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4-04-19 02: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要点

第一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论

了解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基本特征及宋代文学概况(词、诗、文全面繁荣) 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1、时代背景(宋朝建立,北宋南宋建立)320多年

2、宋代政治的特点:高度集权,崇文抑武,军事孱弱,内忧外患 宋代文学的基本特征:1、政治化 2、道德化 3、理性化 宋代文学概况:词诗文全面繁荣 1、宋词 1)、宋初令词的继续发展和长调的兴起 2)、词的雅化和词的两个流派 3)、南宋词风的转变和苏辛派的确立 4)、词的格律化和南宋后期的词风 2、宋诗 1)、唐宋诗之争

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且其作多各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 严明《沧浪诗话》 2)、宋诗的主要倾向

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形式上讲究雕琢,重视技巧,对仗精益,过于人工化 在艺术表现上,炫耀学问,善用典故,无一字无来历,卖弄才学。 3)、唐宋诗的异同

唐诗如贵介公子,举止风流;宋诗如三家村乍富人,盛服佚客,辞荣鄙俗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 唐诗偏近风,故动人易,宋诗偏近雅。故入人难 张蔚然 4)、宋诗发展的几个阶段 前期:中晚唐诗风的延续 中期:宋诗风格的形成期 南北宋之交

南宋后期:继承晚唐遗风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诗文

一、宋初的诗文

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方回《送罗寿可诗序》) (一)掌握宋初白体诗人王禹偁的诗文创作概况及代表作 平易流畅,简雅古淡的诗风

王禹稱散文:成通以来,诗文不竞,革弊复古,宜其有闻《送孙何序》 推崇韩柳文章,清丽疏朗的文风

(二)掌握宋初晚唐体诗人:九僧/林逋、魏野等隐逸之士的诗歌概况及代表作

(三)掌握西昆体诗人的创作概况及代表作

西昆派以杨亿编《西昆酬唱集》一书而得名 西昆派学步李商隐,特点是对仗精工,词采妍丽,缀风月,弄花草,浮华侈丽

1

二、欧阳修和诗文革新运动 (一)了解欧阳修生平

文坛领袖,一代名臣,团结同道,汲引后进

(二)掌握欧阳修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及其文学革新主张 1、 明道、宗韩:

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

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2、反涩,、尚简

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三)掌握欧阳修散文创作状况及代表作 1、议论文 《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中的一些序论 2、记叙文 《丰乐亭记》 3、哀乐而衷,情文并致之文

4、文体贡献 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 革新四六体《秋风赋》 (四)掌握欧阳修诗歌概况及代表作

资笑谈,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属于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 “诗穷而后工” 1、现实之作 《边户》

2、清新自然,平易疏放之作《戏答元珍》《丰乐亭游记》 三、梅尧臣与苏舜钦

掌握梅苏的诗歌概况及其代表作 梅尧臣:1、关心时事:《田家语》 2、日常琐事之作 3、平淡老成之作:《鲁山山行》 《东溪》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苏舜钦:其诗直平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的风格见长 《庆州败》 《城南感怀呈永叔》 四、王安石和曾巩 (一)王安石

掌握王安石散文简洁峻切的风格及其代表作 风格:简洁峻切 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读尝君传》 掌握王安石诗歌前后期不同的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 前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见解独到的咏史诗:《明妃曲》 晚年: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王荆公晚年诗律力精严,选语用字,间不容发《北坡杏花》、《书湖阴先生壁》 (二)曾巩

掌握曾巩散文平正周详的风格:《墨池记》 曾巩散文平正周详,代表作为《墨池记》

第三章 北宋前期的词

一、五代词风的延续——晏欧 (一)晏殊

掌握晏殊词的大致内容、理性圆融之词境及其代表作

词的大致内容为富贵优游的生活,有着理性圆融之词境,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 (二)欧阳修

掌握欧阳修的大致内容、多样词风及其代表作

内容大多描写爱情 《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中收录240余首,未脱尽“词为艳科”

2

之传统,但其题材和风格较为多样。 言情之作,有近于俚俗者

部分写景抒情之作,清疏隽永,表现了词人遣玩之意兴,对宋词的雅化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代表作:《采桑子》 《玉楼春》 (三)晏几道

