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12 23: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津一中2015-2016-1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I卷(30分) 一、基础(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A.翠蔓/瓜蔓 瞋目/瞠目 斗斛之禄/流觞曲水 ......B.泊舟/船舶 辟易/开辟 万乘公相/因利乘便 ......C.麾下/奢靡 悄然/悄悄 金块珠砾/珠光闪烁 .......D.剽掠/缥缈 鼎铛/称许 枝经肯綮/罄竹难书 ......2.下列字形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粉黛 阑干 峭拨秀丽 踌躇满志 B.闲遐 迥异 抱薪救火 休然为诫 C.蛾眉 迄迹 泣下沾襟 锚铁必校 D.族旗 凝娣 逸豫亡身 回眸一笑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可为人类 _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方;当世界因各种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时,中华文化“ 万邦”的世界观恐怕是实现 的最佳选择;当西方社会越来越 _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表明世界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精彩。

A.修复 协和 各得其所 沉湎 B.修葺 协调 各有千秋 沉绵 C.修复 协调 各得其所 沉湎 D.修葺 协和 各有千秋 沉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演出结束时响起的热烈掌声,由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主办的

\年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圆满落下。

B.个人所得税改革何时才能“破茧”?个税起征点是否会有提高的可能?调整个税起征 点能解决课税公平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C.当今,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 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

D.《野鸭子》这部电视剧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 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5.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因此有不少词汇(成语)的来源与农作物相关,下列对于各词汇 (成语)来源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稻谷成熟曰“稔”;古时稻谷多一年一熟,故称一年为“一稔”。 B. “糟糠”是粗劣的酒滓和谷皮;“糟糠之妻”是指粗俗鄙陋的妻子。 C. “莠”是长得像禾苗的杂草;“良莠不齐“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D.禾谷抽穗开花曰“秀”;“苗而不秀“是以禾苗成长了却对不抽穗开花来比喻人有好的 资质,却没有成就。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敛不凭其棺,容不临其穴 B.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善刀而藏之

D.故曰:弊在赂秦也/忧老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向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C.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D.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向是()

①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项王泣数行下 ...④复聚其骑,亡两骑耳 ⑤燕赵之收藏 ⑥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⑦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⑧函梁军臣之首 ..A.①③⑧ B.②③⑥ C.④⑤⑦ D.③⑥⑧ 9.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惟兄嫂是依

④斯用兵之效也 ⑤泊牧以谗诛 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①⑤⑥ B.②③⑧ C.③⑥⑦ D.②⑤⑧ 10.下列词句中,不是歌咏孔明事迹的选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憾失吞吴。

C.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1.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3分) ①门前树已秋 ②窗里人将老 ③寒山独过雁 ④结茅临古渡 ⑤日夕逢归客 ⑥暮雨远来舟 ⑦卧见长淮流 ⑧那能忘旧游 A.⑤①③⑦②⑧④⑥ B.⑤⑦③⑥①②④⑧ C.④⑦②①③⑥⑤⑧ D.④①⑦②③⑤⑧⑥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15(每题2分,共8分)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①,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

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塗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①鑱(chán):铲子。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瓷 视学:担任学政 ..B.即面署第一 面:面签 .C.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 .D.乃奋臂以指拨眦 奋:举起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②因其固然 ..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①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14.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求才心切,爱护贤才”的是()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⑤不速去,无侯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开篇左忠毅公对史 可法的赏识、关怀与期望,表现左公识才、惜才的识见和为国选才的品德。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怒斤他“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突出左光斗的忠贞 刚毅,以及对史可法的不满和轻视。

C.本文所记逸事,直接写左光斗的二件;另外两件,表面看来是写史可法,实际是为了 表现左光斗忠毅精神的感人之深。

D.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第Ⅱ卷(70分) 三、(15分)

16.翻译下面语句(4分)

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4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送杨子 李白①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①作者一说为岑参,“杨叶”一作“杨柳”。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答:

(2)赏析最后一联(3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用“ , 。”两句来概括诸葛亮的一生, 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佩服。

