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对南宁未来发展的对策思考

更新时间:2023-08-06 08: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对南宁未来发展的对策思考

■张晓立

彭帅

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摘要]目前,南宁城市经济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劣势,在我国新的一轮经济开发浪潮中,南宁应该抓住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遵从城市发展的规律,从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形态定位等几个角度出发加以综合考虑,解决好目前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城市发展规律南宁对策

一、引言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接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接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但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南宁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忽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错失了几次大好的发展良机,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没有能打响属于自己的城市品牌。

二、城市经济发展的“哑铃”规律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全部过程中,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和政策也相应调整,社会的各种观念和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这些因素综合运动的结果,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这种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律可以被形象的称为哑铃规律[1],哑铃的三个部分分别由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形态定位和城市产业定位组成。这个规律较为全面的囊括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能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

(一)城市的功能定位

城市的功能定位就是哑铃的杠杆,即着力点,其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城市功能是多样化的。在研究城市功能定位时最重要的是对城市主导功能进行准确地定位。目前城市功能中最重要的是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功能[2],通过城市的聚集功能可以实现对资源、信息、人才、价值增长的集中,最终成为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而通过城市的扩散功能则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优势辐射到周边的小城镇和农村,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的形态定位

城市的形态定位包括: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和园林形态。城市形态定位围绕着城市的功能定位展开,依附于功能定位。城市经济形态是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口流这“五流”的循环运动、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而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空间的投影,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此外,城市园林建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影响,为实现城市资本的竞争优势提供保证。

(三)城市的产业定位

城市产业定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合理的产业将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城市化水平和进程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是相互依托的,适度城结构层次较低,属于高附加值的金融、信市化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城市化息、管理咨询等所占比重很低,仍处于低层滞后则会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它们之间的一次发展的状态。个良性的互动机制将会带动城市发展。

四、南宁经济发展的对策

三、南宁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发挥好城市的聚集功能和扩散功(一)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还不能能很好发挥1.解决好资本的集聚和扩散问题

目前,南宁的经济还处于对资源的集聚近年来,南宁市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主阶段,2006年南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要集中在供电、供水、道路建设和房地产投447.22亿元,增幅达到23.24%。与国内重点资等项目上,但只有加大对产业链长、对经城市比较,除北京因奥运会建设固定资产投济拉动力大的加工制造业的投资才能对城市资达到19.3%以外,上海、广州等中国特大经济带来较大的发展,而且对加工制造业的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仅为10%左右[3],这投资也可以解决当前城市经济中表现出的吸反映出南宁的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纳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矛盾。因此,在今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同时,南宁还后的南宁经济发展中,政府应引导资金向加不能充分利用、吸纳城市本身及周边地区、工制造业流动,通过对加工制造业的资本聚国内外的各种资源要素和积极因素来增强城集而达到资本的扩散,扩大居民的就业率和市经济实力和潜力,特别是对产业和人才的收入,从而引导居民的消费,将经济增长方集聚程度低,更谈不上通过扩散将城市经济式逐步转向“消费拉动”,实现城市经济的的各种优势辐射到周边地区及更大区域,带良性发展。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造成南宁与周边县、市2.塑造南宁良好的资金和人才环境之间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大。人才资源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

(二)城市规划和品牌意识有待加强素[4]。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由于城市背后复杂的历史、地理、经济点开发现有人力资源,通过进行各类教育培以及文化的原因,一直以来南宁在外界从来训,将各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各类专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业技术人员等“人力”变成“人才”;二是角经济圈、桂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北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专业技术海、防城港和凭祥在旅游、海运与边贸等方人才和管理人才、高级专家、海外留学人员面的优势,纷纷抢占了南宁作为一个自治区的吸引力度,建设与国内、国际全面沟通的首府应有的地位。近年来,南宁通过举办人才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国际民歌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机制,在人才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永久举办地,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这可以人才的“智力流动”;四是要建立适应市场说是南宁突破自我、寻求出路的必需途径。经济规律的人才薪酬政策及人才奖励政策,但是,南宁的国际影响力仍然比较弱,如建立一种持久的人才激励机制。“国际民歌节”近年来的宣传的力度和组织(二)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不够,民歌节的民歌特色不足,举办几届之1.南宁的经济形态要做大做强后已经被人诟病为流行歌曲节,渐渐被后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南宁成为的其他城市的文化节所掩盖。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重心城市。以南宁为核心

(三)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城市的环北部湾城市群有望成为我国最具潜2001年至2006年南宁的第一产业增幅徘能、最具爆发力和持续扩张力的一个沿海开徊在14.37%~19.04%之间,并且第一产业放型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新的一从业人员明显居多,这反映出南宁的农业仍极[5]。因此,南宁要抓住这一发展的大好机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说明农业结构调整仍会,首先要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区的物流中有较大空间。2006年南宁的第二产业年生产心城市,把机场、港口、通信枢纽建成国际化总值仅为200多个亿,不仅不足长沙等工业重空港和信息港,同时要加快陆路交通网络建镇的一半,甚至低于贵阳等经济总量落后后设,通过物流国际化促进城市国际化。同时借于南宁的城市,反映出南宁市第二产业所占助物流中心的优势,吸引投资,发展相关优的比例还比较低,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势产业,成为经济强市。无法使工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也2.南宁的文化形态要成为一张响亮的国无法吸纳第一产业的人口,同时为第三产业际名片服务。此外,从第三产业的实际GDP贡献额针对“民歌节”的缺点,南宁应及时的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虽然较高,但内部产业(下转第54页)

业所处环境在不断变化,可能使企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前景而不得不重新定位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定位不仅要正确还要准确。那就需要学习美国企业那样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理性的思维思考问题。这样的企业定位才能够为企业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优质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形象塑造的基础。产品是企业直接向顾客展示企业形象的关键环节,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上创了名牌后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品产生依赖感,从而重复购买,成为企业的回头客和忠实客户。