了解晏几道生平、痴亦绝人的性格,掌握小山词的大致内容及其代表作 文章翰墨,自立规模。性格:痴亦绝人

小山词的内容:以听歌看舞,相似离别为主,他的艳词颇有借诗酒风流以自遣的意味,其中流露出很深的盛衰今昔之感 代表作:《蝶恋花》 《鹧鸪天》 《临江仙》 二、词风的变革——范仲淹、张先

掌握范仲淹、掌握张先词的大致内容及其代表作

范仲淹词的内容为即景抒怀,表现开阔而深沉的意境 代表作:《渔家傲》 《苏幕遮》 张先其词与刘永齐名,才力不如刘永,但较为含蓄,韵味隽永,有《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 世称“张三影”代表作《天仙子》 三、长调的勃兴——柳永

了解柳永的生平,掌握柳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地位影响及其代表作 柳词的思想内容:1、描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之作 2、描写羁旅行役之作

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义妥帖,承气平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 3、描写城市繁华之作

柳词的艺术特色:1、语言通俗流利,富于音乐性

2、结构分明,构思完整,给人以舒卷自如,疏密相间之感 3、艺术表现上善于描状事物 地位和影响:1、形式:使得长调大行于世 2、表现:把赋的手法引入词中

3、题材:城市风光,市井人情,具有开拓意义 代表作:《雨霖铃》 《八生甘州》《定风波》

第四章 苏轼

了解苏轼生平、掌握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的大致内容、艺术特点及代表作 生平:学识渊博,乐观旷达 古文和词赋、四六的大致内容 1、 文道并重的文学思想 2、 苏轼的古文 1)、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文与可画篑筜谷偃竹记》 2)、叙事记游之文 叙事、抒情、说理的融合 3)、词赋和四六 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重点掌握苏轼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作

思想内容:1、展示政治抱负,抒发身世感慨之作《江城子》 2、描写多种生活情趣《定风波》

3、描绘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浣溪沙》 艺术特点:1、形式和音律的诗歌化 2、语言的个性化

3

3、风格的多样化(豪放、旷达、婉约之作兼有)

第五章 北宋后期文学

一、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掌握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其诗的艺术特色、江西诗派的概念、代表诗人陈师道创作概况及其代表作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1、重独创

文章最忌随后人 随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2、重出处 “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 3、主性情 黄庭坚的诗的艺术特色:

1、用古语、用典故 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

2、刻意求新,力避陈俗 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炉烛香

江西诗派:宋徽宗元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陈师道: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黄庭坚)代表作:《示三子》 二、词人秦观、贺铸

掌握秦观词的内容、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

秦观词的内容,一类是早期之词,表现了一种柔婉幽微的感受;一类是他经过政治挫伤以后所写的寄慨身世之作

秦观词的艺术成就:第一、强烈的抒情性,多表达一种凄迷哀婉的情调 第二、音调和谐,韵味醇厚

第三、柔婉精微而又清新自然的语言 代表作:《浣溪沙》 《踏莎行》 《鹊桥仙》 掌握贺铸词的大致内容及其代表作

贺铸词的内容:尤长于度曲,掇拾前人所遗弃 博学文业,而乐府之辞高绝一世 盛丽,妖冶,幽洁,悲壮 代表作:《芳心苦-踏莎行》 《横塘路-青玉案》 三、周邦彦和大晟词人 了解周邦彦的生平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有《片玉集》又名《清真集》代表作为《汴都赋》 重点掌握其词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

周词的思想内容:1、恋情词 2、羁旅行役之词 3、咏物词 艺术成就:

1、周词博采众长,形成浑厚和雅的词风 2、 周词的构思缜密,章法严谨

3、 语言富艳精工 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 善炼字句 4、 音律谐美 邦彦妙解声律,为词家之冠 代表作;《瑞龙吟》 《兰陵王》

掌握大晟词人的概念

4

宋徽宗崇宁四年九月,朝廷设置大晟府任用一批词人来审因定乐,粉饰太平,周邦彦,晁冲之,田为,江汉等为其代表词人。后人称之为“大晟词人”

第六章 南宋前期的文学

一、女词人李清照 掌握《词论》观点

她认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 掌握李清照词的内容、前后期词风变化、艺术特色及代表作 词的内容:

1、前期词: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 2、后其词:世事沧桑,物是人非之感 艺术特色;

第一、熔各家于一炉,集雅俗于一体 第二、个性化的抒情手法 第三、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代表作:《武陵春》 《永遇乐》 《如梦令》 二、张元幹和张孝祥:掌握大致词风及其代表作

张元幹:用词作为武器,参加抗战派的政治斗争 代表作:《贺新郎》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爱国词人,即景抒怀之作的意境与苏轼类似,代表作是《念奴娇-过洞庭》

三、掌握陈与义、曾几诗的大致内容及其代表作

陈语义:其前期诗多咏物、酬唱之作,靖康之变后转而学习杜甫,写下了大量逃亡诗。 代表作:《伤春》

曾几:推崇杜甫、黄庭坚,讲句法,但不流于生硬,也好用事,但利弊冷僻,风格大都欢快活泼

四、大致了解南宋前期之散文

岳飞《五岳盟誓记》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第七章 陆游及其并世诗人

一、陆游

(一)了解陆游的生平和思想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第一时期:45岁之前 第二时期:46岁到54岁 第三时期:54岁到85岁

(二)掌握陆游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其感慨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唐宋诗醇》卷四二) 1、爱国诗:“位卑未敢忘忧国”《闻武均州报已赴西京》 2、农村诗:《岳池农家》 《农家叹》 《书叹》 《游山西村》 3、其他写景抒情之作 《登拟舰台》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精于描绘,长于抒情,众体兼备,语言精工雅致,自然晓畅 (三)掌握陆游词的大致内容 1、爱国词:《诉衷情》 《汉宫春》 《谢池春》 《鹧鸪天》 2、旷达词: 《卜算子·咏梅》 3、婉约词:《钗头凤》 二、杨万里、范成大等人

(一)掌握杨万里诗的内容、诚斋体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

5

杨万里诗歌内容:

第一、关心国家安危之作《出入淮河》

第二、反映民众生活之作《竹枝词》 《插秧歌》 《悯农》

第三、描绘自然景物和吟咏自己的闲散生活之作《闲居初夏午睡起》 《桑坑道中》 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第一、善于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 第二、构思新颖,想象其妙 第三、语言通俗生动,明白如话

(二)掌握范成大诗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作 范成大,字智能,号石湖居士,《石湖集》主要有爱国诗和田园诗,诗歌内容较为丰富。 代表作有《州桥》 《别董大》 《四时田园杂兴》

第八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一、辛弃疾

(一)重点掌握辛弃疾的生平思想、辛词的主要内容、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 生平和思想: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陈延焯《白雨斋词话》) 第一时期:南渡之前 第二时期:南渡初期 第三时期:赋闲生活 第四时期:晚年再起

辛词分为三种:英雄语,闲适语,妩媚语 辛词的主要内容:

1、爱国词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2、农村词 《清平乐》(茅檐低小)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3、爱情词 《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 《青玉案·元夕》 辛词的艺术成就:

1、风格多样性(豪放/婉约/谐谑)

2、手法多样性(小令慢词兼长/章法变化出新,以文为词/极喜用典使事) 3、语言的丰富性(极强的熔铸语言能力/过于散文化、议论化,掉书袋) (二)掌握辛弃疾诗、散文的大致内容

辛弃疾的诗歌主要代表作品有《送别湖南部曲》、《偶题》

散文主要代表作品有《美芹十论》、《九议》

二、与辛弃疾同时的辛派词人

掌握陈亮、刘过词的大致内容及其代表作

陈亮,字同甫,嫯州永康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作品收录在《龙川文集》

其词多为爱国题材之作,在表现力方面往往大声疾呼,明指直陈,而较少采取诗人必行的手法,艺术上不如辛词的多样。

刘过,字改之,号龙州道人,吉州太和人,《龙州集》、《龙州词》。其词中经常流露出较为强烈的爱国思想。

刘改之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气,虽沈着不及稼轩,是以自成一家。(刘熙载《艺概》) 龙州自是稼轩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婉转。 三、后期辛派词人

