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而普待客《A&P》中隐含的文化政治修辞

更新时间:2023-07-25 03: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约翰而普待客 文化政治修辞

论约翰 厄普代克《A&P》

中隐含的文化政治修辞

方文开

&,、人物的互文关系等,作者构造出一个隐形,20世纪60年代社会的认知,以及对处于原子时代的美国年轻一代乃至是整个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怀。

关键词 约翰 厄普代克 《A&P》 文化政治 修辞  约翰 厄普代克(1932—)著名的短篇

小说《A&P》摘取美国一家食品商场所发生的生活片段,叙述了一位年轻店员与商场经理因文化价值冲突而愤然辞职的故事,表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挑战传统的反抗精神。该短篇1961年7月22日在《纽约客》上首次发表,立刻引起评论界高度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厄普代克最好的短篇小

说,后被列为美国高中生和大学生必读的经典范文之一;现已成为公认的经典,也是厄普代克作品中被选编次数最多的短篇小说。批评家艾德斯坦认为,“小说的反讽和精心的选词让读者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智慧和独特

的风格”;戴特维勒从小说主人公萨米的辞职选择中发现“他获得了新的诚实,使他能从他周围那个保守的环境中脱离出来。”

国内外批评界曾从各个层面对该短篇进行解读,主题阐释更是汗牛充栋,重点涉及厄普代克的叙述技巧以及反文化传统主题,亦涉及细致之情欲描述、性冲动、文化压抑、宗教信仰等更普遍的人类主题。笔者认为,《A&P》的传统批评主要集中于小说的叙述艺术与表层文本的主题多义性,没有把握深层

39

叙述艺术和主题阐释的复杂关系。本文借助互文性理论来阅读此短篇,认为小说文本存在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自然是故事本身,简单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反抗,19岁的主人公萨米不满商场经理的“假道学”愤而辞职,但等赶到街头时,他所维护的三个穿泳装逛商场的性感女孩早已开车走了,留下的只是惆怅和未来生活的压力;另一个层面,即厄普代克凭借高超叙事技巧构造的隐形文本,通过互文性的“正用”与“认同”,让读者看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信仰的“瘫痪在如何实施其致命的行

动”;通过互文性的“滑稽反串”与“修正”,让读者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希望;再通过互文性的“戏拟”,进一步证实“欲望”与“信仰”在人生选择中的重要意义。作家正是通过这种隐含的文化政治修辞,实现了对时代与社会的观照,尤其是表现了对处于原子时代的美国年轻一代甚至是整个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怀。

约翰而普待客 文化政治修辞

Dear,HowMuchILoveYou),这个短篇几乎

按照朱丽娅 克里斯蒂娃的理解,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都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文本的价值

在于它对其他文本的整合和摧毁作用”;“……人们至少可以个⑥

来。”《阿拉比》来《A&P》无论是故事框架,还是具体细节上都与乔伊斯的《阿拉比》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有论者对此做过详细

比较。

《阿拉比》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个名篇。它主要讲述一个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当然也夹杂着懵懂的欲望,并在现实的冲突下幻灭。作者意在表明:“欲望”取代“信仰”充斥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致使都柏林成为“瘫痪”的中心,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甚至连小孩也无法摆脱“瘫痪”的阴影。这也是小说集统一的主题,乔伊斯曾经在一封给出版商的信中表明《都柏林人》的创作意图:“我的目的是为我国写一部道德史。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是瘫

痪的中心。”

其实,厄普代克与乔伊斯之间的关系渊⑨

源颇深。还在《纽约客》当编辑时,厄普代克就曾发表过一篇评论乔伊斯《都柏林人》的文章,标题为《关于吉阿科莫的问题》(QuestionsConcerningGiacomo),认为乔伊斯在这个短篇小说集中所塑造的人物无人能

