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上半月)医药行业要闻综述

更新时间:2023-03-08 09:31:3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11月(上半月)医药行业要闻综述

2013-11-18 一、政策监管

1、商务部召开药品流通行业兼并重组经验交流会

商务部网站消息,为落实《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提出的推动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高行业集中度的目标和任务,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于11月1日在京召开了药品流通行业兼并重组经验交流会。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巡视员温再兴在透露,1-9月份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为10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274亿元,同比增长17%;平均利润为2 .1%,比上年同期提高0 .1个百分点。尽管销售数据稳步增长,但药品流通行业并购进程离“十二五”规划还有很大差距,这与企业并购资金缺口大、药品招投标政策有关系。

温再兴指出,2013前三季度,药品流通市场仍呈稳步发展的态势。这几年的兼并重组活动呈现四大鲜明特点:一是以大型骨干企业收购中小企业为主导;二是股权收购等资本运作的比重逐步增大;三是以国药集团、华润医药等为代表的第一集团军加速全国布局,一些区域性公司也加强在本地布局,向基层延伸完善销售网络;四是兼并重组从业内向上下游拓展,医疗机构也开始成为一些药品流通企业的收购对象。 2、商务部举办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

为继续推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于2013年11月2日在京举办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

常晓村表示,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2012年在保定、亳州、玉林和成都4个城市的第一批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制度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中央追溯管理平台和统一软件开发建设完毕,将实现覆盖8530个中药材市场内外经营者、35个种植基地、195个中药材经营企业、338个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20家医院和233个药店的目标。今年,商务部选取了甘肃、云南、吉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7个省份继续开展这项工作。今后,商务部将继续争取财政支持,最终实现覆盖全国的目标。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边振甲:四方面提升药品监管水平

《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边振甲11月12日在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表示,近10年来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约为20%,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外医药市场的需求,但国内一些医药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不够规范,一些企业和个人非法生产药品或故意制售假劣药品、利用互联网违法发布药品信息和销售药品、一些媒体违法发布药品广告以误导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互联网跨国销售假药的情况也更加严重,急需监管部门加大力度予以打击。

振甲介绍,当前药品生产供应链日趋复杂,风险和隐患随之增加,食药监总局将从风险防控、安全监控、打击假药、国际合作四方面着手,提升药品监管水平。一是到2015年对所有上市药品实施电子监管,对药品进行全流程追踪;在所有药品生产企业中推行新版的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底前强制全部药企达到新版药品GMP要

求。二是探索新的药物审评、审批机制,着力完善临床实验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三是对故意制售假药的企业一律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并且移送司法机关;规范互联网药品交易和信息发布,联合有关部门打击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药品信息的违法行为,加强广告管理。四是开展国际监管合作,推动医药市场对外开放,加大对跨国制售假劣药品的打击力度。 4、发改委拟出台低价药清单

10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传真形式发给各省价格主管部门。其中,890个品种剂型被囊括至该目录,且规定化药日均费用3元以下、中成药5元以下的生产企业可自主定价。

《经济参考报》11月15日报道,根据征求意见稿,对低价药品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改为控制日均费用标准,具体零售价格由生产经营者在不超过规定的日均费用标准前提下,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日均费用按代表品最高零售价格和药品说明书标示的平均日用量计算。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和具体品种原则上2至4年调整一次。无法计算日治疗费用的品种以及因药品本身特性不宜执行低价药品相关政策的,暂不纳入低价药品清单。但在征求意见时,很多企业都反映希望将门槛价格“3元、5元”再提高,但决策层认为这一标准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点评:低价药清单是今年国家发改委启动药品价格改革的第一步,将对整个医药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低价药将受保护、重新回到市场;“高

价药”的市场空间将被挤压,整个医药企业也将有望迎来并购高潮。此外,低价药政策鼓励低价药的生产、销售,减少了医院里高价药的使用量,对降低患者就医费用、减轻医保部门负担形成利好。

