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总体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03 15: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组成员:杨艳玲

杨东旭 罗学宣 左安越 王 艳

课题:玉溪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

调查小组成员基本情况介绍

姓名 小组全09级数学1班 体成员 情况调查总结性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数据分析罗学宣 09级数学1班 2009011139 与预测 班级 学号 论文主题 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考研左安越 09级数学1班 2009011140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选择 杨艳玲 09级数学1班 2009011121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报告 杨东旭 09级数学1班 2009011118 分析影响考研成败的因素 王艳 09级数学1班 2009011111

考研的利弊分析

小组合作情况表

09级数学1班 日期:2011年12月3 日 星期六 课题 玉溪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 组员组长姓名 合作任务 打分 打分 罗学宣 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全组活动,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 杨艳玲 责任心较强,负责问卷发放,参与数据统计工作 左安越 做事认真细心,负责问卷的数据整理统计工作 杨东旭 做事认真,发放问卷,查阅资料,参与整个调查过程 王 艳 人际关系良好,参与问卷发放和数据整理工作 本小组自愿组合,经过不断讨论,确定了调查的课题,并讨论设计了调查的问卷,然后小组内明确分工,开展调查活动。在整个总 体 组任务,充分的体现了团队精神。另外,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同情 学之间更加了解,在其中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 况 明 说 组长签名: 活动中,小组成员积极负责,各抒己见,相互合作最终顺利完成小

大学生考研情况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表

1.您的性别( )

A. 男 21.05% B. 女 78.955%

2.您所在学院与专业:学院: 专业: 3.您所在年级( )

A. 大一 8.42% B. 大二 29.47% C. 大三 60% D. 大四 0.00% 4.您的户口类型( )

A. 城镇 22.11% B. 农村 77.89% 5.您是否有意向考研?( )

A. 有 52.63% B.没有 30.53% C.不确定 16.84% 6.如果您有意向考研,您认为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

A. 大一 8.42% B. 大二 41.05% C. 大三 50.53%

D. 大四 1.05%

7.您认为影响考研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 A.家庭原因 12.63% B.就业原因 54.74% C.考研是自己的梦想25.26% D.不感兴趣 3.16% 8.您认为应该如何准备考研?( )

A.参加培训班 50.53% B.自学 23.16% C.其它 25.26% 9.如果您考研,您想考研的方向是( )

A.自己所学专业 56.84% B.跨专业 17.89% C.相邻专业 25.26% 10.您认为您能考上研的机率怎样?( )

A.高 12.63% B.一般 52.63% C.比较低 31.58% D.特别低 3.16% 11.您认为考研有那些好处?( )

A.提高学历 24.21% B.为了更好就业 52.63% C.获得更高收入 23.16%

12.您认为考研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

A.花费时间太多 16.84% B.费用太高,家庭压力大 40.0% C.就业时间晚 26.32% D.不一定能考上 17.89% 13.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考研会影响您的学业吗?( )

A. 会 24.21% B.不会 28.42% C.因人而异 34.74% D.不一定

13.68%

14.您认为考研后您会比别人有更好的前途吗?( ) A. 会 29.47% B.不会 4.21% C.不一定 66.32% 15.您希望先考研后就业还是先就业后考研?( ) A.先考研后就业 52.63% B.先就业后考研 47.37% 16.在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 )

A.专业知识 27.37% B.英语 45.26% C.其它 27.37% 17.在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您是否愿意去参加考研培训班?( ) A.愿意 68.42% B.不愿意 10.54% C.不确定 21.04% 18.如果您准备考研,您觉得您能坚持到最后吗?( ) A.会 67.37% B.不会 5.26% C.不确定 27.37% 19.现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您是否会认为竞争很大?( ) A. 是 56.84% B. 不是 10.53% C.一般 24.21% D.不确定 8.42%

20.您认为学校应该怎样帮助您考研?( )

A.开免费的培训班 31.58% B.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15.79% C.营造一个良好的考研环境 52.63%

体的询问形式供被调查者回答。(例如:7.如您想考研,您认为影响考研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 A.家庭原因 B.就业原因 C.考研是自己的梦想D.不感兴趣)

3、可接受性原则。调查表的设计要比较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由于被调查者对是否参加调查有着绝对的自由,调查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额外负担,他们既可以采取合作的态度,接受调查;也可以采取对抗行为,拒答。因此,请求合作就成为问卷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在问卷说明词中,将调查目的明确告诉被调查者,让对方知道该项调查的意义和自身回答对整个调查结果的重要性。问卷说明问要亲切、温和,提问部分要自然,有礼貌和有趣味,必要时可采用一些物质鼓励,并代被调查者保密,以消除其某种心理压力,使被调查者自愿参与,认真填好问卷。此外,还应使用适合被调查者身份、水平的用语,尽量避免列入一些会令被调查者难堪或反感的问题。(例如:6.如果您有意向考研,您认为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 A.大一B. 大二 C. 大三D.大四)

