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更新时间:2023-03-15 08: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通论一、 副词

一、分类: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表敬副词(古代汉语)。 1、程度副词:是指表示动作行为所达到的各种程度。 如:①、少:在古代汉语中,“少”常做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稍”。eg:太后之色少(shao)解。----------稍微。 注意: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说文。禾部》:“稍,出物有渐也”。eg: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渐渐)。

②、颇:《说文。页部》:“颇,头偏也”。古汉语:“不仅指程度高,还指程度低”;现汉语:“只指程度高”。eg:武松也颇识几个字。(稍微)

2、范围副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范围。可分为总括副词和限定副词。 ①、表总括副词有:“皆、尽、举、悉、毕”等。 ②、表限定副词有:“但、特、只、直、独”等。 ③、总括范围副词:eg:A、为勇者尽之于君。(都)B、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之有动摇之心。(都)。

④、限定范围副词:A、古汉语中“但、徒、特、第、直”等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 eg: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独”有“只”的意思,用来限定范围的。eg:臣之所恐者,独悉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噘也!

C、但是“独”用在反问句时,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是语气副词,同“岂”。Eg: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仅 :表示“只、才、刚够”的意思。古今是一致的。 3、时间副词:

①、曾:可译为“曾经”。另外还可作情态副词,可译为“竟然”。Eg:梁惠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曾经);谁谓何广?曾不容刀。(竟然)。 ②、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曾经”。Eg:公亦尝闻天下之怒乎?(曾经) 4、情态副词: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

①、固:本来、当然。和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Eg: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且:在现代汉语做连词,而在古代汉语中叶可做情态副词,有“姑且、尚且”的意思。Eg: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姑且)另外还可以做时间副词,eg:彼且奚适也?(将要) ③、盖:A、表示提示和推测论断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一般不译。Eg: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顿。

B、表不肯定的语气,表“大概”。Eg: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④、岂、宁、其:表示反问语气,意思是“难道、怎么”。Eg:子岂治其痔邪? 5、否定副词:

①、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翻译为“不”。 区别:“不”否定的范围大,动词、形容词等;“弗”只能否定及物动词,而且这个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Eg:功成而弗居。

②、毋、勿:表示禁止的否定副词,译为“不要”。Eg:大毋侵小。 ③、未:表示尚未实行的某种动作、行为或状况的否定。 ④、非:表示对后面的整个谓语进行否定,译为“不是”。Eg:子非鱼,安知鱼者乐也? ⑤、微:表示事后的假设性否定,译为“如果不是”。Eg:微二子者,楚不国也。 ⑥、否:它和表应答之词的“然”对立,相当于“不”或“不是的”。Eg:孟子曰:“许子

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6、谦敬副词:可分为尊人和自谦两类。 ①、尊人的副词:请、敬、谨等。 ②、表自谦的副词:窃、猥等。

通论二 代词

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提示代词;疑问代词。 一、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 A、 吾:eg:吾日三省吾身。“吾”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 B、 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宾语。 C、 予:自始合,而矢贯余手肘。“予”可以做主语、定语、宾语。

D、 朕:在秦以前为一般人自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为皇帝的自称。 2、 第二人称代词: ①、 女、尔、若:都可以做主语、定语、宾语。 ②、 而、乃:做主语或者是定语。 3、 第三人称:

上古是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的,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借入“其”、“之”、“彼”等指示代词。 ①、 其:一般只做定语,译为“她、他、它(们)的”。Eg: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 之:一般只做宾语,译为:“她、他、它(们)的”。Eg:爱公孙段,欲立之。 ③、 彼:有的可以做主语、宾语,译为:“她、他、它(们)的”。Eg:彼,丈夫也;我,

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注意: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是没有单复数的区别的;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是名词而不是代词。 二、指示代词:可以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泛指代词;特指代词等。

1、 近指代词:用来指代那些距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物。主要有:此、是、斯、兹、若等。 2、 远指代词:用来指代那些距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物。主要有:彼、夫等。 3、 泛指代词:“之”表示一种广泛的人或物。 4、 特指代词:“焉”既是指示代词,又具有语气词性质,既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又常用

于叙述句尾表停顿。Eg:见贤思齐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①、“焉”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时,译为“于是”。Eg: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焉”作语气词时,一般不译。 注意:区别“焉”的用法有两种:

A、 去掉“焉”,看是否会影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不影响,就是语气词;反之,则有

可能是语气词兼指示代词。 B、 句子是否已出现表范围的介宾短语或方位词等。已出现,则是语气词;反之,则有

可能是语气词兼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1、指人:谁、孰。2、指处所:安、恶、焉。3、指事物:何、胡、奚。 四、无定代词:“或”与“莫”。是确定指某一人、某一物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 1、 指定性无定代词“或”: ①、 独用:单独做主语。Eg: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 先行词+或:共同做主语。Eg:宋人或得玉,献诸于罕。 2、 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可代人、事物,作主语,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