不过,该政策能否降低费用要看后续的卫生、医保、工信等部门能否研制出鼓励低价药品生产供应的招标、使用和报销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由于低价药本身盈利率较低,政府采购能否及时支付采购款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类似于目前部分省份基药采购款支付拖延很长时间,那么药企也会放弃生产低价药。因此,在低价药采购款支付上要明晰,否则这将导致更多的低价普药消失。 二、行业要闻

1、医药企业黑名单拟定期公布

《法制日报》报道,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11月1日针对医药行业反商业贿赂在京召开会议。商务部透露,已经在全国建立医药购销领域不良单位的记录数据库,将收集各种医药企业的不良记录。据悉,商务部已会同国资委组织九家行业协会开展医药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医药企业的不良记录体系建成后,未来将适时定期公布,并实现相关监管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 2、内忧外患 医药出口企业承压

《第一财经日报》11月4日报道,尽管目前全球医药贸易额由去年低谷缓慢复苏,但受政策调整、竞争加剧、国外贸易摩擦增多以及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参展商与国外采购商在第114届广交会上成交并不积极,医药企业普遍反映,到会的海外采购商有所减少,订单以及

成交价也不甚理想。而作为中国制造最大竞争对手的印度卢比持续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国医药产品出口,以价格优势分流走中国医药企业的一些订单。

点评:2012年,中国医药进出口额达到813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8倍以上,其中出口从54亿美元增长至479亿美元。中国医药对外贸易跨越式增长,引起国外有关产业警惕。近年来贸易摩擦整体呈现增多趋势。2013年,全球医药贸易额由去年低谷缓慢复苏,今年上半年出口4950亿美元,小幅增长2.46%。不过,当前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复苏依然乏力,掀起“再工业化”浪潮,新兴国家如印度在中低端医药产品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外贸环境依然复杂。建议企业在巩固传统医药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抓住“专利药”过期的关键期,争取仿制药的盛宴,以及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等。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2012年中医药统计分析提要报告》 《中国中医药报》11月6日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发布《2012年中医药统计分析提要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中医药事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和效率明显提升,“家底”有所增厚,价廉优势依旧保持,在提高中医药服务贡献率、缓解“看病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政府支持下,2012年全国卫生机构中,中医机构(包括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中医类诊所、隶属于卫生部门的中医科研机构)达到39305个,增幅为2.8%。目前,全国卫生机构中,中医机构所占比例为4.14%,全国各类卫生机构中医类科室床位总数同比增加18.17%,中医

类科室床位数同比增加11.60%。

4、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医疗消费最受PE青睐

《中国证券报》报道,致同会计师事务所11月6日发布的《2013全球私募股权投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PE)的投资乐观度上升,医疗保健、消费品跻身全球PE投资活动预期最活跃的行业之列。

调查显示,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活动预期最活跃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消费品、工业/制造业,商业服务等。全球范围来看,医疗保健业被广泛看好,这主要是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潜在需求上升。在新兴市场国家,消费品和医疗保健行业被认为是投资活动最为活跃的行业,其中,中国分别有64%和55%的受访者看好这两个行业的投资活动。 5、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建立国家原料药基地

《光明日报》11月8日报道,政协委员彭钊、曹义孙、肖燕军提出《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及重大疾病原料药基地的提案》,建议应尽快建立若干个国家基本药物及重大疾病原料基地。增强国家药材资源的掌控能力和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全面提升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全面研究濒危药用动植物的收集、保育、繁殖、规模移栽、生态生产等。同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加快培养中药材科技创新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非常赞同这一建议,表示将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中成药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对西南地区的支持力度。 6、各地基药招标政策衔枚疾进 普药企业来年乍逢市场机遇

