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

更新时间:2023-09-20 08:23: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供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 Ⅰ 前言 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实验教学的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以动物实验和人体功能观察为手段,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基本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局部手术操作;掌握常用实验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从而提高对功能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对科学工作严谨求实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

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妇产、急救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医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68学时。 四 使用教材:《机能学实验指导》,自编,石京山,4版,2006年。 Ⅱ 正文 实验一 概述 一 教学目的 (一)明确机能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 在实验中不断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掌握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操作。 (三)熟悉常用手术器械名称及掌

握手术器械的基本使用手法。 二 教学要求 (三)掌握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操作。 (二)熟悉手术器械名称及掌握手术器械的基本使用手法。 (三)熟悉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及要求。 (四)了解实验设计的要求。 三 教学内容

(一)仪器的介绍(包括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实验室的常规事项(包括规章制度,机能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办法)。 (四)实验设计的要求。 实验二

刺激强度、频率及肌松剂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二)初步掌握电生理仪器的使用。 (三)通过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曲线,明确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以及最大刺激的概念。 (四)通过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曲线,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力的的影响。 (五)通过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曲线,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力的的影响,从而了解 强直收缩的成因。 (六)说明兴奋通过肌接头处的化学传递过程。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

本的方法。 (二)掌握常用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 (三)正确观察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 (四)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

肠肌标本。 (二)标本与仪器的连接。 (三)不同强度刺激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四)不同强度频率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五)肌松剂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三 神经

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与局麻药作用观察 一 教学目的 (一)了解电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掌握电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掌握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的方法。 (三)观察蛙类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和测定神经干兴奋的传导速度。 (四)观察分析局麻药对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的影响,以加深对动作电位传导机制和神经传 导特征的理解。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的方法。 (二)熟练掌握电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观察双相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 加以分析。 (三)观察神经干兴奋的不应期。 (四)计算出神经干兴奋传导的速度。 (五)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蟾蜍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制备。 (二)仪器连接及选定参数。 (三)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 (四)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五)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 (六)观察局部麻醉药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阻断作用与单向动作电位。

实验四 期前收缩、代偿间歇 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 (二)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心脏收缩活动的变化,分析产生代偿间歇的机制。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暴露

蛙类心脏的方法。 (二)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心脏收缩活动的变化,分析产生代偿间歇的机制。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在体蛙心的制备。 (二)用带线的蛙心夹在舒张期夹住心尖,将线连至机械—电换能器,再输入微机生理信号 分析仪。 (三)电刺激装置。 (四)观察和描记蟾蜍正常心搏曲线。注意观察曲线的向上部分代表心室收缩,向下部分代 表心室舒张。 (五)用单个阈上刺激分别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刺激心室,观察和描记蟾蜍心搏曲线变化。 实验五 影响心脏活动的化学及药

物因素 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离体蛙心灌注方法。

(二)观察常见化学因素、体液因素及不同受体阻断剂对心肌活动的影响。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制备离体蛙心及其灌注方法。 (二)观察常见化学因素、体液(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因素对心肌活动的影响,及

不同受体阻断剂对心肌活动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离体蛙心的制备。 (二)装置仪器。 (三)观察细胞外液不同离子浓度对蛙心收缩的影响。 (四)观察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及α和β受体阻断剂对蛙心收缩的影响。 (五)观察拟胆碱药的作用及M受体阻断剂对蛙心收缩的影响。 实验六 家兔减压神

经传入放电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电生理实验的

基本方法。 (二)正确引导记录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并观察其

发放特征。 (三)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和动脉血压记录方法。 (四)观察药物引起动脉血压变动与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发放的相互关系,以加深对压力感受 器反射(减压反射)的认识和理解。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和动脉血压记录方法。 (二)掌握分离减压神经的方法,引导并记录其传入放电。 (三)观察药物引起动脉血压变动与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发放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四)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麻醉、固定。 (二)家兔颈部手术(气管插管术、分离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颈总动脉插管术。) (三)仪器调试。 (四)记录正常血压曲线、心电节律和减压神经冲动发放。 (五)观察拟肾上腺素药去甲肾上腺素及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β肾上腺素能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血压、心率、减压神经冲动发放的影响。 (六)观察拟胆碱药乙酰胆碱及M受体阻滞剂阿托品对血压、心率、减压神经冲动发放的 影响。 实验七 动脉血

