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更新时间:2023-06-01 11: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电子秤设计

一、 内容提要

电子秤具有称重精确度高,简单实用,携带方便成成本低,制作简单,测量准确,分辨率高,不易损坏和价格便宜等优点。是家庭购物使用的首选。其电路构成主要有测量电路,差动放大电路,A/D转换,显示电路。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秤以及各种新型结构的测量装置。而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二、 设计内容及总体方案

内容是设计一个手提电子秤 要求:

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秤重范围为2kg

3、电路由测量电桥,差动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显示电路组成 4、工作原理,附系统原理图 首先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质的重量信号,以模拟信号的方式传送到A/D转换器。其次,由A/D转换电路把由差动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然后送A/D转换电路中。再由A/D转换电路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显示电路,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数据。 具体方案如下:

基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三、单元电路的具体设计

1.测量电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就是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

化 , 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而最后显示或记录被测量值的变化。在这里,我们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作为测量电路的核心。并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

(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简称电阻应变计。当将电阻应变计用特殊胶剂粘在被测构件的表面上时,则敏感元件将随构件一起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变化,而电阻的变化与构件的变形保持一定的线性关系,进而通过相应的二次仪表系统即可测得构件的变形。通过应变计在构件上的不同粘贴方式及电路的不同联接,即可测得重力、变形、扭矩等机械参数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为0.0005—0.1欧姆。所以测量电路应当能精确测量出很小的电阻变化,在电阻应变传感器中做常用的是桥式测量电路。 桥式测量电路有四个电阻,电桥的一个对角线接入工作电压E,另一个对角线为输出电压Uo。其特点是:当四个桥臂电阻达到相应的关系时,电桥输出为零,否则就有电压输出,可利用灵敏检流计来测量,所以电桥能够精确地测量微小的电阻变化。 测量电桥如图:

它由箔式电阻应变片电阻R1、R2、R3、R4组成测量电桥,测量电桥的电源由稳压电源E供给。物体的重量不同,电桥不平衡程度不同,指针式电表指示的数值也不同。滑动式线性可变电阻器RP1作为物体重量弹性应变的传感器,组成零调整电路,当载荷为0时,调节RP1使数码显示屏显示零。这里若考虑系统高稳定性,可选用Tedea-Huntleigh的2kg拉式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

基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2.差动放大电路:

(1)原理:本次设计中,要求用一个放大电路,即差动放大电路,主要的元件就是差动放大器。在许多需要用A/D转换和数字采集的单片机系统中,多数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都很微弱,必须通过一个模拟放大器对其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才能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放大器。仪表仪器放大器的选型很多,我们这里介绍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仪表放大器,就是典型的差动放大器。它只需高精度LM358和几只电阻器,即可构成性能优越的仪表用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电气测量等数字采集的系统中。本设计中差动放大电路结构图如下:

推导过程:I=

Vi1 Vi2

R7

Vo=(R8+R7+R8)I =(1+

2R8

)Vi, R7

2R8

R7

则Avf=1+

基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放大电路与ICL7107的连线示意图如下:

5V

(2)所用芯片:

LM358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基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设计

RP3

1M

RP2 8

30K 7 6 5

E RP1

R5

R1

R21

LM3582 3 4

5.1K

R3 R6

R4

30K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vc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