《上海证券报》报道,11月8日,第四届省际药品集中采购交流会在江苏泰州举办。从本次交流会上了解到,目前新版基药招标工作的大幕已经拉开,但各地均较为谨慎,保持一定竞价压力的招标政策基调仍将维持,但低价模式需经调整才有望实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招标宗旨。目前,仅有北京、陕西等少数地区完成了过渡期的招标工作。低价和优质品种均可中标的山东省招标正在有序进行,上周末已完成相关报价工作。而备受市场关注的广东、上海等政策调整力度较大地区的基药招标工作推进一直较为谨慎。业内人士仍对广东模式存有疑虑。上海现阶段的挂网模式仅是过渡期政策,明年底或将有更大的变革尝试。 此外,相关人士特别指出未来原研药的降价压力会很大。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与优质仿制品种间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正在推进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在招标中提升质量分档层次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操作中,有关部门考虑到现阶段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数量还较少,酝酿将获得FDA、欧盟等国际认证作为提升仿制药质量分档层次的重要参考。 7、药品集中采购座谈会透风声 2014年非基药降价风暴或袭近

《金证券》11月9日报道,临近2014年这个各省药品招标大年之际,国家卫计委闭门召开的“2013年度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自然被视为风向标。流传出来的消息中,两大动向引人关注:2013年12月可能会出台具体的各级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比例的政策性文件;非基本药物的降价是2014年的工作重点,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可能会降低。 在此次座谈会上,与会领导明确提出非基本药物的降价是明年的工作重点。方式包括发改委对最高零售价的调整;卫计委统一制定相关的药品

招标指导意见,通过招标政策的行政手段来降低药品价格,比如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同台竞争、分组竞价的层次并合、减少招标的数量等。实际上,这一指导思想已在各省招标中逐渐显现。目前,全国已有5个省份正式启动招标,部分省份的内部招标文件也流出。除青海、吉林将原研药划归为“第一质量层次”、享受独家待遇外,其余各省均将原研药的质量层级下移,移除质量的“第一梯队”。不仅如此,多地将质量分层融入双信封评审,仿制药可以通过提高其他得分如价格等,与原研药展开正面竞争。

点评:药品降价是大势所趋,但结构调整将消化降价影响。降价已经伴随医药行业十多年,但行业仍一直持续快速增长,原因是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价更高的新药不断替换老药。因此,拥有研发能力、独家品种的优质处方药企业是结构调整的受益者。 8、高档药材礼品市场遇冷 虫草价格走低

《第一财经日报》11月11日报道,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今年各产地虫草价格与年初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品种年初每公斤15万元的价格目前已降到13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虫草近来售价有所下滑,今年虫草产量较高,货源比较足是一方面原因,而国家政策对送礼风气的遏制使虫草市场需求减少更是重要原因之一。虫草价格近年来疯狂上涨,本来就有人为通过囤货等手段推高,导致价格一直虚高不下,而现在的政策环境下,这些人可能也在观望中。由于药店等渠道通常有一定库存,上游价格对消费终端价格的影响可能还需时间,而对药店的影响可能也会

持续。

9、中药降价年内“落地” 注射液将首当其冲

《上海证券报》11月13日报道,新一轮中药价格调整年内“落地”,具体调整的原则是“有升有降有保”,以下调为主。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透露,在最新的中药价格调整上,发改委研究了一个有别于化学药的调整方法,即有升有降有保。其中,大部分中药价格将下调;对于部分价格在5元以下的中成药,以及部分已经不能保证生产的药品品种,价格将保持稳定甚至上调。提价有三个条件:首先,要达到已定价并收载于2010年版药典;其次,中药材成本占制造成本50%以上,主要药材是野生或多年生,尚未实现规模化种植养殖,或受地址、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且近5年价格持续上涨超过6倍的;最后,市场价格与最高零售限价之间的价差不超过25%。

中药注射剂的定价过高,通常较其他常规剂型的药品价格高出2-3倍,销售等各环节都能从中受益,这为中药注射剂的推广、使用开了“绿灯”。而且,由于住院可以100%报销,因此医院大量将中药注射液使用于住院病人。因此,中药注射剂的高毛利率将是导致其降价的主要因素。此次降价对中药注射液的调整幅度可能最大,以中药注射液为主打产品的上市公司将迎来业绩大考。

