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哪里》——闵江昆2012.5.10

更新时间:2023-07-19 03: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力在哪里》教学设计

大莫古镇太平哨小学 闵江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的第一课《力

在哪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感受说明生

活中力的存在。

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力有大小

和方向。

3、能够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

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

难点:体验力的普遍存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行车、弹簧秤、橡皮泥、玻璃珠

【学具准备】分组配备玻璃珠、橡皮泥、弹簧秤、苹果、毛线、一张诗歌续写表、一张打靶活动记录表和一张测力记录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参赛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扳手腕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同座之间也来一次小

小的较量,好吗?在游戏之中,请你思考:扳手腕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之间进行扳手腕的游戏。)

2、师:你获胜了吗?你觉得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关键要力气大)

师:是的,力在这个游戏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从今天起,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力的问题。(板书“力”)要研究它,我们就得把它找出来,这节课我们学习“力在哪里”。

(板书:力在哪里)

二、寻找生活中的力

1、师:力在哪里呢?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力的存在呢?

2、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出示科学家的话)

3、学生说一说:力在哪里?

4、引导学生给力起名字,如:“老师推门的时候有推力”

5、学生说过之后,教师小结并课件出示一些常见的力。

6、同学们现在对力有什么认识?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力是无形的,力无处不在)

三、探究力对物体的影响

(一)、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1、刚才我们认识到力无处不在,下面我们来找一找自行车中的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请一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引下,让自行车轮从静止到运动,到加速,到减速再停止的过程。

3、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力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对“力”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概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探究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有什么作用呢?

2、教师出示橡皮泥、气球、弹簧、铁丝等物品,同学们现在对这些物品施加力,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动手操作。

4、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四、认识力的大小和方向

1、教师拿出游戏盘,要求同学们眼看游戏盘,指一名学生大声朗诵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玻珠应放在“棋子”位置,然后再用手指弹;弹出棋子后,看棋子的大部分落在棋盘的哪个圆圈内就得相应的分数;每人在三个棋子位置各弹一次,并做好得分记录,然后算出总分。)

师:游戏规则听明白了吗?老师再提示一点:,组长要安排好游戏的顺序,做好记录,做完之后要坐好向老师示意,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生分组游戏,师观察巡视。)

2、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最高分是谁,得了多少分?

(各小组长汇报)

3、师:全班的最高分是多少分?有哪几位同学?请站起来。我们听他们介绍一下他们获胜的经验,要注意倾听,他们说的方法是不是同你的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要看清楚分数的位置,是棋子要对准,还要注意轻重,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

4、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得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板书)

5、思考:用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6、带着上述问题再次弹玻珠

7、根据物体运动方向判断力的方向:

出示图片 :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

学生思考后在书上用箭头标出物体的受力方向。(先明确运动方向,再来判断力的方向)然后汇报展示。

五、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同学们,课本上还有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请看!

(课本40页的4个问题)

2、出示图片:

思考:箱子后面的人如果推箱子,箱子的移动可能会怎样?

箱子后面的人如果拉箱子,箱子的移动可能会怎样?

3、出示故事《天鹅、梭鱼和大虾》图片:

问:车为什么没动?(它们用力的方向不一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团结力量大;心要往一处想、力要往一处使。)

六、总结 延伸

1、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关于力的知识,大家能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吗?

2、出示科学家的话。

第二课时

3、刚才我们通过扳手腕知道力有大小,要想精确知道一个力到底有多大,就得请工具来帮忙了。(出示弹簧秤)

4、学生阅读教材学习怎样使用弹簧秤,教师介绍力的单位——牛顿的由来。

5、小组活动:用弹簧秤测一测提起一些物体所需要的力,把结果记录下来。(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学生明确要求、分工后动手测量,汇报交流。

6、同学们刚刚测量了提起一个苹果所用的力。在桌面上慢慢拉动一个苹果所用的力是多少牛顿?它们一样大吗?(边说边演示,并要求匀速拉动,多测几次,使测量结果尽量精确。)

学生测量,汇报。

指出:用的力不一定相等。拉动苹果所用的力与桌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桌面光滑,用的力小,桌面粗糙,用的力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lg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