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1电梯检验员在线考试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0:01:1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课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20道题】

1.《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规定,( )委托有关机构负责组织制定各项目的考试大纲、考试细则及笔试题库、实际操作考试内容和要求。

A.国家质检总局

B.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监部门 C.考试机构 D.检验机构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2.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承载支撑件的设计应保证在( )额定载荷下电梯均能安全运行。

A.0~100% B.0~110% C.0~125% D.0~150%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3.机房设备间的检验安全可不关注以下哪个项目( )。

A.在进入任何格栅或平台之前,查看其支撑和连接以确定其是否够坚固 B.注意所有运动设备的位置 C.机房插座的供电情况

D.在进入井道中的机器空间之前,切断主电源开关并上锁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4.井道检验的安全要求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进入井道后立即关闭层门

B.启动电梯前,与其他相关的检验人员联系

C.上轿顶或进入底坑前,确保作业区有适当的照明,底坑没有积水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5.电梯检验人员进入现场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

A.应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B.不得佩戴项链及首饰

C.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相互应答避免发生误操作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6.在轿顶检验时,下列哪项是不安全行为( )。

A.在进入轿顶之前,将轿顶停止开关置于停止位置 B.对于非平面的轿顶(如穹顶),应当特别小心,防止滑跌 C.在将全部身体的重量施加在轿顶之前,试验轿顶的强度 D.站立在轿顶紧急出口的盖板或设备上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7.根据《特种设备目录》曳引驱动乘客电梯的代码为( )。

A.3310 B.3120 C.3110 D.3210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8.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在检验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范围里( )。

A.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身体条件能够满足所申请检验检测项目的要求

B.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工作经历、技术职称能够满足所申请检验检测项目的要求 C.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知识和技能 D.具有相应的特种设备工作经验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9.获得DT-1资格人员可从事下列项目的检测( )。

A.起重定期检验 B.电梯监督检验 C.电梯定期检验 D.以上都错误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0.下列哪项工具是在检验曳引驱动电梯时不需要的( )。

A.塞尺 B.放大镜 C.压力表 D.绝缘电阻测试仪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1.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类型包括以下哪些( )。

A.蹲底 B.剪切 C.挤压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12.电梯检验员的职责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在资格证所对应的许可工作范围内从事相应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 B.编制检验检测方案,填写检验检测报告和检验案例 C.配合检验师、高级检验师从事本专业设备的检验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13.按照《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的规定,持有《检验人员证》的人员在其证书有

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相应检验工作,并且未发生年龄不符合和未发生《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的违规情况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按照要求向相应的换证审核机构提出换证申请。

A.1 B.2 C.3 D.6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4.在检验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时,下列哪项是不安全行为( )。

A.在设备停止运动、驱动主机和制动器的动力电源被切断,以及主电源开关被锁和加上标识之前,不得进行近距离检验

B.进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机房、驱动站、转向站或其内部之前,应当断开停止开关或者主电源开关,切断驱动主机和制动器的动力电源,并确认不会运动

C.站立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检验员,在其启动之前,应当抓紧扶手带 D.无论何时被拆除的梯级、踏板都应当在检验人员的后方。登上拆除了梯级、踏板的自动扶梯或人行道时要特别小心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15.下列哪个系统不属于电梯八大系统( )。

A.电力拖动系统 B.安全保护系统 C.电梯平层系统 D.门系统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6.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下列哪项不是电梯的危险源( )。

A.爆炸 B.剪切 C.火灾 D.电击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17.按照现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检验现场持证人员的数量不得少于( )。

A.1人 B.3人 C.2人 D.以上都错误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8.《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规定,《检验人员证》的有效期为( )。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从事检验工作的,应当按照《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的时间及时办理延续手续(换证)。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9.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及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提供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A.授权 B.批准 C.核准 D.委托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20.《特种设备安全法》的适用范围是( )。

A.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报废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

B.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

C.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

D.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移装、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5.00

第三课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电梯的维护保养可以由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B.电梯的维护保养可以由取得“安装许可”的单位进行

C.电梯的维护保养可以由取得“改造许可”或“修理许可”的单位进行 D.电梯的维护保养由取得“维护保养许可”的单位进行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2.电梯维护保养合同通常分清包、半包、大包三种形式,大包是指( )。

A.只提供劳务,不提供任何电梯零部件

B.既提供劳务,又免费提供部分电梯零部件,如单价200元以下零部件

C.既提供劳务,又免费提供大多数电梯零部件(如电梯:曳引机、控制柜、主板、

曳引钢丝绳、轿厢装饰除外;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扶手带、电机、控制柜主板除外)

D.提供电梯保险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3.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 B.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向使用单位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 C.检验、检测人员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资格,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D.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4.电梯更换同规格的驱动主机及其主要部件(如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曳引轮)属于( )。

A.改造 B.重大修理 C.一般修理 D.维护保养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5.TSG Z8002-2013《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属于( )。

A.强制性标准 B.质检总局规范性文件 C.质检总局部门规章 D.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6.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251号)规定的施工等级( )。

A.不分级

B.分为A.、B.两级 C.分为A.、B.、C.三级 D.分为A.、B.、C.、E四级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7.下列哪一种电梯的施工不需要申报监督检验手续( )?