10、国际多个单抗药临“专利悬崖” 国内上市药企加紧布局

《上海证券报》11月13日报道,在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2013年新药开发立项与专利策略专题研讨会上获悉,单抗药已成为中国上市药企新药开发的新热点。

抗体药物在2012年的全球销售额近600亿美元,未来数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目前销售额不足50亿,预计未来市场需求将达到250亿,即有4倍的成长空间。咨询公司REVA PHARM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有640亿美元市场份额的生物专利药到期。由此,在中国市场上,外资单抗药业将迎来一轮“专利过期高潮”,如美罗华、郝塞汀、修美乐、阿瓦斯汀等都将遭遇“专利悬崖”。随着全球销售额领先的抗体药物专利陆续到期,为中国抗体药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三、区域要闻

1、2013年前三季度湖南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20.1%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11月5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湖南医药工业较快增长,行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水平稳步提高。前三季度湖南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0.1%,增幅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

1至8月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增幅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15.4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4.99亿元,同比增长19.9%,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9.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4%,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1.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税总额41.04亿元,同比增长20.5%。 2、贵州加快民族医药产业化 苗药年产值90多亿元

《经济参考报》11月8日报道,贵州正在加快民族医药产业化步伐,2012年苗药产业年产值已达90多亿元。

贵州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2年,贵州省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达130余种,中药材人工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面积突破400万亩,其中苗药制药企业70多家,贵州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4%。 3、海口医药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医药报》11月12日报道,1-9月,海口市医药制造业的29家重点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2.77亿元,同比增长20.2%;累计完成销售产值56.31亿元,同比增长19%,累计产销率为89.7%,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在海口市相关扶持政策刺激下,有特色品种、产品附加值高的医药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预计全年行业总产值在90.5亿元左右,累计同比增长约20%。 四、企业要闻 1、康美药业

(1)拟并购三家公立医院

《经济参考报》报道,康美药业11月4日公告,公司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政府签订了《医疗产业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并购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市友谊医院、市中医院三家公立医院。并购完成后,保证资产原有的医疗卫生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独立拥有上述三家医院的资产处置权、经营权、人事管理权,后续对三家医院资金投入总额原则上不少5亿元。 点评: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开办医院,并将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在

2020年左右力促健康服务业达到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政策出台后,接二连三的上市医药公司宣布并购医院。据wind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已有近20家涉及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等上市公司开始进军民营医院领域,先后投资或控股多家医院。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相关公司进入这个行业,民营医院正迎来政策春风。 (2)30亿元拓展东南亚香料市场

《上海证券报》报道,康美药业中药产业布局锁定对中药材而言非常重要的香料市场。公司11月11日发布公告称,拟投资30亿元在广西玉林市建设中国-东盟康美玉林中药材(香料)交易中心及现代物流仓储项目。

未来将项目建设成我国与东盟之间的香料、中药材贸易中心及现代仓储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库,形成品牌规模和品牌效应,进一步确立我国在东盟香料及中药材领域的领导地位。

点评:康美玉林中心项目完工后,公司涉足的中药材贸易市场将达到六家,掌控的市场交易规模超过全国的一半,全产业链的优势将进一步巩固。

2、华海药业:制剂业务将成未来主导业务

《中国证券报》11月5日报道,针对市场有关公司“业绩变脸”的质疑,华海药业董秘祝永华表示,华海药业目前正处于由原料药业务向制剂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整个发展轨迹并无大的改变,在转型过程中,随着国内外制剂业务的发展,制剂业务会逐渐成为主导业务,原料药的波动影响则会随之减少。

有券商研究员分析,华海药业有望在2015年之前从单纯的原料药厂家转型为成熟的制剂生产商,预计制剂业务占收入比重将从2012年的21%升至37%,2013-2015年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 3、昆明制药拟20亿元建生物医药科技园