够企及;由此可见厄普代克对这本小说集中的15个短篇相当熟悉。1960年,厄普代克还创作过一篇小故事《亲爱的,你永远不

(Youπ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你》llNeverKnow, 40

是《都柏林人》中《阿拉比》的翻版,无论是在

小说的情节、主题,还是在细节上,二者都存

λ

在着惊人的相似。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厄普代克直接正用和认同《阿拉比》的故事框架是有深厚的阅读基础的。

“A&P,ωλ

。字面意义上,“A&P”指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食品超市,“Araby”指的是一农贸市场,两者类似;如果将两篇标题的英文发音联系起来,“A&P”可以被看作是“Araby”的音律变奏,二者之间存在着热奈特所说的“副文本性”(paratextuality),这种副文本暗含的信条和意识形态追求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导向性要

ξλ

素,从而有效地还原了作者的意图。

尤其是在小说结尾的处理上,更加可以看出《A&P》的“超文本性”特征。萨米虽然稍长几岁,但与乔伊斯笔下的阿拉比类似,面对性感但遥不可及的女孩产生难以遏制的性冲动,并将浪漫的爱情幻想付诸行动。这种唐 吉诃德式的骑士行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最后两个主人公都陷入精神上的痛苦、失落与迷茫,《阿拉比》中的叙述者“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受虚荣心驱使和嘲弄的可怜虫,于是眼睛里燃烧起痛苦

ψλ

的怒火”,而萨米想到“日后艰难的处境时,

ζλ

心情也不觉沉重起来。”从“怒火”和“沉重”这对词汇的内涵读者可以很明显地感觉

到主人公“顿悟(epiphany)”的对称,只是二者的态度不同而已。

文本的超文本性指“乙文从甲文中派生

出来,但甲文并不切实出现在乙文中,”即通过转换和模仿把一篇文本从已有的文本中派生出来,厄普代克正是通过高超的“偷梁

换柱”来认同乔伊斯的创作意图的。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已跨入

约翰而普待客 文化政治修辞

丹尼尔 贝尔所认为的“后工业社会”,但是

在物质财富的背后,社会气氛令人窒息:政治迫害猖獗、种族歧视严重、贫富差距加剧、阶级矛盾尖锐,物质主义大行其道,人文主义理性丧失了,“上帝死了”,各种欲望横流。这委实与乔伊斯眼中“瘫痪”的都柏林毫无二致,厄普代克正是巧妙地借用互文性文本来表达他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以一种隐含的泛政治化修辞表明他的政治立场,像19世纪末的爱尔兰一样,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已成为一个瘫痪的中心,其原因何在?这自然也是作家所关心的问题。从表层文本中读者很难找到作家探讨的痕迹。如果以互文性的视角考察小说的滑稽反串和修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文本创作的角度看,厄普代克受霍桑的影响是明显的:科勒(Cole)从霍桑的“罗曼司”体裁的角度阐述了厄普代克所受到的启发:他的作品主题几乎和霍桑雷同,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冲突、对社区的依恋和社团经验、对道德指责感到畏惧的不安心理、性和宗教的关系、对通奸及其在社区造成的影响等等。在写小说《S》的时候,厄普代克在扉页上就直接引用《红字》中霍桑对海丝特的描

υµ

写来开篇;厄普代克本人也曾明确指出过,他的“红字三部曲:《一个月的星期天》、《罗杰的梦幻》、《S》是分别利用了《红字》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阿瑟 狄梅斯代尔、罗杰 齐灵沃斯及海丝特 白兰来重新讲述霍桑笔下人

µ

物的现代故事。”从文本内部细节来看,《A&P》的许多细节都是对霍桑材料滑稽反串的结晶,即保留原作主题,以低于原文层次的风格进行复写。

首先,厄普代克借用了霍桑小说的地点。当厄普代克精心地将他小说的背景选在波士

~λ

顿北部的小镇萨勒姆时,并且他小说中的主

人公在脑海中将一名女顾客想象成“将会被

(Sammy,p.7)的女巫时,实际上他是烧死”

