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8:15:2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化部队高素质人才培养

考号:1102100134110 姓名:陈佳

摘要:信息化时代正疾步向我们走来,新的战争形态已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开始启动数字化部队的建设,力争在指挥自动化、数字化的建设上与世界军事强国同步。数字化部队是一个时代的新名词。对人员来说,必须有一大批会指挥、懂管理、能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对编制来说,要打破兵种界限,实现精干、高效的联合指挥;对装备来说,一是要装备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二是要装备作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基础的各种数字化装备及附加系统;三是要装备作为军队“神经中枢”的C4I系统。而在建设数字化部队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则是及其关键的。如果没有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即使我军拥有先进的武器和装备,但是无人会操作和使用,无人能维修和保障,更不用说改装和改进武器装备,这都无疑会成为阻碍我们数字化部队建设的步伐,加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军事力量差距。因此,数字化部队建设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培养。

关键词: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理论

1前言: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人才建设理所当然地也受到国家人才资源

和环境的制约。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势必带来人才价值的提升,这是开放和竞争时代我们军队人才建设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尤其是在我军加紧数字化部队建设的环境下,对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迫切需求。

2军事高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1 新形势的战争技术特点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在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一场波及全球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正在兴起。这场变革,主要表现为应用高新科技更新武器装备,改革军事组织体制和创新军事理论,导致战争形态和军事行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1

从最近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人们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先进的军事高技术,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主动有力的地位。

军事高技术有哪些分类呢?从宏观上可分为:军事信息技术、军事新材料技术、军事新能源技术、军事生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事航天技术。从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关系划分,军事高技术还可划分为两类技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由于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战技术如日中天、先进材料技术引人入胜、能源动力技术突飞猛进、生物技术异军突起、军事海洋技术风光无限、军事航天技术登峰造极。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息成为作战力的主导要素

(1) 信息技术装备将广泛的渗透到战场的各个领域现代战场上,以至于技术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信息战”。

(2) 信息技术装备构成了日臻完善的作战“神经系统”。

(3) 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软、硬杀伤相结合的信息战手段。

战例: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大量运用了电子干扰等软杀伤手段,对南联盟军队的信息探测系统、通信指挥系统、武器制导系统等实施强有力的干扰和压制。而保护已方信息系统,则主要是确保已方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 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或战争阶段

1. 空袭的手段和兵器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例如:海湾战争的空袭兵器有经过高技术改造的B-52战略轰炸机、F-117A隐身轰炸机、F-111战斗轰炸机、各种攻击直升机、对地轰击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而且空袭兵使用了大量高技术炸弹。这些空袭兵器有太空侦察卫星、空中侦察飞机、地面侦察系统为其侦查目标,有空中预警机和地(海)面C4ISR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其指挥引导,有战斗机、电子战飞机为其护航、有空中运输机和加油机、地面保障系统为其进行保障支援。

2. 战略空袭已可以摧毁对方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

例如:海湾战争历时42天,其中空袭阶段38天,地面进攻只有100

天。战略空袭构成独立的战争阶段。

(三) 作战空间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

的前方和后方

力兵器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使作战空域向大纵深发展,作战行动更加强调实施大纵深打击。

力兵器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主要表现:

(1) 侦查距离增大

高技术侦查装备可以覆盖整个战场,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纵深、大面积的侦察与监视。

(2) 武器的射(航)程增大

地(海)面武器的射程,一战时火炮射程只有6-9千米,二战时只有12-17千米,而现在火炮射程达30-50千米乃至70千米;战斗机的

2

作战半径,一战时只有30-50千米,二战时150-200千米,而现在达600-200千米。

(3) 兵力机动能力提高

二战时美军巴尔顿将军率领的部队以进展速度快闻名于世,但其日推进速度只有13千米。20世纪70年代后,前苏军日推进速度可达70-80千米;在海湾战争地面作战开始不到两天,美第18空降师的所属部队就推进至伊纵深200千米的幼发拉底河地区,切断了伊军退路。 (四) 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辰发展

(五) 扩展了合同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向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

体”发展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侦察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空间立体化 (二) 速度实时化 (三) 手段综合化

(四) 侦查、监视与攻击系统一体化 (五) 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提高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伪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伪装技术与武器装备的一体化 2、发展新型的伪装技术和器材 (1) 利用生物技术培养超级植物 (2)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小迷彩 (3) 高技术伪装涂料

如:生物涂料、纳米涂料。 (4) 新型气溶胶发生剂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隐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隐身飞行器

较典型的F-117A隐身战斗机综合采用了多项隐身技术措施: (1) 隐身外形设计

该机采用多面体结构,整机呈楔状,有多个小平面构成,大多数表面与垂直面积的夹角大于30度,能有效地把雷达波散射出去。 (2) 隐身结构设计

F-117A的2台404型涡轮发动机被深深的安装在机体内。整机的内舱很小,没有外挂武器,机内不装大功率有源传感器,以降低机内的电磁辐射和热辐射。发动机喷管呈扁形并顺机身上侧向后延伸,喷口被放置于机身后部尾翼和机翼的连接部位。可阻止红外探测器及雷达从后面直接探测。 (3) 采用吸波材料

F-117A机体表面广泛使用了雷达吸波材料,主要是吸波涂料。机身(特别是机身底部)采用了在SR-71侦察机上使用过的高效磁性——耗能型吸波涂层。这种涂层可以数十倍甚至成十倍地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在综合采用了各种隐身技术后,F-117A的雷达散射截面基金为0.01-0.1平方米,其红外特征和噪声也显著减小。 2、隐身舰船

采用的隐身技术主要有:

(1) 减少舰船的雷达散射面积

3

如改进舰体及上层建筑形状,避免敌方雷达的镜面反射和角发射;采用吸波和透波材料;采用尾流隐蔽技术,如用油、乳化剂、聚合物等改变舰体周围水的粘度,使附加物改变尾流成分或电磁特性等。 (2) 降低舰船的噪声辐射

如采用超低噪声发动机、辅助机和传动机械部件,采用双弹性支承几座、消声器等降低振动噪声装置,舰体表面采用消声瓦,用多叶低速螺旋桨、主动气幕降噪声法等减小螺旋桨产生的噪声等。 (3) 抑制舰船的红外辐射

如降低主机舱、发动机排气、排水和烟筒的温度,采用隔热垫和涂敷绝热层等。

(4) 控制舰船自身的电磁特性

如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改进电子设备,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或天文惯导系统代替无线电导航系统,用专用消磁站或舰载主动消磁线圈进行消磁,采用非磁性或低磁性材料建造舰体和设备等。

军事高技术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影响: (一)一体化 (二)生存化 (三)数字化 (四)智能化

此外军事高技术对电子对抗技术、精确制导武器、军事航天技术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共同影响着现代战争。 这些方面对人才就提出的巨大的需求量,一定意义上,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却不是人才资源大国。人才状况可概括为三个并存:人口众多与低素质人才数量 突出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才资本缺乏并存;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

2.1.1 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和要以新思维构建数字化部队多样化人才

为什么“优厚的条件和待遇”能使许多的公派留学生逾期不归,能使许多人才放弃铁饭碗“跳槽”?因为“优厚的条件和待遇”,体现着一种合理的人才价值观。近几年来,我军军校和部队为了引进急需的高学历专门人才曾制定 了一系列优待措施,从住房、科研启动金到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各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和特别优惠。这一做法曾经吸引过大批国防科技人才,但随着人才价值的提升,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待遇已经很难吸引人才。

当今的全球化经济为人才资源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这种条件 建立了人才吸纳战略,在加强培养国内人才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吸纳、掠夺、利用外国人才资源。如在移民政策方面,放宽对各国优秀人才的移民限制,对专业“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增加外国技术人员赴美工作签证名额,吸收高科技人才赴美工作; 通过留学生教育政策,将外国留美学生作为美国人才的后备力量;跨国公司到海外设立研究机构,掠夺当地人才资源等等。在用人上建立自由流动、自主择业 体制,保证人才有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空间;建立有效机制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等。这从侧面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人才自由流动,自主择业的和平环境中,国民容易淡化国防观念,献身国防的思想受到挑战,军队吸引力减弱。有鉴于此,我军应特别重视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注重“硬管理” 与“软管理”的统一,创造和改善人才工作环境,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使数字化部队建设能够获得持久的动力源。军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对我军旧有人才建设的观念和制度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新挑战,加大人才建设的改革力

4

度,加强参与全球军事竞争、联合演习和联合作战的能力。

毫无疑问地说,我军历来重视人才在军队建设中的作用,尤其是进入和平时期以来,我军总是能够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转变,每次转变都与人才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特别是我军现在所进行的数字化部队建设,即是我军根据最新的时代局势所做的策略。面对全球军事高科技兴起与军事人才的竞争,军委适时提出 “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战略。“两个转变”战略是军队建设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而实现转变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保证在于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军事专业和复合型人才。这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是实现“两个转 变”的动力源泉,是数字化部队建设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具体下来,我们可以参考美军的数字化部队的人才培养,因为它是当前这个领域上的领头羊。目前,凡是建立和使用C4IS系统的美军部队,都对传统的指挥机构进行了调整,提高科技人员在军官队伍中的比例。如美国陆军机步师的指挥机构中技术人员已占30%,美国战略指挥中心的科技人员高达50%。美军还对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规定了标准,明确提出,信息时代官兵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美军强调信息化部队是高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各种武器装备几乎没有一件可以离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建设信息化部队,必须抓紧培养复合型信息化人才。

1)指挥控制人才 主要包括各级指挥员、参谋人员,以及直接从事部队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组织指挥的人员。他们应当通晓高科技知识特别是信息技术知识,具有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军事理论素养,精通数字化部队指挥管理,熟悉信息作战特点和数字化战场环境,善于驾驭数字化武器装备,能够准确、高效地分析、处理战场信息,具有高超的信息战指挥艺术和军事谋略水平。

2)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包括各级信息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网络运行管理人员及数字化武器装备维护保障人员。他们的文化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熟练掌握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精通信息网络系统和数字化武器装备管理、使用、维护,并能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先进技术,确保己方信息网络系统和数字化武器装备充分发挥作战效能克敌制胜。

3)信息攻防特殊人才 主要是指在制信息权的激烈争夺和对抗中,具有“攻防兼备”作用的特殊人才。他们拥有丰富的通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知识,具有超常的专门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破袭、瘫痪、干扰敌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获取敌方信息资源和操纵敌信息媒体的“黑客”,又是有效防护己方信息设施、信息资源,使己免遭破坏的“防火墙”。

4)数字化士兵 是指集侦察、通信、作战三位一体的多能战斗员。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掌握信息作战和数字化武器装备知识,熟练掌握数字化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和防护技能,能够发挥战场信息“触角”作用,并且具有适应艰苦、紧张、激烈、复杂的数字化战场环境的强健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上述各类人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指挥控制人才是核心,工程技术人才是支柱,信息攻防特殊人才是关键,数字化士兵是基础。这种纵横交错的复合型人才体系,应当成为时下我军数字化部队发展的方向

2.1.2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及其在国际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军队人才建设必须发挥以军队院校为主,以地方院校为辅(如始于1999年的国防生培养)的指导思想,发挥军校和地方院校的各自优势,采取招收人才多样化,培训专业化和集中化的方式选拔和培训,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落实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 现代军事技能,思想作风都过硬的高层次军事人才。我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no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