①、 独用:单独做主语。 ②、 先行词+莫:共同做主语。 注意:“莫”在汉以后逐渐产生否定副词的心用法,相当于“不要”。

通论三 连词、介词

一、连词:

1、 而:可以用来联合结构,表并列、顺承、转折;偏正结构,表修饰;主谓结构,表转折、

假设。

注意:A、用于联合结构的“而”主要有以下用法: ①、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者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②、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者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

承接关系。可译为“又、而且”等。 ③、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者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转折关系。可

译为“却、可是”。

B、用于主谓结构的“而”,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可译为“如果”;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可译为“却”。 2、以:做连词的用法。

①、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前后两项形成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②、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一项动作行为是后一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行为动作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以便、以致”。 ③、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况。“以”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但是不如“而”常见,不可译。 3、则:

①、连接动词性词组或者是条件复句的分句,表示两者在时间上或者事理上的关系。可译为“那么 就”。E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②、连接前后两项不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而是有发现意外情况的意味,即后一件事的出现不是钱一件事的实施者所能意料的。当这种情况下的“则”不可译为“就”,可译为“原来如此”。Eg: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③、用在前项中表示姑且承认某种情况,后项则从另一角度予以否认或说出与此相反的情况,构成让步关系复句。可译为“固然”、“虽然”等。Eg::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④、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表示在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的不同。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二、介词的语法功能 主要介词:

1、 于 :作为介词的用法。 ①、 引用时间或处所。可译为“到、从、在”。 ②、 引进涉及的对象。 ③、 引进比较的对象。 ④、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Eg: 问于桀溺。3 王坐于堂上 。1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

2、 以: ①、 引进动作的凭借与工具。Eg:蛇出于其下,以肘击之。 ②、 表示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Eg: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③、 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Eg:此天以臣授陛下。 ④、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Eg:文以五月五日生。

四、 助词

(一)之: 1、结构助词: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表现在:

A、 介词:放在定语或名词中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与现代汉语的“的”。 Eg:今臣之力十九年矣。 B、 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 C、 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Eg: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2、 代词: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人代物。Eg:学而时习之。

3、 动词:eg:主坐于堂上,有牵牛有过于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4、 语气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二)者:

特点:1、 具有一定的称代作用,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

2、 这种“者”字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别的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充当句子成分,从称代作用上看,具有代词性;从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来看,又有助词的性质。

3、 王力《古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

①、放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表示“……..的人”、“……….的事”。

②、放在数词和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和种类。 ¤:做语气词: ①、 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停顿,没有实在意义,与“也”连用。Eg: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 用在时间词后表停顿。Eg: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三)所: 1、“所”的用法: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前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Eg: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者”和“所”的比较: 相同之处:

①:不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组成“者”字结构,“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词组。 ②:词性相同。 不同之处:

①“者”的组合范围大,包括动词、形容词、动宾词组、联合词组等;而“所”字组合范围一般仅限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如果是形容词、名词。都应看成是活用为动词。 ②:“所”字用在动词前,“者”字用在动词或其他词后面。 ③:“所”字结构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牵涉到的对象;而“者”字结构如果是动词结合

而成的话,它表示的是发生动作行为的本身。

通论十五 音韵学常识及诗

一、关于音韵学

(一)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分期: 上古音------《诗经》、《楚辞》------------中音学(32字母、30韵部) 中古音------《切韵》、《广韵》------------今音学(36字母、206韵、4声调) 近古音------《中原音韵》----------北音学(25字母、19韵部)

现代音-------现代普通话---------现代汉语语音(声母22个、39韵母、4声调) (二) 何谓音韵学:

也称为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上古、中古、近古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三个部门: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 字母:古人称代表汉语声母的汉字为字母,又称之为声、纽、声纽或音纽。

2、 三十六字母: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

增加6个而成36字母。它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标准音的声母系统。 3、 古音:指声纽的发音部位,分别为:唇、舌、齿、牙、喉。

4、 七音:指在五音的基础上将“来母”划分为半舌,将“日母”划分为半齿得来的。 5、 清浊:分析发音方法时所使用的术语,清音:声带不振动的辅音18个。浊音:声带振

动的辅音,18个。 音韵学上共分为四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6、 韵:指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相同的音韵类聚。 7、 韵部:同韵的字归纳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韵部。 8、 韵目:韵母的代表字。

