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详解20

更新时间:2023-09-20 08:28: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十节课

思考题

88、解释颂词: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

89、佛陀和高僧大德利益众生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只是呆在大德身边可以吗?为什么?请引用公案说明此理。

90、什么叫做圣教空世?转生于此的众生,是否根本听不到佛法?请说明理由。

91、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何又叫普贤密意圣教?它会住世多长时间?请具体说明各个时期的特征。

92、何为五浊恶世?你对此有哪些体会?在这种环境中,你打算如何修持佛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 1 -

今天接着讲五种他圆满的第二个。

己二、佛已说法:

佛陀虽已出世,但若恰巧赶上佛没有说法示道,而安住于入定境界中,那尽管佛陀在世,也不会有正法的光明,众生依然不懂取舍之理,如此与佛未出世几乎无有差别。

有些佛虽然来到人间,但因众生福报不够,佛长时间入于等持,或者暂时没有宣说佛法,在这种情况下,众生就得不到真实利益。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积累广大的福慧资粮,最后在尼连禅河畔苦行六年之久,方于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证菩提。然而,佛陀成道后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此教证在《方广庄严经》,亦即《广大游舞经》中也有。)佛陀证悟的境界具有五种特点:1、甚深:本体无相;2、寂灭:自性无思;3、离戏:远离一切常边;4、光明:远离一切断边;5、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佛已获得犹如甘露般的这五种境界,能治疗八万四千烦恼疾病,可由于它太过甚深,对任何众生揭示都难以了知,所以,佛陀安住在鹿野苑林中,七七四十九天没有讲法。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亦云:“此法甚深故,知众

- 2 -

难领悟,故佛成道已,默然不说法。”如果我们恰好转生在那时,即使得了一个短暂的人身,佛陀也已经出世,但佛陀并没有说法,佛法对自己有没有利益呢?并无真正利益。

后来,大梵天、帝释天依前世的殊胜发愿,前者在佛前供养千辐金轮,后者供养松石曼茶和右旋海螺进行祈请,佛陀才开始给五比丘为主的有缘众生,先后在鹿野苑、灵鹫山、广严城等处转了三次法轮。因此,从这个道理可知,纵然佛陀已出世,但若没有说法,众生也难以得到受益。

我们平时念诵的偈颂中有一句是:“无上救护即法宝。”法宝是什么呢?就是救护众生之法。要想救护众生,必须生起佛法的智慧,以此才能遣除无明黑暗,治愈自他的烦恼疾病。而若想生起佛法的智慧,现在务必要修行。当然,修行时不能像有些道场所提倡的,什么前行都不需要,直接就趋入最高修法。比如密法的直断、顿超,在整个修行次第中至高无上,可是自己根基还没成熟的话,上面砌得再高,对你帮助也不大。

所以,对于《前行》的每个道理,大家应该反复思维。例如,佛未出世对众生无有利益,字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真正生起这样的定解,是极为困难的。若能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自相

- 3 -

续就会慢慢调柔。好比春天种庄稼一样,只有把地耕耘好了,种下青稞或麦子,很快的时间才会成熟;反之,假如地既没有平好,也没有开垦,又没有洒水,就算把最好的种子播下去,也不可能发出苗芽。我们修行也是如此,必须先耕耘自己的心田——对基本道理再再修持,直至得到感觉为止。至于入无想定、观风脉明点,或观修精脉、血脉、中脉是什么颜色、粗细如何,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可先暂时不谈。暂时要谈的是什么?就是最基本的人身难得。自己要真正懂得:“无常的到来那么快,人身又是如此难得,因此一定要修行!”这并不是别人说的,而要发自内心时时有这种理念,只有这样,一辈子的修行才会成功。

《悲华经》中说:“投生为人极难得,逢佛降世极难得,于善法心生好乐1,发起善愿亦极为难得也。”我非常喜欢这个偈颂。我们每个人务必要记住:投生为人、值佛出世、对善法心生喜乐、发起善愿,这四者确实相当难得。虽然口头上谁都会说,可这样的感受,你们能不能生起来,还是有待观察。若能明白自己在那么多暗劫中,今生值遇佛陀出世的明劫,实在非常不容易;佛陀虽然出世了,但佛法住世十

1

乐:此处音yào,喜爱之义。

- 4 -

分短暂,自己不早不迟正好遇上了,则更为不容易。若有如此想法,说明你对加行还是有比较好的认识。

不仅佛陀不传法对众生无有利益,就算是诸位持教大德,如果没有展开正法的讲闻事业,也很难以直接利益众生。因此,若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一定要讲经说法。我经常想:与法王如意宝同一时代的很多大德,藏地也好、汉地也好,其内在证悟非常了不起。但这些境界相当高的人之中,有些不知道是什么缘起,一生中几乎没有广传佛法,也没有广摄弟众。尽管这么了不起的开悟者哪怕住世一天,对全世界也能带来和谐快乐,对众生也有无比利益,但从直接利益他众的角度看,每天跟在他旁边的有些人,好像并没有通达他的境界,基本上没有真实证悟。所以,作为高僧大德,没有以佛法饶益众生的话,就跟佛陀没有说法无有差别了。

如今,佛陀的教法虽未隐没,但若缺少善知识的传授与引导,对许多道理,我们不一定会懂。就如同教育厅允许在各地办一些学校,可一个老师都没有的话,乡村里的孩子就算有这么好的机遇,也依然难逃文盲的命运。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老师来讲课,孩子们不可能无师自通。且不说佛法这么深奥的内容,就算是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o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