掌握刘克庄、刘辰翁词的大致内容及其代表作

刘克庄,自潜夫,福建莆田人,他的诗词中所经常流露的是对人民疾苦和国家危难的关心。 代表作品:《贺新郎》

6

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江西吉安人,他的《须溪词》绝大部分是宋亡以后写的,他的词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但是只是一派愁苦之音,缺乏辛弃疾,刘克庄的豪情壮气。 代表作品:《永遇乐》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一、四灵诗派

掌握何谓四灵诗派、诗风及其代表作

永嘉四灵是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因其字、号中均带“灵”字,故称“四灵”或称“永嘉四灵” 他们标榜学习晚唐(姚和、贾岛),专攻律体,尤尚五律,以锤炼字句为能事,其诗歌内容主要表现清净闲适的生活,寄情田园山林,朋友间赠答酬唱,诗境狭窄。 代表作为:徐照《酬赠徐玑》、翁卷《乡村四月》、赵师秀《约客》、徐玑《秋行二首》 二、江湖诗派

掌握江湖诗派之得名、代表诗人戴复古、刘克庄诗风及其代表作 宋理宗宝庆年间,书商陈起先后刊行了《江湖集》、《江湖续集》、《江湖前集》、《江湖小集》, 江湖诗派由此得名,世传《江湖小集》、《后集》,共收录诗人一百一十余家。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浙江黄岩人,他的《石屏诗集》中多抒发爱国情思和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代表作有《江阴浮远堂》

刘克庄是继承陆游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诗人,代表作有《军中乐》 三、姜夔

了解姜夔的生平思想、重点掌握姜夔词的内容、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是耿介清高的江湖雅士 姜夔词的主要内容:

1、关心国事及流落江湖之感 《扬州慢》、《点绛唇》 2、与情人的离别相思之情 3、咏物词

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1、音韵谐婉,格律严谨 十分讲究音韵格律 十七首带有旁谱的歌词,宋代诗乐珍贵的资料 2、词境清空杳邈,词言凝练受劲 四、吴文英

了解吴文英的生平,掌握梦窗词之内容、风格及其代表作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四明人,终生布衣的江湖游士。作品收录在《梦窗集》 吴词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他的叙述往往使时间与空间为交错之杂糅,其二是他的修辞往往凭一己之感性所得,而不依循理性所惯见习知的方法 叶嘉莹 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过之,词家之有文英,如诗家之有李商隐。 代表作:《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五、王沂孙

掌握王沂孙词的内容、风格及其代表作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会稽人,有《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 存词六十余首,大体亦承周、姜之传统,以咏物词最多。 思笔双绝,代表作为:《齐天乐·蝉》 六、史达祖

掌握史达祖词的内容、风格及其代表作

7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卞人

轻盈绰约,细腻工巧,清新闲约,工于咏物,有《梅溪词》百余首 风格奇秀清逸,代表作为:《双双燕·咏燕》 七、张炎

掌握张炎词的内容、风格及其代表作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杭州人,《山中白云词》 雅正,空灵,多婉丽之态。 代表作:《高阳台·西湖春感》 八、文天祥和其他爱国诗人 掌握文天祥的代表作

文天祥的代表作《过零丁洋》、《正气歌》 九、严羽和《沧浪诗话》

大致了解《沧浪诗话》的内容 《沧浪诗话》内容有“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大部分

第二编 元代文学史 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述

一、了解元代社会的大致状况 元代社会 1271,忽必烈建国大元

元代社会的特点:一、疆域辽阔 二、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兴盛 三、民族矛盾尖锐,文士落魄

二、元代文学概述 (一)元杂剧

1、了解元杂剧的历史渊源和形式

古:巫与优的表演,已具备戏曲的雏形 秦汉:角抵戏,如《东海黄公》 南北朝:歌舞戏,如《踏摇娘》

唐代:参军戏,有参军、苍鹘两个角色

宋代:宫本杂剧,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戏剧结构为艳段、正杂剧、通名、杂扮四部分 金代:院本,诸宫调

3、 掌握元杂剧的体制特点(剧本结构、演唱体制、角色、宾白、科范等) 剧本结构一般分为四折一楔子,剧末附“题目正名”