压的生理性调节及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和动脉血压记录方法。

(二)观察神经(减压神经、迷走神经)和体液(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因素对动脉 血压的调节作用,以及不同受体阻断剂对血压调节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和动脉血压记录方法。 (二)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和不同受体阻断剂对血压的

影响及其机制。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

容 (一)麻醉、固定。 (二)家兔颈部手术(气管插管术、

分离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颈总动脉插管术。) (三)仪器调试。 (四)观察并记录正常血压、心率及心跳节律的变化。 (五)用动脉夹夹闭右颈总动脉,阻断血流15s,观察血压、心率及心跳节律的变化。放开 动脉夹结果又如何? (六)观察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 (七)α受体作用分析。 (八)β受体作用分析。 (九)观察拟胆碱药的作用。 (十)M受体作用分析。 (十一)结扎右侧减压神经,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其外周端和中枢端,观察血压和 心率有何不同的变化。 实验八 急性右心衰竭 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复制急性右心衰竭动物实验模型的方法。 (二)观察急性右心衰竭时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改变。 (三)初步分析急性右心衰竭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颈外静脉插管术、颈总动脉插管术、呼吸描记的方法。 (二)掌握复制急性右心衰竭动物实验模型。 (三)观察急性右心衰竭时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改变,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四)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麻醉、固定。 (二)家兔手术(颈外静脉插管术、颈总动脉插管术。) (三)记录正常家兔呼吸、中心静脉压和血压。 (四)复制急性右心衰竭动物实验模型,观察家兔呼吸、中心静脉压和血压的变化。 (五)观察气管内有无分泌物溢出,观察有无胸、腹水

及其量,观察心脏各腔体积、肺脏外 观和切面的变化,肠系膜血管充血情况以及肠壁水肿,肝脏体积和外观的变化等。 实

验九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胸内负压的测定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哺乳动物呼吸运动的描记方法。 (二)初步分析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其作用的影响因素。 (三)学习胸内负压的测量方法。 (四)观察胸膜腔负压的存在及其变化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气管插管术、迷走神经的分离及呼吸运动描记的方法、胸膜腔穿刺术。 (二)记录各种刺激因素对呼吸运动及胸膜腔内压的影响。 (三)通过胸壁直接穿刺造成一侧开放性气胸,观察呼吸运动变化,揭示胸腔负压的作用。 (四)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麻醉、固定。 (二)家兔手术(气管插管术、分离左右两侧迷走神经)。 (三)描记正常的呼吸曲线,注意上升支和下降支与呼吸相之间的关系。 (四)胸内压测量。 (五)吸入气中CO浓度对呼吸运动及胸膜腔内压的影响。 2 (六)吸入气中氧浓度降低对呼吸运动及胸膜腔内压的影响。 (七)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及胸膜腔内压的影响。 (八)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及胸膜腔内压的影响。 (九)分别刺激一侧迷走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对呼吸运动及胸膜腔内压的影响。 (十)气胸对呼吸运动及胸膜腔内压的影响。 实验

十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

用的观察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离体组织器官实验

方法。 (二)观察离子成分、酸碱度、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的 作用。 (三)观察并分析平滑肌活动的某些生理特性与理化环境改变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一)掌握离体小肠平滑肌制备的方法。 (二)

分析理化因素及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平滑肌作用的机制。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准备工作。 (二)标本制备。 (三)仪器连接与设置。 (四)描记一段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注意观察其节律性收缩及张力水平。 (五)观察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段收缩的影响及阻断剂的作用。 (六)观察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段收缩的影响及阻断剂的作用。

(七)观察钙离子对肠段收缩的影响。 (八)观察温度变化对肠段收缩的影响。 (九)观察酸碱度变化对肠段收缩的影响。 实验十一 不同类型缺氧动物模型制备

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复制不同类型缺氧动物模型的方

法,了解缺氧的分类。 (二)观察不同类型缺氧中机体的变化。 (三)掌握不同类型缺氧的概念、发生机制及特点。 二

学要求 (一)掌握复制不同类型缺氧动物模型的方法 (二)