9、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是没有韵尾的韵母。 10、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母。 11、 入声韵:以辅音【—p】【—k】【—t】为韵尾的韵母。 12、 洪细:是指洪音和细音的简称。开口呼和合口呼的音叫做洪音;齐口呼和撮口呼的音

叫细音。 13、 舒促:“舒”指四声中的平、去、上声;“促”指四声中的入声。 14、 韵书:指的是一种工具书,为作诗押韵服务的,也是一种字典,不光给字简单释义。

韵书按照韵来排列的,同韵的字排列在一起。同韵的字也就是可以相互押韵的字,标准就是韵母相同或相近,声调必须相同。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的《韵集》。现在见到的是宋朝的《广韵》。 ★ 三、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一)、双声叠韵:

1、所谓双声叠韵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

注意:双声叠韵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时代,其双声叠韵的依据的语音体系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些词在古代是双声叠韵,现在却不是;有些词在古代不是双声叠韵,而现在是的。 3、 在上古汉语里,大部分的连绵字有双声叠韵的关系。

eg:双声:参差、犹豫。 叠韵:窈窕、蹉跎。 双声叠韵:玲珑、辗转。 (二)古音通假:

1、所谓古音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的假借。 2、 广义的假借字,有两种情况: ①、本无其字:六书假借。

②、本有其字:通假字(本有其字不用,而用其他的字来代替,就叫做通假。) 四、上古音的研究简介: (一)、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连绵字、谐声字。 1、 异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献里书写形式不相同。

2、 声训:又称音训。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 3、 注音:(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五、 诗律: (一)诗体:

中国古代诗歌,除了《诗经》、《楚辞》、童谣、民歌以外。大致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是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盛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包括五言、七言、乐府等。还包括隋唐以后的拟古诗。

2、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格律诗,唐初形成的讲究平仄和对仗的格律诗。萌芽与隋朝,成熟与唐朝。 特点:句数字数有限,平仄、用韵、对仗严格。 3、近体诗的分类:律诗、绝句、排律。 ①、律诗分八句,四联。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 ②、绝句也叫截句,乃截取五律、七律中的四句。 ③、 排律也叫长律,超过八句的就叫排律,是律诗的延长。长律一般都是五律。 4、 近体诗的特点: ①、字句有定:

五律有八句:40字; 七律有八句:56字;五绝有四句:20字;七绝有四句:28字。 ②、用韵严格:

A、 只能押平声韵;B、采用平水韵;C、用韵的位置确定。 ③、讲究平仄:

A、平仄相间:这是就一句之中的平仄关系而言的,每一律句中节拍之间要平仄交替。 B、平仄相对:“出句”和“对句”必须平仄相对,每联中“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对。

C、平仄相粘:这就指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而言的。上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和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D、末字平仄:押韵句的末字为平声。第一句的末字可平可仄。偶数句的末字必须是平声。 ★五言律句的格式:

①、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②、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③、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④、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七言律句的格式:

是根据平仄交替的规律,在五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节拍。

①、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 ②、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 ③、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 ④、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式) 注意:

①、 犯孤平:是指如果将五律第一字,七律第三字都改为仄声,那除了韵脚以外,全句

就只剩一个平声了。

②、 三平调:是指将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改为平声,那句末包括押平声韵的字在内

就形成了三个平声相连了。

③、 在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的情况中,一句诗除了押韵的字应遵循“一三(五)

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不论”是指五言第一字、第三字可平可仄;七言第三字、第五字可平可仄。“分明”是指五言的第二字、第四字,七言的第二、四、六字严格规定的平仄用字。 ④、 坳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字的位置把该用仄

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Eg、本句坳本句救:A、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一拗三救) B、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三坳四救) 出句坳,对句救。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4、 要求对仗:

①、对仗的位置:首联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不用对仗;颔联必须对仗;尾联一般不用对仗。 ②、对仗的特点:

A、 出句和对句平仄必须相对。 B、 出句和对句词性必须相同。 C、 出句和对句相同位置上的字不重复。 ③、两种特殊的对仗类型:

A、 流水对: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 B、 借对:是一种特殊的对仗形式,用汉字所具有的同音和一字多义的特点来构成对仗的形

式。

通论十七 古书的注解

一、古注出现的原因:

古注:古书叫训诂,它同音韵、文字构成古代文献语言学的一个整体,对古代文献所做的一切解释说明工作都可以称为训诂。 二、古注的重要性:“训”----训解,解释词义;“诂”----对古代汉语文字的理解。 三、古注的分类:(本意是灌注)

1、 传: ①、指阐明经书大义的注解;②、指解说经文字词的注解。

2、 笺: 是对传的再解释是今人对前人的注解有所阐发或补充标注在旁边。

3、 章句:除了对古书做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义,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