《中国医药报》11月5日报道,昆明制药公告称,公司拟在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投资约20亿元,建设昆药生物科技园。

公司表示,上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整合现有药物品种资源、知识产权、制造技术、科研力量和市场资源,承接公司本部和全资子公司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的整体搬迁,大幅提高制造工艺水平,提升药品内在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促进节能减排,把科技园建设成为产品线完整、特色鲜明,并具有明显规模经济优势的国际化医药创新产业基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尔康制药与药典委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中国医药报》11月5日报道,尔康制药与国家药典委员会经友好协商,签署了《关于共建药用辅料质量及其标准研究实验室及合作开展药用辅料标准执行追踪与评价体系研究的框架协议》,双方拟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建立国家药用辅料标准研究实验室,由国家药典委员会指导公司在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上,共同开展药用辅料标准(包括推荐标准)的科研工作,以及相关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制备工作。公司将参加“国家药品标准执行情况追踪评价指标体系”

的研究工作,双方主要在药用辅料标准执行情况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设方面开展积极的合作。公司提供国家药用辅料标准研究实验室所需场所、人员和设备,并承担开展相关工作所需经费。 5、广药集团拟50亿“从医”

《每日经济新闻》11月11日报道,广药集团对外宣布,将投资50亿元开拓医疗健康市场,争取用3~5年时间打造中国一流的医疗健康投资管理集团。

广药集团计划分三步走:第一,自主投资组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第二,考虑合资、并购,把广药集团在资金、品牌和中医药优势与国内有经验的机构相结合;第三,用一部分资金专门引入全球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模式。 五、海外要闻

1、强生违法销售药品被罚22亿美元

新华社消息,美国司法部11月4日发表声明说,美国强生公司将支付超过22亿美元罚金,了结对其违法销售药品和向医生及药商提供回扣的刑事及民事指控。这是美国医疗保健行业第三大罚款。强生公司发表声明称,已为应对诉讼结果做好了准备,此次罚款不会对公司的盈利状况造成影响。

此次违法销售的药品包括抗精神病处方药维思通、芮达和抗心衰处方药奈西立肽。强生公司及其子公司杨森制药公司被指控未按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许可的用途,将维思通销售给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同时,强生公司还被指控为全美最大的处方药分销商全护公司提供数百万美

元回扣,用于推销自己的药品。此次罚款包括4.85亿美元刑事罚款和向联邦及州政府支付的17.2亿美元民事罚款。 2、德国:新政府成立后将继续对药品实行强制折扣

德国《明镜周刊》11月4日报道,德国联盟党(CDU/CSU)和社民党(SPD)的组阁谈判正在进行中,双方均表示,未来成立的联合政府将坚持继续对药品实行强制折扣,尽管此举遭到了制药工业界的强烈反对。此外,双方在未来经济政策的基本要点上也达成了一致。

报道称,强制折扣原本会在今年年底停止实行,但此前曾有卫生政策专家表示希望能延期。现在,联盟党和社民党终于达成一致,于11月4日晚在柏林表示,将坚持继续实行强制折扣并将其保持在7%。在联盟党和自民党(FDP)共同执政时期德国政府曾规定,处方类药物的价格要维持在2009年8月1日的标准;此外,已经实行10年的强制折扣从6%提高到16%。

3、英国希尔制药42亿美元收购美国罕见病药物制造商ViroPharma 新浪财经消息,英国希尔制药集团(Shire PLC) 11月11日宣布,将以大约42亿美元收购美国罕见病药物制造商ViroPharma。

由于传统治疗药物专利到期使制药商收入减少,而罕见病治疗药物的潜在盈利吸引力增加,希尔制药欲通过收购ViroPharma而从罕见病治疗药物获利。希尔首席执行官Flemming Ornskov表示,此项收购“完全符合我们加强罕见病产品组合的战略目标,”并且给公司带来了一款增长驱动型产品。