掌握不同类型缺氧的概念、发生机制及特点。。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复制小鼠几种类型缺氧的动物模型。 (二)观察正常小鼠的各项指标。 (三)观

察乏氧性缺氧小鼠的各项指标。 (四)观察血液性缺氧小鼠的各项指标。 (五)观察组织中毒性缺氧小鼠的各项指标。

实验十二 家兔心电图及实验性高血钾症 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复制高钾血症的动物模型方法。 (二)

观察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三)掌握高钾血症心电图变化的特征。 (四)熟悉高钾血症的抢救及治疗方案。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复制急性高钾血症动物模型。 (二)正确判断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机制。 三 教学内容 (一)动物称重后仰卧固定。 (二)开机并启动

实验系统。 (三)描记一段正常心电图,认识正常心电图的主要波形。 (四)用7.5%KCl溶液复制急性高血钾症动物模型,观察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征性变化。 (五)暴露心脏,继续注射7.5%KCl溶液,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直到心脏停搏。

实验十三 肾泌尿功能与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 教学目的 (一)通过改变肾血流量、血浆晶体渗透压

及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尿 生成的影响。 (二)学习用

HgC1

复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的方法。 2

(三)观察急性肾衰时肾脏泌尿功能的变化和肾脏大体形态学的改变,分析致病因素导致急 性肾衰的可能发病机制。 二 教

学要求 (一)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输尿管导尿法。 (二)

观察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并分析其作用机理。 (三)掌握肾衰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 (四)按要求书写实

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建立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取体重相近的2只家兔,分别为对照兔和实验 兔。 实验兔 实验前

48

小时肌肉注射1%HgCl(lml/kg),注射后多喂蔬菜。

2 对照兔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二)麻醉、固定。 (三)

耳缘静脉输液。 (四)家兔手术(颈动脉插管术、输尿管插管术)。 (五)对照兔:分别静脉注入

37℃生理盐水、50%葡萄糖溶

液、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0.1%呋噻米溶液,观察并记录血压及尿量的变化。 (六)两组家兔分别测定酚红排泄试验(PSP

试验)、血液肌酐测定、尿蛋白定性试验(磺柳酸 法),然后进行比

较。 (七)两组家兔肾脏形态学变化的观察。 实验十四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一 教学目

的 (一)学习建立实验性氨中毒动物模型的方法。 (二)观

察肝性脑病时机体的典型表现及血氨水平的变化。 (三)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建立实验性氨中毒动物模型的方法。 (二)掌握氯化铵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症状和发病机制。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建立实验性氨中毒动物模型,取体重相近的3只家兔,分两组进行实验。 甲兔 肝叶大部切除 + 输注复方氯化铵溶液。 乙兔 肝叶假手术 + 输注复方氯化铵溶液。 (二)观察家兔呼吸运动,角膜反射,瞳孔大小,对刺激的反应及抽搐等。 (三)氯化铵用量以及从输注氯化铵到出现症状的时间。

(四)家兔血氨和血尿素浓度的测定。 实验十五 对循

环、呼吸、泌尿功能影响的综合观察 一 教学目的(一)掌握哺乳类动物手术操作。 (二)加深理解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反应是作为整体进行的。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气管插管术、颈总动脉插管术、膀胱插管术及分离迷走神经的方法。 (二)观察并记录各项结果,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实验准备。 (二)麻醉、固定。 (三)家兔手术(气管插管术、颈总动脉插管术、分离迷走神经、膀胱插管术)。 (四)记录呼吸运动。 (五)耳缘静脉输液。 (六)仪器的调节和参数。 (七)观察并记录正常的血压、呼吸和尿量。 (八)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5~20s,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九)牵拉左侧颈总动脉15~20s,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十)增加吸入气体中CO浓度,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2 (十一)增加无效腔,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十二)静脉快速注射37℃生理盐水

20ml,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十三)静脉注入50%葡萄糖溶液(2ml/kg),(注射前以及尿量增多后做尿糖定性实验), 观察并记录血压和尿量变化。 (十四)静脉注入0.01%去甲肾上腺素0.5ml,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十五)静脉注入0.1%呋噻米溶液(2ml/kg),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十六)静脉注入

