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2)

更新时间:2023-11-13 18: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关于汉初新体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 A句中多用虚词,句未多用语气词 B. B由骚体的楚辞演化而来

C. C在内容上多是歌颂帝王,劝百讽一 D. D根本特色是以铺张为能事 满分:4 分

2. ____标志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摆脱了楚辞的影响;完美地体现了假设问答、铺陈夸张的手法。A. 《吊屈原赋》 B. 《子虚赋》 C. 《上林赋》 D. 《七发》

满分:4 分

3. 对《古诗十九首》作出的经典评价是\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这句话的作者是谁?A. A钟嵘 B. B刘勰 C. C刘熙载 D. D曹植

满分:4 分

4. 以下不属于汉代政论散文家的是____。A. 晁错 B. 桓宽 C. 贾谊

D. 司马相如

满分:4 分

5. “乐府”的含义不包括____。A. 音乐机构 B. 诗体 C. 小说 D. 词、曲

满分:4 分

6. 《苏武传》是____中的名篇之一。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满分:4 分

7. 《史记》中《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是____的历史。A. 张良 B. 萧何 C. 韩信 D. 陈平

满分:4 分

8. ____确立了汉赋铺张扬厉、“劝百讽一”的传统。A. 贾谊 B. 司马相如

C. 王褒 D. 枚乘

满分:4 分

9. 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 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句话充分概括了学术界对历朝各代文学代表样式的普遍认同,那么,王国维认为汉代的代表文学样式是:____。A. 散文 B. 史书 C. 乐府 D. 赋

满分:4 分

10. 《史记》中记载历代帝王的政绩,是全书叙事提纲的是___。A. 本纪 B. 世家 C. 列传 D. 书

满分:4 分

11. 《盐铁论》是汉代____的代表作。A. 贾谊 B. 仲长统 C. 桓宽 D. 晁错

满分:4 分

12. 司马迁在____中谈到自己的创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A. 《报任安书》 B. 《报孙会宗书》 C. 《上书谏吴王》 D. 《与朱元思书》 满分:4 分

13. 关于乐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 A两汉所谓的乐府是指音乐机关 B. B乐府的特点是声依永,律和声,和音乐始终不曾分离

C. C在六朝时乐府由音乐机关的名字演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 D. D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 满分:4 分

14. 以下不属于汉代辞赋形式的是____。A. 由《诗》三百篇演变而来的诗体赋,四言为主,隔句押韵,篇幅短小

B. 由楚民歌演变而来的骚体赋,形式与楚辞相同

C. 由诸子问答体和游士说辞而来的散体赋,韵散结合,句式长短不一,多假托两个或多个人物,通过主客问答展开描写,一般辞藻华美,篇幅长大 D. 由汉乐府发展而来的抒情小赋 满分:4 分

15. 取材广泛,包括春秋战国以来的各派思想,反映了战国末年要求统一的文化趋势的作品是____。A. 《战国策》 B. 《汉书》 C. 《吕氏春秋》 D. 《后汉书》

满分:4 分

16. 下列关于五言诗的起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 A它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都是从民间产生的

B. B<<诗经>>中已经有了五言的句子 C. C文人的五言诗产生于西汉

D. D五言歌谣曾被采入乐府成为歌辞 满分:4 分

17. 武帝好神仙,读了司马相如的一篇赋很欢喜,\缥缥有凌云之气\这里说的是哪一篇赋?A. A《子虚赋》 B. B《大人赋》 C. C《上林赋》 D. D《长门赋》 满分:4 分

18. 关于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A. A表现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

B. B表现在诗歌形式的创新上 C. C表现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D. D它没有影响到汉未的五言诗 满分:4 分

19. 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叶公好龙\的故事出自哪部书?A. A《说苑》 B. B《新序》 C. C《列女传》 D. D《庄子》

满分:4 分

20. 东汉的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其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讲述了胡姬的抗拒豪强,它是哪篇作品?A. A《董娇饶》 B. B《陌上桑》 C. C《咏史》 D. D《羽林郎》 满分:4 分

21. 《论衡》涉及文学、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倡唯物主义、反对迷信虚妄,它的作者是____。A. 贾谊 B. 王充 C. 桓宽 D. 晁错

满分:4 分

22. 下列哪一句不是我们所说的汉乐府民歌?A. A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B. 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C. C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D. D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满分:4 分

23. 司马相如奉武这命\通西南夷\作了一篇文章以阐明通西南夷的重大意义,是下列哪篇?A. A《谕巴蜀檄》 B. B《封禅文》

C. C《答客难》 D. D《难蜀父老》 满分:4 分

24. 《太史公书》是____的最早称谓,到了魏晋时代才易名。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满分:4 分

25. 第一次以\赋\命名的作品是哪篇?A. A《长门赋》 B. B《荀子·赋篇》 C. C《子虚赋》 D. D《七发》

满分:4 分

1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是____。A. 曹丕 B. 陆机 C. 刘勰 D. 钟嵘

满分:4 分

2. 《诗品》说左思的诗作是“文典以怨”,关于这一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A典是指的他多用史实

B. B怨是指它发泄对世间的不满 C. C多是指他的咏史诗而言的 D. D他的诗不讲究词藻 满分:4 分

3. 《后汉书》的作者是____。A. 范晔 B. 班固 C. 陈寿 D. 裴松之

满分:4 分

4. 陶渊明因为《五柳先生传》而被人称为“五柳先生”,这篇作品的作者是谁?A. A柳宗元 B. B韩愈 C. C陶渊明 D. D钟嵘

满分:4 分

5. “建安七子”中被钟嵘称为“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是谁?A. A王粲 B. B刘桢 C. C孔融 D. D徐干

满分:4 分 6. 西晋文坛上,《游仙诗》的杰出代表是__,其内容主要是表示对世俗生活的蔑视和对隐逸生活的歌颂,借歌咏神仙抒发了“忧生之嗟”。A. 刘琨 B. 陆机 C. 潘岳 D. 郭璞

满分:4 分

7. 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是____。A. 陆机 B. 陆云 C. 左思 D. 谢灵运

满分:4 分

8. 魏晋时期文学理论著作《文赋》的作者是____。A. 曹丕 B. 陆机 C. 刘勰 D. 钟嵘

满分:4 分

9. “太康诗风”的代表文人是____。A. 嵇康 B. 谢灵运 C. 阮籍 D. 陆机

满分:4 分

10. 《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谁?A. A阮籍 B. B嵇康 C. C向秀 D. D郭向

满分:4 分

11. 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____。A. 陶渊明 B. 谢灵运 C. 颜延之 D. 庾信

满分:4 分

12.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____。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满分:4 分

13. 我们知道“四声八病”之说对律诗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是谁提出来的?A. A周颙 B. B谢灵运 C. C沈约 D. D梁元帝

满分:4 分

14.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谁用来描述汉末的社会状况的________。A. 曹丕 B. 曹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3ev.html

Top