(2)心非木石岂无感, 。 (3)钉头磷磷, 。

(4) ,洞庭波兮木叶下。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9-22(15分) 佛鼓

林清玄

①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 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 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②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 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③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花的美 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蒙的清晨的寂静里, 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 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④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 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 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 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 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⑤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 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 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⑥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 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⑦然后钟声响了。

⑧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 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 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 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⑨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 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⑩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 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 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褪,充满了 自信,鼓褪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飘风?? ?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 ,不 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 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 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 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鼓声歇止有一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唤醒。这时((维摩经》的一段经文突然闪 照着我,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洁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 寂静等待维摩洁的回答,维摩洁怎么回答呢?他默默不发一语,过了一刽匕,文殊师利菩 萨赞叹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洁的这一沉默,忍不住赞叹地说:“维摩洁的一默,有如响 雷。“诚然,当我听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洁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 了。

?佛鼓敲完,早课才正式开始,我坐下来在台阶上,听着大悲殿里的经声,静静地注 视那面大鼓,静静地,只是静静地注视那面鼓,刚刚响过的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 (取材于林清玄的同名散文) 19.结合具体文意,说说你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醒”的理解。(3分) 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 .答:

20.赏析第(11)段的画线句子(3分) 答:

21.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5分) 答: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晨景图,突出佛寺的优雅宁静,为下文些钟声和 鼓声奠定基础

B.第④段描写菩提树,以沉默反衬其精进与坚强不屈的精神。

C.作者在文中多次出色地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比如用鸟低哑的叫声来衬托了出家人 的身心清净,用极轻的醒板声衬托清晨的宁静。

D.作者在听完佛鼓的沉默中,心灵受到震撼,虽无法用语言表达却已沉浸其中,得到了 深深的感悟。

E.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晨景,听醒板,听钟声,听佛鼓,每次内容的转换都衔接 自然,文章最后意味深长。 五、作文(40分) 23.按要求作文: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认为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其实,不止“学” 如此,生活中,我们行、游、读、友、爱、善、乐??无一不是如此。 请以“ 而不思则罔”为题作文。 (1)写一篇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D.

2 .B闲暇休然为戒A.峭拔秀丽C.锚铁必较D.全对 3 .A

4 .C A.“演出季”“落下”主谓搭配不当B.指代不明,“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 D.“透过”,“让”使得句子主语缺失 5 .B糟糠之妻:指共患难的妻子 6 .D 7 .C 8 .A 9 .A 10 .D

11 .C以上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按照律诗写作规则,偶 数句需押韵,本诗韵脚依次为“流”‘,秋”‘,舟”‘游”,故二四六八句必须对应序号⑦ ①⑥⑧,故排除B, D;又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故中间两联必然是②①、③⑥的组 合,排除A。 12 .B面:当面 13 .B

14 .A③⑥是史可法④不是爱才 15 .B没有轻视

16.(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的衣服,穿着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躁,装作打扫

垃圾的人(更敝衣,草履手长馒,为除不洁者,一点一分) 17.

(1)描写了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美好的春景1%,以乐景衬分别时的 哀情1%,也是对朋友前路的美好祝愿1%。(3分)

(2)尾联由实而虚(想象)1%,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开,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 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1%,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 感情寄托1%。 18.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吞声掷蹋不敢言 (3)多于在庚之粟粒 (4)袅袅兮秋风

19.答案“醒”,这里用拟人的笔法,化静为动,突出了清晨的“凤凰花”明亮、艳丽、 吵闹的特征,衬托菩提树的沉默.

20.运用排比,形象生动地写出鼓声或缓或急,或温柔或优雅等不同的情势,表达出作者对鼓 声的沉醉及内心的震撼

21.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以作者的静静地注视表现作者为佛鼓所醒心、动容的情状,再现 佛鼓既让人沉醉,更让人震撼的作用,凸显文章主旨,以“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做 结,引发读者无限回味,引人想象和遐思。 22 .B .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6k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