企业能否赢得“上帝”产品质量固然重要。然而能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也是不可忽略的。当代的消费者日趋成熟,他们在消费中购买的已经不单单是产品,还包含服务。然而,高质量的服务不仅能极大地满足顾客的购买欲望,而且会增加顾客忠诚度,使企业更能长久地获得顾客的支持。

我们要像美国企业那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形成专门化,标准化,定量化的管理制度,追求产品的高质量,服务的最优化。

(三)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在各方面虽然有很大程度的发展,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显得那么不足,而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素质低下。企业的主体是人,因而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素质就必须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才能。所以要积极推动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中开展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另外,加强对(上接第64页)

推广“泛民歌”的概念,将民歌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民乐、民谣、戏曲、新民歌,甚至流行音乐在内的“泛民歌”,由此增强民歌艺术节的持续影响力。同时,可以将民歌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经营,通过大力挖掘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民歌,在传统的基础上整理提炼、推陈出新,制作成不同形态的民歌文化产品加以推广。最后,借助民歌文化传播基地的优势,建立一个以旅游、地产、文化三大产业为支柱的新产业结构,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利器。

3.南宁的园林形态要成为一个有利的补充

现在,南宁已明确地提出以“绿城”为品牌定位,并大力建设以“绿色”为内涵的城市品牌文化,但这一品牌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才有可能得以强化,否则这一品牌很容易被其它城市所模仿。因此在城市品牌运营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首先打造一张强势的经济品牌和文化品牌,将城市的园林品牌作为城市的副品牌加以推广,这样可以保护城市的品牌文化,也更好的增强了城市无形资产。

(三)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1.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

目前南宁第三产业的发展现在没有受到太大的制约,但随着会展、旅游等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就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而且第一产业中农业机械的落后也不利于农业生产

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和业务水平。还有就是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

对于员工的管理企业要刚柔并济,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用理性制度的条规去管理员工,形成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但在员工情感管理方面,我们要经常性的去了解员工的情感需求,尽可能的去满足他们。

(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很多方面组成的。它也是视觉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好体现。而品牌形象作为企业形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竞争又是一种品牌的竞争,品牌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那么到底如何创造强势品牌呢?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培养科学的品牌意识。当一个企业清楚地知道他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在消费者中间的影响力,并能够采取适当的战略,将品牌融入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生活过程中,他也就在一定意义上培养了自己的品牌意识。

2.建立正确的品牌运营。首先要有正确的品牌定位,才能使企业各项品牌运营活动的策略保持一致。其次要有品牌的发展规划,有了正确的品牌定位作为基础,再加上有正确的规划,就能更好地建立品牌与顾客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3.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企业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就会使顾客对企业品牌感到满意,慢慢地付出他的忠诚,并最终与企业构筑良好的关系。

4.建树品牌诚信。诚信是良好品牌形象的基础,只有使顾客对企业的品牌感到信任,那么才能使良好的品牌形象更有保障。

(五)充分建立并利用良好的公共关系传播企业信誉

信誉是企业形象的生命所系。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就树起了良好的形象,就越赢得顾客的信任、对手的合作和市场的认可。反之,不讲信誉,就会被顾客所唾弃,被对手素所不齿,被市场所淘汰。信誉越高,企业形象越佳越被社会认可。

塑造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企业形象塑造的内容之一。对企业而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要知道企业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在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是为了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并且通过信息交流系统,在社会与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公共关系协调了企业员工、顾客、社区、媒介、政府等各种社会关系。在建立并开展公共关系的同时,又能把企业信誉传递给社会各方面。

总之,在新世纪新形势下,企业要求生存发展,必须要认识到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发挥这个企业无形资产的巨大作用。我国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多地走出国门去占有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周萍,女,1979年出生,硕士,专业和方向:重庆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区域经济方向。

率的提高,阻碍了第一产业人口的转移,这些问题均是第二产业不够发达所导致。南宁要为电力、水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交通运输和设备制造业给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加资本的投入,实行“工业立市”,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打牢基础。同时,妥善解决好目前南宁市内部分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让老厂焕发新生。

2.做好第一产业人口转移工作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大幅度增加城市的就业容量。但实践表明,就业机会的增加与经济总量的增加往往并不同步,所以城市投资增长目标要从单一的刺激经济增长,逐步过渡到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上来[6]。政府要广开门路,大力培育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为第一产业的人口转移提供出路;政府要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在南宁周边建设一批有一定经济规模的小城镇,作为第一产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的落脚点,同时成为市区经济的有益补充。

3.做大做强以会展业和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首先要规划和发展南宁的会展业,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于南宁为契机,努力争取获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各种政府会议、行业会议以及各种民间展会的举办权,培育会展型城市。其次,在会展业的基础上,谋划具有壮乡风情的亚热带旅游,利

用南宁处于“桂林-南宁-北海”这一条旅游黄金线路中间地带的优势,开发属于南宁自己的旅游名牌景点,加强景区建设,扩大景区宣传,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粱国宝、舒鹏,城市经济发展路径及其规律[J].上海综合经济.2004,(9):35-38.

[2]冯刚,城市聚散功能与城市发展[J].城市问题.2004,(4):52-55.

[3]南宁市经济信息中心.2006年网络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交流数据汇总

[EB/OL].http://www.nanninginfo.com.2007-3-22.

[4]魏涛,浅谈人才资源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0):15

[5]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2006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报道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10.[6]彭荣胜,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市经济发展瓶颈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6,(3):36-39.

作者简介:张晓立,(1973-),河北沧州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彭帅,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3级本科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uu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