4、西班牙基立福斥资16.8亿美元收购诺华输血诊断业务

路透社消息,世界第三大血液产品制造商西班牙基立福公司(Grifols)11月11日达成一项交易,将以大约16.8亿美元收购瑞士诺华制药公司(Novartis)旗下输血诊断业务。

基立福公司表示,交易完成后,诊断业务能贡献公司整体收入的20%,远高于目前的4%,年销售额将增至约10亿美元。诊断业务的重心在于确保安全输血。

5、澳大利亚中医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新华社11月11日消息,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会长马安阳表示,澳大利亚中医师的注册工作进展顺利,澳政府已经实现政策目标——把现有的大多数中医从业者纳入注册范围。对于中医师注册的效果,该国从业者、各级政府和消费者普遍反响良好。

马安阳认为,中医管理在澳大利亚顺利转轨,一是由于澳大利亚政府在设计政策时照顾了各方利益,二是澳大利亚中医行业管理机制发挥了作用。不过,中医若要在澳继续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不少澳大利亚西医、医药专家和政府人员尚对中医缺乏了解,中医仍然没有被医保系统接受。马安阳建议,中国相关部门可以考虑与澳中医管理部门建立政府间“对口”交流平台,利用中国丰富的中医药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进一步促进澳大利亚中医药发展。 6、FDA采取行动加快仿制药安全性信息更新

丁香园11月12日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议的一项规定将允许仿制药制造商与品牌药生产商使用相同的程序来更新药品标签中的安全性信息,这将加快仿制药新的安全性信息向卫生保健专业人员

及患者的传递。

根据提议的这项规定,仿制药生产商将能够在FDA审查变更内容之前根据最新获得的安全性信息独立地更新产品标签(也称处方信息或包装说明书),这与目前品牌药物生产商的做法相一致。仿制药生产商也需要就变更内容通知品牌药物生产商。之后FDA将评价提议的标签变更是否合乎正当理由,并对仿制药标签变更做出审批决定,而同时品牌药物标签也进行相应的变更,以便品牌药与仿制药最终有相同的FDA批准的处方信息。

7、美国药物销售巨头麦克森斥资83亿美元收购德国药品批发商Celesio 《中国医药报》11月13日报道,美国药物销售巨头麦克森(McKessonCorp)同意耗资83亿美元(包括债务在内)收购德国同行业竞争对手Celesio,以增强与全球制药商进行采购谈判的能力,最终实现成为药品分销领域全球市场领导者的目标。 8、巴斯夫提价VE、VA

《上海证券报》11月13日,巴斯夫率先宣布,VE提价15%、VA提价10%。通常情况下,海外巨头率先提价后,国内的相关企业会跟随提高价格,这已是行业内的惯例。新和成和浙江医药相关人士均表示,此举为实质性利好,巴斯夫涨价后,相关产品有望量增价升。时值四季度VE、VA的销售旺季,国内外维生素巨头纷纷伺机提高产品成交价格,打好2013年的收官战。

业内人士分析,VE、VA提价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年四季度是饲料行业的旺季,对于主要用于饲料行业的VE、VA,客户开始为明年备货,补

货动力充足;其次,今年上半年受H7N9禽流感事件影响,VE、VA价格低迷,而随着下半年生猪养殖景气度的回升,下游饲料业随之回暖,而且最近我国成功开发出H7N9禽流感疫苗,维生素产业再受疫情冲击的可能性也在下降,VE、VA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事实上,目前国内需求已经出现回升态势,VE和VA价格的底部特征比较明确。有市场人士预测,VE价格未来将缓慢回升到合理的价格区间。由于VE、VA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也同样较高,VA价格也将自底部区域回升。 点评:2014年维生素市场整体行情或有所回暖,但由于饲料行业处于整合阶段,维生素需求的集中化采购和由外购复合多重维生素向单体自配转变的态势日益明显,比价、竞价现象会增加,维生素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也将大增,因此行业整合将加剧,寡头企业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作者: 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来源: 国研网《医药行业月度分析报告》 责任编辑: 樊晓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0l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