇筑混凝土中,要有专人看守模板,发现变形、松动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加固处理,防止塌模伤人;

11、拆除模板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办理有关模板拆除手续方可进行拆除,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操作时要按顺序分段进行,超过4m以上高度不允许让模板、枋料自由落下,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撬落和拉下;

12、拆除模板应用长撬棍,严禁操人员站在正拆除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伤人;

13、拆除模板前,要将下面的洞口、建筑物周边用木板或安全网作防护围蔽,防止模板、枋料落下伤人;

14、拆模间歇时,要将已松动的模板、木枋、立杆、支撑固定好,防止突然掉落或倒塌;

15、模板拆宛后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枋料在结构物上,拆除下来的模板、枋料要及时清理、修整、并运送到指定地方堆放稳妥。

(二)、环境保护措施:

1、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环保工作,废模板、木枋和废弃物及时回收处理;

2、规范施工,模板、木枋、支架等按规定地方堆放整齐; 3、施工中用过的废铁钉及拆除模板拔下的铁钉要收集存放在带盖的铁桶内并定期处理;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三)、监控责任人员

1、安装检查验收阶段

安装过程施工责任人:陈**(模工组长)吴**(钢脚手架组长) 自检组织:陈**(施工员)黎**(质安员) 自检责任人:陈**(施工员)黎**(质安员)

项目部检查组织:卢**(项目经理)卢**(项目技术负责人) 公司项目检查责任人:张**(工程师) 2、砼浇注阶段

楼面浇注点监控责任人:陈**、谢**、唐*、卢* 下面顶架监控责任人:黎**、陈**、吴** 应急指挥责任人:卢**

浇注砼前要由公司质安部重新检查一次钢管支撑和立杆垫,在浇筑砼的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监控,现场配置对讲机及手提电话,现场监控人员要密切监护钢管的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停止上部施工,疏散人员,待有关部门处理好再复工。

3、拆除过程 施工责任人:陈**

安全监控责任人:黎**、陈**、吴**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第二章、门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体系的安全验算

一、本工程高支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 1、楼层板模板验算:

楼层板模板验算,混凝土板厚取120mm(取最大者),模板下木枋间距@=400。

(1)、荷载计算:

楼板砼重:24×0.15×0.4×1.2=1.73KN/m 板钢筋重:1.1×0.15×0.4×1.2=0.08KN/m 板模板重:0.3×0.4×1.2=0.14

板面施工荷载:2.5×0.4×1.4=1.400KN/m q1=1.73+0.08+0.14+1.4=3.35KN/m q2=1.73+0.08+0.14=1.95KN/m

(2)、板抗弯强度验算:(取三跨连续板) Mmax=Kmq1l2=0.101×3.35×0.42=0.054KN.m W=1/6bh2=1/6×1000×182=5.4×104N.mm3 б=M/W=54000/54000=1.0N/mm2<fm=13N/mm2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3)、板挠度(变形)验算:

E=9000,I=1/12bh3=1/12×1000×183=4.86×105 ω= Kwq2l4=100EI

=0.99×1.95×4004/9×105×4.86×105 =1.10mm<[ω]=L/250=1.6mm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满足要求!

(4)、模板下横枋受力验算从略(因模板下横枋受力一般均能满足满足要求)。

(5)、模板下纵枋验算:

取门式架间距@=1.2m,木枋按单跨梁。 q1(q2)

q1=3.35×1.2=4.02KN/m q2=1.95×1.2=2.34KN/m (A)、抗弯强度验算:

W=1/6bh2=1/6×80×802=8.5×104 Mmax=1/8q1l2=1/8×4.02×1.22=0.72KN.m б=M/W=720000/8.5×104 =8.4N/mm2<fm=12N/mm2 满足要求!

(B)、挠度(变形)验算:

E=10000,I=1/12bh3=1/12×80×803=3.4×106 ω= 5q2l4/384EI

=5×1.95×12004/384×3.4×1010 =1.5mm<[ω]=L/250=4.8mm 满足要求!

(6)、纵枋下门式架(立杆)验算:

取门式架间距@=1.2m,每榀门式架单根立杆承受纵枋传来集中力F: F=(q1×1.2)/2=(4.01×1.2)/2=2.4KN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A)、单根立杆强度验算:

立杆Φ42×2.5mm,A=3.10cm2,i=1.4cm б=F/A=2400/310=7.7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B)、稳定性验算:(不组合风荷载)

门式架搭设最大高度为7.30m(近似值),需3榀+1/2配套门架组成。沿高度方向每2m纵横设1道纵横水平钢管系杆,间距6m×6m(即5排5列)。

N≤Nd≦ N=F=2.4KN Nd=Φ.A.f

λ=kh0/i=1.13×200/1.4=161 查表得: Φ=0.271,A=310mm2,f=205N/mm2

所以:Nd=0.271×310×205×0.8=17.2KN×0.8=13.8KN>N=2.4KN 式中:0.8——底座调节螺杆伸长修正系数。 满足要求!

