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06 16: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影像与检验

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 e d 2— i c 0 a 1 l 4 T r e— a N t O m e, 0 n 3 ̄口固—■誓—笛誓一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梁树群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 5 5 0 0 0

【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的心房颤动的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在该院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的 6 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记录 1 d内房颤的早搏总数与发作次数,同时观察房颤发生前是否有房性早搏的现象。此外,严格测量房性早搏的偶联间期与指数,密切监测房颤发生前长短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6 0例患者的房颤发作共有 2 3 0次,发作时问总共为 1 2 0 h。其中 1 8 0次发生前见有触发性的房早,占总数的 7 8 . 2 6%。并且触发性房早的早搏指数与偶联间期均显著少于非触发性的房早 (尸< O . O 1 );在1 8 0次的 P A F发作中见有长短周期的情况者 9 O次( 5 0%)。结论利用动态的心电图进行诊断,能有效检测与评估出 P A F的具体发作情况,并且该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重复检查,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关键词】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特点【中图分类号】R 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4— 0 7 4 2 ( 2 0 1 4) 0 1 ( c )一 O 1 8 9一 O 2

阵发性的心房颤动,简称“ P A F”,从属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l】】,目前人们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弄清。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阵发性的心房颤动主要是由肺部静脉或者其他位置的房性早搏现象诱发而成,凶而亦称为“局灶性的心房颤动疾病”。另

长周期;反之,若 p - p问期相比于发作前的平均缩短 2 5 . O%者,即

为短周期。而短周期就是房性早搏的现象,长周期则包括早搏后的代偿间歇现象、短阵房性的心动过快现象及窦性的心动过慢等。1 . 3统计方法

外,植物神经的紊乱也是导致 P A F发作的关键因素。按照发作时间划分, P A F可分成交感神经源的心房颤动与迷走神经源的心房颤动两种。为探讨动态心电罔诊断 P A F的特点,现对 2 0 1 0年

采用 S P S S I 1 . 5分析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

数±标准差(露± s )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x z检验。2结果

6月一2 O 1 3年 3月在该院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的 6 O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同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2 . 1 1 d内的 心电图特点

6 O例患者的房颤发作共有 2 3 0次,发作时间总共为 1 2 0 h。

其中 l 8 0次 P AF发作见有触发性的房早,占 7 8 . 2 6%:而 5 0次P A F发作则是由其他的因素造成,占2 1 . 7 4%。分别包括:因窦性的心动过慢而导致 P A F发作 2 3次 ( 1 0%);因短阵房性的心动过

全部对象为在该院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的 6 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男3 3例,女2 7例,年龄均在 4 5~ 8 0岁之间,平均年

龄为 6 2 . 5岁。其中冠心病患者 2 O例,高血压患者 2 5例 .肥厚性的心肌病患者 3例,先天性的心脏病患者 2例。全部病患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①根据超声检查、心电图、体检以及病史等结果, 均无显示有器质性的心脏病;②房颤的发作次数》 1次,且发作时间超过 0 . 5 h;③未使用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④没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1 . 2诊断方法

快而发作 5次 ( 2 . 3%);因房早的二联律发作 5次 ( 2 . 3%);因成对

的房早发作 3次( 1 - 3%);余下 1 4次为正常的 p - p间期,占6 . 1%。可见,房早是诱发 P A F发作的最主要因素,相比于其他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 0 1 )。2 . 2白天发病病患与晚上发病病患的对比分析

依照 P AF患者在 1 d内的发病时间分布情况划分为白天发作与晚上发作两组,白天发作的时间为:早上 7: 0 1一晚上 2 2: 0 0: 晚上发作的时间为:晚上 2 2: 0 1一次日早上 7: 0 0。因此,除了白天与晚上同时伴有阵发性房颤发作的病患外 .将只在白天发作的病患作为白天发病组,将只在晚上发作的病患作为夜间发病组。 在该次研究中,仅在白天发作的 P A F病患人数相对多于仅在晚上发作的病患,并且白天发病组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发病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与此同时,白天发病组患者的

房颤持续过程也显著长于晚上发病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全部患者均利用上海群天公司生产的 1 2导联的动态心电

[皋]监测体系分析与处理闭,监测期间需要观察的指标包括:①记录 1日内患者房颤的发作次数、早搏总数等,同时观察房颤发作前有无房性早搏的现象;②测定房早前的心动周期尺度 ( P C )与

房早时的偶联间期( C I ),以计算出早搏的指数。并选取 l d内不同时刻的几个非触发性的房性早搏,同时测定其的 P c和 c I。以计

算得的 P I值与之对照;③观察房颤发作前的长短周期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 p - p间期相比于发作前的平均延长 2 5 . 0%者,即为f作者简介】梁树群(] 9 7 1 . 7一 ),女,云南曲靖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从事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方面工作。

( P< 0 . 0 5 )。至于两组患者的性别、左心室的舒张末与收缩末直径、 左心房的直径大小等指标比较,未见显著的差异性。见表 1。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中外医疗 l 8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uy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