4、顺序性原则。它是指在设计问卷时,要讲究问卷的排列顺序,使问卷条理清楚,顺理成章,以提高回答问题的效果。问卷中的问题一般可按下列顺序排列;

①容易回答的问答(如行为性问题)放在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如态度性问题)放在中间;敏感性问题(如动机性、涉及隐私等问题)放在后面;关于个人情况的事实性问题放在末尾。②封闭性问题放在前面;开放性问题放在后面。这是由于封闭性问题已由设计者列出备选的全部答案,较易回答,而开放性问题需被调查者花费一些时间考虑,放在前面易使被调查者产生畏难情绪。③要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如可按时间顺序、类别顺序等合理排列。

5、简明性原则。简明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调查内容要简明。没有价值或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要列入,同时要避免出现重复,力求以最少的项 目设计必要的、完整的信息资料。②调查时间要简短,问题和整个问卷都不宜过长。设计问卷时,不能单纯从调查者角度出发,而要为回答者着想。调查内容过多,调查时间过长,都会招致被调查者的反感。通常调查的场合一般都在路上、店内或居民家中,应答者行色匆匆,或不愿让调查者在家中久留等,而有些问卷多达几十页,让被调查者望而生畏,一时勉强做答也只有草率应付。根据经验,一般问卷回答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③问卷设计的形式要简明易懂,易读。

6、匹配性原则。匹配性原则是指要使被调查者的回答便于进行检查、数据处理和分析。所提问题都应事先考虑到能对问题结果做适当分类和解释,使所得资料便于做交叉分析。在遵循以上六条原则的前提下,有一些细节也是不容忽略的。问卷调查是一项面对广大受调群体的活动,由于调查的目的和内容不同,会受到受调人群配合态度的影响。因此,在问卷的设计上应尽量规范,同时必须要有受调人员有权知道的内容,对调查的内容进行一个说明,具体来说,需要有一个尊敬的称呼,填写者的收益情况,主办单位和感谢语,同时,如果问卷中有涉及个人资料,应该要有隐私保护说明。只有尊重受调人群,才有可能调动他们的配合积极性。如我们在开头的设计是这样的:( 您好,我们是玉溪师范学院理学院数学系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研究,耽搁您一点宝贵的时间询问您一些问题,愿您协助我们搞好这项调查工作,谢谢!我们向您承诺,本次调查仅供研究所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涉及到的个人信息我们将绝对保密,望您放心与我们合作,来做好这份问卷!)。虽然简短,但我们认为它必不可少。在去发放问卷时,别人一看我们问卷上的说明,就一目了然的看清

我们的目的,不必要我们一一解说,这让我们获得问卷填写的几率增大。我们要调查的是“考研”情况,但也不能保证我们所调查的同学都想考研,是不是只要不想考研的同学就不向其发放问卷呢?答案是否定的,在问卷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假设语句,假设同学们都想考要,这样就顾及到了所有同学了,也不违背样卷采集的随机性。

二.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以书面形式给出一系列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问题,让被调查者作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问卷调查法有如下优点:

(1)高效。问卷调查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最大的优点是它的简便易行,经济节省。问卷调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经费和时间,无需调查人员逐人或逐户地收集资料,可采用团体方式进行,也可通过邮寄发出问卷,有的还直接在报刊上登出问卷,这对调查双方来说都省时省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同时调查很多人,因此,问卷调查具有很高的效率。问卷资料适于计算机处理,也节省了分析的时间与费用。

(2) 客观。问卷调查一般不要求调查对象在问卷上署名。采用报刊和邮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更增加了其匿名性,它有利于调查对象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特别是当问卷内容涉及到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和个人隐私问题时,在非匿名状态下,调查对象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

(3) 统一。 问卷调查对所有的被调查者都以同一种问卷的提问、回答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询问,这样,有利于对某种社会同质性被调查者的平均趋势与一般情况比较分析,又可以对某种社会异质性的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4)广泛。问卷不受人数限制,调查的人数可以较多,因而问卷调查涉及的范围较大。为了便于调查对象对调查内容方便容易地作出回答,往往在设计方面给出回答的可能范围,由调查对象作选择。这种对“回答”的预先分类有利于从量的方面把握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特征。同时,问卷调查有利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由于问卷调查大多是使用封闭型回答方式进行调查,因此,在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可以对答案进行编码,并输入计算机,以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

三.问卷调查法的缺点

(1) 缺乏弹性。问卷中大部分问题的答案由问卷设计者预先划定了有限的范围,缺乏弹性,这使得调查对象的作答受到限制,从而可能遗漏一些更为深层、细致的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靠简单的填答难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丰富材料。问卷对设计要求比较高,如果在设计上出现问题,调查一旦进行便无法补救。