0.01%乙酰胆碱0.3ml,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十七)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注意呼吸、血压的变化。 (十八)中等强度间断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1min,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和尿量的 变化。 实验十六 家兔血

浆中水杨酸钠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一 教学目的

(一)以水杨酸钠为例了解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时量关系。 (二)了解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 二 教学要

求 (一)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 (二)掌握药代动力学参数和浓度一—时间曲线的意义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实验准备。 (二)麻醉、固定。 (三)家

兔手术(颈动脉插管术)。 (四)取血、给药。 (五)制备血浆、比色。 (六)计算血浆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绘制浓度一—时间曲线。 实验十七 有机磷酸酯类物

质的急性中毒及解救 一 教学目的(一)观

察有机磷酸酯类物质中毒后出现的症状。 (二)根据阿托品和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物质中毒的解救效果,比较并分析两药解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原理。 二 教学要求 (一)熟悉有机磷酸酯类物质中毒后出现的症状。 (二)比较并分析阿托品和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物质中毒的解毒作用特点和作用原理。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容 (一)取家兔两只,称其体重,分别观察并记录下列指标:活动情况、

呼吸(频率、幅度、 节律是否均匀)、瞳孔大小、唾液分泌、大小便、肌张力及有无肌震颤等。 (二)两兔同样给予有机磷酸酯类物质,密切注意给药后家兔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加以记 录。 (三)有机磷酸酯类物质中毒的解救。注意甲兔和乙兔的区别。 实验十八 实验设计 一 教学目的 旨在启发学生应用已学过和掌握的机能实验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要求

(一) 指导教师提前给学生讲解自行设计实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二)实验设计。以实验小组(3 ~ 5人)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行选择实验题目,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设定实验动物模型,确定实验步骤、方法及观测指标。 (三)讨论每个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每个实验小组将自己的实验设计制成幻灯进行报告,通过讨论,从中选出一份最好的设计或综合一个实验设计,大家提意见使该设计尽可能完善。 (四)实验实施。将每个实验室优选出或综合一个最佳实验设计,分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实施,并按《遵义医学院学报》科研论文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三

教学内

容 分两次实验完成: (一)第一次:讨论实验设计。(4学时) (二)第二次:实验实施。(4学时)。 Ⅲ 教学组织和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基础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 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实验分组(3~4/组),学生分工自主实践操作。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法,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教学地点:在实验楼三、四层机能学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药理教研室委派。 3.辅导形式:实验中答疑和指导、实验报告讲解、课后讨论等。 四 考核办法:由四个部分构成,平时实验表现10%,实验报告30%,实验操作考核30%, 实验设计30%,总评成绩为四部分成绩综合评定。旷课累加三次以上(含三次)者,或实验报告不交累计四次以上(含四次)者,总考核成绩计以零分。 Ⅳ 教学时数

分配表 序号 实验内容 教学时数 实验类型 概述 1.仪器的

介绍(包括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 2.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1 4 基础型 3.实验室的常规事项(包括规章制度,实验成绩的考核办法) 4.实验设计的要求 刺激强度、频率及肌松剂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2 4 验证型 1.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与局麻药作用观察 3 4 综合型 2.示教(录像):期前收缩、代偿间歇 急性右心衰竭 4 4 综合型

5 影响心脏活动的化学因素 4 综合型 6 家兔减压神经传入放电

4 综合型 7 动脉血压的生理性调节和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4 综合型

8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胸内负压的测定 4 综合型 1.不同类型缺氧动物模型制备 9 4 综合型 2.示教:家兔心电图及实验性高血钾症 10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4 综合型 11 肾泌尿功能与急性肾功能不全 4 综合型 12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4 综合型 13 对循环、呼吸、泌尿功能影响的综合观察 4 综合型 14 家兔血浆中水杨酸钠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4 综合型 15 有机磷酸酯类物质的急性中毒及解救 4 综合型 16 学生设计性实验的开题、讨论、答辩 4 设计型 17 学生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4 设计型 合计 6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x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