期望读者会由此而联想到:霍桑曾经将萨勒姆作为加尔文教义的象征。正如温特斯(YvorWinters)所指出的那样:“,ωµ

”:、迫害和自我幻觉。像霍桑一样,厄普代克让他的主人公面对一个学识上高人一等且性感的女性。而他自己对这种失衡的局面却茫然无知,从而制造叙述的张力。古德曼愉快地放弃了自己新婚的小屋,虽然也自责地想到过“可怜的费斯”,但最终还是拒绝了费斯略带引诱性的悄悄话“今晚不要离开我”(Brown,p.101)的缠绵请求,不久费斯就到森林里去实施她的报复。正如郎(ng)所精辟地指出的一样,费斯和她的缎带,在白天看来可能是纯洁的,但在晚上却是恶魔的象征。然而古德曼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他自己在导致费斯有如此邪恶之举的背后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同样地厄普代克笔下的萨米也表现出了类似的困惑和愚昧。他年幼的想法时而是沙文主义的,时而是模糊的,例如“她刚刚才穿上衣服呢”,“你永远不会了解女孩子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你真的以为她们在用心思盘算着什么吗?或者只是像一只玻璃罩里的蜜蜂那样,

(Sammy,p.7)当敏锐地观察东闯西撞呢?)”

了女性的身体后,他无意中表现出,在了解女

性心理方面,他自己甚至还不如瓶子里的一只蜜蜂。从萨米自己的告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女孩并不是特别漂亮,但是当她们“只

(Sammy,p.7)就跑到商场里来立穿着浴衣”

刻就吸引住了萨米,并引诱他的同情,最终作

出辞职的决定。萨米知道商店里每个货架上摆着哪些东西,也时常想到那些瓶子、罐子里

41

ψµ

ξµ

约翰而普待客 文化政治修辞

装的是什么东西,但他不知道女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对她们的心理或性的奥妙毫无所知。面对她们圆圆的屁股和冰激凌般的胸脯他的意识终止了。

就像费斯展示她迷人的粉红色缎带一样,女孩子们也在商场里尽情地展示着她们的身体。昆妮不仅只穿了迷人的两点式粉红色泳装,还特意让泳装带掉到肩下,绕在臂膀上(像缎带一样)p.)目的所在;一致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费斯和昆妮所付出的努力都没有得到回报。系着粉红缎带的费斯对自己的新婚丈夫感到失望;在遇见了伦盖尔、斯托伊克和萨米之后,穿着粉红色比基尼的昆妮也发现,在商场里什么都可以挑选到,惟独挑不到男人。

在刻画小说女性人物方面,厄普代克也使用了粉红色的双重象征涵义。在《年轻的古德曼 布朗》中,粉红色是白色和红色的混合,白色代表了费斯的纯洁,红色代表她的激情和野性。厄普代克借用了霍桑的手法,并扩展了它的象征意义。就像费斯的粉红色缎带象征着纯洁下的激情,昆妮的粉红色泳装则象征着贞洁与浮现的欲望。当她告诉伦盖尔她很正派时她是诚实的,但这种保护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当她穿着迷人的泳装进入商场时她可能不是有意要去吸引男性的目光,但她的无意识企图则是另外一回事。像商店里的商品一样,她的清白好像是用来出售的,她从胸脯里很随意地抽出钞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厄普代克进一步用粉红色作为一条理解萨米行为动因的线索。古德曼 布朗的妄想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费斯欲望的摸棱两可的反应,以及他在调解自己的罪恶的性欲与灵魂的救赎的最终失败。因为在他所学过 42

的教义问答中没有提供为什么费斯也淫荡的答案,他注定要过内疚和罪恶的生活。当现代的萨米把昆妮的泳装描述成“暗红色(dirty

(Sammy,p.7)时,他也不自觉地重踏pink)”

了古德曼的复辙。“dirty”是贬义词,它表明了一种清教徒式的非难,;,萨。酸、“腿上布满青筋”、“别着卷发针的家庭奴

(Sammy,p.8)产生过性冲动,而对昆妮隶”