演唱体制:用北方曲调演唱,流行的宫调有五宫四调,每折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不重复。每剧一般只用一个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 打破一人主唱惯例的剧作有《西厢记》、《望江亭》 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大行当 宾白:剧中称为“云”,指剧中人的说白,有韵白和散白两类,细分有独白、对白、旁白 科范:剧中称为“科”,指演员的做工、武打、歌舞等表演 掌握元杂剧发展的前后两期,后来南戏的复兴。

元杂剧前期:也是元杂剧最兴盛的时期(蒙古灭金以后至元、元贞、大德年间) 元杂剧后期:元武宗以后至元末,后期作品的数量、质量远不如前期 南戏:是在地方戏“温州杂剧”上发展的 (二)元代散曲

8

掌握元代散曲的大致状况

散曲的题材有小令和套数之分 《全元散曲》 (三)元代诗文

掌握元代诗文发展的前后两期、代表作家

元代前期:许衡、刘因、吴澄、王恽、姚燧、卢挚等 延 以后:虞集、杨载、范 、揭傒斯“四大家”

第二章 戏剧家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

掌握关汉卿主要杂剧作品、代表作 主要杂剧作品:《窦娥冤》、《救风尘》、《蝴蝶梦》、《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

代表作:悲剧:《窦娥冤》 喜剧:《救风尘》 历史剧:《单刀会》 二、《窦娥冤》

掌握《窦娥冤》的题材来源、剧情梗概、角色扮演 题材来源:民间传说:东海孝妇 刘向《说苑》、《汉书·于定国传》、干宝《搜神记》 剧情梗概:楔子:抵债别父 第一折:守寡拒婚 第二折:受诬蒙冤 第三折:临刑誓愿 第四折:鬼魂雪冤 三、关汉卿的其他杂剧作品

(一)掌握《救风尘》的剧情梗概和脚色扮演、赵盼儿形象及其艺术特色 戏剧情节引人入胜,喜剧效果强烈 (二)掌握《望江亭》剧情梗概

(三)掌握《单刀会》剧情梗概和脚色扮演、主题及人物、戏剧结构、特点 第一折:定计 第二折:劝阻 第三折:训子 第四折:刀会

主题人物:通过蜀汉关羽单刀赴东吴鲁肃之会,宣扬汉室为正统 戏剧结构:第三折关羽赴场,第四折关羽单刀赴会为全剧的高潮 特点:1、改造史料,借古讽今

2、突出主要历史人物关羽的形象 3、用铺垫和渲染之法塑造人物 4、语言刚劲有力,融入诗词

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

一、王实甫的生平和创作

了解王实甫的生平、掌握其主要杂剧作品、代表作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大约与关汉卿为同时期,现存剧目14种,剧本3种,《西厢记》为其代表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 二、《西厢记》故事源流和剧情梗概、脚色扮演

掌握《西厢记》的故事源流、剧情梗概、演唱方式、脚色扮演、创作主题及人物形象、艺术成就

9

1、故事源流

唐代 元稹《莺莺传》

宋代 赵令畴《蝶恋花》鼓子词 宋杂剧《莺莺六么》

金代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金院本《红娘子》 南戏《张珙西厢记》 2、剧情梗概 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 3、特殊的演唱方式

《西厢记》打破一人主唱的元杂剧惯例,从塑造人物处罚,采取多人演唱的方式 4、脚色扮演

5、创作主题及人物形象

《西厢记》结尾曲词“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该剧的点睛之笔 张生 至诚种——忠于爱情

才气与勇气——追求爱情、果断、机智 傻角——软弱、忠厚、傻气 莺莺:美丽多情,内热外冷 红娘:成人之美,机智泼辣 6、艺术成就:

1、戏剧冲突:正反面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

2、戏剧结构:此剧突破一本四折的惯例,为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中都有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

3、运用“那辗”法,充分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那辗”是清人金圣叹在点评《西厢记》中的术语 4、文采派的语言特色

文雅绮丽,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

雅中有俗,自流流畅,善于吸收民间口语 人物语言个性化

第四章 其他杂剧作家及南戏

一、元前期杂剧作家

(一)掌握马致远的杂剧创作概况、主要作品、代表作《汉宫秋》(剧情梗概、对历史材料的改造与创新之处、艺术成就)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臧晋叔《元曲选》列于卷首 《汉宫秋》对历史材料的改造与创新:

1、主题改造:将原故事表现民族和睦的主题改为反抗民族压迫的主题 2、历史人物的改造

艺术成就:写景抒情的语言造诣

(二)掌握白朴的杂剧创作概况、代表作《梧桐雨》(剧情梗概、脚色扮演、主题、艺术成就)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现存剧目16种,剧作3种 《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有争议) 悲剧《梧桐雨》取材《长恨歌》,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谋叛 盟誓 逃蜀 兵变 梦妃 主题:《梧桐雨》虽为爱情主题,但具有历史内涵,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切爱恋 艺术成就:

一是对比之法写李、杨在安史之乱前后的不同处境,构成强烈反差 二是情景交汇,以表现人物深沉的心理状态

10

(三)掌握高文秀、康进之的代表作

高文秀代表作《黑旋风双献功》 《好酒赵元遇上皇》 康进之代表作《梁山伯李逵负荆》

(四)掌握纪君祥的代表作《赵氏孤儿》的剧情梗概

《赵氏孤儿》演述了春秋晋灵公时赵盾与屠岸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 (五)了解尚仲贤、杨显之、石君宝的代表作 尚仲贤代表作《洞庭湖柳毅传书》 杨显之代表作《临江驿潇湘秋叶雨》 石君宝代表作《鲁大夫秋胡戏妻》 二、元后期杂剧作家

(一)掌握郑光祖杂剧创作概况、主要作品、代表作《倩女离魂》(剧情梗概、艺术成就) 字德辉,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久则见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 主要作品:《倩女离魂》、《王粲登楼》、

作品文辞华美,感情细腻,富有浓厚的抒情性 (二)掌握宫天挺 乔吉 秦简夫的代表作 宫天挺代表作《死生交范张鸡黍》 乔吉的代表作《两世姻缘》 秦简夫代表作《东堂老》 乔吉《两世姻缘》、郑光祖《 梅香》、《王粲登楼》、宫天挺《范张鸡黍》被明人称为“四段锦” 三、南戏

掌握元末至明初最重要的南戏作品:高明的《琵琶记》和“四大南戏”的名称、概况 《琵琶记》:

悲剧特色:善于塑造苦境,抒发苦情,以情动人

双线结构:一条线索为蔡伯嗋求取功名,享尽荣华的经历 一条是赵五娘在家历尽磨难的痛苦遭遇 语言特色以质朴自然为主,兼具文采之美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第五章 元代散曲

掌握元代前后两期散曲概况(代表作家、代表作) 元代散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的散曲作家有马致远、关汉卿、白朴

关汉卿的散曲,流传下来的有75首,造语妖娇却如小女临杯 代表作:《不伏老》

马致远104首,收录在《东篱乐府》 有愤世嫉俗之作《夜行船·秋思》,有描写自然景物之作《天净沙·秋思》 白朴的散曲小令有37首

描写男女恋情和自然景物之作,清丽婉约《寄生草·劝饮》 《喜春来·题情》 卢挚,字处道,号疏斋

《洛阳怀古》 《吴门怀古》等怀古之作,颇有盛衰兴亡之感 元后期的著名散曲家有睢景臣等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云庄休闲自适小乐府》 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可久,字小山,庆元人,代表作《卖花声·怀古》 乔吉,有《梦符散曲》行于世。风格近张可久 代表作:《水仙子·寻梅》

11

第六章 元代诗文

掌握元代前后两期诗文概况(代表作家、代表作) 前期重要作家作品,姚燧,著有《牧庵文集》 最有特色的文章:序记《别丁编修序》 刘因,字梦吉,号静修

诗作多沉痛的故国之思,在诗歌艺术上受元好问的影响,风格豪健沉郁 代表作:《白沟》

戴表元和赵孟頫,二人都是由宋入元的南方作者 后期作家作品

元自延佑以后,诗文号称盛世,产生了“盛世诗文” 代表作家:虞集、欧阳玄、萨都剌、杨维桢、王晁 萨都剌:《芙蓉曲》清丽、俊爽 《上京即事》

这时以诗名世,风格特异的作者有杨维桢,王冕等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0f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