(2)容易误解。问卷发放后由调查对象自由作答,调查者为了避免引起调查对象的顾虑,不当场检查被调查者的填答方式是否正确或是否有遗漏,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被调查者漏答、错答或回避回答一些问题的现象。

(3) 回收率低。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在问卷调查中,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比率,否则,会影响到调查资料的代表性和价值。

邮寄发出问卷的寄还,靠调查对象的自觉和自愿,没有任何约束,所以往往回收率不高,这就对样本所要求的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问卷调查法的适用范围:问卷调查法有上述的优势和局限,所以,它有自身所适用的范围。由于问卷调查法使用的是书面问卷,问卷的回答有赖于调查对象的阅读理解水平,它要求被调查者首先要能看懂调查问卷,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懂得填答问卷的方法,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文化程度,因此它只适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调查对象。从被调查的内容看,问卷调查法适用于对现时问题的调查;从被调查的样本看,适用于较大样本的调查;从调查的过程看,适用于较短时期的调查;从被调查对象所在的地域看,在城市中比在农村中适用,在大城市比在小城市适用;从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看,适用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对象。

我们这次采用的是卷面式,直接发放,问题设置了20个,都出成选择题的形式,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当然,其中肯定有不足之处,我们也在摸索中成长,力求做的更好。

四.问卷调查法的功能

1.能正确反映调查目的,具体问题,突出重点,能使被调查者乐意合作,协助达到调查目的。2.能正确记录和反映被调查者回答的事实,提供正确情报。3.统一的问卷还便于资料的统计和整理。

从总体上来说,这次我们的问卷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比较好的,而这是我们第一次制作问卷,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还会出现遗漏,依然存在着不足,但大家都在为能做好这次问卷而努力着。

制作一份完美的问卷不能一蹴而就,而应事先做一些访问,拟定一个初稿,经过事前实验性调查,再修改成正式问卷。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固然重要,但问题的数量也是保证一份问卷调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时间和配合的关系,人们往往不愿意接受一份繁杂冗长的问卷,即使接受了,也不可能认真的完成,这样就不能保证问卷答案的真实性。 另外,主观性的问题应尽量避免。在我们的问卷中,把题都尽量设计成选择题的形式,让被访人员能轻松作答。

从以上的种种说明,问卷调查最适合这次活动的开展,我们齐心协力做问卷,发问卷,统计数据,整个流程大家都积极参与,为做好这次的报告而努力着。让最终的统计结果能实现问卷的功能。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报告

杨艳玲 09数学1班 2009011121

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了考研的队伍。近年来,考研热一潮高过一潮。据统计,我国历年报考和录取形势如下: 1、2003——2010年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 年份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报名人数 120万 128.2万 127.5万 117万 94.5万 79.7万 62.3万 46万 增长人数 -8.2万 0.7万 10.3万 22.7万 14.8万 17.4万 16.3万 6.8万 增幅 -6.4% 0.6% 8.79% 24.1% 18.4% 27.7% 35.6% 17.3% 录取人数 39万 36.4万 34.2万 31万 33万 27万 19.5万 11.05万 报名录取比例 32.5%(3.0:1) 28.4%(3.5:1) 26.81%(3.7:1) 26.49%(3.8:1) 34.92% (2.9:1) 33.87% (3.0:1) 31.30% (3.2:1) 24.02% (4.2:1) 2、各省市招生单位数量及人数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地区差异比较显著,地域集中程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北京市,由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加上经济发展快,就业前景好,一直是考研的热点地区,其招生单位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8.8%,招生人数占全国总数的13.3%。而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市,凭借其较强的办学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每年也吸引了大量考生的报考。此外,江苏、湖北、陕西、辽

宁、山东、广东、四川、湖南等大省,在各项指标中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也都是考生选择的热点地区。但同时,在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相对偏僻,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都非常有限,如新疆、内蒙古、广西、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八个地区,招生单位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6.0%,招生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4.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那么,大学生考研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理学院09级数学1班的几位同学在全校多个学院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有近百名同学,其中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居多,结果 20%以上的同学表示打算要考研。那么,他们考研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呢?

据调查,引发考研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内在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个人内在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外界因素对考研动机转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考研动机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其中不乏盲目考研、为逃避就业而考研的大学生。

引发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概括起来,引发应届毕业生考研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因素

(1)求知进取,自我实现,追求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调查表明大学生考研动机表现在求知欲上也较为强烈,希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因而选择考研。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来开发自身的潜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考研中得到锻炼、提高,以实现自我价值。

(2)兴趣爱好。个人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是引发应届毕业生考研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类情况是考生对所学专业十分爱好,觉得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产生继续深造的打算。另一类情况是考生认为本科所学的专业不符合自己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mw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