A.安装 B.改造 C.重大修理 D.一般修理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8.《特种设备安全法》所述的“特种设备的生产” ( )。

A.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 B.仅指制造 C.仅指经营、使用 D.仅指改造、修理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9.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为4类。造成10人死亡的特种设备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10.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所指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不包括( )。

A.液压乘客电梯 B.强制驱动载货电梯 C.曳引驱动载货电梯 D.曳引驱动乘客电梯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第四课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20道题】

1.依据《电梯安全要求 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GB24803.1-2009),运载装置应能容纳和承受额定的载重量以及合理的可预见的超载。以下选项( )不属于合理的可预见的超载。

A.使用人员通常携带的行李

B.使用人员身高和体重比平均值大的可能性 C.比运载装置设计的使用人员人数多的可能性 D.使用人员携带的手推车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2.《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不适用于( )。

A.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的制造和安装 B.用新电梯更换已有井道和机器空间中的在用电梯

C.安装于现有建筑物新建井道和机器空间中的新电梯的制造和安装 D.在用电梯部件的更新或改装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3.《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 )是伤害发生的概率与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A.伤害 B.风险 C.危险

D.后果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5.00

4.依据《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方法》(GB 24804-200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 B.轿厢、对重(平衡重)之下可以有人到达的空间 C.同一井道内存在相邻的电梯时,应在底坑中设有隔障

D.同一井道内装有多台电梯时,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

离可以小于0.5m,但应设置隔障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5.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当采用有效措施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采用有孔的电梯井道壁

B.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小至20mm C.对重可以设置在与轿厢分离的井道内 D.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井道顶部轿顶的投影内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5.00

6.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下图为( )的警示标志。

A.减小的顶部间距 B.减小的底部间距 C.可伸展的轿厢护脚板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至少发生一次的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评估为( =)。

A.不大可能 B.很少 C.偶尔 D.很可能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8.依据《电梯安全要求 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GB24803.1-2009),如果任何井道门打开、未锁住或运载装置门没有关闭,应停止对人员有危险的运载装置的任何运行。请问,对接操作是不是危险运行?( )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5.00

9.《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某危险状况的风险等级为3B,其风险类别为( )。

A.I

B.II C.III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10.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对轿顶护栏描述错误的是( )。

A.护栏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B.站立在安全区域应能完全展开(或伸出)和折叠(或缩回)护栏 C.在正常运行时,护栏未完全伸展应防止轿厢移动 D.在检修运行时,护栏未完全伸展应防止轿厢移动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1.依据《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方法》(GB 24804-2009),当轿顶外侧边缘与井道壁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超过0.3m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轿顶向外延伸以使该距离不大于0.3m B.在轿顶上安装护栏

C.只要该距离不足0.85m,不必安装护栏

D.沿整个井道的高度安装隔障以使自由距离不大于0.3m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2.《电梯安全要求 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GB24803.1-2009)适用于( )。

A.拆除作业 B.超载

8.强制式电梯,通常是通过( )驱动电梯轿厢上下运行。

A.液压油缸 B.卷扬机牵引钢丝绳 C.通过绳轮与曳引绳的摩擦力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3.90

9.液压电梯的主要优点有( )。

A.无级调速、运动平稳 B.驱动电动机的功率小 C.提升高度较大 D.结构简单,成本低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10.通常,额定速度( )m/s,称为低速电梯,低速电梯多为货梯。

A.大于1.0 、小于等于1.75 B.不大于1.0

C.大于1.75 、小于4.0 D.大于等于4.0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3.90

11.通常,额定速度( )m/s,称为高速电梯,多用于高层住宅、写字楼、宾馆等。

A.大于1.0 、小于等于1.75

B.不大于1.0

C.大于1.75 、小于4.0 D.大于等于4.0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3.90

12.自动人行道与自动扶梯的差别,自动人行道主要往( )运送乘客。

A.平面方向 B.垂直方向 C.都不对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13.通常,额定速度( )m/s,称为快速电梯。通常用于15层以内的多层建筑。

A.大于1.0 、小于等于1.75 B.不大于1.0

C.大于1.75 、小于4.0 D.大于等于4.0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14.国质检特〔2014〕679号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中,“类别”( )区分;“品种”按用途区分。

A.按速度 B.按方法 C.按驱动类型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3.90

1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电梯”包括( )。

A.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B.杂物电梯和人货两用升降机 C.载人施工升降机 D.A和C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16.电梯的层站,站是指( )。

A.各楼层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 B.是指电梯所停靠的楼层 C.是电梯运行的楼层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3.90

17.电梯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 )。

A.5℃° B.40℃° C.+5~+40℃°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3.90

18.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所称“电梯”包括(

。 ) A.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B.杂物电梯和人货两用升降机 C.载人施工升降机 D.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3.90

19.电梯的额定载重量,是( )。

A.电梯轿厢所允许的最大重量 B.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载重量 C.电梯轿厢满载重量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3.90

20.通常,额定速度( )m/s,称为超高速电梯。

A.大于1.0 、小于等于1.75 B.不大于1.0

C.大于1.75 、小于4.0 D.大于等于4.0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50

21.电梯的额定载速度,是( )。

A.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 B.电梯空载的轿厢运行速度

C.电梯额载荷载的轿厢运行速度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22.曳引式电梯是通过绳轮与曳引绳的摩擦力驱动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电梯的( )对其曳引能力与影响较大。

A.绳轮的绳槽与曳引绳的摩擦系数 B.轿厢的重量

C.轿厢侧重量与对重侧重量差 D.A与C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3.90

23.电梯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电梯供电电压是( )。

A.曳引机输入电源的电压

B.供电部门的配电系统与用户电气系统的联结点的电压。 C.相对相或相对中性导体的电压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3.90

24.对于海拔高度超过( )的电梯,其低压电器的选用应按GB/T20645-2006的要求进行修正。

A.2000m B.1000m C.3000m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25.电梯的并联控制是指将( )规格相同的电梯并联起来控制,共用一套呼梯信号系统。

A.两台或三台 B.四至六台 C.四至七台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26.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主参数的倾斜角,是指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超过( )。

A.12° B.30° C.35°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3.9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3c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