则不同。以前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一旦碰到这种局面,他适龄的身体和潜意识中的本我就占了上风。昆妮对他的吸引力就像是蜜糖对蜜蜂一样,这是萨米在自己言谈中使用的一个轻浮但很恰当的比喻。

霍桑的主题是多义的,国内外学界对此曾做过大量的探讨,这里就不再赘述。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经历了那个群魔乱舞的森林之夜之后,在见证了自己的娇妻费斯(Faith)也置身于魑魅魍魉之中之后,天真而又偏执的布朗永远地失去了对费斯的信赖,从此变成了“冷峻、悲观、沉湎于阴暗的

(Brown,p.112)的人。冥想、而且疑虑重重”

将萨米和布朗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关照,厄普代克无非是要告诉读者美国之所以成为瘫痪的中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信仰的丧失。信仰没了,圣杯丢了,人类精神的大地必然出现干涸,瘫痪也成为顺理成章的结果。

然而厄普代克巧妙地修正了霍桑的结局。萨米不再是那个发现了生活中的邪恶之后就陷入幻灭的布朗,他意识到未来世界的艰难,像乔伊斯的主人公一样有了精神的顿悟,在某种程度上是他重新自我认知的标志,

ζµ

是进步与成长,即“激发意义”。

约翰而普待客 文化政治修辞

萨米最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相信伦

盖尔对待女孩的方式是粗暴的,也不喜欢他羞辱女孩的场景。昆妮拿到零钱以后,女孩

在当代美国,到处是世俗的物欲主义,欲望充斥了世界;信仰丧失了,大地成了瘫痪的中心(让人联想到艾略特《荒原》所表现的主题),希望何在?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厄普代克并没有给我们留下空白。他通过文本结构的互文性告诉读者,觉醒与成长。

P》,三

们很快就离开了,萨米也选择了辞职。尽管老板一再挽留,但他认为“一旦开始了某种举动,要不把它一口气干到底可是要命的。”

(Sa12);唐,,宁愿“选择诚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也不愿苟同“虚伪的文明”,这也正是他走向成熟的标志。从萨米身上读者依稀可见马克 吐温笔下的哈克以及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的影子,也不禁让人联想到班扬笔下的朝圣客所经历的艰难历程,他的成长历程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磨难历程。

总之,《A&P》虽然只是一个近三千单词(英文)的短篇,情节也相对简单,但厄普代克却凭借高超的技巧,在表层文本下隐含另一个叙事,让它与《阿拉比》和《年轻的古德曼 布朗》对话,赋予阿拉比和布朗以特定的时代内涵,将其看作是性心理悲剧的原型,用来检验人的压抑状态,也用来为当时普遍盛行的性泛滥观念的缩影作铺垫。同时彰显20世纪中叶美国甚至西方社会由于世俗物质主义横行、欲望充斥、信仰丧失而成为瘫痪的中心;但作家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用隐含的戏拟手法,与成长小说形成另一种对话,表明“瘫痪”并不可怕,只要年轻的一代能从磨难中顿悟,在成长中进步,希望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作家对人类的普遍价值关怀,也是厄普代克的一种隐含的文化政治修辞。注:

① RonaldE.McFarland,“UpdikeandtheCritics:

Reflectionon‘A&P’,”inStudiesinShortFiction(20),1983,p.95.

过程,。小说一开始,当

萨米一看到那三个只穿着泳装走进商场的女孩就被迷住了,特别是对第三个女孩“昆妮”的观察,从脚到头,细致入微。他对泳装女孩的迷恋完全是由于本能的欲望层面在起作用,亦即此时的萨米本我完全战胜了自我。

换位思考,萨米的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处于性成熟边缘的萨米,在一个虽然现代但十分封闭的食品商场中工作,成天面对的不是“颧骨上抹着胭脂的老巫婆”,就是“‘穿着衬衫、短裤之类’的、‘腿肚子上布满了暴起青筋’的又‘别着卷发针’的家庭主妇”,要么是“穿着宽大的灰色裤的老家伙”或“老瘪三”,像机器一样重复着劳动,自然觉得古板乏味、枯燥无聊。当三个赤着脚、露着肚皮、只穿着泳装的亮丽女生闯入他的视