构等。

4、 集解:①、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的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

《论语集解》。②、通释经传,汇合经与传予以解释。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传集解》。 5、 疏:又称义疏、正义,是唐朝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方式。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

而且也对前人所做的 注解进行注解。 四、古书的编排体例: 1、 集解体:

在读集解体时,首先要读其序,这样才可以知道是哪几家。也有序里没有提到的,大都在注中第一次出现时用全名,后面再出现就只用其姓。 2、 注书体:

五、古注的主要内容: (一)、先秦---------萌芽时期(以《尔雅》为标志)

先秦时候还没有成为一门学科,人们只是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也无注释专书,只是简单的释

词,零星注解。 (二)、两汉—唐----------初兴到保守

1、 汉代 的古注内容主要有释词、串讲、释词并串释以及通释全章大意。----《十三经注疏》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注释家和注本:何晏《论语集解》。 3、 唐朝注释家及注本有:孔颖达《五经正义》、李善《文选论》。

古注发展到唐朝时,内容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考证人名、地名、指明典故来源、说明词语出处、转引古注等等。 (三)、宋---元明-----------改革到衰落

宋代的注释风格是常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宋代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注释家是朱熹,采用“叶音”的方法注音,其注释中不少地方反映了宋代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四)、清--------复兴到鼎盛-(新十三经注疏)

清代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清代注解的风格是能将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注解之中,从材料出发,注重考据。 六、古注的术语: 1、 曰、为、谓之:

因此,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处于术语之后,其含义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叫做”。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 2、 谓:

被释词则放在“谓”的前面,且往往是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 3、 貌、之貌: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的样子”。 4、 犹:

表示同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同”“等于说”。 5、 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训释,表示被释词和训释词语源相同,意义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名的由来,这就是所谓“声训”。 6、 读若、读如:

专门注音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假借字。 7、 读曰、读为:

专门说明通假字的术语。 8、 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脱字”“夺字”。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字。 9、 如字:

古注中标明多音字读音的术语,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表示常用义的读音来读。 10、 破读: 也称“读破”。古汉语中通过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义的方法。

通论十八 古书的句读

一、句读标志: 1、 断句时常用“。”和“、” 。句子结束时用“。”叫“句”;句间的停顿用“、”叫“读”。

合起来叫“句读”。此外还有“√”。这是一个分章的标志。

二、古书句读致误原因:

1、 词义:①、不明词义,不通文理。 ②、缺乏古代文化知识, 不知出典。 2、 语法。 3、 音韵。 三、怎样断句: (一)、找名词或代词断句。 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二)、找句首句尾常见词语断句。 1、 从句首常见词语断句: ? “盖”“尖”“且夫”“若夫”“今夫”等常见词作发语词领句; ? “是时”“昔者”“曩”“曩者”“向者”“既已”“既而”“已而”常做时间副词领句; ? “岂唯”“岂特”“岂独”“岂徒”“然则”“故夫”“何为”“曷为”“胡为”“何以”“爱以”

“胡以”“何其”“何故”等复音虚词常领句。 ? “臣”“窃”“仆”“愚”“妾”“孤”“寡人”等谦词和“公”“君”“卿”“”子“先生”

“足下”“吾子”“陛下”等敬词也常做领句。 2、 以句尾常见词语断句:

? “欤”“耶”“乎”“哉”“也”“矣”“焉”“耳”“兮”等语气词; ? 一些复音虚词也常用在句尾。如“何如”“奈何”“若何”“也夫”“已矣”“矣哉”

“云尔”“也乎”“也矣”“也矣哉”等等

3、 从独立的词语或词组断句: “嗟夫”“呜呼”“嘻”“故曰”“由此观之”“由是观之”“此所谓”“其所谓”“要之”等。 (三)、找句中惯用语断句。

1、 从表序数和表顺序的词语断句。 2、 从表言词语断句。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 (四)、从句式固定结构断句: 1、 判断句:“………者”“………也”“……….者也”“非………必………”“非……则……”“非…….即……..”“………诚……..也”“………必……也”“……..亦……..也”“…乃…也” 2、疑问句:“如…….何”“奈……何”“若……..何”“无乃…….乎”。 3、反问句:“何……..之有”“何有于……..”“……….于何有”“何以………为”“何……当” “不亦……..乎”“非………而何”“非…….如何”。 4、 假设句:“诚………则”“苟…….则…….”“使……则…….”“若……则……..”。 5、 选择句:“宁…….其宁…….”“宁……..无……..”“与其…….毋宁…….”。 (五)、从修辞上断句:

比喻、对比、顶真、反复、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六)、从章句特点断句:

常见章法特点是“有总有分、环环相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17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