2、框架主梁模板验算:

取梁截面尺寸(取最大者)400×1000 (1)、荷载计算:

梁砼重:0.30×0.80×1×24×1.2=6.91KN/m 梁钢筋重:0.30×0.80×1×1.5×1.2=0.43KN/m 梁模板:(0.3+0.80×2)×0.3×1.2=0.70Kg/m 砼振捣荷载:水平模板,0.30×1×2×1.4=0.84KN/m 侧向模板,0.80×1×4×1.4=4.48KN/m 新浇砼对模板侧向压力:24×0.80×1×1.2=23.04KN/m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q1=(6.91+0.43+0.70+0.84)×0.3=2.67KN/m q2=(6.91+0.43+0.70)×0.3=2.41KN/m q3=(4.48+23.04)×0.3=8.26KN/m q4=23.04×0.4=9.22KN/m (2)、梁底模板抗弯强度验算:

模板底横枋间距取@=0.3m,模板按三跨连续梁。 W=1/6bh2=1/6×400×182=2.16×104 Mmax=Kmq1l2=0.101×3.62×0.32=0.04KN.m б=M/W=0.4×105/2.16×104=1.9N/mm2<fm=13N/mm2 满足要求!

(3)、梁底模板挠度(变形)验算:(按三跨连续梁) E=9000,I=1/12bh3=1/12×300×183=1.94×105 ω=Kmq2l4/100EI

=0.99×2.41×3004/9×105×1.94×105 =0.11mm<[ω]=L/250=1.2mm 满足要求!

(4)、梁侧模板抗弯强度验算:

梁侧模板竖枋间距取@=0.5m,模板按三跨连续梁。 A、侧模强度验算

q3=8.26KN/m,W=1/6bh2=1/6×1000×182=5.4×104 Mmax=Kmq3l2=0.101×8.26×0.52=0.21KN.m б=M/W=2.1×105/5.4×104=3.9N/mm2<fm=13N/mm2 满足要求!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B、侧模挠度量(变形)验算: q4=9.22KN/m,E=9000

I=1/12bh3=1/12×800×183=3.88×105 ω=Kmq4l4/100EI

=0.99×9.44×5004/9×105×3.88×105 =1.6mm<[ω]=L/250=2.0mm

满足要求(施工中梁高大于800mm以上者侧模竖枋间距为0.4m)。 (5)、框架次梁基截成尺寸大都为300×600(截面尺寸较小),故其受力验算从略。

(6)、框架主梁模板下横枋验算

木枋80×80,按单跨梁,计算跨度取1.2m(因门架宽度为1.2m)。梁传来荷载F= q1×b(梁宽)3.62×0.30=1.10KN (A)、强度验算:

W=1/6bh2=1/6×80×802=8.5×104 Mmax=1/4FL=1/4×1.1×1.2=0.33KN.m б=M/W=33×104/8.5×104 =4.0N/mm2<fm=12N/mm2 满足要求!

(B)、挠度(变形)验算:

F=q2×b(梁宽)=2.41×0.30=0.72KN

E=10000,I=1/12×bh3=1/12×80×803=3.4×106 ω=Fl3/48EI

=0.72×12003/48×10000×3.4×106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满足要求

(7)、梁模板横枋下纵枋验算:

门架间距取@=0.9m,即纵枋跨度为0.9m,纵枋按单跨,横枋传至纵枋上荷载q为:q=q1/2=13.36/2=6.70KN/m。

式中:(q1=6.91+0.43+0.70+0.84+4.48) (A)、强度验算:

W=1/6bh2=1/6×80×802=8.5×104 Mmax=1/8ql2=1/8×6.7×0.92=0.68KN.m б=M/W

=68×104/8.5×104 =8.0N/mm2<fm=12N/mm2 满足要求! (B)、抗剪验算:

V=1/2ql=1/2×6.7×0.9=3.02KN τ=3V/2bh=3.02×3/2×80×80 =0.71N/mm2<fV=1.5N/mm2 满足要求!

(C)、挠度(变形)验算:

q=q2/2=(6.91+0.43+0.70)/2=4.02KN/m,E=1×104 I=1/12bh3=1/12×80×803=3.4×106 ω=5q2l4/384EI

=5×4.02×9004/384×1×104×3.4×106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满足要求!

(8)、框架梁下门式架(立杆)验算,(不组合风荷载)

门式架间距取@=0.90m,框架梁下门式架搭设高度按6.6m,每榀门架单根立杆承受纵枋传来集中载为:

N=q×0.9=6.7×0.9=6.03KN (A)、强度验算: б=N/A<f

=6030/310=19.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B)、稳定性验算:

门架搭设高度取h=6.60m(近似值),需2榀+1/2榀配套门架组成,沿门架高度每2m处设纵横1道水平钢管系杆1道,纵横间距约6×6m。

N≤Nd,N=6.7×0.9=6.03KN Nd=Φ.A.f

λ=kh0/i=1.13×200/1.4=162 查表得: Φ=0.268,A=310mm2,f=205N/mm2

所以:Nd=0.268×310×205=17.0KN×0.8=13.6KN>N=6.03KN 式中:0.8——底座调节螺杆伸长修正系数。 满足要求!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综合楼 5~13 轴×A~E 轴二层

大堂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附件一:楼板门式支撑架立面图

18mm 厚合板

900mm

500mm

900mm

12mm 现浇 砼楼板

可调头 次龙骨 主龙骨

门架

50mm 厚通长 模板 300 横向钢管 砼楼板

楼板门式支撑架立面图 楼板门式支撑架立面图 门式

- 19 -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综合楼 5~13 轴×A~E 轴二层大堂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附件二:大梁门式支撑架立面图

18mm 厚合板

钢筋砼

次龙骨

主龙骨

当大梁高大于 800mm 时加斜向 支撑 可调头

楼板砼

大梁门式支撑架立面图

- 20 -

综合楼5~13轴×A~E轴高支模方案

附件三:门式钢管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je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