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 - 自然地理

更新时间:2023-09-20 08:26: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

自然地理

1.选择题

(一) 宇宙中的地球

(09年全国卷文综Ⅱ9~10题)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9.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答案:B

10.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答案:C

(09年天津文综第5题)

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下图)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 正北 0:00 B. 正北 12:00 C. 正南 0:00 D. 正南 12:00 答案:A

(二) 地球概论

(09年重庆文综第1,2题)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答案:C

(09年福建文综第10,11,12题) 读图5,完成10-12题

10.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 答案:C

11.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答案:A

12.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答案:D

(09年山东文综第4题)

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 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 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 8日13时 B 8 日 23时 C 9日13时 D 9日23时 答案:B

(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3,4,5题)

南极中山站(,)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3-5题。 3.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答案:C

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答案:C

5.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B. 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 答案:D

【解析】:

该题命题意图在于综合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1)中山站时区:76/15,东五区,时间9:25;东八区,时间:9:25+3:00=12:25 (2)两点间的距离计算,该题对这一距离问题予以粗略估计的命题呈现要求;据题意可知:两地经度相当,因此,分析距离看纬度差;纬度相差约11度,则距离约为:11*110

(3)略

(09年浙江文综第11题)

11.图5中,当a,c值相差时,该地的纬度值为 A. N B. N C. N D. N 答案:B

(09年四川文综第10,11题)

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0-11题。

10.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答案:C

11.图辐范围内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篇片枯黄 答案:B

(09年江苏地理第3,4题)

图2所示为以N、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 图回答3-4题。

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答案:D

4.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C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陆半球”的极点为38oN、0o,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o S、180 o,根据西半球跨度160oE向东→20oW,南半球跨度0 o向南→90oS,第3题选择D。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 o 26’S,180oE。此时,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09年广东地理第12,13,21,22,23题)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答案:C

1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答案:B

读图8,回答21~23题。

2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B.乙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o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