(Sammy,p.8)野,必然惹得他“心痒难搔。”特别是在近距离面对那个酥胸似“柔滑的香

草冰淇淋”的昆妮、听到她优雅的声音时,不禁浮想联翩,“仿佛觉得自己已偷偷地溜进

(Sammy,p.10)这表明天真了她的起居室。”

的萨米对性爱的渴望;反过来看,萨米的这种欲望也是一种浪漫的爱情憧憬,随后因爱情而导致的骑士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这毕竟是一种虚无飘渺的爱情,昆妮等甚至不知道他的“壮举”,或者说即使知道也漠不关心。

43

约翰而普待客 文化政治修辞

② J.M.Edelstein,“TheSecurityofMemory,”in

NewRepublic,(May14,1962),p.30.

{λ  JamesJoyce,StephenHero,London:Jonathan

Cape,1956,p.216.

③ RobertDetweiler,JohnUpdike,NewYork:

Twayne,1972,p.68.

|ζλ µ  蒂费 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89页。}λ  RobertScholes,etal,TextBook,NewYork:

St.MartinπsPress,1998,p.130.

④ψλ  JamesJoyce,Dubliners,NewYork:Modern

Library,1926,p.7,p.33.

⑤ JuliaKristeva,“Theoriedπensemble(1968)”,in

Points,Paris:Seuil,coll,1980,p.77.

~λ  约翰 厄普代克:《S》,文楚安译:河南人

2000年The

NarratologyinJohnsS,”inCritique,Vol.44,No.1(fall2002),p.73.

⑥ JuliaKristeva,“Word,DialogueandNovel,”in

TheKristevaReader,

TorilMoied.,BlackwellPublishertd.

⑦⑩ W&P:2

oA”StudinShortFiction30,pp.127—134,p.127.

µ  王瑾:《互文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120页。

⑧ JamesSchiff,“AUpdikeπsScarletLetterTrilogy:

RecastinganAmericanMyth,”inStudiesinAmericanFiction(20).1,1992,pp.17—31.

ωµ  YvorWinters,”MauleπsCurse,orHawthorneand

theProblemofAllegory,”inA.N.Kauled.,Hawthorne:ACollectionofCriticalEssays,En2

⑨ ArthurMizener,“BehindtheDazzleisaKnowing

Eye,”Rev.

ofPigeonFeathers,

andOther

Stories,byJohnUpdike,

glewoodCliffs:Prentice—Hall,Inc.,1966,pp.12—13.

inNewYorkTimes

ξµ  AlfredKazin,ed.SelectedShortStoriesof

BookReview,(March18,1962),p.29.NathanielHawthorne,NewYork:FawcettPrem2

λ  AliceHamiltonandKenneth,TheElementsof

JohnUpdike,N.P.:WilliamB.

ier,1966,p.100.(以下出自该小说中的引文

Eerdmans,

只标注Brown加页码)

ψµ  ng,“HowAmbiguousisHawthorne?”

inA.N.Kauled.,Hawthorne:ACollectionofCriticalEssays,EnglewoodCliffs:

1970,pp.21—22.

ωλ  靳涵身:《约翰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A&P

>赏析》,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1

Prentice-

期,第26-31页。

ξλ  GerardGenette,Paratexts:Thresholdersof

.,JaneE.Interpretation,Trans408.

Lewin,Cam2

1997,p.

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Hall,Inc.,1966,p.90.

{µ  M.GilbertPorter,“JohnUpdikeπs‘A&P’:

TheEstablishmentandtheEmersonianCashier,”inEnglishJournal,61(November1972),p.1158.

ζλ  JohnUpdike,“A&P,”inYeHuanianed.,

StructureandInterpretation:TheIntroductiontoEnglishShortStories,Shanghai:HuadongNor2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龚璇)

malUniversityPress,1999,pp.6—7.(以下出

自该小说中的引文只标注Sammy加页码)

4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5l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